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素质教育中生态文明理念的培植

2011-02-09 09:24惠保德
中州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文明道德

惠保德

(郑州师范学院思政理论部,郑州 450044)

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是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升华,是对发展与环境认识的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早在 20世纪中后期就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家如高兹、大卫佩珀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通过揭示生态危机、环境恶化与资本主义的内在联系,说明生态问题从表面上看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实际上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局势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尤其是随着马克思理论研究热再度兴起,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得以创立,这不仅对于从理论上寻找西方国家生态恶化的根源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解决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过对于何谓生态文明?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学者们对此表述略有不同,但其本质基本一致:生态文明是表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理想图景。它关切的是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如何应对和消除这一过程中的消极和负面影响;如何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法理上看,自上世纪后半期以来,由于西方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生态事故的频频发生,致使人们开始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进行反思,这是生态文明理念提出的起源。在工商业文明时代,人是自然的主人,人是主体,自然界和其他一切都是客体;人是有尊严的高级动物,对人要讲道德,无需对非人类的生命和其他存在物讲道德,这是主导工商业文明时代的哲学伦理观。以此为基础构建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认为只有人具有内在价值,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关切和尊重,其他存在物只是人类的工具,只有工具价值。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由于过分夸大人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人的利益,完全忽略对其他生物、物种、环境的保护,抛弃了对其他物种应有的道德性,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人类不自觉地置身于一个环境恶化、生态灾难频发的世界。为了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束缚,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应运而生。非人类中心主义者在批评人类中心论的基础上,又因不同的偏好和视角提出了并不统一的观点,自然中心论认为,人类的伦理规范应扩展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由伦理原则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道德关怀的对象应扩展至所有存在物。生命中心论认为,人的生命只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和其他生物起源于一个共同的进化过程,人类并非天生就比其他生物优越,每一个物种都拥有同等的价值,都应获得尊重。现代的生态文明观正是在吸收上述理论的合理成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首先坚决批判自然中心论否认人自身行为目的性的观点以及生命中心论中人与其他物种的无差别性观点。其次,它强调人类目前所要建设的生态文明并不是一切以生态为中心的文明,也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文明,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文明。既要实现人类的利益与价值,又要承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规律;既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以人为本,又关注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关注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

二、高校素质教育中贯穿生态文明理念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发展观和实践观。素质教育的实践表明,素质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素质教育必须对当下社会问题予以关切,而避免泛泛空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研究和学习生态文明的价值内涵及其实践是时代的需求,更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高校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专业扎实,同时又具有生态文明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有助于他们未来在创造财富,为人类谋福利、做贡献的过程中,自觉地用和谐的自然观指导自己的生产活动,在生产实践中注重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减少肆意掠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良性循环发展。具体而言: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价值诉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快速提升,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告别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迎来了物质丰富的时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发展成就是建立在一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之上的,是在对自然资源无理性的攫取和生态资源的浪费的基础上取得的,其结果是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异化的生态物种紧张对峙。频频爆发的生态灾难在警醒人们仅有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幸福。我们党的经济发展政策其实早已注意到这个问题,鲜明的提出要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党的十七大再次明确指出,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应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更强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更强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落实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我们不仅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做保证,更应该通过教育培养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根植于人们心中,让每个人都自觉主动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尽自己的努力。

高校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锤炼大学生的科学实践品格,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在不断改善提高,工商业文明时代的价值观念如物质利益原则、效率优先原则、竞争法则等似乎成了社会的主流观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精神也无不在这种价值观的侵扰和包围之中。而传统的德育教育也是以强调以人为本为哲学基础,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对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却忽略教育学生尊重自然,对自然承担责任,缺乏应有的生态道德教育和培养。生态道德教育的缺失、生态文明理念的匮乏是当今世界环境恶化的主观原因。因此,高校素质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理念教育的同时,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将生态保护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的价值诉求。

(二)生态文明教育拓宽了德育教育的视野,丰富了德育教育的体系,为素质教育奠定道德底蕴

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进入德育教育的领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同时它也大大拓展了德育教育的内容,赋予德育教育新的内涵。毋庸置疑,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表现为知识不断增长和科技的巨大进步,社会的大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是传承人类文明和承担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对生态环境能自觉维护,注重生态文化的弘扬,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文明“改变了传统德育的内容,由要求对人,对社会的负责进一步延伸到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负责。这种生态道德区别于以人和社会为本位的传统道德,是以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人与人为本位的,要求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还负有对自然进行保护和发展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新型道德,强调的是人类平等观念,主张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平等,这无疑为高校德育注入新的内涵,拓展了德育的领域和范围。”

就高校德育课程体系而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还没正式成为其组成部分,虽然某些章节有所涉及,但内容偏重于环保科学知识,往往更多的关注人类与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转换。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等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比例甚小,环境问题没能从价值观、世界观的高度进行阐释。因此,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教育体系,使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当前的生态保护的实践,使学生在生态价值取向上形成坚守,必然夯实并丰富德育教育体系。

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拓展大学生的内在潜力,磨练意志、培育坚韧的品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其未来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素质教育的培植虽然更注重对学生实践性技能的拓展,但仍然应以一定的道德观念作底蕴,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引导和规制其实践的发展方向。时代呼唤生态文明理念应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的支撑内涵。人是有情感的高等动物,正确的文明理念的培育和导向,能使个体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践观,使个体在社会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做到自我内心和谐与社会和谐的统一。素质教育中培植生态情感有利于社会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自己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构建符合或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和谐的生态环境。因此,学生的生态情感愈强烈,素质教育的生态道德底蕴就愈厚实,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就愈是成功。

(三)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一直是我党的教育方针。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让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培养人才重要基地的高校,肩负着使学生养成优秀的道德品格、过硬的专业知识、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广博视野的重任。爱因斯坦曾说过: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善的鲜明的辨别力。秉持生态文明的理念是新世纪人才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生态道德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高校素质教育中通过系统讲授和阐释生态文明价值、作用和意义,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哲学观和生态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生态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一)培育学生的自然价值观,提高生态文明认识

根据生态伦理学的观点,自然界动植物物种和人的生命一样都是有价值的,二者都是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有机元素,都是按照生态规律运行、生存的,都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叶平教授说,价值是生物圈的生物进化过程、结构关系和属性,不是人类的独有物。不仅人类社会有价值关系,地球生物共同体也有价值关系。不仅人类能创造价值,其他生物、生态系统也能创造价值,而后者更为根本。高校素质教育应使学生领悟自然界其他物体的独特价值,继而热爱生命,尊重和保护自然,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只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又能自觉的关爱自然、保护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待自然的其他存在物,维护生态平衡。人类“才能在世界中找到一个值得依赖的最根本的根源,找到一个安顿精神和生命的最适宜的精神家园,从而真正得到美的体念和美的享受。”

(二)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消费观,磨练生态道德意志

科学的消费观是指人类在从自然汲取营养物质和能量时能有所规划和节制,能够理性的回馈和补充自然的供养,是人对自然的道德情感的具体体现。在工业文明的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的消费方式总是显得那么肆意和放纵,甚至表现的不计后果,以至于成为环境灾难的制造者和推动者。“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产生着对环境的巨大压力,并威胁着人类支持生命的能力。”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以爱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科学消费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贯穿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科学消费理念,使学生们能养成自觉履行节约,堵截浪费,破除旧的消费观念,与落后的陋习作斗争,注重绿色、低碳、环保,实践循环经济,从而养成创造美好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消费观实质就是要以人类的持续和长远利益为着眼点,反对任何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任何只顾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的消费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三)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实践观

作为一种新的价值形态的生态文明,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落实,靠的是实践的科学方法和技能的不断改进。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其实也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自己的一种社会实践,其表现在人类的各种行为方式之中,如社会公共关系行为、行业职业行为、家庭日常生活行为之中。只有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引导受教育者在各种行为之中体念生态文明的意义和作用,不断提升生态道德意识和锤炼生态道德素养,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

对于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注重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这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因此,高校应组织经验丰富的老师对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进行规划,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实践考察学习。比如在主干课程之外增加开设若干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组织不同专业学科背景 (如地理学、生物学、环境学)的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习等等。使广大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通过实践的生态情感体念,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高校素质教育中安排生态文明的学习和实践也不是一时之计,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更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学习、感知、体悟、内化的过程。高校素质教育中应对其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和安排。同时,过分的突出其重要地位,而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教育割裂开来也是不对的。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孤立的,只有把它们统一起来,做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物质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政治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制度、体制、机制、政策等各方面的保障,而建设精神文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智力支持。

[1]曹克.生态伦理视野中的技术理性批判[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2).

[2]周国梅,唐志鹏.生态文明理念的国际演变 [J].环境经济,2008(1).

[3]孟庆垒.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法理论创新[J].法学论坛,2007(1).

[4]黄平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讨 [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5]鄢本风,宋锡辉.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及其实施 [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

[6]原新.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 [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文明道德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