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效果策略谈

2011-02-19 14:01:37江苏沈晓霞
作文教学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课标写作水平作文

江苏 沈晓霞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作文教学必然要适应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师在教给学生综合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作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初中作文教学该如何进行,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充分贯彻新“课标”的作文教学理念,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切实的提高,让学生享受到写作的快乐。在多年的初中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转变作文教学理念

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语文“课标”的要求、理念来建立自己作文教学思想,要用创新的思维来指导自己的作文教学。传统的作文教学思想在写作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大多数都束缚着我们的作文教学。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过分严肃地对待每一个作文题材;过分地强调构思新颖,用词华丽,主题要高扬真善美,批评假恶丑。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教师划定的思维圈内进行构思,在教师划定的内容框架内进行写作,否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浇灭了学生独立的新思想,新思维的火花。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有一种大胆探索,对传统的思维模式不迷信、不盲从,独立思考的精神,并且用这种精神在教学中去影响、鼓励学生,打破局限的思维,大胆创新。

在一次七年级练写的《我的好朋友》作文时,在对写作对象的讨论中,学生认为可以写儿时的伙伴,现在的同桌、同学以及外校的朋友。笔者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可在身边好朋友的基础上,再用自己心中好朋友的标准去塑造一个新的“好朋友”。这样鼓励了学生的创造力,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去构思,尊重了学生自由的内心世界,减少了学生对写作的束缚,同时体现了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精神。

二、引导学生体会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现在的学生普遍感觉生活单调、枯燥,没有内容写或者不知道从何写起。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让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收集资料,获得感受和体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训练写说明文的能力和技巧,笔者经常利用作文课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参观各种建筑物,介绍各处的特点,甚至走出校门,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风景名胜。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感受生活,增强他们的写作灵感。

有的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有的拿起笔来不知写什么,写了半天还是寥寥几笔。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学生平时积累少,没有养成细心观察、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没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章自然写不好。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

三、鼓励学生阅读积累

现在有不少学生平时很少有课外阅读,词汇积累极少,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大量的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写作内容,对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等综合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大量的阅读,可以让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开阔,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摘录别人文章的美文佳句,更有益于提高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笔者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就鼓励学生要喜欢阅读、大量阅读。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教科书的例文。每一篇例文都是文字优美,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有很强感染力的典范。教材中《小巷深处》、《一厘米》等都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极好范文。要使学生懂得,只要注重观察生活,细心体味,注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就会发现平凡的小事中其实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鲁迅先生正是善于观察体悟才能创作出《故乡》才写出故乡今昔的变化;曹禺先生细心观察,才能将周朴园描写得详细深刻,给人留下了他顽固、保守、自私、自负的深刻印象。

四、科学指导课外练笔

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首先是写日记和随笔。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可以以记叙、议论、抒情或说明等各种体裁写入日记和随笔。篇幅长短不限,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把思想认识表达清楚即可,这是一种很有效的练笔方式。成功的经验证明:只要坚持写下去,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很有益的。其次,读写结合。指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做读书笔记,可以更好地为写作服务。坚持做读书笔记,借此记录下自己的思考,真正把书读透。读书笔记中可以摘抄经典词句,可以谈心得体会,可以欣赏写作技巧,也可以质疑辨析,以上种种都有益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在读中更好地悟写。再次,用循循善诱的评语保持学生对练笔的兴趣。课外练笔的文字都是小短文,教师应组织学生定期上交,及时批阅并定时讲评。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评语要循循善诱,要娓娓而谈,让学生产生一种信任感、尊重感。师生彼此尊重了,他们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强大的磁性十足的心理磁场,为练笔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创造和谐的环境。

五、改进作文批改方式

叶圣陶说过:“改的优先权属于作文本人。”这说明修改训练对于学生习作的重要性。学生修改作文可以提高写作能力、鉴赏能力,知彼知己,了解得失,激发写作热情。教师也可通过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使自己脱离“苦海”。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指导学生获取写作方法的重要途径。结合教学实际,笔者总结了“读议改评六步作文批改模式”。具体操作程序是:第一步交流。全班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在小组内读初稿,组内交流。第二步点评。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老师用一两句简要的话做出点评,学生也可以互相点评、质疑。第三步修改。学生对点评过的初稿进行修改,誊抄在作文本上。第四步互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互改。在互改前,教师提出思维导向:有无错别字,用红笔圈出错别字;句子是否流畅;开篇是否新颖、精炼,引人入胜;文章的真情实感能否打动你;主题是否突出;材料是否扣题;你有何建议。第五步评价。在写评语时,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法缩短了批改周期,解放了教师,又锻炼了学生。学生在读改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六步教师总结。总结的原则是正言、明理、评是非。表扬学生推荐的和老师认定的文章,及时纠正学生修改中的缺点。

总之,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提高写作水平。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应该是学生优秀禀赋的形成,主体意识的强化与写作规律的有效渗透的结晶。而作文教学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今后,我们还需勇于开拓,继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为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不懈地努力。

猜你喜欢
课标写作水平作文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16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