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郭福生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因其具有的优越性而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的主要任务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新课程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学生负责的一种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是指既要照顾到接受新知识快的学生,又要考虑到接受新知识较慢的一部分学生,还要考虑到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特别是尊重那些个性特殊、学习成绩较差、家庭条件不好和经常出问题的学生。因学生的文化基础不同,故学习的起点也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回答有关的数学问题时对问题理解的方式和深度也会有所不同,程度好的学生会理解得快一些,程度差的学生会理解得慢一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并保护好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都有机会获得成功。同时,也要为那些学习优秀、能力超出标准要求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面向全体学生,就课堂教学而言,是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空间以及各种教学资源,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例如教师板演分式加法的习题,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齐答,这个环节看起来是全体学生都在参与,但事实上学习不自觉或者根本不理解的学生也在其中“滥竽充数”,教师也难以检验出究竟是不是所有学生都掌握了这些知识。如果改成让几个学习基础偏差的学生来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做,然后全体学生一起校对,教师就可以摸清学生掌握的情况。如果基础差的学生都能做对这些练习,说明前面的学习基础不错,可以按照进度学下去,如果错误率较高,就说明基础差的学生还没有掌握好这些内容,这时或要放慢教学进程,或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一是精讲: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在新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的课时减少,而内容并没有太多删减,这就给原来教熟了的老套路、老方法提出了挑战。在40分钟内教给学生更多的内容,那么每句话都要说到点子上,精讲每一句话,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效率的含义,就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
精讲例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从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解题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地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让学生也参与进去,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应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同学的疑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二是巧练:习题的选择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保障,课上进行分层教学,有梯度地选择习题。一选基础性习题:新授课前的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极强的针对性,是为新授课作铺垫的。每一节课要有相应的基础题,题量不要多,一两道题即可,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上节课的重点。二选针对性习题:新授课后进行针对性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难点做文章。这个时候就要将习题归类,每类讲一道题练一道题再留一道题思考,这样就会将难点突破了。三选口述性习题:学生用语言来说清算理,培养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这样也可以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四选拓展探索性习题:这样的习题不要多,一题即可,提高习题的难度,用以灵活应用定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多数教师在实践中的互动形式主要是多提问,一堂课上不间断地提问,力求照顾到全体;多讨论,讲完一个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推举出来的代表发言。但这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外化到课堂教学行为中去,就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单纯的给予者,而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也就是注重教学过程。
一是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如何导学、如何使学生自主学习上。自学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教师必须给予具体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出导学提纲,明确自学目标和任务,“强迫”学生进行自学。通过导学提纲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科书,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导学提纲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设置。教科书中的基础知识点,是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的,让他们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对于难理解的知识点,设置梯度让学生逐层理解,这样大部分学生便能通过自学掌握不同程度的知识,对不理解的知识点也印象深刻。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导学提纲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学生自己能理解的地方放手交给学生;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自学情况,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懂的地方也会注意倾听,这样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效率。
二是生生互动:同伴之间合作互助学习。课堂上适时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学生通过相互探讨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牢固强化所学知识。这里包括两方面的互动合作:同等水平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交流探讨掌握有疑惑的知识点;基础较差的学生向基础好的学生请教,及时消化知识,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学习效益。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在教学中,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实践探究的欲望。
第一,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采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新颖的手段,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展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数学世界,变数学为“游戏天地”,生动、直观、形象,改变学生心目中对于数学的形象定位:抽象、枯燥、缺少人情味,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激发兴趣这个难题。例如:在课堂上展示出图文并茂的小故事,从中提炼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在讲九年级上册《概率初步》的第一节课“随机事件”时,我从网上搜到一个“生死签”的故事,用大屏幕展示给学生(视频):一个大臣要抽“生死签”决定自己的生死,这是一个“随机事件”,狡猾的国王把大臣的死设置成了“必然事件”,两签都是死签,大臣必死无疑,聪明的大臣用计策巧妙地把自己的死变成了“不可能事件”……动听的音乐,夺目的色彩,优美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随后我让学生自己设置摸棋子游戏(黑白棋子提前准备好分发给他们),“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各一例,学生们的热情非常高,人人动脑,积极参与,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对本节课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探究知识内涵。数学知识中有许多方面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利用“几何画板”课件,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数值的变化,图像上下、左右移动,通过无数次的试验,他们自己探究、发现图像的变化规律,这样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知识的内涵,也突破了难点。
课堂上,首先要做到教师与学生平等。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个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其次要努力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学生上课时就没有思想负担,学习起来轻松愉快,便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
最后要尊重、理解、关爱每个学生。爱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喜欢一个教师,也就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课程。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个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使教师赢得学生的喜爱,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就会很轻松地把学生吸引过来,学生会愉悦地接受新知识,教与学的效率明显提高。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探索,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既要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又要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只有两者都得到提高,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