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学科教师场域性冲突干预策略研究

2011-01-05 13:45杨洋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术科体育院校场域

杨洋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四川 成都 610041)

体育院校学科教师场域性冲突干预策略研究

杨洋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四川 成都 610041)

在体育院校这一特定教育场域中,学科教师需要应对各种冲突。以场域理论为基础,从权力冲突、专业性冲突、教学冲突3个方面对体育院校学科教师场域性冲突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个体心理、学科专业和制度保障3个方面提出了体育院校学科教师场域性冲突的干预策略。

场域;冲突;体育院校;学科教师

体育院校作为培养体育人才的专门性机构,学术性和竞技性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该特征在课程体系方面表现为学科课程和术科课程的对立统一。相应的在教师群体方面形成了以专项技能训练为主要手段,通过强化练习,从而使学生掌握技能的术科教师和以知识传授为主,通过传播基本的理论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学科教师工程群体。长期以来由于在体育院校中以专项为基础的教学大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以及体育院校评价机制侧重点的差异,术科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和主干;而学科教师由于其所传授的课程内容的限制和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加之对教学对象特点认识不足,很难对自己所讲授的专业内容产生专业认同感,对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也难以适应。本研究以场域理论为基础,通过将体育院校学科教师置于体育院校这一特殊场域之中,研究体育院校学科教师场域性冲突的表现和形成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冲突消解策略,以期提高体育院校学科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为体育院校教师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1 体育院校学科教师的场域性冲突表征

“场域”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布迪厄从事社会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场域”这一概念现已被广泛用于教育学领域,其理论基石是:学校教育系统也是一个由客观关系(教师、学生、管理者、组织制度等等所相互构成的关系)所塑造的独立社会空间,其内部同样充斥着冲突与压迫。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中,博弈性是其基本属性,场域性冲突就是“分布于场域中的各种力量为了各自发展,不断的进行各式各样的博弈和争夺,以期待满足自身的需要和要求。”[1],体育院校学科教师在这一特殊的场域系统中为追求个体的发展也必然同其他因素之间进行博弈,从而导致冲突的产生。“冲突”兼备正向和负向两种功能,即“可以促进社会群体之间保持相当的独立性,有利于保持社会系统的平衡,使社会系统不断分化与整合;同时,会伤害组织与成员的感情,影响团结,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给社会生活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2]因此,对体育院校学科教师的冲突产生机制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探究体育院校学科教师场域性冲突产生的根源,而且有助于寻求体育院校学科教师场域性冲突的缓解策略。本研究主要是以体育院校学科教师的所处教育场域为分析原点来剖析体育院校学科教师冲突(见图1)。在图1中,我们将体育院校学科教师的人际系统分为学科教师与领导、同事、学生3个方面,而与之相对应的境遇冲突则表现为权力冲突、专业性冲突、教学冲突,这些冲突共同作用于体育院校学科教师,造成学科教师个人内部失调。

图1 体育院校学科教师的场域性冲突表征

1.1 权力冲突:主要存在于学科教师群体与领导层面之间

1.1.1 行为期望冲突

行为期待冲突是指如果相互作用各方的实际行为没有满足对方的期待,或者与对方的期待相违背时,则很容易因相互之间的隔阂而引发冲突。这就是因为期待的差异所产生的冲突。行为期望冲突在体育院校实际管理活动中主要表现为管理者的行为期望与学科教师的个人期望之间往往存在着不一致甚至冲突,这种不一致或冲突往往具有一定的潜在破坏性。在体育院校实际管理活动中,由于体育院校自身的特点以及体育学科教师原有素质结构的局限,管理者的行为期望与体育学科教师的个人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不仅导致体育学科教师对管理者产生疏离感,而且导致管理者降低对体育学科教师的期望值。

1.1.2 资源配置冲突

资源配置冲突就是指各个项目为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引发的冲突。目前在体育院校教师培养模式中存在着2种不良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平均化和资源配置特殊化。所谓资源配置平均化是指在学校现有资源的分配中,管理者对教师群体不做分层化分析,给予学科教师与术科教师同样的资源,导致学科教师无法选择有效资源。所谓资源配置特殊化是指在学校利用外部资源的过程中,管理者只为术科教师提供发展平台,而忽视为学科教师提供培养机会,导致学科教师缺乏选择资源的机会。这2种不良资源配置方式最终导致学科教师与管理者、术科教师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冲突。

1.1.3 绩效评价冲突

绩效评价冲突是指在体育院校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与学科教师之间的冲突。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系统,对于体育院校学科教师而言,由于其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特殊性,他们必须设立学科和术科2种不同课程体系的评价标准,对教育对象的认知方式学习行为特点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投入高于一般普通高校教师的耐心和热情。而现有体育院校管理者在对学科教师进行工作成绩评价时,往往采取与术科教师一致的标准,忽视体育院校学科教师的特殊性,导致学科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付出与所获利益是不平衡的,从而造成冲突。

1.2 专业性冲突:主要存在于学科教师与同事之间

1.2.1 信息共享冲突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证明,教师合作学习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体育院校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将教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智慧,这个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科教师和术科教师共同的努力。而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始终认为自己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从而导致学科教师与术科教师之间合作冲突甚至合作中断。

1.2.2 专业发展冲突

在体育院校教育活动中,学科教师的成长不仅取决于个人的角色意识,而且取决于个人的自我提升的外部资源。现代教育理论证明,教师的专业发展行动必须内在地满足教师的个体利益。体育院校学科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一员,同样希望需要提升自我的外部资源。学科教师在与术科教师争夺校外资源过程中,也会不断衡量自己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付出是否符合比例,也会不断关注自己通过专业发展所获得的回报等等。在分享校外支持资源的过程中,学科教师与术科教师之间会形成资源的博弈。

1.2.3 学科整合冲突

在体育院校教育活动中,多数学科教师能够在本学科内有机地渗透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使各学科内容之间相互贯通,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但在实现学科教学和术科教学的有机整合过程中,很多学科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与术科教师之间的区别,但依然无法将学科教学和术科教学有机整合起来,最终使其自身陷入进退维谷的教学沼泽,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1.3 教学冲突:主要存在于学科教师与学生之间

1.3.1 教学错位冲突

在体育院校教育活动中,由于其教育对象以及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学科教师应该有自己的专业定位,这不仅符合体育院校教学的特点,而且也有利于教学资源得以优化组合。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科教师由于其角色转换中职业心理和技能欠缺,加之教学经验方面的匮乏,根本没有意识到与术科教师之间的区别,从而使得自己的教学方式或方法缺乏学科特色,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3.2 问题应对冲突

在体育院校教育活动中,竞技运动项目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和学生只重视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目的的“教”而“练”,忽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学”与“炼”;只重视眼前体育短期效益,轻视终身效益;只对学生在校阶段负责,不对学生长远负责;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学生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科教师由于缺乏应付突发教学事件的能力,并缺乏后续的应对措施,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甚至影响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1.3.3 教学反馈冲突

教学反馈是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它不仅是评价体育学科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依据,而且是促进体育课堂教学不断转型、确保体育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要素。在体育院校教学活动中,学科教师与学生对于“哪种知识最有价值”的看法是有分歧的。学科教师认为基本体育原理是最重要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而学生则认为具体的体育训练、技能更具有实用性。这两种不同的知识观导致在实际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反馈与教师的期望具有明显差异,最终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反馈冲突。

可见,在体育院校的教育活动中,权力冲突、专业性冲突、教学冲突共同作用于体育院校学科教师,导致学科教师自我内部认知和非认知失调。基于此,本研究在对体育院校学科教师场域性冲突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消解场域性冲突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2 体育院校学科教师场域性冲突干预策略

对于体育院校学科教师而言,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场域性冲突的关键在于必须在通过各种措施使自己具备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需的能力和方法的同时,积极地为自身的成长争取外部社会支持。为此,本研究从教师心理层面、专业化培训以及保障制度方面探索体育院校学科教师场域性冲突消解策略。

2.1 个体心理场域:增强学科教师心理胜任能力

首先是增强学科教师情绪的识别能力,情绪识别能力是指当产生某种情绪时,个体能够准确地觉察和识别出自己的情绪,同时又能意识到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3]情绪的识别能力是情绪表达能力、情绪自我调控能力、移情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基础,也是决定一个人情绪智力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克服场域性冲突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体育院校学科教师应该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既不因他人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也不因为取悦他人而过分自责或违心行事。[4]其次是要提高学科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选择有效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学会进行心理调适。应指导学科教师树立新课程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育科学知识和技能水平,采用合理有效的工作方式。最后要增强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5]反思训练包括每天记录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心得,并与术科教师共同分析;与专家型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课,随后与对方交换看法;对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等。

2.2 专业学科场域:促进学科教师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和转化能力

作为体育院校学科教师,应该打破学科、术科之间的泾渭分明的学科界限,将学科教学与术科教学有机统一起来。这就要求学科教师在文化知识上求“宽”、在教育理论上求“通”、在实践技能上求“精”,在科研创新上求“实”、在人格发展上求“全”。首先应建立以系统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学习模式,理论知识是体育院校学科教师思想的载体,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应通过学习,“了解教育内容的物之理,教育对象的心之理和教育活动的育人之理,才能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实现明确的知识与缄默的知识之间的沟通与转化,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6]其次要建立以“实践性知识”[7]为基础的培养模式。实践性突出的是体育院校所具有的实践性知识的特点,实践性知识作为一种“案例知识”,是以实践性问题的解决为中心的综合多种学科的知识,它作为一种隐性知识发挥作用,是一种通过日常教育实践的创造与反思过程得以实现的拥有个性性格的“个体性知识”。[8]学科教师以实践性知识为基础的培养模式旨在做出选择和判断,以形成专业性的见识,解决基于个别经验所生成的实践性问题,同时也是基于创造性实践经验和反思的自我形成与相互交流。其途径包括发现实践性问题和成长课题、问题的结构性理解、隐性的见识、信念的确立、解决策略选择项的扩大,以及实践性见识和信念的深化。最后还应该关注体育院校学科教师教育所具有的责任心、合作、耐心品质培养,这不仅有利于显性知识的获得,而且有利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与有利于使学科教师适应当前体育教学中以缄默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情意研究模式从培养影响体育院校学科教师素质的深层次因素入手,以形成学科教师的优良个性,从而促进体育院校学科教师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3 制度保障场域:构建均衡评价机制和开放的管理体系

开放性是体育院校学科教师专业性发展的根本特点。管理者、同事、术科教师应该给予学科教师最大的自由、自主的空间,使学科教师都能独立自主,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和创造力,使他们能按照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式来解决教育实践和自身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鉴于此,本研究从社会支持系统入手来消解体育院校学科教师场域性冲突。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外部资源,系统中的个体能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这些交流使个体相信自己是被关心的,被爱的,被尊重的,有价值的,归属于一个互惠的、能互相交流的社会网络。[8]体育院校学科教师是一个相对封闭、缺少社会支持的群体,因此,在学校内部乃至整个学区内形成教师社会支持系统,能有效地促进体育院校学科教师改变学科、术科二元对立的教学观念,形成综合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总之,由于学科教师在体育院校中所处的尴尬境遇,学科教师所面临的冲突不仅表现为行为冲突,而且表现为心理冲突;不仅表现为积极的作用,而且表现为消极作用。那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如何针对现实冲突具体分析,积极为学科教师营造发展契机呢?这不仅需要来自管理者、同事、学生的多方面的有效配合,而且需要来自体育院校学科教师自身的积极努力,最终促成学科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促进现实冲突的良性转化。

[1][法]皮埃尔.布迪厄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26.

[2]谢建社.社会冲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46.

[3]张建荣.学生情绪智力与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8(9):47-52.

[4]李曙光.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术科课程设置改革探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23(4):31-34.

[5]王健.体育专业教育中学科与“术科”问题[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4):50-51.

[6]秦荣廷,皮锋.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J].中国成人教育,2007(4):99-100.

[7]刘学兰.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3-47.

[8]孙俊才,卢家楣.情绪社会分享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816.

Field Conflicts of Theoretical Discipline Teachers in Sports Universit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Strategy Research

YANG Yang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China 610041)

In the particular education field of sports universities,theoretical discipline teachers need to deal with all sorts of conflicts.The paper,based on the field theory,thoroughly analyzes the field conflicts of theoretical discipline teachers in sports universitie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power conflicts,profession conflicts and teaching conflicts.It also suggests som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the conlicts.

field,conflict,sports university

G807.01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1)09-0074-04

G807.01

A

1001-9154(2011)09-0074-04

杨洋(1980-),男,四川眉山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和高等教育学。

2011-07-16

猜你喜欢
术科体育院校场域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民族地区准体育教师术科能力下降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体育院系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评价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