科普教育基地运作模式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

2011-04-03 08:57
当代教育科学 2011年11期
关键词:济南市运作科普

● 张 婷

科普教育基地运作模式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

● 张 婷

科普教育基地按照运作模式的不同可分为政府模式、企业模式、科研机构模式和中小学模式,每种运作模式各有特点。科普教育基地的良性运作需要从运行主体、制度保障、发展动力、服务对象和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

科普教育;科普教育基地;运作模式

科普教育基地是指依托教学、科研、生产和服务等机构,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特定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功能的场馆、设施或场所。目前,济南市已命名的各级科普教育基地共有51家,其中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8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9家。

一、科普教育基地的运作模式

为实现公共科学知识的社会共享,促使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科普,我国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管理模式,在这种背景下科普投入与运作主体日渐呈现出社会化、多元化的格局。在此,我们按照运作模式的不同,将各类科普教育基分为:政府模式、企业模式、科研机构模式和中小学模式等。

(一)政府模式

政府模式是指有固定场地、固定人员编制、固定科普专职人员,且财政全额拨款的科普教育基地。如济南市博物馆、图书馆和市科协的科普大篷车。此类科普教育基地的运作动力主要来自于觉悟和责任感。

其从事科普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软件和硬件条件基本齐全,无后顾之忧,科普经验充足。然而随着科普受众的增多,科普教育基地的公共服务能力和运营成本也受到严重挑战。许多科普教育基地在免费开放后,开放频次越高,工作量越大,压力就越大,无形中对科普教育基地的经营能力的要求也在提高。

目前,科普教育基地管理者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成为基地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也必然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一种是管理者在进行科普教育和服务的同时,注重自身的发展问题,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追求科普工作的社会效益,就会自觉自愿地开展多种延伸性服务。另一种情况是因缺少行政监管体制和社会监督机制,此类模式的科普教育基地也容易造成人浮于事,干与不干区别不大的被动局面,另外由于裙带关系盘根错节,基地往往成为养老单位,导致科普教育资源的浪费、闲置现象严重。

(二)企业模式

企业模式是指企业借助在某一领域的技术优势,面向公众出资建设和本企业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科普教育场地,并长期组织产品生产的系列科普活动。目前济南市只有5家。此类科普教育基地的运作动力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利润的追求。

目前济南市企业主导的科普教育基地都建有自己的科普参观走廊,采取“请进来”的方式,主动将自己的生产过程对公众免费开放,在科普的同时,完成产品的推广和企业形象的提升,以社会效益促进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此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其一拥有某一领域的科普特色和科普资源支持;其二,科普采取企业式管理,能够建立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训练有素的市场推广队伍保证其结合社会热点推出各种主题科普活动,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影响更多受众。

(三)科研院校模式

科研院校模式是指科研院校将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标本中心、实验室等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组织和参与各种非赢利的科普活动。此类科普教育基地的运作动力主要来自于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

科研院校具有从事科普的人力、物力以及育人环境等优势,拥有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一方面对本门学科的发展动态了如指掌,同时丰富的教学经验,及其在公众心目中的权威性,更容易达成满意的科普效果。目前科研院校模式的科普教育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科普产品的研发意识和研发能力有待提高,如何将科技前沿成果推向科普市场将成为此类科普教育基地今后科普工作的重点。二是限于场地、时间等因素,能够接待的人数相当有限,难以满足广大公众的科普需求。

(四)中小学模式

中小学模式是指为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辖区内建立的中小学生的科普公益性活动基地,以期实现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按照科普主题数量的不同,分为单一模式和综合实践培训模式。

单一模式是指以学校为依托,立足于学校的资源、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创办某一类主题的科普教育基地,以校本课程为途径实施科普教育。主要面向本校学生开放,由教师和学生自主研发科普教育资源,自主管理实施,无论在内容,还是时间安排上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综合实践培训模式则借助素质教育基地的系列活动开展科普教育。此种模式把常规教学活动与科普教育有机融合,既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利于吸引原本对科学无兴趣的青少年学生。同时由于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较强,也使得此类科普教育具有较高的实效性。

这类教育基地,都存在科普教育受众非常有限的缺陷,主要满足本校、本学区部分学生的短期科普教育需求。另外,实际开展的科普主题数量较少导致科普教育信息量不足,现有科普教育资源利用率较低。

二、科普教育基地良性运作的发展对策

科普教育基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社会发展的文明进程。为形成全社会了解科普,参与科普,分享科普的科普教育基地社会化良性运行机制,需要对科普基地发展改革的路向进行调整。

(一)继续整合社会力量介入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确保运行主体的多元化

科协是中国的职业科普力量,但科协并不能承担所有的科普工作,它的职责更多的是组织、综合、协调、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参与科普,尤其是吸引企业的介入。在我国目前科普教育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企业出资支持科普有效解决了“市场化”与“公益性”之间的矛盾,正如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所说,企业科普不仅可以推动公益性科普事业的发展,也给企业本身发展带来了商机,同时还有助于科普事业当中的科普产业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和奖励机制,为科普教育基地良性运作提供制度保障

科普教育是公益性事业,目的在于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需要较强的社会责任心,但仅有责任心又是远远不够的,管理制度的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责任心的生成、保护和激励。应建立独立、专业、权威的科普教育基地绩效评估中介机构,增强科普教育基地等级化管理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三)增强科普教育的互动性,提高科普教育基地运作的内源性动力

科普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的一个特征是互动性较强,然而现在的科普大多停留在单向度的传输和给予,涉及到主动参与的少而又少,实践、体验、参与是获得真知、提高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这就需要研发具有生活性、体验性和选择性较高的科普产品,弥合我国科研与科普之间的割裂,实现科研成果向科普资源的有效转化,同时加强影响观众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及影响机制的研究,才能让公众在参与中了解科学、感受科学、享受科学的成果。

(四)明确科普教育服务的重点对象,提高科普教育基地运作的实效性

只有首先明确科普教育服务的重点对象,才能最大化提高科普教育基地运作的实效性。目前科普基地的人群针对性不强,而且服务范围狭窄,主要表现为:从年龄层来看,主要集中于未成年的中小学生;从地域上看主要集中于城市;从受教育层次来看,主要集中于高学历群体。而目前我国需要科普教育的对象恰恰集中在基层,尤其是广大农村。因此,应“强化重点领域、重点人群、薄弱环节和薄弱地区的发展,扩大科普教育优质资源的供给能力,使包括迁移人口在内的所有城市居民都能够享有基本科普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 ”[1]

[1]张义忠,汤书昆.社会知识化转型中我国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审视[J].中国科技论坛,2008,(11):85-88.

本文系济南市软科学项目“济南市科普教育基地发展对策研究”(S1024),济南大学重点科研项目“济南市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现状、困境与发展策略研究(X1045)的阶段成果之一。

张 婷/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9级博士生

(责任编辑:何 言)

猜你喜欢
济南市运作科普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科普达人养成记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科普漫画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
基于GIS的济南市大气污染时空分析
PPP项目运作中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