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坚
“洗衣粉”和“修女像”里的教学理念
●王 坚
课堂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面前摆放着水罐、面盆、鱼缸等大大小小的容器,加入适量水并把从家里带来的洗衣粉撒一些到容器里,进行搅拌使其溶解;接着,学生们将一些脏污的布料、抹布甚或衣物放入其中搓洗,同时观察、体会其逐渐清洁的过程;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展开学习:谈洗衣粉的用途,阅读研究洗衣粉包装袋上的成分配方、注意事项等说明,思考分析洗衣粉具有洗涤去污效用的原因……这是南通市一个教育考察交流团去年在新西兰一所中学里对一堂化学课的观课见闻。
课堂上,来自澳大利亚的外教安德鲁给每名学生发了一张修女的照片,他让大家猜“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她会做什么事?会有什么样的性格?”在一番猜测与交流过后,他又发给每人一张报纸复印件,上面有关于这个修女的详细报道,让大家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然后问大家“为什么会报道她?她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你对她有什么评价?”于是,班上每个人都投入到聚精会神的阅读中,因为要验证自己的猜测;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理解和记忆,因为要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由此在愉悦中训练了自己的口语和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运用了新单词和新知识……这是上海某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在其参加的进修培训班上所上的一堂英语阅读教学课上的亲身经历和体会。[1]
这两节课如果放在我们的学校里,我们的教师会上出怎样的效果呢?可以想见,在案例一中,教师会把“实物洗衣粉”转换为“视频洗衣粉”,即把关于洗衣粉应用的静态图文资料和动态视频音像及其内含的化学原理知识等,通过电脑课件逐一演示出来,当然在课件里还会插入几个“声画并茂”的课堂讨论题,让学生分组开展热热闹闹的“合作探究学习”。而在案例二中,基本上就是读课文、听录音、记生词、学句型、背课文、做练习之类的常规形式,或者加上一些学生情境模拟对话,若是公开课、竞赛课等场合,教师还会将那个修女的图文材料通过“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予以展示。
目前,基础教育领域各科课堂教学状态基本就是如此,而课改的局面也常常是“我模仿你、你借鉴我”这样的被动式修补或者“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之类的惯性化应付,对现状我们可以简洁明确地概括为知识灌输、形式追求与设备依赖三者硬性叠加下的“变异怪胎”。事实上,重教育技术而轻学习理念、重知识精细而轻实践体验,以及重外在包装而轻内质本真,就是从基于上述两个案例的赞叹与反思中对我们当前教学生态主要表征的真实描绘。
教育的本源是学生的生命成长,基于生命成长的学生学习需求、学习思维、学习能力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本质追求,不同学科的课程教学则是实现这一追求的载体。摒弃浮夸的课堂包装和虚伪的教学符号,让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成长阶梯,义不容辞地重返教育本源,应该是上述“洗衣粉”和“修女像”带给我们的有益启迪。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观察、思考、聆听、记忆、表述、领会、归纳等汲取式行为实现相关课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学生学习行为的落实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教学行为的保障与推动。在此过程中,教师以往常有两种选择:或者通过教材梳理、观点讲解这样的传统知识呈现方式来控制学习进程;或者通过课程相关情境的模拟创设去实现知识的导出式再现。前者由于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性要求而逐渐减少,至少在各类教研活动中已不见踪影;后者则由于体现了课改精神,并且因有大量名师、专家的示范与宣传而被广大教师认可并予以模仿性实施。实际上,这两种教学行为均有一个共同弱点,即知识都不是学生在实际场景中亲身体验出来的。前者是教师通过问题阐释对学生进行的直接知识输入,后者则是在远离学生之外的情境设置基础上,通过情境问题这一环节即辅助学习素材的增设去完成对学生的间接知识输入。
课堂教学要在学生的心灵上刻下不可磨灭的烙印,知识学习要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难以忘怀的效应,教师就应该引领学生在置身实景的亲身体验中自主生成学习感悟,而不是让学生端坐在位置上去想像头脑中的世界和观看视频中的物体。就如同案例一中,用洗衣粉洗涤污物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景体验,它不是影像播放下的情境观看,学生在实际参与的亲历过程中所达到的用手、用眼、用脑的协调性也就是课堂学习项目运作的主动性,内含相关化学知识在“用洗衣粉洗涤”这一实景体验中的外现,就是学生学习感悟的生成和获取,其课程知识的掌握是生动而深刻的。
和课堂情境的人为性创设相比,实景体验强调学习情境的真实性、生活性和实用性,同时基于课堂空间的特殊性,它也注重项目实施的规模适应性、可操作性、普遍参与性和内容充实性。在这些基本特质的共同作用下,实景体验实现了课堂学习空间与生活社会空间的交融,有利于学生学习感悟的生活化提炼,即生活感受的亲历性与知识领悟的实践性的和谐统一。无论是地理课、生物课还是化学课,要让学生真正懂得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就应该让学生去实地观察体验一下居民小区里的排污情况、工厂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学校周边的机动车行驶状况、市政建设的排污管线布局等等;或者,要在政治课上让学生理解现行的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及多种经济成分的格局,除带领学生实地校外调查体验外,实际上在教室里也能巧妙地亲身体验,教师只要让学生将自己随身所带各种物品或文具以及所穿衣服、鞋等的品牌或生产厂家逐一列举,或者相互交流这些物品是在哪家超市、商店购买以及自家的水电煤和手机话费是在何处缴纳的等等……课程知识的呈现尽在这些实景体验中。所以,教师的任务不是通过具有主观倾向性的一连串问题的牵引或者模拟情境的创设去向学生解释和输送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在现实氛围中去发现问题,从而自主生成学习感悟,这才是铸就课堂教学根基的不竭源泉。
学生生命成长中人文素养、理性思想的积淀是其学习气质的显性化体现,它有赖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课堂教学蕴涵潜移默化的渗透与熏陶。课堂教学蕴涵不可能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课程知识传输与解题技能训练的简单结合来展现,它必须紧扣学习思维的能动性这一课堂教学活的灵魂去提升。学生主动而自省的学习理应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要“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活动的学习”。[2]这实际上是学生将学习思维贯彻于从知识吸纳到知识内化过程中的有效应用行为,是一种变外在静态知识为内在动态知识的实践式汲取过程,因而是学生在知识积累的层进与质变发展中自身精神涵养不断提升的主动性学习推进过程。
教师如果仅以课程知识向学生的全面输入及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为己任,那么种种重复性练习和巩固性记忆等外力强制举措就是难以避免的。学生哪怕知识掌握再牢固、课程内容学得再好,其最终和最大功效也只是借以获取高分通过考试从而实现毕业与升学理想的临时性工具。这样的“知识应用”是低质浅薄的,徘徊于这种“知识应用”层面上的学习思维是僵化沉闷的,而立足于其上的课堂教学当然是缺乏内涵的。因此,必须架构课程知识学习与知识内化应用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有效应用促进学生思维活力的增强和学习品质的提升。如同案例二中,那位外教不动声色地让学生们在读报知晓那位修女事迹的过程中,通过事实提取、原因分析、报道评析和观点交流等环节的思维运动,真正实现了英语知识的拓展和语言能力的提高等功效,而不是在“粗放型”的读背式强化中延续“应试型笔头化”英语教学的尴尬。这就是有效应用对活跃学习思维的积极作用。
和知识据以应对考试、赢取利益的功利性应用相比,有效应用凸显知识学习与能力释放在思维支点上的和谐互动,注重课程目标与课堂目标的协调性、教学资源与学习项目的嫁接性、整体推进与个体发展的一致性,它有利于熔铸在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创新精神的潜滋暗长。就像物理课要让学生“吃透”基本原理,那就应该引领学生运用力学、电学、热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和解释自然现象,而不是把实验操作不断变成考试卷上的“书面实验题”;语文课要让学生获得深厚的语言文化素养,就该鼓励学生冲破教材格局和选文思路的束缚,在广泛阅读与涉猎中自由地与作者“对话”、与同伴交流、与教师争论,勇于、乐于且善于将自己的观点或思想形成文本化表达,于是语文能力的增强尽在有效应用中,而不是像现在使学生功利而庸俗地“沉浸”在各种各样的“优秀作文选”或“考题精粹”里……所以,有效应用能立足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以知识拓展运用中的思维积淀为灵动学习的平台,由此成为助推课堂教学蕴涵提升的内在支撑。
在课堂教学体系中,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关系决定着学生学习质量的发展。教学过程是教学效果的导向式铺垫,教学效果则是教学过程的绩效化呈示。在两者的联动关系中,教学策略发挥着枢纽作用。随着课改的深入,对教学策略的研究探讨已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同时我们更应关注教学策略实施下的课堂效益问题。教学策略作为实践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式、途径的整合,其设计、开发与运用是需要时间、精力、物质等方面的投入的。如果这些投入在和学生学习成效的产出进行比对而显示的结果中基本相当或略低,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策略的应用中属于有效或高效;反之,则是低效甚至无效课堂教学。
现在的确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很多教师乃至教研机构人员对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在内的课堂外在形式的关注,超过了对学生学习需求乃至生命成长的关注,这就导致大量教学模式在伴随众多“精品课”、“观摩研讨课”结束后的销声匿迹。这就是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下功利化策略的失效,实际上就是改革旗号遮掩下教育教学的浮躁。就如同,人们购物回家,扔掉的是包装盒,吃的是里面的食品,或者摒弃的是包装袋,穿的是里面的衣服;同时,理智的消费者也不会把包装的精美与产品的质量混为一谈。所以,教学策略对于教学过程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驱动力,但却是一种外源驱动力。基于投入产出比下的教学效果,教学策略必须立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一教学过程中的内源驱动力,才能实现其作用的最优化。
在案例一中,到底什么是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呢?是分成几个小组展开化学原理的讨论,还是轻松观赏课件视频里的化学知识?显然,不实用的课堂包装是没有意义的,学生真正需要的是化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同样,在案例二中,学生需要的不是枯燥乏味的循环式读背训练,或者亮丽的音画展示,而是现实环境中的真实性英语交流运用。因而,“洗衣粉试用”和“修女事迹评述”在此分别成为特定课堂教学中效益优化的较恰当途径,这就是策略随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外在驱动效用的体现。
策略随机的本质是基于激发学生学习需求上的对课堂教学效益的动态关注。它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1)教学策略与课程特性之间体现“随本”,即相关课程的学科特点和学习要求决定着教学方式的选择;如前述两个案例中的教学策略就适合各自课程特征,但不一定切合其它课程,就像形象生动的课件影像播放在历史教学中就是恰当且必要的,能让学生在“时空转换”中领悟历史知识的真谛。(2)教学策略与学生状况之间体现“随人”,即学生的层次、能力、个性、数量、要求等方面的差异决定着教学策略的选择;如前述案例中的两位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及准备是透彻的,方法运用就是准确的。(3)教学策略与学习资源之间体现“随物”,即不刻意为某一课教学准备繁多的设备、素材等,而是就近、灵活、便捷地采用即时性、日常化的“贴身”资源,以低消耗的教学成本帮助学生获取高效率的学习收益;前述两个案例中对“洗衣粉”和“修女像”的巧妙使用,让课堂在资源的平淡朴实中大放异彩,使人们眼前一亮,顿生豁然开朗之感。可见,将策略随机融入课堂教学过程,有利于激发学习能动性,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由此成为增强教学效果的外源动力。
“洗衣粉”和“修女像”,看上去毫不相干且不经意的两个物件,却闪耀着既朴实又深邃的教学理念,从而造就出两节蕴涵深厚且深入人心的课堂教学。的确,“课如果只教在课堂上,就会随着教师声波的消失而销声匿迹;课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成为他们素质的一部分。”[3]我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不能绞尽脑汁地把课堂变成笼罩教师荣誉光环的功利化舞台,而应真诚坚定地让课堂成为彰显学生生命光彩的成长乐园。事实上,课程改革的推进不是各种大同小异的教学模式应接不暇下的更替,不是无数千篇一律的低效课堂临时包装下的展演,它是涌动于滋养学生人生成长的课堂血液中教学理念的流淌,也是浸润于拓展课堂教学蕴涵的生活实践中教研因子的积淀。立足本真课堂和日常教学,我们才能扎实开展真研究;投身教育科研和课程建设,我们才能创新提炼真思想。这些或许就是“洗衣粉”和“修女像”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感悟。
[1]陈骁等.聆听春天来临的脚步声[J].人民教育,2010,5.
[2][日]佐藤学.李秀湄译.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42.
[3]于漪.教海泛舟,学做人师[J].人民教育,2010,17.
王 坚/江苏省南通市跃龙中学
(责任编辑:刘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