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岭,颜 冰,曾富生
(东北石油大学 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教育部在2007年提出了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并要求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以满足“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培养人才的需要。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是课程建设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近几年,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大都注重单门课程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果,建设出一些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但单门课程的建设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和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对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群建设进行探索,构建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团队,通过团队合作推动教学改革和研究,提高教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群是与单门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多门相关课程的集合。我国高校课程以多门课程组合的形式进行建设的历史仅10余年[1],因此对课程群建设普遍缺少理性认识,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课程群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关于课程群的论述,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2]:第一,课程群是指若干门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密切联系的课程的集合;这些课程在地位上是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在内容上是密切相关、相承和渗透的;课程群按大课程框架进行课程建设,是为使各门课程协调发展、内容互补,进而获得整体优化,达到打造学科优势的目的。第二,课程群是某一学科内的诸多课程的集合,它以学科作为划分群与群的界限。课程群建设是在单门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单门课程往往是由某一学科的内容组成的,因此,课程群建设自然也就是相同学科、不同分支学科的组合。第三,课程群是指专业课程体系的某一类别的课程集合,如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群或专业方向课程群等,它以专业作为划分群与群的根据。因为,课程的概念是由学生的学习引起的,它是由学校规定的学生学习的科目,而不是根据学科提出来的,因此,课程的划分不应该由学科来决定,而应以学生的专业为依据。
这几种观点都涉及课程群建设中的学科性与专业性问题。课程群建设有很强的学术性,同时也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学科性应该是划分课程群的根本依据,因为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确定与协调都必须依照学科的界限去划分。而专业在课程群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组织与协调作用,如课程群内课程体系的确定以及各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等是通过专业来组织实施的。因此,课程群的划分既要考虑学科因素,也要重视专业的影响。所以,我们认为课程群应该是指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的系统化的课程群体。
总的来说,课程群建设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教师发展和师生互动提供了基础平台,为精品课程的培育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3]。
课程群建设能够利用团队优势创造一个知识、观点、经验、学术背景更丰富的教与学的环境,帮助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群之间知识的融合;课程群建设可以强化集体备课及相互听课与评课环节,借鉴相同学科、相近课程的成功经验,优化和完善课程内容、师资、教材建设,体现教学科学性、先进性,进而辐射到专业建设,有利于教师对课程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水平,使之成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课程群这个基础平台的搭建,可以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充分调动教师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教师集体的力量与智慧,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共同围绕学生的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教学的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为培养学生出谋划策,从而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这将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群建设是近几年课程建设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这得力于国家层面和校级层面的共同推动。一方面,由于国家“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推动了学校课程的全面优化整合,从而改变了过去课程改革中单兵作战的习惯;另一方面,随着高校课程管理改革、师资队伍管理改革以及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等,课程建设开始注重建设的辐射作用、规模效应。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也有一定的起色,促进了各门专业课程的建设,然而,由于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对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缺乏统一认识,课程群建设力度不大。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对学科体系内的课程进行重组,剔除课程之间的重复部分,让学生学习掌握并能综合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这必然要求在课程设置时强调各门课程之间的整体联系[4]。但实际上,目前,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群建设处于一种盲目地跟风状态。别人搞课程群建设,我们也要搞,却对课程群建设的目的不明确,特别是对课程群体系的组成和建设途径看法不统一。一些高校对课程群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虽然进行了一些尝试,但并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来满足课程群建设的需要,使课程群的建设流于形式。
第二,构建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体系不科学,影响了建设与改革效果。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实践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出发,把握不同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把内容密切相关、理论紧密结合的课程建成课程群,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实践运用。不少高校忽视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组建的客观要求,在课程群组建过程中介入了主观因素,想当然的随意进行组建,使课程群构建体系不科学,出现课程群组成的任意性,影响了专业课程群的整体质量。
第三,教学与科研脱节,阻碍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高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高等学校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只有高水平的教学才能不断促进科学研究;也只有经常进行科研的教师才能站在学科的前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建立新的学术观点,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介绍,而大部分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科研侧重于实证问题的分析,导致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要么偏向理论知识的构建,要么偏向实证问题的分析,而很少将二者结合起来,导致教学与科研脱节,阻碍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
行政管理课程群建设要认真考虑行政管理专业相关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融合性。关联性是指课程群的各门课程间的理论知识具有内容上、逻辑上的联系,融合性是指通过对课程的重新规划、设计,填补原先课程间的空白,删除原先课程间的重复,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整个课程群的关系,从而达到各课程的融会贯通[4]。
根据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为增强集体备课实效,拓宽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东北石油大学行政管理教研室按照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方向课程群。行政管理公共基础课程群要在不削弱本科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能反映行政管理学科发展潮流的内容,突出基础理论教学的应用部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基础课程群强调专业基础性和本科的规格要求,努力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毕业适应能力。专业方向课程群,则突破按学科方向分模块的传统思维,结合就业市场,尤其是政府和企业中行政管理部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来设置,进一步加大实践和应用的比例,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比如,“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政治学原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当代中国政府过程”这几门课程在我校的课程设置中都是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上密切相关、相承和渗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某些章节内容甚至还有多处知识点的重复。我们把这些系列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按大课程框架进行课程建设, 共同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课程群“文化链”,进而获得整体优化,打造学科优势。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包含的内容很多。结合东北石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实践经验,以下几个方面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1. 师资队伍与课程群建设
师资队伍是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因此,能否建立一支具有敬业精神、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是衡量课程建设成果的首要标准。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发挥好课程群的作用,把师资队伍建设融入课程群建设之中。这个教学团队是由课程相关的教师在一段时期内,以专业的核心课程群建设为目标组建的围绕教学、科研两项中心工作开展各项活动的组织形式;以行政管理同一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增强核心课程之间知识的连贯性、融合性。
课程群在结构上,要充分考虑到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使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形成由中青年教师、硕博研究生教师、高中级职称教师为主体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制度上,强化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意识,尤其是加强对教师的教学管理与监督,培养课程群内学术自由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的学术及教学经验交流,形成固定的交流制度。在相互听课、集体备课等方面,既要留足教师的个人空间,又要加强统一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特色鲜明、成绩突出。
2. 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群建设不同于课程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单门课程的建设一般只需考虑自身的系统性和内部结构的调整以及内容的组织形式。而课程群建设一方面要处理好群内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避免出现相互重复、界限不清等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专业需求,根据专业特点,针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研究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科学设置;按照规定的理论教学学时数精心选取符合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最能体现本学科前沿知识的内容;对课程群构建思路和构建框架进行研究,达到目标明确、层次分明、强化基础、融会贯通、拓宽专业知识面的人才培养要求。
3.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建设
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适合本门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教师之间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时也有所差异。对课程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既要考察课程群内各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共性和学科特色,又要考察每门课程、每位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个性,同时还要考虑作为一个集体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上的研究、交流与整体发展情况。不断了解国内外该课程和相关课程的改革方向、总体水平和发展趋势,以促进课程教学改革;课程群成员定期集体备课,组织教研活动;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的科学研究,加强与行业和同行进行教学研究交流。并采用“案例分析”、“专题调查”、“专题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实践教学与课程群建设
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的教学体系中,实践环节是贯彻课程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课程知识与方法综合应用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的核心环节。实践课程群是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以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管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更好地掌握现代管理知识、技术和方法,解决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动脑和动手相结合等关联管理问题,激发学生进行管理创新实践的兴趣和欲望。课程设计是行政管理课程群体系中实践课程群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综合性很强,实践性突出的一个教学过程,是学生较全面、较系统、较长时间、较贴近管理实际的综合性设计训练,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李慧仙.高校课程群的建设及评审体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6(5):124.
[2]曹滨,王莹.后现代高校课程群建设思路及原则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2):37.
[3]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3):140.
[4]王长峰.管理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201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