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背后的为什么

2011-03-17 00:49
天津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虎妈孩子教育

■本刊特约评论员 荆 平

春去夏来,关于“虎妈”的热议已渐渐降温。“热”后思“热”,每个教育“有心人”恐怕都不会再停留于一般的感性评论,而是开始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家庭教育个案会引发世界性的激烈争论?要找到争论的力量之源,既要观察国内、观察群众、观察教育,也要观察世界、观察政府、观察社会。“虎妈”掀起的巨大波澜,不仅饱含着亿万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高度关注和中外民众对本国教育的复杂心情,也体现着不同教育价值观的顽强对垒。如果再联系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种种态度和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中得分第一对西方的震撼,就不难看出,其中还掺杂着西方国家对中国和平崛起的恐慌、羡慕和不解。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从中深切体会出教育对民众和国家的重要,体会出教育改革的艰巨和复杂,体会出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为什么美国媒体要炒作“虎妈”?《虎妈战歌》于今年1月1日由美国企鹅出版社出版;《华尔街日报》1月8日以“中国母亲为何更优秀”为题刊登书稿摘录;之后,《时代》周刊让蔡美儿登上封面,让美国父母思考“我们是不是就是她所说的‘失败者’”;《纽约时报》、《纽约客》等著名报刊也用巨大篇幅进行报道;各种各样的辩论会、演讲会纷至沓来……为一本通俗读物值得这样炒作吗?如果联系“竞争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竞争的根本在教育”的论断;联系美国教育部长阿恩·邓肯在PISA测试结果公布后在《华盛顿邮报》上说的话:“我们什么时候对美国人在任何一个领域平庸的表现满足过?那是我们的目标吗?我们的目标是领导世界教育”;联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国情咨文:美国人开始面对“危急时刻”……可以肯定,中国学生夺得第一仅仅一个月就这样炒作一个有华裔背景的母亲,绝不是简单的商业运作,而是有着更深层的考量。因此,我们要关注教育方式之辩,更要关注“虎妈”背后的国际较量,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为什么对“虎妈”的指责中国比美国更为强烈?据报道,在美国对“虎妈”说好说坏的都有,相当多的人表示理解,在国内却是“一片斥责、抨击之声”。究其原因,两国民众希望改变目前的教育现状是个因素。可是,“虎妈”的教育方式毕竟更贴近中国而与美国的主流价值观相距甚远,“虎妈”能够被美国人接受而不能被中国人理解,难道是中国人的教育理念比美国更“美国”吗?如果不是,不有些奇怪吗?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隐约指出了问题所在。他说,现在认为中国教育有很大问题,需要做根本性的调整和改变,“似乎在媒体中形成了某种主流的声音”。实际上,“从‘虎妈’的事例看来,教育的成功与否存在不同的标准……中美教育的比较也是一个难以简单判断的议题”。以此为鉴反思,我们是否存在着被某些媒体所影响而对中国教育全盘否定的倾向呢?我们该对中国教育进行怎样的继承,该对国外教育进行怎样的学习和借鉴呢?是否该进行广泛讨论、科学评估,择善而从呢?

为什么与西方有关的成功个案在我国更能引起轰动?不仅“虎妈”引起了国内的教育论战,“哈佛女孩”刘亦婷、“跳舞跳进哈佛”的常帅、被美国五所名校同时录取的张晨波,都牵动着无数家长的神经。这恐怕也不能简单归结于对西方教育的崇拜。人们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功底不深,缺少独立品格和自信,不善于进行客观分析、作出自己的判断,可能更为主要。如果对“虎妈”不是感情用事,而是尽可能全面地考察她的育儿全过程,综合分析家庭因素、就学环境、子女特质,就会发现“虎妈”、“猫爸”、张首晟的育儿观各有各的特点,更有许多共同之处,根本是因材施教。三个家庭除都是知识家庭之外,“露露对音乐有着近乎完美的感受力”,常帅“一直喜欢跳舞”,张晨波“六七岁时最入迷的书都是数学书”;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都转换过育儿方式:在孩子缺少是非自辨能力之前严格管教、培养兴趣,在孩子具备一定辨别能力之后主要尊重孩子意愿,有条件放开,“虎妈”允许露露辞去首席小提琴手而改学网球,“猫爸”在常帅十岁后才给一些自由的空间,张晨波上高中后喜欢物理“完全没受父亲的影响”;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上,既坚决负起家长的责任,又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经过这样的冷静思考,我们对因材施教、“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教育理念,对尊重与强制、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各种教育手段,形成了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还会对媒体的炒作一惊一诈、人云亦云吗?

猜你喜欢
虎妈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虎妈
三斗虎妈
你要当虎妈型父母还是“直升机”型父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不用当虎妈,也可以把三个儿子送进斯坦福!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