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瑾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28)
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提升路径探究
吴艳瑾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28)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首批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立项建设学校,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和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就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问题探讨具体做法,探索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提升路径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为教师创设和提供最佳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使得教师不断追求自身提高和专业发展的精神需要、创造需要、学科知识需要、智能结构需要和教学能力需要,并通过自己的专业发展增强专业的不可替代性。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首批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立项建设学校,清醒地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高职称教师和名教师较少,“双师型”教师队伍、产学研的骨干教师队伍和青年教师的培养都有待加强,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和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始终秉承着“学校有特色才有生命,教师有特技才有权威,学生有特长才有出路”的办学理念,要真正形成办学特色,关键在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这一切又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
只有苦练内功,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才能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学校制订了《关于教育教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实施办法》、《关于中青年教师三年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在制度上催生和保证了一批批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同时,持续实施中青年教师三年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每一位中青年教师从教学科研、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等方面明确自己的发展坐标,确立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学校定期开展校级骨干教师评比,从教学新秀—中青年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三个层次,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
通过在职研究生进修、出国培训、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下企业锻炼等多种渠道选送教师参加进修和业务培训,学校不断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学校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大师、能师、名师和技师。要全面落实江苏省和无锡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造就一批职业教育专家、教学名师、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为目标,学校要不断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空间,“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优秀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师德为要。学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师德教育要常抓不懈,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底线,以机制建设为保证,以理想信念为导向,在各项评优评先和职务评聘中,坚持“违背师德,一票否决”的做法。通过师德报告、校园网专栏等形式,对师德优秀的教师,广泛宣传,隆重表彰。其次,加强教师个体师德考核。以学校管理中心师德规范为指导,结合学校“师德八条”,不断优化学校师德考核办法。
“十二五”期间,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将以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名教师培养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优秀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培养绩效考核工程和能工巧匠引进工程等“六项”工程为目标。要把“六项”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应该切实坚持培养与引进“两手抓”。
1.引导教师自我发展、专业发展。每年有目标地制订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制订更符合实际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2.提高优秀教学团队的工作绩效。以专业带头人、名教师为核心,引入能工巧匠,鼓励有共同专业发展愿景的教师参与优秀教学团队、名师工作室,开设优秀教学团队、名师网站,定期开展名师讲堂,在名师的示范引领下,团队和团队成员共同思考,共同决策,共同进步,共享荣誉。
3.建立《学校科研工作管理条例》。完善考评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引导现有副教授、骨干教师积极争取省部级、市厅级教科研项目,开展技术研发和学术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提高高职称教师比例,实现教授“零的突破”。
4.制定“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骨干教师引进和培养管理办法”。通过争取政策,逐步引进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公开招聘行业企业中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和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形成“能工巧匠为我所有,特聘专家为我所用”的局面。
1.全方位地开展校本培训。新教师要开展岗前培训,文化课教师新课程理念的培训,专业教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的培训,班主任有班主任常规和工作技巧培训,以此拓展教师视野,提高对高职理念、课程改革的认识,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全面推动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依托无锡威孚、苏州宝玛、北京阿奇夏米尔工业电子有限公司等校企深度合作,推动所有专业教师走出校门,深入实际,增长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让我们的老师既像老师又像师傅,真正融教、学、做为一体。
3.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学校青年教师已占专任教师的65.8%,要全面提升青年教师业务水平,一是鼓励优秀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和到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活动;二是选送青年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出国培训以及企业组织的高新设备使用培训、软件应用认证培训、下企业锻炼等;三是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技术业务竞赛,引导青年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各类活动中冒尖,缩短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周期,成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以师为本”应是我们的管理理念,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是学校的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应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吴艳瑾,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电工电子技术。
G710
A
1674-7747(2011)22-0070-02
[责任编辑 方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