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复合词的认知对比

2011-01-18 06:49樊朝辉
关键词:复合词英汉语法

樊朝辉

(浙江万里学院 基础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一、 引言

词汇的对比研究,主要是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词汇系统中共时现象的对比,发现两种语言的异同,揭示两种语言在词汇层面的客观规律。用对比的方法研究语言具有很多优势,很多语言现象内在的独特之处只有在对比中才能被发现。吕叔湘先生早在1942在他的《中国文法要略》一书的例言中就指出:“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他又于1977年撰文《通过对比研究语法》积极倡导用对比方法来研究语言现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内语言学界兴起了语言对比研究热,至今已出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论文和专著。我们即以专著为例,代表学者及作品有:许余龙[1],李瑞华[2],潘文国[3],邵志洪[4],何善芬[5]。纵观这一时期的研究方法,大都按照传统语法的研究模式,着重对英汉语的构词、词类、短语、句子成分、动词的时、体、语态、语气和单复句等语法范畴逐项进行形式、结构、意义以及功能等方面的比较或对比。对比领域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对比,篇章和语用对比等,语言对比与社会和文化等宏观对比研究相结合[1]。

认知语言学从其诞生到现在已走过了近三十多年的历程,正逐渐走向成熟。应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成果来进行英汉对比正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较有影响的学者及作品有沈家煊[6],王菊泉,郑立信[7]等。我们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指导下展开对比研究,会有很多新的发现。比如,加深了相似点的认识,发现很多传统语法模式关照下发现不了的异同,或者是以前觉得的是微不足道的差异,现在从认知方式看来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鉴于学者们在句法的对比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就集中于英汉复合词的对比分析上。为了提高对比的可信度,避免空泛,我们主要对比英语和汉语相对应的复合词。

二、复合词的认知对比

从词类分布分析,复合词有复合名词、复合动词、复合形容词等;从内部结构来分析,复合词可以有名词+名词,名词+动词,动词+动词,等;按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逻辑关系来分析,复合词有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等。复合词的研究重点是讨论两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多层的,传统语法多从语音、语义、句法等方面着眼,而我们感兴趣的是从认知方式观察两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英语、汉语复合词在相互对照之下表现出的特点。

(一)视角

视角(perspective)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Taylor 1995),它指人们在观察客观存在的事物时,或者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时,所采用的观察方式。如果观察的视角不同,那么它就会在语言中有不同的词语对应。英汉语视角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从认知主体出发vs.汉语从旁观者出发

如:contact lenses 隐形眼镜。英语是从主观感受者的视角出发,感受眼镜与眼球是“接触”的;而汉语是从旁观者的眼光来观察,眼镜是看不到的,“隐形”的。

2.英语从旁观者出发vs.汉语从认知主体出发

如:field work 野外作业。英语是从客观的旁观者角度来描述的,而汉语则是从说话人出发,给客观的事实加上了主观的“内、外”之分。

(二)活跃区

活跃区(active zone)是Langacker[8,9]使用的一个术语,用来说明一种整体与局部关系。Langacker[10]用下图1(作者作了局部调整)来说明英语介词 “in”所表示出的活跃区现象。

例如:the swan in the water; the axe in your hand; the arrow in the target; the sword in the scabbard.

图1 活跃区

该图的方框表示water, hand, target, scabbard,而圆表示swan, axe, arrow, sword,二者用“in”表示的关系表示为部分重叠,也就是下半个圆就是“活跃区”,因为只有这一部分直接参与了“in”的实现过程。

再比如:I heard the piano.我听到了钢琴声。

在这个例子中,piano是整体,但它的活跃区却是它发出的声音,而非其它具体的构件。但在汉语中,如果我们说“我听到了钢琴”,就显得很别扭,我们必须把这个活跃区“钢琴声”明确地说出来才正确,才能被人接受。英汉复合词活跃区的异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英语整体vs.汉语局部:sun-bathing日光浴,drinking cup喝水杯,fashion show时装秀

英语整体是指英语用整体事物来称,不明确说明其中的活跃区,而汉语却需要用局部来指称,点明活跃区。如sun-bathing,英语是sun,活跃区其实是sunlight,而汉语却必须确切地说明。

2.英语局部vs.汉语整体:food problem粮食问题。

英语用典型概念“food”来表示全体,而汉语直接用整体概念“粮食”来表示。

3.英语全过程vs.汉语部分过程:riot police防暴警察,tear gas 催泪毒气,traffic light红绿灯。

如果把“暴乱”看作是一个过程,那么这个“暴乱”过程就有“起因”、“发展”、“制止”,以及“平息”等环节。可以看出英语复合词riot police是用一个表示全部过程的属概念来指称,而汉语却截取了其中的一个“制止”环节来表示,所以是“防暴警察”。tear gas催泪毒气,traffic light红绿灯,也可以作同样的解释。

(三)参照体—目标

参照体和目标(reference-point-target)是认知系统中的一对范畴。当人们感知两个物体的空间关系时,总是把一个物体当作目标,也就是把其中一个作为我们感知的直接对象,而把另一个物体当作陪衬物或背景,也就是参照物,借以确定目标的位置、方向等特征。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参照体和目标并不是物体在空间中固有的属性,而是人们在观察世界,观察物体时强加给它们的特征。反应在语言中,不同的民族在表达相似或相同意义时在选择参照体和目标上呈现出多种情况。例如英语和汉语有如下的几种情况:

1.目标相同,但英语以大背景为参照,汉语以具体的物体为参照: seasick晕船, airsick晕机。

如果把“晕”“sick”看作是目标的话,英语选取的参照体是背景更为广阔的“sea”、“air”,而汉语选取的却是在海上航行的具体的“船”,在空中飞的“飞机”。但英汉有时也会选取相同的事物作参照的,如晕车carsick.

2.参照体不同,目标相同: walking stick手杖, flashlight手电筒, mobile phone手机。

以上三例都揭示了一个特点,即英语重在刻画事物本身的属性,所以在观察事物时,大多以事物的功能、典型特征作为参照,而汉语却把使用者作为参照,并且突出事物与使用者的“手”的关系。

(四)图形-背景不同

图形—背景(figure—ground)这一对概念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Robin引入心理学研究,后来完形心理学家借鉴用来对知觉进行研究[11]。人们在观察某一情景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比如在下图中我们有时看到的是花瓶,有时看到的是人脸,但我们不能同时既看到花瓶又看到人脸,也就是说,我们总是要把其一作为图形,另一个放到背景中去。

图2 花瓶和人脸图

图形—背景分离的认知方式是人们认知运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语言中,图形一般放在最重要的最显著的位置上,比如主语,而背景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如宾语[9]。英汉语复合词的内部结构也有同样的特征,如果复合词是由两部分组成,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个看作是具有显著特征的图形,把另一个看作是衬托图形的背景。在这个方面,英汉复合词的异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英语汉语图形—背景顺序一致:先背景,后图形。如air base, air bus, air attack, air castle, 空军基地,空中客车,空中攻击,空中楼阁。

·英语先图形后背景vs.汉语先背景后图形:secretary general, counsel general, director general对应的汉语却相反,总书记,总领事,总干事。再如:brainwash洗脑,bull fight斗牛,court martial军事法庭

·英语先背景后图形vs.汉语只有图形无背景:wall clock挂钟,desk clock座钟。

英语用wall, desk来刻画出clock的特征,而汉语却不涉及背景,直接点明了事物特性。

(五)刻画的详略程度

刻画的详略程度(level of specificity)指针对同一情形或情景,可以用不同详细程度的词或句子来描述。这样就有一个连续体,一端是具体化(specificity),一端是图式化(schematicity),Langacker[10]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刻画的详略程度在语言中的体现:

(specific)The clever girl picked up her calico cat. > A girl picked up a cat. > A female moved an animal. > Someone did something to something. > Something happened.(schematic)

我们现在要讨论情况是在英汉语中,即使是看上去完全相同的事物或情景,刻画它时所使用的语言表现出的详略程度也会大不相同。但是在深层意义及使用功能上二者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一般而言,英语刻画简略而汉语刻画更加详细, 如:handbag手提包,drinking water饮用水washing machine洗衣机。Handbag用汉语来表示就必须说成“手提”,多加一个“提”字来描述,而英语却没有。washing-machine汉语必须说成“洗衣机”,如果少了“衣”就不可接受。类似的例子还有: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电,figure skating花样滑冰,figure swimming花样游泳。

(六)语法化

语法化是指实词虚化或意义已经很虚的词变得更加虚灵[12,13]。比如英语中的postman, chairman, policeman等中的man正在与单独作为一个词来用的man分化,逐渐演变为一个词的后缀。这一点从语音上可以得到证明。前三个词中的man元音已经弱化了。受英汉翻译的影响,英汉相对应的复合词有的也正在经历着意义虚化的过程。如:英语中的“gate”原本指“门”的意思,但自从1972年Nixon总统爆出的“Watergate”事件后,“gate”一词被人们用作一个词缀,并泛指各种发生在重要人们身上的丑闻,而对应的汉语译文“门”也获得了同样的功能。试对比:

watergate水门,Irangate伊朗门,oil-gate石油门,zipper-gate拉链门,prisoner-gate虐囚门,Camillagate卡米拉门。

“proof”常与名词结合成复合形容词,描述事物具有某特定的抵抗功能和作用,相对应的汉语翻译“防”也前缀化了。试比较:

fireproof防火的,waterproof防水的,bulletproof防弹的,windproof防风的,leak-proof防漏的,rust-proof防锈的,shockproof防震的,dust-proof防尘的,damp-proof防潮的,gasproof防毒气的。

结语

通过上面六个维度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英语和汉语的复合词在宏观结构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也就是说两种语言在六个维度上使用复合方式来构词的认知基础是相同的,但是,两种语言在复合时采取的微观策略有时相同有时不同,这使我们对两种语言的复合词有了全新认识。从教学的角度分析,词汇是二语习得最中心的任务之一。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没有哪一个能脱离词汇而成功的。复合词虽然在英语词汇量中占的比例不大,但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在学习者的心理词库中占重要的位置。把认知对比引入英汉复合词对比研究,我们不但能发现二者的相似之处及独特之处,而且加深了对英语复合词的认识和理解,发现了以前被忽视的特点。也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英语复合词内在的构词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另外,通过对比分析,也加深了对我们母语汉语的认识,可谓是一石双鸟。

[1]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2002.

[2] 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 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002.

[4] 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5] 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 沈家煊.英语对比语法三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8-13.

[7] 王菊泉,郑立信.近十年我国英汉对比研究回顾[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1-6.

[8] Langacker,R W.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M].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1-38.

[9] Langacker,R 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1999.

[10] Langacker,R W.Metonymy in Grammar[J].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外国语,2004(6):2-24.

[11] Ungerer F. & H. 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 Longman,1996.

[12] Hopper, P. J. & E. C. Traugott.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03.

[13]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猜你喜欢
复合词英汉语法
跟踪导练(二)4
南昌方言“X 人”式复合词考察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论名词补充式复合词的界定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英语复合词的特征、类型及语义分析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
构式视角下“X+N役事”致使复合词的类推及其语域特定化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