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互动能训练学生思维

2010-11-18 21:36李香花
江西教育C 2015年1期
关键词:入境讲授设置

李香花

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训练学生思维,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做好学生与课本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一、设计导语

教育家孔子在谈论学习问题时说过:知之者不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人们总是积极地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同时这种兴趣还可以成为人们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如能精心设计导语,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活跃课堂气氛。

(一)以趣入境

中学生好奇心强,凡是遇到新鲜事物必先一睹为快。因此笔者在讲授《宋定伯捉鬼》一文时,先给学生讲了《聊斋》中《画皮》的故事,渲染一种神秘的气氛。在这种神秘的气氛中,学生开始急于知道文中的鬼是什么样的,于是都迫不急待地去阅读课文。

(二)以情入境

中学生处于情感细腻丰富的成长阶段,容易被真情感染。笔者在讲授《散步》一文时,先请两位同学上台讲自己家庭中发生的亲情故事,然后告诉学生:家是爱的港湾,家庭中的亲情无处不在。之后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在静听中进入文中意境。

(三)以疑入境

中学生求知欲强,凡事欲知道为什么。笔者在讲授《盘古开天辟地》一文中,先问学生: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认为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天地间的事物又是怎样来的?埋下悬念,学生急于知道答案,自然就会开动脑筋去思考了。

二、科学设问

问题是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科学地设置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好的问题要求教师广泛了解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挖掘。

(一)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有优劣之分,要想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必须在设置问题时兼顾所有知识水平的学生。例如,笔者在讲授《我的老师》一文后,设置了以下问题:1.文中的老师是男性还是女性?2.这个老师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写这个老师时作者采用了几件事来体现?哪些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如此安排有什么好处?问题由易到难,让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二)设置不易发现的问题

课文中有些问题学生不易发现,需要教师创设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笔者在讲授《最后一课》一文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文中开头小弗郎士看到普鲁士兵在操练觉得有趣,后来却又骂普鲁士兵是坏家伙?设置出这个问题,对学生把握文中人物思想情感变化大有帮助。

(三)设置有争议的问题

课堂上设置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例如笔者在讲授《宋定伯捉鬼》一文中,让学生就“世上到底有没有鬼”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笔者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鼓励质疑

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因为敢于质疑才有所发明和创造。所谓质疑,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馈,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给予及时肯定和解答。笔者在讲授《故乡》一课时,有的学生对杨二嫂表示同情,认为杨二嫂比起出卖肉体的妓女要强多了。针对这个问题,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然后给予分析:人的活动离不开社会,人只有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去适应人。学生于是领悟了杨二嫂的处境是当时社会大环境造成的。如此一来,就达到了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要求。相反,如果一味地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会抑制他们对课文的继续深入理解和思考。

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还必须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越学越开阔。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训练必不可少。笔者在讲授《皇帝的新装》课文时,要求学生以“游行大典后”为题写续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夸张色彩越浓越好;又如上完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课后,笔者要求学生把全词扩写为一篇300字左右的散文或记叙文,并把写得较为出色的文章在全班同学之间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写作信心。

四、训练朗诵

朗诵是学好语文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文以载道,每篇课文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倾吐,要与作者心灵产生共鸣,读者就必须多读,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感悟作者的感情。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朱自清的《春》,感受春天的万物复苏和生机盎然,体会人们的青春和活力;朗诵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体会诗人高洁的做人操守及怡然自得的心境。在入情入境的朗诵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自由地想象文中意境,提高思维的活跃度。◆(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

猜你喜欢
入境讲授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非法入境
学《易》当像老子、孔子那样入境悟理
品读入境悟情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