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岩
(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南许昌 461000)
在日常交际中,语言形式与语义并非总是一一对应。同样的意思可以由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而同一语言形式往往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后者便是语言中的歧义现象。所谓歧义,就是一种语言形式能够传递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其类型主要包括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篇歧义。其中,句法歧义指的是由于句子结构切分不同或内在成分之间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语义多解性。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多从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的角度入手,分析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厘清句子的多重语义。这对于歧义句的理解有强大的解释力,但对于其产生原因的阐释却有所欠缺。本文拟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探讨句法歧义的生成机制,结合实例分析造成歧义的主客观因素,并简要提出消除歧义的方法。
认知心理学认为,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是个体信息加工的重要内部心理机制。注意的最基本功能是对刺激信息进行选择,即它的核心在于对输入的刺激信息进行有选择地加工分析而忽略其他刺激信息的心理活动,它说明人具有主动加工刺激信息的本质特性”。
注意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注意的选择性,即人只注意并选取众多刺激信息中的一部分信息作为进一步加工处理的对象。第二,注意的持续性,即根据人的目的与意愿,对某信息的刺激在连续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并且不受其他刺激信息的干扰而分心。第三,注意的转移,即根据人的需要、目的与意愿,把对某刺激信息的注意转移到对另一个刺激信息的关注上。
认知心理学中的注意观突出人类处理信息的部分性,即人的注意力聚焦到某一局部后再对信息进行加工。而句法歧义的多义性解读通常就是基于人们对句子中各语言成分的不同关注度。如,
例 1.Put the apple on the plate in the box.这是一句典型的歧义句,可作两种理解:
1a.Put the apple(which is)on the plate in the box.
1b.Put the apple on the plate(which is)in the box.
不论是哪种理解,都涉及到某个介词短语 (on the plate或 in the box)作后置定语的结构,关键在于人们把注意力投射到哪个介词短语上。若将“on the plate”看作后置定语,则该成分修饰的是“the apple”,整句话的意思为“将盘子上的苹果放到盒子里”;若注意力投射到并固定于介词短语“in the box”,将其视为后置定语,那么,句子就需理解为“将苹果放到盒子里的那个盘子上”。由此可见,注意或关注点的不同会使人们对句子的理解不同,即生成不同语义。这种注意的选择性作用到某些句子上,就形成了歧义句。
注意的选择能够生成歧义句,但这只是结构歧义句产生的必要条件,句子结构歧义现象的实现还需要更多的充分条件,包括主客观两方面要素。
句法结构歧义首先需要客观物质基础,即语句可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句法结构分析,且每一种结构的分析与理解均符合语法和逻辑,形成独特的语义。如:
例2.He hit the man with a stick.
可进行两种结构划分:
2a.He(hit the man)(with a stick).
2b.He hit(the man(with a stick)).
在 2a中,with a stick用作方式状语,修饰动词 hit;而在2b中,with a stick则作后置定语,修饰名词 the man。两句话分别理解为:“他用手杖打了那个男人”和“他打了那个拄着手杖的男人”。之所以可以将该句子作两种结构分析,一个重要条件就是 with一词的多解性:它既可以作“用、以…(工具、手段)”解,引导出实施某一行为的工具或方式,也可以作“带着,拿着”解,引导出随身携带的物品。且作为介词,with与名词搭配,从语法角度,名词 stick满足这一要求。同时,stick的词义也能与 with的两种语义相匹配,逻辑上可被接受。在客观要素得到满足的基础上,随读者注意的分派和转移分别能解读出上述两种语义,即当读者将注意聚焦到with的前一义项时,获得第一种语义;而当注意转移到 with的后一义项时,则生成第二种解读方式。
这种实现句法结构歧义的客观要素不仅适应于英语语句,对中文句子也是如此。如:
例 3.一中学生来信。
这一句子的歧义产生于关键字“一”。在汉语里,“一”既可视为基数词,相当于英语中的“one”,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又有类似序数词的用法,如同英语中的“No.1”。当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单独的“一”字时,其后的“中学生”作为名词,一方面在语法上符合基数词“一”的搭配条件,另一方面能实施写信和寄信的动作,在逻辑上也能成立,因此句子可理解为“一名中学生来信”。当注意力发生转移,落到“一”的后一种用法时,人们便会在句中搜索能与之搭配的词,如表示某机构、组织或单位简称的名词,而“中”与之组合,恰能作“第一中学”的简称。同时,“学生”一词在语法和逻辑上均契合句中语境。因而,该句子又可解释为“第一中学学生来信”。
语言结构本身的多重切割性为句法结构歧义的生成提供了客观的条件,也为主观要素的作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
话语作为交际双方的沟通渠道,连接着说话人与听话人两个端点。虽然语句结构的多解性为句法结构歧义提供了必要前提,或者说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但若说话人的表达意图与听话人的注意方式完全一致,且未出现注意转移,那么也不会形成实际上的语义歧义。因此,实现句法结构歧义的另一要素即交际双方的注意发生错位。所谓注意错位,就是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注点不在同一层面,无法实现认知对接,造成说话人意欲表达此意,而听话人却理解为彼意。如:
例4.We need more intelligent leaders.
该句可有两种解读:
4a.We need(more intelligent)leaders.
4b.We need more(intelligent leaders).
当说话人说出这句话时,若他关注的是“intelligent”(聪明)这一属性,即把“more”理解为“更加的”,其言下之意就是“现任的领导还不够聪明”。如果听话人的关注点恰与前者吻合,则不会产生现实上的歧义。但假如听话人注意的是“leaders”这一客体,就不免会将“more”作“更多的”来理解,从而认为“我们需要的是数量更多的像现任领导这样聪明的领导人”。显然,这就与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意义发生了错位,造成实际交际中的语义歧义。
那么,进一步追问,又是什么使得交际双方发生注意错位呢?这就需要探究交际过程中各种发生作用的语境因素,包括语言语境因素与非语言语境因素。
1.语言语境因素
语言语境因素指通过语言手段设置的话语环境,包括语言的上下文、话语措辞、语音语调等。由于语言是人们思维的外化,通过语言表达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人的内在思想。就例 4而言,如果说话人注意力集中于“intelligent”这一属性,那他自然会有意或无意地强调该词,通常表现为重读。听话人如能感知到这一突显的重音,就更容易把注意力投放到该单词上,从而循着说话人的思路,结合所听到的语言信息,解读出对方意欲表达之意。当然,每个人的感知水平不同,听话人不一定对话语中的某一重读非常敏感,或由于接受语音信息时的某些外来因素的干扰,使得听话人忽略了对方的重读表达,那么他对这句话的理解就缺少了一些制约性的语言语境,而完全凭借自己的语言水平并结合个体经验处理语言信息。这样,其注意的分派就相对自由,也更容易偏离说话人的注意点,形成双方注意错位,导致语言歧义。
2.非语言语境因素
语言语境因素的认知差异会造成语言歧义,而非语言语境因素往往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交际主体的认知构建与解读。非语言语境因素指的是通过非语言手段形成的话语环境,包括交际双方的个人知识背景或经验、交际场景、双方关系等。这些因素通常起到对语言信息进行补充和丰富的作用。基于语用经济原则,说话人总是想用最简洁的语言将意思表达清楚,不免会造成话语中存在大量的空白信息留待听话人自己补充。而这些信息留白在说话人看来是双方都有共识的。实际上,这正是交际中歧义发生的原因之一。我们知道,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各不相同,在这经历过程中积累下的经验、获取的知识、形成的感知能力、培养的判断能力等也均有差异。可以说,非语言语境因人而异,对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交际双方对留白处的信息填充也会不同。就例4而言,如果说话人自身的知识涵养较高,曾经所接触过的领导也都是些才华横溢之人,那么他对领导的期望值自然就比较高,相比之下,现任领导的水平还未达到他的预期,因此他的关注点就落在“intelligent”之上。这些没有直接言明的信息构成说话人的非语言语境,也是他的语言留白,希望听话人在理解时将其填充进去,但假如听话人本身知识水平不高,之前所见领导也比较平庸,那么在他看来,现任领导的才能已超出他的预想,对此较为满意,他自然将注意力放在“more…leaders”上面,把话语理解为“需要更多像这样聪明的领导”。由此可见,非语言语境因素的差异也是形成注意错位的重要原因。
又如以下这一则利用句法结构歧义形成的幽默:
例 5.一富翁和一名书生签订了一份用人合同:“无鱼肉亦可无鸡鸭亦可青菜萝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在此句中,主要是利用断句造成歧义。富翁断句为:“无鱼肉亦可,无鸡鸭亦可,青菜萝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而穷书生断句为“无鱼,肉亦可;无鸡,鸭亦可;青菜萝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
这两种断句方式产生的截然不同的语义正是基于交际双方截然不同的非语言语境。富翁家财万贯却极为吝啬,费尽心思地剥削书生,而穷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改善生活,同时又对富翁的诡计心知肚明,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击富翁。富与贫的对立,剥削与反剥削的对立使得他们对同一语言形式有截然相反的关注点,产生注意的错位,只不过这种错位与歧义是有意识构建的。
语言句法结构的多重划分性是造成歧义的客观物质条件,因此要对此进行制约。主要手段包括:
(1)词语替换:通过把多义词替换成单义词或不易在一定上下文中产生歧义的词语来消除语句歧义现象。如把例4中的“intelligent”换成“wiser”,那“more”的意思就可确定为“更多的”。
(2)词语增添:通过补充一些简单的词来明确话语意义。如例 (3),在“一”后增添“中”字或“名”字,变为“一中中学生”或“一名中学生”,则均可限制语言结构多重划分性,消除歧义。
(3)适当断句:通过标点或停顿对句子进行断句来消除多解性。如事先在例(5)中增加了标点,就不会出现上述这样的两种解读了。
对于由主观因素形成的注意错位,通常需要交际双方尽可能地进行换位思考,从对方的立场、背景出发,并有效结合会话过程中对方的体态、神情等,增强对这些因素的感知能力,以尽量减少认知和注意偏差,从而避免注意错位。
事实上,在客观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主观因素对句法结构歧义的影响也会基本消除或大大减弱,这是因为前者是歧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抽去了根基,句法结构歧义句就成了无本之木,难以存在。
综上所述,句法结构歧义的生成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结构上的多解性是必不可少的先决客观条件,而交际主体受语境影响对句子进行表达和解读过程中的注意错位是导致歧义产生的重要因素。基于句法结构歧义的这一产生机制,可以通过客观上限制语言结构多重划分性和主观上的换位思考来消除或尽可能减小注意错位,从而抑制歧义,以打通交际双方的沟通渠道,保证交际顺畅进行。
[1]范丽群.从转换生成语法视角认知英语结构歧义 [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45-46.
[2]何洪峰.句法结构歧义成因的思考 [J].语言研究,2003(4):26-31.
[3]李科凤.略论转换生成语法在现代汉语歧义句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06(7):123-124.
[4]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刘荣琴.从认知角度看语言交际中的歧义现象[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30-132.
[6]叶文婷.汉语歧义认知推理过程探讨:功能研究对形式研究的补充[J].社会科学家,2007(6):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