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2011-02-01 03:32成媛媛唐茂芹杨冬林贾裕堂寻广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标准分共病障碍

成媛媛 唐茂芹 杨冬林 贾裕堂 寻广磊

伴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成媛媛*唐茂芹△杨冬林※贾裕堂※寻广磊△

目的 探讨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63例和162名正常对照,患者按是否伴有抑郁症状分为单纯焦虑组以及焦虑-抑郁共存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等分别评定受试者的情绪症状、睡眠和生活质量,采用SPSS18.0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46.6%(76/163)的焦虑障碍患者伴有抑郁症状。焦虑-抑郁共存组的SAS标准分、PSQI总分均高于单纯焦虑组(P<0.01),WHOQOL-BREF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47.92±8.52)、(10.17±2.64)、(11.12±2.55)、(11.29±2.27)、(10.69±2.65)],而单纯焦虑组和健康对照组相应得分分别为[(57.88±9.43)、(13.02±2.61)、(13.08±2.29)、(13.44±2.41)、(12.47±2.63)和(65.14±9.42)、(14.99±2.41)、(11.12±2.55)、(11.29±2.27)、(10.69±2.65)],前者各得分均分别高于后两者(P均小于0.01)。结论 焦虑障碍患者常伴发抑郁症状,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更低。

焦虑障碍 抑郁 生活质量

近年来提出的精神疾病的全病程治疗,除了病情控制外也更关注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临床上焦虑与抑郁常伴发出现,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共病也并不少见[1]。但临床上部分焦虑障碍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尚不足以诊断为抑郁障碍[2],合并的抑郁症状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的相关研究甚少。本研究在163例焦虑障碍患者中进行了调查,探讨伴发的抑郁症状对于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来自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和山东省安康医院的门诊及住院的焦虑障碍患者。入组标准为:①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强迫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诊断由1名精神科高级职称医师和2名精神科副高级职称医师完成;②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③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①精神分裂症、酒精和药物依赖;②严重躯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焦虑障碍;③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共163例,男性79例,女性84例,年龄18~65岁,平均(37.42±13.94)岁,受教育年限5~21年,平均(10.77±4.80)年。

从本院附近社区中征募17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不符合DSM-IV中轴Ⅰ任一种精神障碍的诊断,无严重躯体疾病,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共162名,男性79名,女性83名,年龄18~65岁,平均(37.64±14.13)岁,受教育年限5~21年,平均(10.83±4.75)年。两组的性别比例、年龄、受教育年限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均获得受试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收集受试者的人口学、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症状和睡眠质量等方面的临床资料。具体包括:①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按家庭人均收入500元以下、500~1000元和1000元以上划分为差、一般和好)、诊断、病程等;②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uality of Life Brief Questionnaire,WHOQOL-BREF)[3]评定。该量表有26个条目,4个维度: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以及两个独立分析的问题条目即总的生活质量和总的健康状况。正向记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各量表的粗分转换为0~100的标准分;③焦虑和抑郁症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5]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4]评估。得分越高,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④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7个因子得分之和为PSQI总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问卷评估由专人负责,采用统一指导语,患者现场独立完成,正常对照问卷由个体现场独立完成。

患者的分组:临床表现有抑郁症状且SDS标准分≥50分时纳入焦虑抑郁共存组,临床表现不伴有抑郁症状且SDS标准分<50分为单纯焦虑组。

1.3 统计方法 全部资料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检验)。两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焦虑障碍共存抑郁症状的情况 163例焦虑障碍患者中76例伴抑郁症状(46.6%),53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中28例伴有抑郁症状(52.8%),40例惊恐障碍患者中20例伴有抑郁症状(50.0%),25例强迫障碍患者中10例伴有抑郁症状(40.0%),26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中12例伴有抑郁症状(46.2%),19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中6例伴有抑郁症状(31.6%)。以广泛性焦虑障碍伴有抑郁症状的比率较高(52.8%),但焦虑障碍各个亚型之间伴有抑郁症状的比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χ2=3.18,P=0.53)。

2.2 焦虑抑郁共存组与单纯焦虑组的临床特征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t= -2.30)、性别(χ2=9.55)、受教育年限(t=-2.14)、经济状况(χ2=7.90)、就诊情况(χ2=6.47)、SAS标准分(t=-7.91)和PSQI总分(t=-6.39)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各组生活质量的比较 焦虑抑郁共存组、单纯焦虑组和对照组之间WHOQOL-BREF总分及其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91.42、95.28、87.44、42.72、22.93,P均小于0.01)。其中,共存组组上述生活质量的得分均较对照组低(P<0.01),单存组除环境领域之外其余生活质量得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共存组生活质量各指标的得分差异均低于单纯组(P<0.01)。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46.6%的焦虑障碍患者伴有抑郁症状,其中以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伴有抑郁症状的比率最高(分别为52.8%、50%),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5]。说明焦虑障碍患者合并抑郁症状是普遍存在的临床现象,特别是在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中尤为突出。

袁勇贵等[6]进行焦虑与抑郁共病的研究时发现年龄大、女性、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更易出现焦虑与抑郁的共病,共病组社会功能损害以及焦虑抑郁症状均重于非共病组。同样,本研究也显示焦虑抑郁共存组较单存焦虑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平均年龄较大,此外,结果还显示焦虑抑郁共存的患者焦虑症状更显著,睡眠质量更差,提示年龄大的女性患者更易伴发抑郁症状,且伴有抑郁症状会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有关研究[7]认为焦虑及抑郁情绪可引起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生理活动减退和躯体不适感增多,且抑郁情绪越重,健康状况和功能状态就越差。本研究显示,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和单纯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均低于正常对照者,且两两比较发现伴发抑郁症状的的患者比不伴发的患者生活质量受损更严重,与Melissa等[8]进行共病抑郁的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结果一致。国内研究[9]也显示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受损更严重,认为伴有的抑郁症状对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损害起到了协同作用。本研究验证了这一点,说明不仅焦虑障碍本身的症状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且伴有的抑郁症状进一步损害了其生活质量,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焦虑障碍患者要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不但要考虑患者的焦虑症状,还要积极诊断与治疗伴有的抑郁症状,以便更好地治疗焦虑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本研究显示焦虑障碍患者共存抑郁症状是常见的临床现象,伴有的抑郁症状使患者的焦虑症状不易缓解,社会功能不易恢复。因此,提高共存抑郁的诊断对焦虑障碍患者很重要,对于这类患者临床医师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严密的治疗,在抗焦虑和抗抑郁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还应考虑非药物治疗,如:精神、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以增加痊愈的机会。

表1 焦虑抑郁共存组与焦虑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

表2 焦虑抑郁共存组、焦虑组、健康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比较(±s)

表2 焦虑抑郁共存组、焦虑组、健康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比较(±s)

1)与焦虑组相比,经LSD检验,P<0.01 2)与对照组相比,经LSD检验,P<0.01 3)与对照组相比,经LSD检验,P<0.05

组别 n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社会关系领域 环境领域 总分焦虑抑郁共存组 76 10.17 ±2.641)2) 11.12 ±2.551)2) 11.29 ±2.271)2) 10.69 ±2.651)2) 47.92 ±8.521)2)2.56 65.14 ±9.42焦虑组 87 13.02 ±2.612) 13.08 ±2.292) 13.44 ±2.413) 12.47 ±2.63 57.88 ±9.432)对照组 162 15.99 ±2.41 15.25 ±2.17 14.55 ±2.72 13.13 ±

[1] 袁勇贵,张心保,吴爱琴,等.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血脂水平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28(1):33-35.

[2] 沈渔邨.精神病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66.

[3] 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2000,4(8):1127-1145.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6.235-237.

[5] Kessler RC,Chiu WT,Demler O,et al.Prevalence,severity,and comorbidity of12-month DSM-IV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J].Arch of Gen Psychiatry,2005,62(6):617-627.

[6] 袁勇贵,张新宝,吴爱琴.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临床特征的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2,11(35):255-257.

[7] 叶瑞繁,耿庆山,区丽明,等.综合医院门诊病人焦虑、抑郁与躯体症状的关联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62-464.

[8] Melissa M,Norberg,Gretchen J,et al.Quality of life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 comorbidity[J].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2008,22(8):1516 -1522.

[9] 沈亭,陆峥,蔡军,等.焦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4):216-218.

R749.7+2

A

* 山东大学医学院(济南 250012)

E-mail:tangmaoqin2008@126.com)△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山东省安康医院

2010-11-06)

(责任编辑:曹莉萍)

·论 著·

猜你喜欢
标准分共病障碍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基于马尔科夫预测的分层教学下教学质量量化模型
跨越障碍
高校师生对原始分制与标准分制的感知对比
基于标准分优化的在线教师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老年人“共病”问题概述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