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辉
(四川农业大学 政治与法学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
近些年来,随着多元文化洪流的不断涌现,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引起人们的深思:一些青年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更加实际,更注重实惠。有的学生重视物质利益,淡化理想信念;有的学生重视个人理想和个人追求,忽视社会理想和社会责任;有的学生重视生活理想,忽视道德理想。上述种种现象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下,到经济特区去,到一线城市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口号……在多元文化的洪流面前,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被逐渐掩盖了。
青年学生在课堂上、书本上、宣传媒体中学到了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但当他们走向社会或把目光投向社会时,却看到了大量的社会实际现象与所学理论不符,甚至是对立,这无形中让他们怀疑自己所学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向往。在课堂上,老师讲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为人民谋福利的,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但实际生活中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的、贪污腐败的共产党员干部被频频曝光;他们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知道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最民主、最平等的制度,但在实际生活中又看到了我们缺少民主运行的社会环境,一些监督机制在某些时候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造成了严重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青年学生思想问题最强有力的途径之一。然而由于社会风气不正,理论与实际差距较大,再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例如,面对西方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有的学生缺乏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在思想上产生了动摇;有的学生在追求个人价值的过程中滑向“个人主义”的极端,对国家、集体漠不关心;有的学生不能理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被情绪左右,降低了对前途的信心,甚至走向消极或激进;有的学生经受不住“非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的影响,人生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把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的最大幸福和最终目的。上述青年学生的种种表现,的确引起我们深思。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已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在这一客观现实面前,理论创新研究相对薄弱和滞后。对于最基本的现实问题,比如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西方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我国,打破了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出现了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尤其是文化与价值观表现出多种态势,如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主流与非主流、大众与精英等多元发展态势越来越明显,一元与多元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又该怎么看待和应对等问题都缺乏强有力的理论说明,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基本共识。这种情况必会造成青年学生的思想混乱。
此外,原有的理论没有做到及时更新,这就使得有些人要么用原有的理论来裁决现实,要么就是放弃现有的一切去搞资产阶级自由化。青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无所适从,深感失落。尤其是不少青年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文化样式和多元的价值观面前,处于一种无所适从,无所归依的状态,在理想认知、信念实践方面陷入了无法解脱的困境”。他们大有失落感及困惑感。“迷茫、困惑、失落、无助……”已成为部分青年学生的口头禅。他们开始否定父母的权威,怀疑老师的理论说教,质疑党和政府的工作,恶搞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没有神圣的东西,他们失去了传统的价值观却又找不到新的价值观的规范,精神无所寄托。青年学生的这一思想现象,虽然还不是主流趋势,但它的确是理论滞后造成的。
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学生自身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使作为祖国未来发展中起中流砥柱作用的青年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依然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所在。但是,近几年来,理论发展是不确定的,不断变幻。在这变幻不定的环境中,青年学生难以树立较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此外,这种变幻又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20世纪发生的一件影响异常巨大的事件。这一事件给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苏东剧变对我国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部分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动摇,甚至怀疑和否定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基于此,江泽民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只有在全党同志和全体人民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不断增加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成功。”[1]89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由于诸多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青年学生思想领域出现了不利于理想信念教育的诸多阻碍。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的今天,西方社会中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夸张自我、自我追寻、唯意志论等观念已被部分青年学生所接受、欣赏和推崇,他们开始注重对眼前利益的追求,集体观念淡薄,理想信念缺失,他们不再甘于奉献和付出,而是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这无形中诱发青年学生淡漠道德,善恶不分,美丑混淆,对是非缺乏正确的评价标准。如有的学生将无故旷课、考试作弊、论文抄袭视为理所应当,把诚信当做愚蠢,把艰苦朴素当做吝啬。淡漠的道德观念、下降的道德水平会给曾经树立起来的理想信念涂上一层虚伪的阴影。
逆反心理也称对抗心理和逆向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即带有较强烈的抵触情绪”[2]9457。当代中国青年学生成长于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尤其是“社会转型之深刻,多元文化之碰撞,再加上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使得原有的教育元素和价值规范受到冲击和挑战”[3]。很多学生为了凸显自我,很容易表现出反对传统束缚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使他们对正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反感,对教育者反感,对社会舆论导向反感,对正面的说教反感,甚至一些同学对教育内容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对老师失去信任。
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在人际交往、入党、择业、学习、阅读等方面出现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他们重利轻义、唯利是图,甚至是见利忘义。在学习上,青年学生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并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缺乏诚信品质,致使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事件频繁出现;在阅读方面,青年学生漠视本专业领域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名著,而热衷于应试、求职等实用性阅读。这种阅读所带来的后果,正如复旦大学教授张汝伦所指出的:“人的素质只靠学习英语和电脑是培养不出来的。人的素质只能靠人文教育来培养,而阅读经典应该是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上述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急功近利价值观直接导致的后果,这一后果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我们必须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力求理想信念教育显现出新的效果和新的水平。
隐性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隐性教育主要是指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是间接的、隐藏的、潜移默化的,学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该教育方式以教育目的的潜隐性和浸润性,教育方式的“非正规”性和弥散性,教育对象的接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突出特点,它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促使知、情、信、意、行之间的良性循环,达到教育的最优化效果。”[4]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教育者在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不仅要把自己视为学生的朋友、伙伴、引导者,而且还要寓教育于活动、娱乐、学习之中,让学生在没有感受到被教育的时候却接受了教育。这种避开学生逆反心理、含而不露的教育方法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任何教育的开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理想信念教育更是如此。这是因为社会环境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认知、情感、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社会环境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教育活动的成效。而社会问题是构成社会环境的一个方面,对社会问题如何看待将直接影响教育效果。作为教育者,对青年学生感兴趣的、关注的社会问题不能回避,更不能不敢触及,而是要站在理论的制高点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科学精神给予解答,和学生坦诚不公地平等交流,这也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但在解答和交流的过程,决不能出现不负责任的乱讲,这不仅解答不了学生的疑惑,更违背了教育者的职责。
方法比知识重要,能力比分数重要,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是,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却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纵观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有部分教师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照本宣科、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现象还大量存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没有把“死的知识”变为“活的知识”,而且把“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质疑”抛到了脑后。其后果是学生没有学会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对很多问题不能辩证地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和看待,甚至有的学生走进了思维的“死胡同”。基于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在分析问题中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正确和错误以及其他复杂情况,还要帮助学生分析原有片面认识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思维是什么。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将会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王渐苏.准确把握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求实,2009(1).
[4]朱志刚.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化[J].求实,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