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强
(太原警官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32)
本研究以山西省朔州市1300所农村学校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12所高中、16所初中和20所小学。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 (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VIP)以及查阅山西大学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自1999年至2011年有关研究农村学校方面的学术论文。
2.调查访问法
就农村学校体育、农村体育教师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访问,对象包括:山西省朔州市部分体育教育部门、部分县教育局和乡镇联校有关领导、农村学校校长、农村体育教师及学生,获取了本研究的相关信息资料。
3.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取分层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办法,先从山西省朔州市下辖的6个县 (区)中抽取应县、右玉县、山阴县、怀仁县、平鲁区、朔城区,再从这些县 (区)中抽取12所高中、16所初中和20所小学作为最终调查的对象,调查时从每个学校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体育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以及学校的校长填写问卷表,并对部分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
4.逻辑分析法
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对山西省朔州市农村学校体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逻辑分析和归纳,并对其发展对策进行系统建构。
5.数据统计法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问卷各项指标进行统计检验,以及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并结合excel制作图表。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48所学校中,完全执行 《体育与健康》大纲的有22所,占45.83%;部分执行《体育与健康》大纲的有18所,占37.50%;完全没有执行 《体育与健康》大纲的有8所,占16.67%。
1.体育教学计划及课时教案的具备情况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把全年教学工作计划中所规定的每个学期的各项教材和时数,按照一定的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并提出考核项目的考核时间。它是教师编写课时计划的主要依据,对体育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表1 山西省朔州市农村学校执行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情况Table 1 Rural Schools Implemented'Sports and Health'Syllabus Situation about Rural school in Shuozhou,Shanxi province
表2 山西省朔州市农村学校学期教学计划具备情况Table 2 Have the Station of Semester Teaching Plan about Rural school in Shuozhou,Shanxi province
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在学期教学计划的具备率上,每学期都具备的学校占调查学校总数的54.17%。其中,应县、右玉、山阴没有明显差别,分别是57.14%、55.56%和50.00%;不具备和并非每学期都具备学期教学计划的学校占45.83%,比例较大。
课时计划 (教案)是根据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和单项教学计划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一堂体育课设置所做的教学方案。调查的结果显示 (表3),山西省朔州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课时教案具备的比例较高,占调查学校总数的72.92%,其中右玉较高,占78.21%,但仍有27.08%的学校教师不按要求编写教案,这也从侧面说明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案的检查管理不到位。
表3 山西省朔州市农村学校课时教案具备情况Table 3 Have Lesson Plan about Rural school in Shuozhou,Shanxi province
2.按体育教学计划及课时教案教学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 (如表4,表5),共18所学校能够按学期教学计划上课,占调查学校总数的37.50%;右玉按学期教学计划上课的学校比例高于应县、山阴,占38.89%,但总体情况不好。在调查的48所农村学校中,约占1/3的学校体育教师按课时教案上课。由此也说明为什么有些教师不认真备课,不认真编写教案,因为备与不备,写与不写,对他们的教学无任何意义,既使有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案,也只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从与部分教师座谈和调查得知,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领导问题,很多学校领导就不查教案和教学计划,即使检查,也只看教师是否有教案,很少深入到课堂第一线听课或看课,因此教案大家都按教学计划写,写的好与不好是另外一回事;[1]二是场地、器材短缺,因为教学计划和教案若按大纲编写,会需要较多器材,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器材短缺,教师上课只好各显神通,在选择上课内容时难免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表4 体育教师按学期教学计划上课情况Table 4 PE teachers giving lessons situation according to Semester Teaching Plans
表5 体育教师按课时教案上课情况Table 5 PE teachers giving lessons situation according to lesson plans
由图1可知,大部分学校有篮球场、田径场和乒乓球场。但从我们的调查发现,农村学校极少有400米标准田径场,如山阴县40所农村学校只有5块400米标准田径场。相当一部分学校所谓200米的田径场是名副其实的 “草场”,篮球场也早已是破烂不堪,可以说形同虚设了。相比而言,乒乓球场地由于造价不高,占地面积又小,因此场地状况稍好一些。场地是保证学校体育课正常开展的条件之一,学生要练习,要活动,如果没有了场地这一基本条件,那其他方面条件纵使再好也无济于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学校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场地或是场地太差才取消了 “两操”,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2]
图1 学校场地器材情况Fig.1 The school grounds and equipments
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垫子等常用体育器材在朔州市农村学校里面有一定的配备。但通过调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部分学校基本的体育器材配备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检查用的,平时根本不让教师上体育课或学生课外活动使用;二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部分学校所配备的体育器材质量比较差,根本就不能使用,从而造成有限的体育经费又被浪费掉的现象;三是部分学校器材配备不平衡,如大黄巍乡中学,学校垫子就有将近80块,而其他像篮、排、足球等常用体育器材却极为缺乏,究其原因,有些体育主管部门在配置体育器材时,没有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教学需要,存在摊派现象;四是器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没有专人保管,经常出现丢失的现象。
场地和器材是农村学校体育的一大难题,这在前人的诸多调查中已经涉及到。[3]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建议修建场地,购置体育器材,农村学校有其条件的局限性。我们只能建议有关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首先体育经费应该专款专用;其次,充分利用好有限的体育资源,在管理体育器材时,应该有专人保管,确保责任到人,不要让有限的资源浪费掉;再次,学校领导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体育教师和学生利用农村的自然条件,自主修建体育场地,自制体育器材,只有这样朔州市农村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现状才可能得到改善。
从表6可知:只有37.50%的学校开展了早操,这个比例不容乐观。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大多开展早操的学校都采用跑步的方式,这种方式简便易行,起到了早操应有的作用。各个学校在课间操上开展得比较好,达到了85.42%,开展课间操的学校一般采用做广播体操的方式,最新出来的广播体操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但学生学习该广播体操有一定的难度,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比较熟练地掌握,而学校体育课的课时有限,由此导致学生前期学习不够熟练,再加上学校在开展课间操期间缺乏监督学生做操的有效措施,大多学生做操只不过是 “指手画脚”,“花拳绣腿”而已,根本起不到课间操应有的作用。这也可能是开展早操的学校比开展课间操的学校多的原因。对那些没有完全开展和开展早操或课间操的学校调查发现,这些学校之所以不开展,一是因为学校无足够场地,二是学校过多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对南河种镇中学一位体育教师的访谈得知,“课间操由于学生要下楼,大量学生在楼梯上造成拥挤,极易出现伤害事故,因此学校干脆禁止开展课间操”。其实学生下楼拥挤的情况可以通过组织人员维持秩序来解决。但学校却采取了一些消极的措施,其状况令人担忧。[4]
表6 山西省朔州市农村学校课余体育锻炼活动开展情况Table 6 Developing after-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situation about rural school in Shuozhou,Shanxi Porvince
教师是体育课程的实施者和开发者,学校体育师资力量和质量是保障学校体育教学实施的最重要保障。[5]以下是朔州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
1.年龄结构
从图2来看,朔州市农村学校26~35岁之间的体育教师最多。各年龄段体育教师分布不均衡,在调查的128位体育教师中60.94%的年龄在35岁以下;36-45岁的教师资质较深,教学经验充足,更能带动青年体育教师,促进青年体育教师的成长,但调查中这部分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占调查人数的29.69%,不利于传帮带;46岁以上的体育教师仅占9.37%,有个明显的断层,这个断层是导致山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较低的原因之一。以上结果表明朔州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第一线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在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方面,高中、初中和小学三者之间基本相似没有明显的区别。
图2 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Fig.2 PE teachers'age structure
对于以上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1)连续几年来体育专业院系不断扩招,毕业生相应增多,城市体育师资基本饱和,使一部分年轻的体育力量充实到农村体育教师的行列;(2)体育专业本身的特点和特殊的职业要求,使体育师资年轻化;(3)近年来山西省实施教师岗位改革,一部分年轻体育教师被充实到基层农村小学;(4)由于上体育课长期在外风吹日晒,加上体育教师待遇较低,又不受领导的重视,年龄稍大点的体育教师如果有机会就转为他行;[6](5)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体育得不到重视,所以体育教师相对较少,造成46岁以上体育教师出现断层;(6)近年来,全国教师的工资普遍有所提高,这也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一部分人加入到教师行列。
2.职称结构
朔州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见表7(包括兼职体育教师)。从宏观上看,这种比例倾向合理,但从调查统计的指标来看,体育教师的年龄与职称等级呈明显的正相关态势。高级职称100%是35岁以上的,中级职称集中在35~45岁,初级职称大部分是26~35岁的教师,暂未定职称的主要是25岁以下的新生力量,这表明朔州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存在严重的论资排辈倾向,不利于鼓励和培养中青年教师。另一方面这主要与我国职称评定制度有关,即影响教师正常晋升职称的条件主要与教师工作年限、学历、教学工作量等有关,其中工作年限是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
按国家规定,2005年全国中小学教师具有中级职称的比例应达到37%,从表7看,朔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朔州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有24.4%达到中级职称。[7]可见,朔州市农村学校专职体育教师的职称达标率与国家规定还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还存在被歧视的现象,以至有的教师在基层工作十几年中级职称评不上,这势必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导致人才流失,也造成了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偏低。
表7 山西省朔州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职称情况Table 7 PE teachers'professional title of rural school in Shuozhou,Shanxi Porvince
3.体育教师工作量状况
通过调查和计算,朔州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平均周课时量为16.3节,比国家规定的标准课时12节还高4.2节;[8]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些体育教师还兼有其他的工作,比如说学校的保卫工作、代表队的训练、早操、课间操等。应该说教师的工作量还是较大的。
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很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师地位待遇问题也采取了措施,但体育教师待遇低于其他学科,工作成绩得不到承认,劳动价值得不到公正体现的现象仍然存在。[9]朔州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待遇调查表明,有71%的教师认为体育教师待遇比其他学科教师低。究其原因,一是体育教师学历、职称与其他学科相比偏低,造成基本工资低于其他学科教师;二是对国家规定的体育教师带运动队训练、课外活动辅导等课时折算问题。很多学校未予兑现。三是对体育教师工作存在偏见,课时费低于其他学科教师,计算不合理。[10]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工作服装。但朔州市80.1%的农村学校不能按照规定保证运动服配备到位,只有19.9%的学校能为体育教师发放体育服装。各县区间也存在差异,经济相对好的县高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和较差县。在调查的高中、初中和小学中不能保障为体育教师发放体育服装的分别占到57.4%,91.3%和95%。可见在体育服装的发放方面三者也存在显著差异。高中好于初中和小学。
国家教委制定的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 (早操)、课外体育活动等应当计算为工作量。[11]但实际上,朔州市83.8%的农村学校不把早操课间操计为体育教师的工作量 (表8)。结果表明,首先,他们认为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是体育教师的分内事,不应再算工作量。这明显与国家教委的规定相脱离。其次,错误地认为体育课只要让学生到操场上去活动就可以,体育教师的工作较清闲,他们没有意识到体育教师除正常的教学外,还要进行运动队的训练,节假日的带队比赛,每年一次繁琐的 “达标”测验和成绩统计,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等都是体育教师必须进行的工作,对体育教师的工作存在明显的偏见和认识不足。
表8 体育教师的待遇情况Table 8 Situation of PE teachers'treatment
经上述分析可见,朔州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待遇不尽如人意。服装配备不到位,正常的工作量得不到认可,体育教师工资待遇与工作量不成比例,应该享受的权益得不到保障。长期存在的分配不公造成了体育教师心理上的不平衡和消极情绪,必然会影响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态度、敬业精神,也容易造成体育教师的流失。
1.山西省朔州市农村学校能够按照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教学的不足一半;绝大多数学校教师具有课时教案并且能较正规的组织课堂教学,但按学期教学计划、课时教案上课的比例较低。
2.山西省朔州市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校体育的需要,体育器材购置过程存在浪费现象。
3.山西省朔州市农村学校开展课间操的情况较为乐观,但能够常年坚持开展早操的学校数量较少;从开展课外活动的学校中看出,在开展的时间和组织上存在问题。
4.山西省朔州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缺额较大,体育教师性别比例不合理,35岁以下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力量;职称结构不尽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偏少,一部分教师存在无职称现象。
5.山西省朔州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偏大,教师工作量计算不尽合理;教师接受培训次数偏少,部分教师科研意识不强,专业思想不够稳定。
6.传统观念对山西省朔州市农村学校影响比较大,由于观念上的偏差,农村学校体育的地位得不到认可。
[1]宋志伟.和谐社会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策略刍议[J].成人教育,2011(4),110-111.
[2]李利群.对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开发的研究 [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4):69.
[3]欧岳山.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中场地器材问题解决措施研究 [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2):74-75.
[4]赵仁伟,王思海.学校体育忧思录[N].新华每日电讯,2011-05-03(08).
[5]金庆凯.体育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2009(23):28-29.
[6]肖正德.新时期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其保障机制 [J].南京社会科学,2011(4):112-118.
[7]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EB/OL].(2009-09-11)[2011-03-20].http://fagui.eol.cn/html/200909/1838.shtml
[8]李小伟.缺教师体育课开不足怎么办[N].中国教育报,2011-04-07(01).
[9]刘维良.教师职业倦怠及其与工作满意关系的研究 [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1(2):16-20.
[10]余永德.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1-129.
[11]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S].国家教委、国家体委,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