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聋校数学教学中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011-02-21 01:27:00张丽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13期
关键词:智力因素聋校聋生

张丽蕊

在聋校数学教学中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张丽蕊

1 前言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21世纪,我国聋校中的数学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何提高聋生的数学成绩?如何优化聋校的数学课堂教学呢?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下取得的。教学中若只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中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聋校的数学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逐步认识这些特殊的教育对象,在指导思想以及教法上进行一些试探性的改革,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聋生学好数学。

2 非智力因素的认识

2.1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如动机、兴趣、态度、爱好、性格、情感、意志等。在学习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缺一不可,二者必须协同作用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所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学习中起着调节和动力性作用。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学好数学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它不仅是数学学科对其的要求,而且是当今时代和客观现实对教育的强烈呼唤。

2.2 聋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特殊性

聋生非智力因素培养与普通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形成规律。聋生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由于伴随耳聋而产生的神经性损害,使得聋童缺乏或丧失对声音的感知,无论是悠扬的音乐,还是刺耳的噪音,都很难使他们产生愉快或厌恶的情感,从而造成聋生非言语智慧能力的落后,使聋生与正常学生在智力上产生差别。其次,耳聋对学生影响最不利的,就是阻碍了他们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而语言贫乏和语言能力的低下,限制了聋生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造成聋生经验缺乏,对某些概念理解困难或不清晰。这无疑影响了聋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有很多名词概念看似非常简单,普通学校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容易,但是到了聋校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理解起来就很难。因此,有必要也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聋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满足他们的数学学习需要,让聋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3 造成聋生数学成绩落后的非智力因素

3.1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聋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他们往往不注重理解,偏重于课本上的定义、公式、定理,甚至有时题目条件稍一变化,便无能为力。对于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数学知识掌握显得松散零乱,理解不深。

3.2 意志薄弱,学习的持久性差

人的非智力因素是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如兴趣、意志和承受挫折的乐观态度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很多聋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的题目,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韧意志和信心。

3.2 自卑感强,自暴自弃

有些聋生在未接触到一些数学知识之前,就对它产生畏惧心理。一旦接触到这些知识,稍有困难,便自暴自弃,认为数学不是他能学好的,最终放弃对学好数学的信心。比如,聋校教材初一上学期的应用题和初一下学期的几何入门,常使一部分学生因畏难而放弃学习。

4 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培养聋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对策

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均反映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教材中的重难点正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交汇点,每一章节乃至每一个课题,二者都有机结合在一起,而非智力因素往往较多地体现在智力因素之中。所以,教师应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之内,在备课、讲课、辅导中时时处处注意激发和培养非智力因素。

4.1 坚持力所能及和因材施教原则

在教学中要求适当,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因材施教,发展学生非智力心理品质。入门阶段,应多花课时,先慢后快,降低难度,千方百计激励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大,教学时采取分层设标,分类推进。重点与全面辅导相结合,对优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追求;对差生要求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基础题,逐渐提高,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受到激励。这样就能不断使学生增强数学兴趣和信心,产生新的自我要求,形成乐学——学会——会学——更爱学的良性循环。

4.2 磨炼学生的意志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在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如果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学习上苦下工夫,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1)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设置一定的困难,有意识地磨炼学生的意志。设计的提问或练习,要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

2)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聋生思想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上课容易分心,在课堂上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身于教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4.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教师以精湛的教学艺术进行教学,坚持启发式,废止注入式,发展思维能力,多运用发现法教学,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巧解,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了解数学家发现数学规律的思维过程,或自己去“发现”数学规律,实现对知识的获得和掌握,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设疑、辅导、检查、测试,注重回收准确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对教学导向的调控,从而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活动,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获得鲜明的表象,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在娱乐中产生兴趣,开发智力,从中学到更多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对数学课产生一定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

5 结束语

目前正在逐步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关系着聋教育的未来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每一个聋生的发展就是维系聋教育前途的生命线。因此,聋校的数学教育在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应该争取主动,不要跟在普通学校后面跑,更要根据聋教育的自身特点和聋生的学习规律选择合理的教育对策和途径。这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聋生心理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推动聋教育的良性发展。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3.085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智力因素聋校聋生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江西教育C(2019年10期)2019-11-26 03:24:37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体育策略
青年时代(2016年32期)2017-01-20 12:00:47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6:52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6:04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
聋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30
浅谈聋校数学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
亚太教育(2014年7期)2014-05-30 00:45:54
浅析大学体操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