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婉多情的爱情之歌
——浅论《玉台新咏》中徐悱夫妇的赠答诗

2011-04-03 05:06储冬叶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闺怨

朱 寅,储冬叶

(解放军炮兵学院 人文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31)

入选南朝梁陈时期徐陵所编《玉台新咏》中的作品都是梁以前的诗歌,因为徐陵的个人创作有绮丽浮艳之风,加之当时徐陵编辑《玉台新咏》是受简文帝萧纲之命,在“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雕琢蔓藻,思极闺闱之内”[1]1的文风影响下,这部选集中大多数作品都是“绮罗脂粉之词”。但正如《四库提要》所说的“去古未远,犹有讲于温柔敦厚之遗,未可概以淫艳斥之”[1]2,其中还是有左思、鲍照、陶潜等名家之作及《古诗八首》、《羽林郎》、《孔雀东南飞》等名篇,写出了人世间的真情实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玉台新咏》中还选编了许多女性诗人的作品,这一方面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才能的认可,并不如许多男性作家的作品中仅把女性作为一种消遣对象的看法,另外一方面也可看出,当时的许多女性力图以自己的文学才能取得男权社会的承认。当然,《玉台新咏》中所选的班婕妤、甄皇后等人的作品主要写宫怨之类的个人情感,或为后人研究宫廷斗争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总体来说艺术价值并不太高;但是《玉台新咏》中还节选秦嘉妻徐淑、徐悱妻刘令娴、王叔英妻刘氏等人的作品,这些女诗人的作品尽管仍不出“闺怨之作”的范畴,可她们的作品中有很多和自己夫婿的赠答诗,作品真实表现出对丈夫的深深爱恋,在中国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世风之下,她们的这种情感表露无疑是一种极为英雄的行为,事实上她们的作品在语言运用、情思表达等方面也确实不逊于男性作家的创作。

《玉台新咏》中只选编了徐悱的两首作品,但其妻刘令娴却有八首作品入选,这对夫妇的赠答诗写得很温婉多情,俩人的诗才相得益彰,可谓天作之合。

一、徐悱的两首赠内诗

徐悱,“字敬业,东海郑人,徐勉之第二子,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普通五年。幼聪敏,能属文。起家著作左郎,转太子舍人,掌书记之任;累迁洗马中舍人,犹掌书记。出入宫坊者历年,以足疾,出为溪东王友,迁晋安内史。早卒。”[2]235

徐悱流传至今的作品不多,但是他在萧梁时期的名气很大。一乃其出于名宦之家,东海徐氏在南朝时期英才辈出,如徐摛、徐陵等,徐悱父亲徐勉在当时即享盛名,因此,徐悱在少年时期即能接受到较好的教育,有一个利于成才的环境,并能接触到当时文坛大家的生活圈;徐悱能和当时显赫的刘孝绰家族联姻,与他自身的家庭地位休戚相关。二乃其“幼聪敏,能属文”,确实有很高的才能,他的仕途一直比较顺利,除了因“足疾”影响之外,很受当时的统治者赏识,应该不是泛泛之辈。三可能跟其夫妇的赠答诗有关,自秦汉始至齐梁时期,中国女子的地位一直较低,属于男性世界的附庸,能够和自己的妻子平等相待之事本身在当时就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虽说刘令娴出于刘孝绰家族,但她是个女子,从当时的社会观念上来看,她仍然是男人的附庸而已,徐悱的见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超出了当时的时代,也无怪乎徐悱去世后,刘令娴哀痛之极,写下感人至深的《祭夫文》,一直流传后世。[3]卷33

徐悱写给刘令娴的两首赠诗,照录如下:

赠内

日暮想青阳,蹑履出椒房。网虫生锦荐,游尘掩玉床。不见可怜影,空余黻帐香。

彼美情多乐,挟瑟坐高堂。岂忘离忧者,向隅心独伤。聊因一书札,以代九回肠。

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

相思上北阁,徙倚望东家。忽有当轩树,兼含映日花。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

更使增心意,弥令想狭邪。无如一路阻,脉脉似云霞。严城不可越,言折代疏麻。

徐悱的这两首作品应该是作于他在外做官时期,诗中流露出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作品实际上就是两封家书,但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因妻子不在身边而孤单无聊的情绪,进而想到妻子独守空房的情状,表现出不能和妻子共度时光的歉疚。我们现在不能判断徐悱有无纳妾,但在徐悱的那个时代,姬妾成群是个很正常的情况,男性对女性配偶忠贞的应该不多,更不要说能平等相待,倾心相诉相思之情;他能在傍晚时分和桃花开放的时节因思念妻子而九曲回肠,而不是去和同僚饮酒赋诗、留连于歌楼妓馆,因此徐悱的深情在此时就显出不同寻常的光彩,“好男儿志在四方”之类的豪情在此时显得是如此苍白无力。

二、刘令娴的两首答外诗

刘令娴,“字不详,彭城人,刘孝绰之第三妹,徐悱之妻。生卒年不详,约梁武帝普通六年前后在世,世称刘三娘。”[2]249刘令娴出身齐梁时期显赫的文学世家彭城刘孝绰家族,史称“孝绰兄弟及群从子侄,当时有七十人,并能属文,近古未之有也。其三妹适琅琊王叔英、吴郡张嵊、东海徐悱,并有才学,悱妻文尤清拔”[3]卷33,可见,她从小就受到家族中良好的文学熏陶,她的兄长刘孝绰、刘孝威、刘孝仪都是当时很有名的文人,她的两个姐姐亦很有文学才华。据《隋书·经籍志》载“梁太子洗马徐悱妻刘令娴集三卷”,《旧唐书·经籍志》则云“徐悱妻刘氏集六卷”,可见刘令娴本来创作颇丰,可是已多散佚,未能流传至今。刘令娴嫁了一个对自己情深意长的夫君,应该说是幸运的;加之自己能诗作文,这样她就能把对丈夫的深情表达出来。

刘令娴看到夫君的赠诗后,体会到丈夫对自己的绵绵情意,应该是百感交集,她作了两首诗回赠:

春闺怨

花庭丽景斜,兰牖轻风度。落日更新妆,开帘对春树。鸣鹂叶中响,戏蝶花间鹜。

调瑟本要换,心愁不成趣。良会诚非远,佳期今不遇。欲知幽怨多,春闺深且暮。

咏佳人

东家挺绮丽,南国擅容辉。夜月方神女,朝霞喻洛妃。还看镜中色,比艳自知非。

摛辞徒妙好,连类顿乖违。智夫虽已丽,倾城未敢希。

这两首作品要比徐悱的作品明快一些,她似乎比丈夫还能看得开一些,这其中也有儿女情长,她在春暖花开时节虽有丈夫不在身边的幽怨,可是她并不仅仅是自怨自艾;美好的春光,花间留连的蜂蝶,树叶中鸣叫的黄鹂,都是她排解忧伤的良药,让她的诗句染上一层明快的色彩。在那个男女地位悬殊的时代里,女人只是男性的附庸或者是玩物,男人让女人分享他们的痛苦,让女人承受人世的许多苦痛,却不愿让女人和他们共享平等的生活,许多女子的美无人能识;徐悱却能把她看作知己,刘令娴写诗时更多的应该是幸福的感觉,诗也因人的快乐情绪而变得快乐。

除了诗句散发出的快乐情绪,这两首作品还大量用典,主要是化用前人名句,如《春闺怨》中“调瑟本要换,心愁不成趣”两句出自扬雄《甘泉赋》“若夔牙之调琴”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而“良会诚非远,佳期今不遇”则化用曹植《洛神赋》中名句“悼良会之永绝兮”。虽然大量用典,却不着痕迹,毫无堆砌之感。

刘令娴流传下来的作品比较多,主要有闺情、闺怨、赠言、代言体诗歌,确实不愧才女的名声。据王昌曾《诗话类编》载:“孝绰罢官不出,为诗题于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柳。’令娴续之云,‘落花扫仍合,聚兰摘复生’。”[5]卷13从这个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令娴的诗思还很敏捷。当然刘令娴是个女性作家,她的作品中主要表现的仍然是闺怨之类的内容,但她又和班婕妤等人的作品有很大区别,她作品的语言明快、流畅,更多的是被怜爱的幸福感觉。

刘令娴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她和徐悱的幸福生活并没能长久,徐悱因病去世,留下她孤单地在人世,独品亲人离去的哀伤苦痛。《南史》载:“悱为晋安郡卒,丧还建邺;妻为祭文,辞甚凄怆。悱父勉本欲为哀辞,及见此文,乃搁笔。”[4]卷39这大概是天妒红颜的一种,老天不愿看才貌双全的刘令娴和她的情深意长的丈夫过着快乐的生活,所以把徐悱从她身边夺走。

[参考文献]

[1]徐陵.玉台新咏[M].黄云眉,注.北京:中国书店,1986.

[2]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M].上海:上海书店,1981.

[3]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4]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王昌曾.诗话类编[M].济南:齐鲁书社,1997.

猜你喜欢
闺怨
浅谈隐喻视野下的“闺怨”与“求女”主题
新闺怨
《燕歌行》艺术范式解析
王昌龄《闺怨》与杜甫《新婚别》情感差异
宋代令词“女性与爱情”题材的演变
唐代边塞诗中的闺怨之音
吴藻词研究
深明大义 意笃情重——以王昌龄《闺怨》诗为例探讨古代军嫂形象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美丽的“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