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彩虹,潘芙蓉 (洪湖市人民医院儿科,湖北洪湖433200)
我科采取微创 (经前囟蛛网膜下腔穿刺留置套管针)持续引流治疗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就其护理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2008年8月以来,我科收治8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患儿,男6例,女2例。发病日龄均在30~60d,其中1例入院时呼吸停止死亡。7例患儿血常规提示贫血,经前囟蛛网膜下腔穿刺放液减压及输血、补充维生素K、脱水、活脑等治疗,全部存活。半年后随访,均无明显的后遗症。
患儿前囟备皮,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在前囟侧角连线距中点外0.5~1cm处用龙胆紫液标示穿制点,常规消毒。操作者洗手带手套,取20G直型套管针 (上海贝朗医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生产)在穿刺点垂直缓慢置入套管针0.5~0.7cm的深度即出血部位,拔出套管针针芯送管少许,留置套管,套管外端接一次性输液器 (接头皮针端),管的另一端接引流袋持续引流,穿刺点周围无菌敷料包裹,固定。引流至前囟平坦张力低即拔除引流管。
①心理护理。向患儿家长讲解此项手术的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消除家长的顾虑,积极配合手术。②术前准备。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检查并备血,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器械。
术中固定好体位。在穿刺过程中,用面罩给氧 (氧浓度为23%~25%),心电监测仪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监测,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范围。
2.3.1 一般护理 ①体位。术后予患儿去枕平卧4~6h,少翻动,固定头部,约束肢体。②环境。温湿度适宜;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的搬运和刺激。本组2例患儿烦躁不安,反复抽搐,给予鲁米那5~8 mg/kg静脉缓注后缓解。③饮食。病情较重者,鼻饲喂养,保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病情好转后可直接喂养。④体温。维持体温稳定,保持体温在36℃左右[1]。此类的患儿易发生中枢性高热,本组1例患儿术后出现体温升高,高达39.5℃,即采用冰敷、温水浴等物理降温方法降为正常。
2.3.2 病情观察 ①意识。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是否清楚,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是否存在,有无脑性尖叫、抽搐、双眼凝视、嗜睡、昏迷等神经症状和体征。②氧供。术后还要密切观察缺氧情况:颜面苍白、口周青紫、呼吸不规则或出现呼吸暂停现象等都是出血量多,压迫呼吸中枢导致缺氧的表现,应立即给面罩吸氧1~2L/min。本组患儿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予心电监护下吸氧,均在放脑脊液3d后,心率平稳,呼吸规则,撤消心电监护。3例脑疝患儿,穿刺放液7~10d后,症状缓解。③引流。前囟穿刺处每日常规碘伏消毒2次,无菌敷料包扎;持续引流的患儿,应每日更换无菌纱布及引流袋,及时记录引流液的色、量、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引流管引流血液不畅时容易滋生细菌,要及时更换。引流血液速度要均匀,活塞调节开始宜慢,6h后可稍快。
2.3.3 输液管理 ①本组均为1~2月的患儿,除控制液体总入量外,输液速度也应控制在15~20ml/h。②合理选择留置针、留置部位及微量输液泵。本组患儿均选择江苏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4G×0.75″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4例患儿留置部位选择腋静脉,因其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头皮静脉和上下肢静脉,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其它静脉低[2],保留时间不超过5d[3]。每次输液后均应检查局部静脉有无红、肿及硬化并及时处理。输液泵要定期轮换使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③特殊药物处理。甘露醇为此组患儿降颅内压的常用药,给予20%甘露醇每次0.25~0.5g/kg,30min内滴入或推注,采取综合性防护措施 (严格选择和使用静脉,提高药液温度和穿刺成功率),对减轻静脉刺激、减少颅内出血和静脉使用率有显著效果[4]。
2.3.4 预防并发症 ①颅内感染。置管期间颅内组织与外界相通,存在潜在的感染危险性。减少探视,各项操作注意执行隔离、消毒、无菌技术等制度,每护理一个患儿均应严格按七步洗手法洗手。②肺部感染。加强皮肤、口腔等基础护理,每日0.5%84-消毒液拖地2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患儿用物及餐具常规消毒。一旦发现感染征象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3.5 出院指导 ①加强患儿肢体的按摩,每日2次,每次10min。②运用婴儿抚触疗法,促进患儿脑细胞发育。③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应及时补充维生素K以预防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④发放 《小儿健康教育手册》,指导重点学习 《婴幼儿颅内出血》章节,赠送留有管床医师、责任护士电话号码的动漫卡,以便咨询随访,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1]钱英.5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病儿的护理 [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1):511.
[2]方利霞.新生儿输液中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6(2):75.
[3]祝益民.儿科重症监护与护理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0.
[4]王运姣,陈宏兰.甘露醇致新生儿头皮静脉损伤的防护[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7):81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