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婉秀 颜 鑫 舒均杰
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对于广大理工科大学生来说,除了英语之外,最为重视的课程是专业课程,似乎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能走遍天下都不怕,而对思政课往往思想上重视不足、学习上敷衍了事。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如何使思政课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很多专家对此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1]。但如何使思政课教学更贴近他们的专业学习,从而从思想根源上引起他们的共鸣和重视,这是思政课教学史上全新的实践与研究。
思政课教学与专业阅历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如同两条道上的马车。20年前,笔者毕业于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幸作为优秀毕业生分配到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弹指一挥间就是15年过去了。先后从事过化工分析操作、扩建工程宣传报道、厂志编写、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与管理等工作;笔者目睹了这家大型国企先后四易其名:湖南省资江氮肥厂、湖南大乘资氮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金信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笔者经历了该公司经营上由兴盛到衰败再到浴火重生、体制上由国企到彷徨再到改制民营、员工们由自豪荣耀到无助呐喊再到凤凰篞槃的蜕变过程,既积累了丰富多彩的企业工作经历,也积淀了厚重深沉的人生阅历。这种丰富多彩的企业工作经历和厚重深沉的人生阅历一旦与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相融合,注定了笔者的思政课教学一开始就代表了一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新途径,一种完全符合时代要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新理念,为今天从事化工专业的思政课教学和研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五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笔者的思政课确实为广大化工专业的大学生所喜闻乐见,思政课教学与专业阅历不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丰富的专业阅历已经成为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和质量升华的催化剂。
思政课教师有没有必要去了解所教专业情况?以及如何了解专业情况?广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师将思政课教学与专业阅历、生产实践相融合是如何认识和看待的?笔者借助《基于“工学结合”的现代化工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为平台,对我院10名思政课教师、20名化学工程系专业教师和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260名2007级部分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三者的问卷调查表分别见表1、表2和表3。其中教师调查问卷发放30份,收回30份,全部为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260份,收回255份,其中有效问卷250份,有效回收率为98.1%,其中男生186人,女生64人,采用Excel进行分析。
表1:思政课教师调查问卷结果
表2:化工专业课教师调查问卷结果
表3:学生问卷调查表
纵观调查问卷所得结果,思政课教师、化工专业教师和化工专业学生对思政课教学与专业阅历相融合的观点是各有侧重的,但其间的规律也可略见一斑。
(一)对思政课教师要不要了解专业情况。70%的思政课教师内心里感觉了解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思政课教师能够将抽象枯燥的思政课理论与具体生动的专业学习相结合,是吸引学生眼球和融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但往往广大思政课教师感觉所学专业和经历阅历的局限性而无能为力、未战先怯;教务部门在排课时,往往不能根据思政课教师的专业阅历有针对性地、相对固定地确定所授课班级的专业。多年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根据教师的申请、并与各教学系部充分沟通来安排思政课教师的授课专业和班级,取得了师生双方都满意的效果。
化工专业教师认为思政课教师需要了解专业知识的仅占50%,“不必要”和“说不清”共占50%。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术业有专攻,化工专业教师所站立场不同。试想一下,如果思政课教师都懂化工专业了,在潜意识中,难免不存在“我们化工专业教师还有饭吃吗”的疑问?因此二者之间这种较大的认识差异是可以理解的。
(二)思政课教师如何了解专业情况。思政课教师本身大都选择易于操作、难度较低的方式。思政课教师大多数都是由学校到学校,自身对工厂企业所知甚少、非常陌生。由易到难、优先选择的顺序依次为:“与化工专业教师进行交流沟通”、“以参与党员联系班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引进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前两种情况在学校现行体制内就可以方便地进行,其实后者更有优势。因为他们可能曾经与技术革新能手为邻、与英雄劳动模范为友;他们可能亲身参与了某项节能减排新工艺的研发;他们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操作流程,以及厂级(公司级)、车间(分厂或分公司)、班组(或工段)等三级企业管理模式;有的熟悉企业的党建与宣传工作,洞察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员工的所思所想;他们深知国企效益不佳的根源在于因人设岗、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僵化固疾,也了解民企虽然工资较高,却一个萝卜一个坑、甚至一个顶仨的辛勤劳动。因此,他们的思政课理论一旦结合他们的企业阅历,想不吸引学生眼球都难。
但化工专业教师认为思政课教师了解专业的途径由易到难的选择顺序依次是:下厂锻炼、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加强与化工专业教师的交流等。“下厂锻炼”是化工专业教师熟悉和习惯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锻炼模式,但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不仅操作较复杂、成本较高、且难以为思政课教师所接受;“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加强与化工专业教师的交流”两种模式不仅成本较低、操作方便,较易为思政课教师所接受。
(三)思政课教学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广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最好能贴近专业学习、贴近生产实践,二者相加达70%;其次是思政课教学要贴近生活和社会,也有部分教师和同学认为思政课一旦与专业挂钩,担心可能失去思政课本身的特色;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的大餐中不管加入什么样的“味精”、“佐料”,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载体”,都改变不了其思政课的本质和内涵,“专业阅历”和“生产实践”都只是一种服务于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味精”、“佐料”和“载体”而已。
(四)除了主讲教师身份之外,思政课教师还能以什么样的角色与学生交流。学生的选择依次是班主任、辅导员、党员联系人。班主任是中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形式,但到高校后取而代之是的专职辅导员。国家教育部规定,在高职院校一个专职辅导员需要管理不超过200名的学生,但实际上各校可能远不止这个数字,辅导员的工作任务繁重,加上普遍年纪轻、资历浅、缺乏思政工作经验、更甭说专业阅历,造成了在某些方面辅导员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社会矛盾多发的特殊历史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仍面临着来自境内境外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党中央号召高校各级党组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发展党员,在本科院校要求一年级每班要有党员,三年级每班要成立党支部,系部或二级学院可以成立学生党总支;高职院校要求各系一年级要有党员、二年级每班要有党员、各系要成立学生党支部。为了规范组织考核、强化程序管理,确保将优秀的大学生充实到党员队伍中来,“党员联系人”这一新生事物应运而生、并正在得到全面推广[2]。“党员联系人”相当于革命战争年代的“党代表”角色,一般都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党员担任,一个“党员联系人”负责一个班级,而专业课教师中党员往往相对缺乏,思政课教师参与党员联系人活动具有政治方面的优势,也为思政课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之外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我院10名专职思政课教师全部都是党员,平均年龄35岁,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40岁以下青年教师都具有硕士学位,具有较高的思政课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基本上都参加了所教班级党员联系人活动。作为思政课教师参与学生班级的党员联系人活动,既可以方便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科学思想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植入广大学生思想之中;同时,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之中,思政课教师具有的专业阅历和采取的“工学结合”模式,无疑有助于学生对你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专业方面的共同语言有利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无疑也有利于党员联系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工学结合”是近几年来职业教育改革探索和创新的一种培养模式,其实质就是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做的高度融合的教育模式。由于这种培养模式是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来进行教学安排和课程设计的,学生实现了学校教育和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在校内就提前完成了由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的部分转化,能较快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3]。“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得到迅速推广,这要求高职院校广大教师、不仅是专业教师都具有必要的企业工作经历或阅历,才能适应新时期“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需要。
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如何使思政课教学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更重要的如何贴近他们的专业学习,从而从思想根源上引起他们的共鸣和重视?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根据专业阅历之所长选定所教专业班级,而不要频繁更换所教专业,以便逐步积累其专业阅历;其次,要有意识地、有目的地、按一定比例地引进具有企业工作背景的思政课教师,企业工作经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资源;再次,没有企业工作背景的思政课教师,主观上要谦虚谨慎、身体力行地向相关专业课教师请教和交流,并积极参与并深入到所教专业的党员联系人活动中去,利用三尺讲台之外的阵地和自身思政课理论优势,于无形之中影响广大学生的政治取向和价值观念;作为思政课教师一旦你拥有较丰富的专业阅历,如同你身上被赋于了强大的磁场和梦幻般的魔力,将牢牢地吸引住广大学生的目光,使你的思政课堂教学兴趣盎然、馥郁芬芳。
[1]刘京中,罗丽英.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基于“工学结合”的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
[2]黄婉秀.浅谈如何提高思政课的“魅力”[J].中国电力教育,2009(05).
[3]杨莲.工学结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初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