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独木龙舟节”桡手服饰及文化内涵

2011-01-18 06:49
关键词:银饰苗家苗族

于 倩

(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1)

服饰是民族识别的重要标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们审美心理和信仰观念的反映。节日的服饰是服饰的精华,集中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又具有鲜明的节日文化特征。苗族历史上没有传承下来的文字,故其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符号象征意义。苗族的节日服饰更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表达方式。本文将试着对施洞苗族独木龙舟节桡手服饰的显性特征和隐性内涵进行解读。

一、施洞苗族“独木龙舟节”桡手服饰的形制特征

施洞,又名施洞口,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北部,苗岭山脉余麓,清水江南岸。施洞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起伏较大,域内山间盆地、洼地、谷地呈串珠状分布,镇区海拔在480~710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7℃,年均日照1300小时,无霜期为290天,年均降雨量1050毫米。

施洞人口约98%为苗族,历史上苗族先民经过数次迁徙,“大约在汉晋时期苗族已较大规模地进入了黔东南,并可能开始向中部地区推进。唐宋时期移入贵州的苗族进一步增多,并逐步成为全国苗族居住的中心。”①吴一文,覃东平:《苗族古歌与苗族历史文化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7页。

千百年来,这里的苗族人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在青山绿水间创造出了以苗族古歌为主脉络,以语言、风俗、原始信仰、服饰、舞蹈、节日和科学技术等为外在表现形式的灿烂丰富的苗家文化。

施洞苗族一年四季节日不断,大小节日约有19个。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四日到二十七日举行的独木龙舟节是最为盛大的节日之一。四天的节日时间里,清水江两岸的六七十个村寨的苗家人聚集在施洞地区的清水江河段进行划龙舟比赛。

施洞苗族的“独木龙舟节”历史悠久,清《镇远府志》曾载:“清江苗人于五月二十五日作龙舟戏,形制诡异,以大树挖槽为舟,两树合并而成。舟极长,约四、五丈,可载三四十人,皆站立划桨,险极,是日男女极其粉饰。”由此可见,苗族的“龙舟竞渡”习俗在清代不仅已经具有一定规模,而且已经习久成俗。从龙舟的制作到龙舟节竞渡,整个过程充满了仪式、习俗与禁忌。龙舟节上桡手们的统一着装不仅是节日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丰富的文化载体。

施洞苗族独木龙舟节桡手盛装的基本特征是:头戴凤尾帽,上身穿青色土布对襟短衫,腰扎镶有银饰的织花腰带,下穿阴丹士林布长裤。其服饰构成的形制特征如下:

(一)凤尾帽。又叫马松帽,是马尾亮纱高尖顶的斗笠,帽沿插有状如凤冠的银凤尾。斗笠的直径为60厘米,高约20厘米,是用马尾和细如马尾一样的竹丝精编而成的,外刷桐油,使其防水、有光泽。顶部是长约2厘米、直径约0.7厘米的铜丝尖,用细竹条固定在帽子顶端。斗笠为宽边铜丝沿儿,颜色有亮黄色和橘黄色两种,市场价为350元左右。

下端中间是竹箍,直径18厘米,高 9厘米,用4根长约10厘米的细薄竹条固定或用线缝在斗笠上。竹箍上系有一条绳子,长约2厘米,用来固定帽子。

银凤尾长约28厘米,头长约4厘米,上焊有一只翩翩飞舞的银蝴蝶,钗尖约6.7厘米,尖端一般缝有红色、绿色和粉色的毛线球。银凤尾的长度和个数不定,一般为3条或5条,市场价为200~400元不等。

帽子的戴法:将一条毛巾缠在头顶,然后把竹箍扣在毛巾上,再将绳子系于下额处。毛巾的功能有两点:一是如今的帽子都是买的,其规格是统一的,而人的头部大小不一,毛巾不仅可以起到固定竹箍的作用,还可以防止竹箍摩擦头部。

二是龙舟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四日到二十七日举行,此时的施洞地区气温多在40度左右,十分炎热,空气的湿度很大。毛巾不仅可以吸收头部流出的汗水,休息时,还可以用来擦汗、擦手。

(二)苗衣(out daob sait )。上衣为小圆立领对襟长袖衣,长至臀部,两襟左钮右扣系于袍,无肩,接袖。料子为自制的土布,亮黑色,且黑中透紫,手感如硬纸。因其是用纯天然的染料染制,所以沾水则毁,只用来做盛装,重大节日时才穿。

这种土布一般宽约40厘米,长度不定,其印染过程如下:

把自织的白布洗净晾干,浆一次黄豆水,晾干后放入染缸不时翻动,一天染二至三次,晚上让布晾干,并在染缸内加入适量蓝靛和一碗酒,用木棍或竹棒先按逆时针,后按顺时针方向搅动染水,直到搅出一大团泡沫后停止。第二天继续染。六七天后,便将布洗净晒干,把布折起,平放在石板上用木槌槌第一道。然后,再染第二次,槌一道,浆一次牛胶水(用水牛皮熬成),晒干后又染一天。如果布的颜色不甚满意或硬度不够,便又浆牛胶多染几天,直到满意为止。最后,把布放到甑子上蒸2个小时左右,又染四五天,再捶蒸一二次,便得到黑中透红透亮平滑的布了。要得到一匹好布,历时约两个月。

印染过程中,脱胶和上色是同步完成的,草木灰制成的碱水含有氢氧化钾,棉胶易在碱水里溶解,经过多次的清洗、捶打、蒸煮,达到易着色及着色均匀的目的。

(三)银腰带(jaox hxuot hiex)。银腰带全长2.06米,宽5.5厘米,呢绒料子,包括带子和银饰两个部分。带子为红底织花,两端垂下长约20厘米的红色丝穗。银饰包括银泡和银挂件。银泡是带沿儿的空心半球状,沿宽0.5厘米,中间的半球直径为1.4厘米,市场价为八元。一般,带子两头各有5对10个银泡,中间有42对84个银泡,也可镶满了银泡。

银挂件一般长约10厘米,每边两个,与穗子同垂下来。造型一般为蝴蝶,下面缀有小叶片。有的银腰带上镶有银方牌,上刻有龙、牛、鸟、蝴蝶等苗族的图腾崇拜物。使用时将其系在苗衣外面,在左侧打结。走起路来,蝴蝶颤动,叶片翻飞。

(四)裤子(kut naox)。深蓝色阴丹士林布长裤,为普通的前开门西裤,腰系红布条,为受汉族影响的产物。穿时忌卷裤脚,意为怕雨之嫌,于求雨不利。

(五)鞋子。一般为拖鞋。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因为鞋底容易打滑,所以划龙船时,桡手们多赤脚站在子舟中。而且,上下龙舟时,涉水时不可避免的,故拖鞋较方便。二是由于施洞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多雨,故苗家人不论男女,为方便起见,日常生活中多穿塑料或泡沫质的拖鞋。三是拖鞋的价钱便宜又随处可见。龙舟节时,桡手的服装要求统一,而这一套服装的市场价为一千多元,对于大多数收入很低的苗家人来说,负担不轻。鞋子并不露在外面,因此没有统一的必要,只需穿上常穿的拖鞋即可。

上衣和银腰带是通用的礼服,男子在婚丧嫁娶等重大节日上都要穿,主要流行于台江县施洞、老屯以及与之隔江相望的施秉县双井一带。帽子和裤子则是龙船节的专用行头。

因为上衣的料子不宜沾水,而在江上竞渡又免不了会溅上江水。若运气不好,遇上翻船,会毁了这件上衣。因此,有条件的人一般一年新做一件。

此外,上衣、斗笠和腰带上的银饰平时要妥善保存,以免其氧化。上衣和帽子上的银饰甚至要拆下来单独保存。一般用布包上压在箱底,尽量使其不接触空气。若来年用之前,银饰已经变黑,则需清洗。

二、苗族“独木龙舟节”桡手服饰中的文化符号

服饰是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载体。苗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历史上经历了五次大的迁徙,从黄河中下游平原一直到今天的世界各地。苗族历史上没有传承下来的文字,于是聪明的苗家人想到了把迁徙路途中爬过的山、涉过的水,以及传说故事中的形象都用针线记录在了衣服上和银饰的造型中,世代相传。因此,苗族的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而这一个个几何纹样、植物、动物造型变成了一个个文化符号,承载着苗家人的欢喜与忧愁。这样的符号不仅在苗家女子的盛装中比较常见,在男子的服饰中也存在。

(一)蝴蝶。蝴蝶与鸟、龙、蛇等形象一样,是苗族服饰中常见的文化符号。苗家人对于蝴蝶的喜爱由来已久。在苗族的传说中,有蝴蝶妈妈的故事,讲述了苗族祖先姜央兄妹久婚不孕,因人首蝶身的蝴蝶妈妈(Mais Bangx Mais Lief)送他们一条小水牛给其带来福气使其得子。在黔东南苗族地区流行的口传史诗《苗族史诗》中有一组《蝴蝶歌》,讲述了蝴蝶妈妈是从枫树中诞生,与水塘里的泡沫婚配,生下十二个蛋,继尾鸟(jit wix)用三年半的时间孵出了苗族的始祖姜央。究其原因,大概是由于蝴蝶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符合苗族先民渴望繁衍子孙、壮大氏族的愿望。因此,蝴蝶是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的象征。

(二)银泡。银泡象征着水泡、水塘。清水江苗族对于水泡有特殊的感情。他们生活在清水江畔,清水江就像母亲一样。千百年来,他们在江水里洗菜、打渔、洗衣、洗澡、摆渡。苗家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生活,以种植水稻为生。那一方方弯月状随山势而下的水塘就是苗家人的生命线,一年的粮食都是从这里生根发芽的。由于灌溉不方便,充沛的雨水对于苗家人来说十分珍贵。因此,在《苗族史诗》中,蝴蝶妈妈是与水塘里的泡沫结合才生下十二个蛋,其中有人类的始祖姜央。而龙舟节的目的之一就是祈求风调雨顺,那一颗颗银泡更是不能缺少。它反映了人们对水的珍视和对雨水充沛的祈望。

三、苗族“独木龙舟节”桡手服饰反映的文化心理

从流传在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古歌中,我们可以发现,苗家人认为人类和自然界中的万物同源,其信仰主要为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万物有灵的观念渗透于苗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所有节日、人生礼仪,甚至家里来客人,他们都要烧香祭拜祖灵、山神、树神、龙神等各种保护神。这种原始信仰在服饰上,尤其是节日的服饰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服饰是文化心理的物化存在,反映了人们的信仰、审美、求吉等心理。这些在独木龙舟节桡手服饰上也有所体现。

(一)图腾崇拜心理——蝴蝶崇拜和鸟崇拜

“图腾”一词源于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图腾崇拜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的、普遍的文化现象。它产生于氏族社会,人们以某一图纹或符号作为某个氏族的标志。图腾可以是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

作为一种崇拜对象,人们看重的不是作为图腾的自然形象本身,而是它所体现出来的血缘关系。信仰者一般认为本氏族是源于某种特定物种的,并且相信该物种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能够保护自己。也就是说,图腾已经不是自然物,而是被人格化了的崇拜对象。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图腾崇拜就是对本氏族祖先的崇拜。

苗族的蝴蝶崇拜和鸟崇拜就是祖先崇拜的体现。蝴蝶崇拜起源于蝴蝶妈妈即妹榜妹留,她的蛋孵化出人类的始祖姜央,以及龙、蛇、雷、蜈蚣等。她是人类之组,也是苗族之母。蝴蝶妈妈生了十二个蛋,却不孵,让与之同为枫木所化的继尾鸟来孵。

《苗族史诗·砍伐古枫》说:

Dal ib bongl hsat guf,剩下一双长尖梢,

Jent dax lif dliad dlinf,风吹来时闪闪摇,

Hfaid lind jangx jit wif,变成继尾鸟,

Jib wif ved git life,它来抱蝴蝶的蛋。*吴一文,覃东平:《苗族古歌与苗族历史文化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11页。

因此,苗族把蝴蝶和鸟视为自己的祖先来加以崇拜,并以各种艺术形式去表现它们、赞美它们。“苗族最隆重的鼓社祭所祭的第一个祖先就是妹榜妹留。现实中的蝴蝶,认为系祖先灵魂的形化物而不能捕杀,否则会手烂眼瞎;蝴蝶进家,则认为是祖先来了;苗族妇女的刺绣花衣裙,传说是仿彩蝶而成。”*吴一文,覃东平:《苗族古歌与苗族历史文化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13页。在苗族的银饰造型和绣片图案中,我们到处都可以找到蝴蝶和鸟的踪迹。龙舟节桡手盛装也不例外:苗家人亲切地将马尾斗笠称为“凤尾帽”,源于帽子上的银质凤尾;在帽子上和银腰带上都有展翅欲飞的蝴蝶造型。这都体现了苗家人已经将蝴蝶和鸟作为本民族的图腾来加以崇拜。

(二)求吉心理

苗族重银饰,且以大以重为美。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着装,还是节日中的盛装,到处可见银子的身影。它被打造成精美繁杂的银冠、银簪子,戴在头上;粗大的银项链,一层层地挂在前胸;银手镯,成串地套在手腕上;图案多样的银片,缝在衣角和腰带上……独木龙舟节的男装也不例外,帽子上、腰带上、衣襟上都装饰着银片,甚至有的上衣后背上都装饰着银片,可见苗家人对银饰的喜爱与重视。施洞地区很多苗族人从事银饰加工,以前,苗家男子不是木匠就是银匠,有的同时掌握着两门手艺,此外,很多苗家女子也从事银饰加工。有的村子被大家冠以“银匠村”的称号,可见银饰加工在施洞地区的盛行程度。苗家人对银子的喜爱在《苗族古歌》中很多地方都有描述。既然苗家人对银子的喜爱由来已久,而今天的施洞地区并不盛产白银,那么历史上苗族先民的聚居区是否盛产白银呢?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学者们持不同的看法。

一种认为苗族先民的聚居区曾盛产白银。理由如下:“尧舜禹时期的苗族先民主要居住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形成了‘左洞庭、右彭蠡’的分布格局,即今湘、鄂、赣、皖地区。秦汉以后又西迁聚居于沅江流域为中心的今湘、黔、川、鄂等毗邻地,即历史上的武陵蛮、五溪蛮。这些地方正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白银产地。唐宋时期是我国白银生产大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苗族服饰文化兴起的重要时期。当时许多重要的银矿产地,如江西的信州银矿、安徽的宣州银矿,以及全国最大的两个银场——江西的德兴场和湖南的桂阳监,均在苗族先民的聚居区内。”*王维其:《苗族与银饰》,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98年第3期。

另一种认为苗族先民的聚居区从未盛产过白银。理由如下:“苗族历史上从无开采银矿的记载或传说。贵州历来也不是重要产银区。虽然有古籍记载明代铜仁地区曾开设有银矿,但全为政府控制,产量很有限。苗族制作银饰用的银子主要来自云南、湖南等地,需靠购买或交换才能得到。”*梁太鹤:《苗族银饰的文化特征及其他》,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97年第1期(总第69期)。

如果苗族地区历史上曾经盛产白银,那么无非是为苗族人对银饰的钟爱提供了一个自然的理由。若是在苗族的历史上,白银一直得来不易,那么苗家人对于白银的热爱更值得探讨了。

“贵州苗族的银饰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巫术的功能。苗族的先民相信,一切锋利植物皆能驱邪,银饰是驱邪的上品,还可以消灾祛病。在贵州苗族西部方言区中,如在旅途中口渴,饮用山泉水,要先用手镯入浸入山泉中消灾方才放心饮用。在贵州中部方言区的丹寨,苗族妇女的银腰链也是驱邪的器物,必须由舅舅亲自请人打制,戴上后终身相随。死后也要撒一些银屑,让银子伴随他们的灵魂不被恶鬼缠身。”*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69页。

贵州地区的湿气重,产蛊毒,苗族人这一做法有实际生活经验为证。施洞地区的苗族孩子,出生后便会打制长命锁,上刻 “ 长命富贵” 四个大字,印证了驱邪这一功用。很多人认为自己见到了不干净的东西,便会戴上银项链驱鬼。丹寨、凯里等地苗族还将一种银腰链视为姑娘的保命护身符。

此外,在《苗族史诗》的“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日造月”三章中都提到了银子。苗族人用银子来补天,所以苗银和汉文化中的玉一样,都具有通神的作用。现在,每当举行盛大的节日庆典活动,苗族妇女皆身着盛装,佩上各式银饰,踩着鼓点和芦笙的节拍翩翩起舞。舞蹈起源于巫术,最初是为了愉悦神灵而跳。

因此,龙舟节男装上的银饰反映了人们驱邪、保平安、娱神的求吉心理。

(三)审美心理

龙舟节桡手盛装的苗衣为黑色,腰系红底的织花腰带,和施洞地区苗族少女的盛装的黑底红绣片一样,反映了苗家人独特的审美心理。红色是火焰的颜色,是鲜血的颜色,象征着生命、喜庆和热烈。黑色是庄重、高贵、大地的颜色。红色和黑色色彩对比强烈,醒目、提神、振奋人心、视觉感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所以龙舟节男装的银腰带也是红底的。但是苗家人不喜欢单调的颜色,而是喜欢在颜色的安排上做细碎均匀的小面积的对比,色彩极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因此,腰带是红底织花的。同时,以很深或很浅的底色和醒目有力的轮廓去统一这些斑驳多变的色彩点块。这种配色方法,能使色彩多而不杂,艳而不俗。

在小小的一条银腰带上,镶了如此多的银饰,反映了苗族人重银饰,且以多为美的审美心理。

结论

苗族服饰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文化氛围中逐渐形成的,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苗族的节日服饰更是文化符号的集中展示,文化心理的集中反映。施洞苗族独木龙舟节桡手的服饰体现了苗家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承载了苗家人独特的审美、求吉心理和原始信仰,记载了文化的交流和变迁的轨迹。龙舟节桡手服饰是不仅节日里清水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苗族文化的一座小宝库,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 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2] 吴一文,覃东平.苗族古歌与苗族历史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

[3] 吴晓东.苗族图腾与神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 杨庭硕.百苗图抄本汇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5] 张永发.中国苗族服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6] 伍新福.苗族史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7] 余未人.苗人的灵魂——台江苗族文化空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8] 石朝江.世界苗族迁徙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9] 王勇,等.中国世界图腾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10] 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1] 吴安丽.黔东南苗族侗族服饰及蜡染艺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12] 王平.论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猜你喜欢
银饰苗家苗族
苗家米酒香
小小苗家妹
苗家小阿妹
银饰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苗族民歌
苗家跳月
苗族老照片
苗族银饰——大山深处绽放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