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吴建强
从苏教版教材的编排体例上,可以清晰地解读出主题单元式模块教学的思想。虽然每一个习作训练并不完全遵循着这个主题,但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却可以因此而丰富起来。结合阅读教材的学习,延伸到主题式作文的训练,找准“写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把读写结合得更加紧密。因此在五年级下《二泉映月》、《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学习过程中,就有了本次主题式“听音乐作文”的作文训练活动。听音乐作文,要求学生运用已学到的旋律、节奏等音乐知识来感知、理解音乐。在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展开大胆与自由的想象,把学生的习作训练与情感体验充分协调起来,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培养形象思维,发展语言功能,提高写作能力。听音乐作文把美妙的音乐引入作文教学,通过有趣的音乐刺激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产生如闻其声、如视其物、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并且写得轻松,写得愉快。
1.能围绕乐曲名,借助旋律展开想象的翅膀,丰富想象的空间,描画音乐背后的“故事”。
2.融情于乐曲,仿照课文《二泉映月》中的写法,在音乐情境中快乐作文。
选取几段上课所需音乐。
1.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二泉映月》,课堂上我们聆听了那优美的旋律,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兴奋不已。是的,每个人都不会拒绝音乐的,是吗?那么你喜欢听怎样的音乐?对于音乐知识你知道哪些?
2.如果现在我给你一段音乐,你能听出它是什么乐曲吗?让我们一起洗耳恭听吧!
(试听几段音乐,看谁先听出是什么乐曲?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现这段旋律?《二泉映月》《赛马》《归家》)
从谈音乐说起,对音乐的更多理解能更好地为学生作文服务。上课伊始的几段“小曲”节奏明快,旋律清晰,学生能很快抓住音乐所要表现的情感,为在这节课上让学生走进音乐作文铺设了一段阶梯。
过渡:有人说,听流行音乐是一时的事,听古典音乐是一辈子的事。所以老师今天特意选择了一首古典民乐合奏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你可以尽情地用你喜欢的方式(或闭眼、或打节拍、或轻吟……)来聆听,学会自我陶醉。听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听到了怎样的旋律?
1.第一遍听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听到了怎样的旋律”?
从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等方面描述雄壮的、气势磅礴的、欢快的、节奏鲜明的、喜庆的、舒缓的、激昂的……
过渡:一首好听的音乐就像一杯茶一样,需要我们慢慢地品。多品而不厌,多听而不腻,而且还能透过音乐看到动态的画面。让我们再次聆听,听出韵味。
2.第二遍听
谈谈自己在听音乐时都听出了怎样的画面?有怎样的感受?(或回忆或联想)
音乐是自由的艺术,是表现情感的艺术,它的最大特点是能迅速地激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借助音乐的旋律想象眼前的画面是音乐作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思维总是伴随着优美的旋律飞扬,并在眼前不时浮现出一幅又一幅生动的、梦幻般的画面,这就是联想与想象的结果。学生聆听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通过联想、想象不断获得美的享受的过程,不断加深情感体验的过程,不断丰富音乐内涵,与积累作文素材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听音乐想象作文的关键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诱发与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尽量放手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特性、生活经验和理解程度对音乐进行自由想象、自由表现和自由创作。因学生对旋律的理解不同,想象力不同,能够感知到的画面也不一样。聆听两遍,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回忆,唤醒学生的联想,把音乐与想象或生活有效链接。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音乐的作用更多的是唤醒。
1.随文迁移
看来同学们对这段音乐已经有了颇深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要仿照着《二泉映月》中的写法,将听音乐所产生的联想,感受到的美丽的画面、丰富的情感与各种回忆结合起来。
先读一读原文中的语句,揣摩一下它在写法上的特点。
2.学生习作
当音乐从我们的心底流过,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心随着音乐一起飞翔。我们的情感、脑中的画面也都随之丰富起来。到了我们真情流露的时候了,提起笔来,记录下你们听音乐过程中的所想所感。
(循环播放音乐)学生作文,教师巡视筛选习作。
1.调查:最想听谁的习作?为什么?(找2篇有代表性的习作)
2.结合自己写音乐作文的经验,点评同学的习作并逐条出示“经验”。
a把握乐曲基本情感
b一个故事多幅画面
c乐曲画面巧妙结合
d试把情感写进作文
e添加合适习作题目
f……
3.默读“经验”,铭记在心。
即使作为一种创新的作文教学形式,写音乐作文也是有一般方法和相对稳定的流程的。通过学生总结,教师概括的方式得出将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习作。
1.其实,刚才大家对这首歌曲进行了许多的联想。作者创作的这首歌曲,名字叫做《田野欢歌》。此时你有什么想法?
2.欣赏作者眼中的《田野欢歌》。
根据同学们的建议和“经验”各自修改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