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区间工资差异的比较研究

2010-12-25 08:07马晓君
对外经贸 2010年9期
关键词:工资水平平均工资工资

马晓君 刘 璇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辽宁大连 116025)

[区域经济 ]

我国地区间工资差异的比较研究

马晓君 刘 璇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辽宁大连 116025)

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我国地区间职工工资存在差异且差距呈扩大趋势,这一方面影响毕业生的择业倾向,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对我国地区间职工工资差异运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我国的地区工资水平及其差异不仅受经济体制的影响,还受市场机制的作用。即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财政收入、教育水平、失业保障、地区生产总值、资本投资、三大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地区工资水平及其差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因此,应继续深化产业结构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政府投资力度;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以缩小地区间工资差异。

地区工资;非均衡;政策制度;市场机制;聚类分析

一、引言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决策者们的广泛重视,对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模式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从 20世纪 80年代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90年代的西部大开发,到 21世纪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已由非均衡发展模式向均衡发展模式转变。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行的是一种非平衡、以效率优先为原则的发展战略,地区差距总体上还是处于“U”字型走势。对于这种地区差异扩大的原因,许多学者归因于投资倾斜、乡镇企业发展的分布不均、地方性财权下放、开放的次序及程度差异、基础设施建设差异等多种原因,地区劳动者收入的均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2000—2007年的分地区职工平均工资和 2007年的分省其它数据,运用相关统计方法分析地区工资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

二、地区工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工资差距即各地区雇佣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差别,是造成劳动者收入差别的重要因素,也是调节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信号,工资差距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经济效率,也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度。而我国目前的地区工资差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经济体制因素

1.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可以反映地区引进外资的程度和地区保护的程度,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越小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从而地方保护程度也越小,工资的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即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地区工资的均衡有某种程度的促进作用。

2.财政收入是地方政府进行再分配的手段,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其他“暗补”政策,也可以通过政府的资本、劳动和公共基础设施等的投资,影响该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

3.教育水平直接体现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劳动力成本直接导致较高的工资水平。

4.资本投资的力度和方向也能反映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发展方向,尤其当今的房地产投资更是一个主力方向标。

(二)经济指标因素

1.地区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从而形成影响工资水平差异的因素之一。

2.失业保险直接影响摩擦性失业的情况和工作的热忱程度,与工资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采用失业保障的指标为失业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即用各地区失业参保的人数/各地区的总人数。

3.三大产业结构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毕竟行业间的工资水平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新兴的第三产业服务业更能反映地方的发展方向。

三、我国地区间工资差异的定量分析

(一)分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数据指标的选取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一般选择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有学者选择人均社会总产值指标来衡量我国的地区差异。例如,杨伟民 (1992)使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魏后凯 (1992)、刘树成等 (1994a,1994b)、杨开忠 (1994)、宋学明 (1996)使用人均国民收入指标,杨大利 (1995)则使用人均农村社会总产值指标来衡量我国地区间工资差异的变迁。虽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或者人均社会总产值都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综合指标,然而,当把研究的着眼点放在考察各地区居民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上时,这些指标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对各地区居民来说,他们更关心的往往是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多少,而不是人均占有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或者社会总产值水平的高低。因此,从居民生活水平的角度,选择人均居民收入作为衡量地区工资差异的主要指标更具有实际意义。

(二)以地区间工资差异为依据的聚类分析

为了更深入了解我国地区间的工资差异情况,现利用 2000—2007年“分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数据,通过SPSS软件对我国 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

1.聚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聚类分析 (Cluster Analysis)是根据研究对象的自身特征对其进行分类的多元分析技术的总称。它的基本原则是把性质相近的个体归为一类,使得同一类中的个体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不同类之间的个体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特点是聚类分析是在没有任何模式可供参考或依循,即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分类;最终结果是产生研究对象的分类。

按聚类对象的不同,聚类分析可分为对样品 (cases)聚类的 Q型聚类和对变量 (variable)聚类的 R型聚类。本文是以 19个行业为样品进行聚类,因此采用 Q型聚类。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将一定数量的样品或指标各自看成一类,然后根据样品 (或指标)的亲疏程度,将亲疏程度最高的两类进行合并,然后考虑合并后的类与其他类之间的亲疏程度,再进行合并,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将所有的样品 (或指标)合并为一类。

系统聚类法中一个核心问题是计算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其有多种不同的算法,本文采用离差平方和法(Ward’smethod)。

2.聚类分析过程及输出结果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我国一共分为 31个省市自治区,选择 Range 0 to 1为数值标准化法;选择 Between-groups linkage为聚类法;选择 Interval的 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为距离测度。据输出结果,2000—2007年我国 31个地区根据“职工平均工资”的特征明显被分为 4组,分别是高工资地区组为北京、上海、西藏;较高等工资地区组,包括浙江、广东、天津;中等工资地区组,包括江苏、青海、福建、宁夏;低等工资地区组,包括湖南、四川、甘肃、新疆、广西、陕西、云南、山东、重庆、辽宁、山西、安徽、内蒙古、湖北、海南、吉林、贵州、河北、黑龙江、河南、江西。

3.聚类结果分析

对 2000—2007年我国 31个省市自治区的职工平均工资进行高低排名,将 8年间 31个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及其排名归纳整理为表 1。

结合表 1数据,分析聚类结果:

在 2000—2007年 8年间,北京、上海、西藏地区的职工平均工资始终位于全国 31个省区的职工平均工资排行榜的首位,且与第二名的职工平均工资保持较大的差异,因此这 3个地区分成一组,为高工资地区组;天津、浙江、广东 3个地区的职工平均工资位于全国工资水平排行榜的中上游,因此归为中高等工资地区组;江苏、福建、青海、宁夏这 4个地区的职工平均工资在全国排名的第三位,较全国平均工资相差不多,处于中等工资地区组;其他地区的工资处于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之下,因此确定为低工资地区组。

从表 1还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出从 2000—2007年这 8年的时间里各地区的平均职工工资均处于上升状态,且各地区的工资差异正在不断扩大。

四、影响工资差异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职工平均工资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 SPSS软件,对 2007年度的职工平均工资指标及其影响因素指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房地产开发企业计划总投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失业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教育经费、财政收入、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工资所占比重进行相关关系的强弱分析,并分析其强弱相关关系的显著性。

由表 2可以看出职工平均工资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失业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财政收入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计划总投资具有较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与教育经费显著较弱相关关系,与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工资所占比重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不显著的弱关系。

(二)对影响工资差异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 2分析,剔除关系不显著的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工资所占比重指标,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失业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计划总投资、教育经费、财政收入这 7个影响职工平均工资的指标中提取其中的公共因子。

表 2 2007年度 31个地区职工平均工资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表

表 3 2007年度 31个地区职工平均工资及其影响因素的因子贡献表

由表 3可知,前两个因子一起解释总方差的92.570%(累计贡献率),这说明前两个因子提供了原始数据的足够信息,从而有理由提取两个公共因子。

由表 4可写出这两个公共因子分别为:

F1=0.47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0.881*房地产开发企业计划总投资 +0.191*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0.176*失业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0.936*财政收入 +0.978*教育经费

表 4 2007年度 31个地区职工平均工资及其影响因素的旋转因子表

F2=0.83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0.426*房地产开发企业计划总投资 +0.889*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0.933*失业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0.300*财政收入 +0.113*教育经费

由转轴后的因子系数将 8个指标按照高载荷 (绝对值大)分成两类,结合专业知识对各因子进行命名如下:

F1,政策因子:教育经费、财政收入、房地产开发企业计划总投资

F2,经济因子:失业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三)对 2007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及其影响的两因子再次进行聚类分析

将 2007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和 F1、F2作为基准指标,再次对我国 31个地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下:

第一类的北京、上海、西藏中的上海单独分为一类,由此可见,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在高工资组地区组,上海的职工平均工资已经略高于北京、西藏;而对于第二类未做进一步细分,由此可见,浙江、广东、天津的工资级别相差不大;第三类增加了山东,看来山东 21世纪的工资发展比较迅速,已从原先的低工资组级别跃为中高层工资组级别;第四类将海南单独划为一类,这与海南的地区方位决定发展有着某种程度的障碍是符合的。

以上两次聚类分析,突出 3个城市的工资,即上海、山东、海南,与现实这 3个城市的发展状况是相符合的。

(四)对职工平均工资进行线性描述

对职工平均工资和上述因子分析后的两个因子得分作为指标进行线性分析

表 5 2007年度 31个地区职工平均工资及其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表

由检验显著可得出线性表达:职工平均工资 =28322.419+3561.266* F1(政策因子)+5839.634* F2(经济因子)

职工平均工资与政策因子、经济因子显著正相关。

(五)结合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讨论如下问题:

第一,政府方面的投入与地区工资水平显著正相关。但就教育的投入,在 2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西部开发和提高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发展战略时,教育投入对地区工资发展的不均衡有显著的贡献,但是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育水平的贡献明显下降,以致到现在的教育投入的渐进饱和,教育投入对地区工资水平的贡献呈不显著状态。但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投资投入仍对地区工资具有较显著的影响。

第二,社会福利及服务业和地区经济状况对地区工资水平具有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社会的失业和医疗保险等制度越完善,服务业越发达,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大,则人均地区工资水平也越高。

第三,公有制经济比重对地区工资水平具有不显著关系。就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工资所占比重与地区平均职工工资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在改革初期,所有制改革的步伐在全国各地处于不一致的状态,所有制改革的不均衡发展成为造成地区工资不均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但随着我国的非公有经济的迅速发展,以至目前全国各地所有制改革的步伐基本一致,从而公有制经济因子不构成对地区工资水平的显著影响。

五、结语:缩小地区工资差距的建议

(一)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产品和劳动力的可转移性,一个区域的工资水平很可能受相邻区域的工资水平的影响。例如,当一个地区的工资水平高于相邻地区时,劳动者就会向这一地区移动,使这一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增长,从而抑制这一地区的工资增长速度,而相邻地区由于劳动力外流,劳动力供给减少,从而使该地区的工资水平上升。因此,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放开地方的保护政策,对促进地方均衡发展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完善各地区的产业结构,重点加快推进低工资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地区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也会影响工资水平。在产业结构较为先进和基础设施比较好的地区容易产生聚集效应,有利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而使工资水平相应提高。为了适应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一些新的发展战略,对地区工资的特征产生相应的作用,从而使国家的地区发展战略从非均衡发展模式向均衡发展模式转变。

(三)通过政府方面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来调节地区的均衡发展

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在资本相对丰裕的情况下,劳动力工资相对较高,而在劳动力相对丰裕的情况下,劳动力工资相对较低。因此,政府可以在劳动力工资相对较低的地区投入资本,以促进该地区工资水平的提高,向工资较高的地区转移劳动力,从而达到降低地区工资水平的目的,以促进地区间的均衡发展。例如,通过国家的一些“暗补”的政策,从对发展较快、工资较高的上海向发展较慢、工资较低的海南转移劳动力,以达到这两地区的相对均衡发展。

(四)加快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应进一步处理好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深化社会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孙楚仁,文娟,朱钟棣.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地区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2).

[2]王业强,魏后凯.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J].管理世界,2007(4).

[3]唐茂华.内生因素决定的收入差距及其破解路径[J].求索,2006(11).

[4]张建红.中国地区工资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6(10).

[5]王小勇.市场潜力、外部性与中国地区工资差异[J].南方经济,2006(8).

[6]王珺,郑筱婷.广东和江浙地区外来工工资的比较研究——来自关系约束模型的解释 [J].管理世界,2006(8).

[7]杨晓明,田澎,高园.FD I区位选择因素研究——对我国三大经济圈及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5(11).

[8]唐茂华.工资差异、城市生活能力与劳动力转移[J].财经科学,2005(4).

[9]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6).

[10]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3(11).

F244

B

1002-2880(2010)09-0064-04

(责任编辑:刘润婉)

猜你喜欢
工资水平平均工资工资
No.6 2021年平均工资出炉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人口红利、经济增长与工资水平
说说索要工资那些事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HAIR AND NOW
图解:数说2014年平均工资
图解:数说2014年平均工资
让绩效工资“阳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