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观念转型与教育的应对

2010-11-18 21:25夏思维
江西教育C 2015年1期

夏思维

摘   要:社会转型涉及社会多个层次的全方位变革,尤其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对教育系统的影响易被教育主体所忽略。如果以树立有益于推动社会转型的教育观念作为推动教育深层次变革和转型的切入点,那么这将成为社会转型新的精神动力。而近年“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地区再度盛行,无论是对当前的教育还是社会风气都埋下隐患,笔者基于社会观念转型与教育间的关系,剖析其原因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社会观念转型    教育的应对    “读书无用论”回潮原因

一、社会转型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中,“社会转型(Social Transformation)”是指由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型。但社会的现代化不仅只取决于经济增长,同时也受制于科技、文化、教育甚至人口等许多非经济因素。

基于当前我国国情,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表现出“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和“市场化”趋势。这些都将对现代人的观念产生冲击,尤其是对教育。以我国教育受全球化影响较为突出的 “留学生教育”为例,据统计我国2011年度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同比2010年出国留学人数增长了19.32%,从1978年到2011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24.51万人。与此同时,2011年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的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同比2010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增长10.38%。这类群体作为国际新思潮和新文化的载体,必将影响到输出地和输入地的教育。

正是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先进程度及更新速度、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及社会认可度直接影响教育在整个社会的地位。一旦我国教育系统的教育观念仍停留于现状,那么教育体制陷入僵化、教育问题的接踵而至和教育失范或失序都是在所难免的。

二、教育对社会观念转型的影响

人是社会转型中最核心的因素,而教育又是决定人发展水平的首要战略意义的要素,且对社会转型起关键作用。笔者发现,之前就社会转型与教育的研究中,多以“回应式”教育改革观的形式出现,教育的主体性被忽略。而早在1995年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年会中,有人就建议将教育视为相对社会而独立存在的行动主体,用互动的观点来探讨两者关系的内部机制。

近年有学者提出从教育立场出发积极考虑如何为教育创造条件以服务人的成长与发展,不再把教育仅视为社会变迁的附庸,这个观点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型,教育不再是被动的回应或迎合社会的转型,一定条件下它还是形成社会变迁的条件和动因。教育观念的转型作为社会转型中的重要内容和必然结果,其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集中体现于价值观上的多元化,这也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聚焦于“人”的转型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三、“读书无用论”回潮的原因分析

在此之前,“读书无用论”在“文革”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初期都曾出现。虽只盛行一时,但人才的社会作用和地位未受重视和尊重,使得高等教育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

而现如今社会转型不仅是经济上的转型,更多的向不同方面和更深层次加以渗透,在分析当前“读书无用论”的回潮就不应只问责于教育本身,也应考量当下的社会观念是否及时跟上社会转型的步伐?或给“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铺好了温床?

1.从教育的角度对其原因剖析

一是教育本身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教育功效的发挥和效果的实现并非立竿见影和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教育所面对的是一生都在变化发展的人,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得教育在短时期内,其投入难以达到预期的回报。如果“读书无用论”这一短视论断仍大行其道,将使我国继承积淀的“尊师重道”优良传统深陷泥淖之中。教育的滞后性,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相对社会转型的复杂多变,教育难以及时涵盖和适应,尤其是教育制度作为概括性的规范无法涵盖所有的教育事实,这也造成“读书无用论”能在短期内得到部分拥趸。

二是教育的成本与收益难以进行详细的量化核算。尽管教育成本的核算可依据不同标准分类核算,如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等,但诸教育成本的计算遭到诸多质疑,例如难以总揽全部成本、不同类型所核算出的结果不一致等。教育收益计算也同样面临着上述所提及的问题。“读书无用论”就利用这一点以短时期内教育的貌似 “入不敷出”来占领舆论高地。据调查,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曾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披露“高考弃考、放弃填报志愿、放弃报到的学生加在一起,接近200万人。而弃考学生中,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出国留学的学生不超过20万人,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村学生”。农村等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成本所占总投资中相对负担较重,这就不难解释“读书无用论”为什么在农村或偏远城市更有市场,这与我国转型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有直接的联系。

三是教育结构不合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阻力重重。尽管我国近几年来意识到社会转型和技术升级急需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出台了诸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 号)以鼓励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国家的财政投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都并未跟上其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的素质尚未得到全面提高,尤其是“双师型”师资储备匮乏。另一方面,如今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多跟风于普通本科院校,走向同质同构、求“大”求“全”的道路,反而丢失自身特色,而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既无法与本科院校毕业生竞争,也无法展现过硬的专业技术特长。

四是教育的社会分流功能弱化。学科分数和高考成绩仍是评判受教育者和考核施教者的主要模式,因此“择校热”和“高考移民”依旧屡见不鲜地见诸报端,“高考”成为人才上升流动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对贫寒子弟来说。但仍把其作为唯一考核制度,教育将无法跟上社会转型的步伐,也会因人才流动固化、渠道日益逼仄而广遭诟病。一方面,应试教育虽披着“素质教育”的外衣,但终难满足社会转型后多元化的教育诉求,尤其是忽视对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培养,致使社会转型期间“主流价值缺失”的“价值真空”现象,“无钱不能”“及时行乐”等观念又有火于舆论媒体的趋势。这种现状与诉求间的差距,是“读书无用论”持有者的无奈。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转型及市场机制的加强,获取财富和地位的途径不再局限于“学历”或“文凭”,教育的社会分流、分层功能减弱必将影响教育的吸引力。

2.从社会的角度对其原因剖析

一是社会对教育功效的功利性评判致使教育价值偏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等诸方面的转型,当前社会对教育价值的评判由重视教育对个人影响的内在价值理性向外在工具理性倾斜,但教育给人带来的收益,尤其是对人的社会观念、逻辑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构建,对知识文化的传承等“隐性”影响,绝非用货币能统计核算的。在拷问教育价值时,如果片面追求社会价值而忽略个人价值,或只重视其个人价值的外在工具性而忽略内在本质性都为“读书无用论”提供生长的土壤。

“读书”的现实功效遭到质疑,单单反思教育本身是不够的。例如社会有如针对女性的“读得好不如嫁得好”等观念,实为中国传统观念和就业市场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变相炮制的“女性读书无用论”,逼迫女性把就业压力转移到婚姻。用人体制的不合理,盲目追求高学历,使得“学历”与“能力”挂钩这一用人偏见难以破除。

二是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社会转型时期资源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都在发生转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倾向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收入趋向分化,我国东、中、西部的发展受资源配置和政策影响而发展不平衡。这也就使得人才等优势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于经济较发达城市,其实“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或欠发达地区得到的推崇,是教育目标上效益与公平相冲突的一大表现,既要照顾重点又要追求机会均等来普遍提高教育质量,仅依靠教育的改革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四、对策与建议

“读书无用论”回潮的原因错综复杂,虽然笔者主要从教育出发提出建议,但教育作为整个社会的子系统,不应该也不能够担负起驱除这一观念的全责。

1.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优化教育结构

当前社会的转型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就是劳动者知识储备和自身素质能够满足现代化和科学技术更新升级的需要。但教育本身具有的长期性和滞后性,这就要求我国长期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保障并监督教育投资,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

面对当前“中间大,两头小”的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应只停留于加大教育投资上,优化教育结构还应表现在凸显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考核,鼓励并支持职业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读书无用论”之所以在农村等欠发达地区有市场,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因此加快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减轻贫困地区生源的入学压力,关注学生就业走向,以多渠道的奖贷形式和政策优惠来“帮扶助贫”,为毕业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和创业平台。

2.建立灵活、多元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

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和专业化,高等院校和人才市场必须及时提供相关信息,譬如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不同用人单位的招聘详情等。各院校保持对市场导向的高“嗅觉”和前瞻性以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但并不偏废人文学科,相反应大力弘扬通识教育对个人人文素养和择业观的积极影响。

通过建立灵活、多元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多元化的教育诉求,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关注教育的个人价值,为社会转型时期亟需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环境。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是顺利实现教育分流“因材施教以促进个性发展”和“人尽其才以实现人才结构优化”两大任务的前提。

3.转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弘扬积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面对社会观念的转型,如果仍然以“分数”高低作评判人才的唯一标准,只会加速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所以评价受教育者的标准及方式也应趋向多样化。多样化的评价与考核方式不仅有助于发掘不同类型的人才,且在强调实践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也应为积极人生价值观的弘扬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以激发社会与个人对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视,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择业心态的调整。◆(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