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0-10-19 13:02彭芳春
关键词:工科经济学院校

杨 霞,彭芳春

(湖北工业大学 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工科院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杨 霞,彭芳春

(湖北工业大学 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在工科院校设置经济类本科专业,应当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依托工科背景,加强文理渗透,强调学科交叉,培养知识完善、素质鲜明、能力全面的经济类人才,满足社会,特别是经济建设主战场需要的应用性人才。除了发挥生源、师资、多学科、氛围环境和工科优势之外,还应强调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优势。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工科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顺应这种发展趋势,我国各类高等院校纷纷增开经济学类专业,或是扩大经济学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强大的社会需求推动了大规模的专业发展,同时也吸引了巨大的生源规模,经济学类专业学生现已占到全国高等院校在校生的1/5以上。

2006年,经济学类专业在全国布点达到1544个,其中设置经济学专业的院校310个,国际经济与贸易624个,金融学309个,保险学64个,财政学93个。由于办学的巨大商业利润以及经济学类专业的持续走热,不仅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普遍开设有经济学类专业,许多工科院校为了吸引生源或者为了向多科性大学发展,也纷纷开设了经济学类本科专业。但是,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下,国内工科院校的经济学类专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体现办学特色则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工科院校培养经济类专业人才存在的问题

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的悄然而起,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扩张,市场经济改革的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进展,对传统的教育体制以及经济学类专业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要求其规模、质量、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方式等都要有一个空前深刻的变革。但是,对许多工科院校而言,由于在教育体制、办学思想、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依赖”,虽然外在的条件,如管理体制、办学设施等有了一定改变,但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调整较慢,教育教学改革步子不大,使得其经济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尚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建校时间短,专业布点多

我国的经济学类专业教育,除少数院校外,绝大多数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发展起来的。根据《中国教育年鉴》整理的有关数据显示,1950年,我国只有财经院校11所;1962年,我国有财经院校17所,财经类专业点106个;到1978年,我国也仅有财经类院校21所,经济学(财经)类专业点157个。而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新专业目录前,我国的经济学(财经)类专业点迅速增加到3134个(最高的1994年曾达到3552个),增加了近20倍。可见我国的经济学类专业点大部分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一二十年里建立起来的。

从表一也可看出,21世纪的前五年,经济学类专业布点进一步加快了发展步伐。在这五年间,经济学专业布点增加了132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布点增加了371个,金融学专业布点增加了169个,是发展最快的三个专业。而我国的财经类院校大部分是在1978年以后组建起来的,其他科类院校的经济学类专业教育历史更短,有的甚至是在最近一两年才发展起来的。近年来,一方面是财经类院校的大量涌现,另一方面是其他科类的高等学校,如理、工、农、医、师、体等,也相继开设了经济学类专业,形成了“无校不经济”的“经济学热”现象。这些现象表明,我国的经济学类专业教育进入了一个超常发展时期。

表一:近5年全国经济学类本科专业开设情况

在经济学类专业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专业布点分散化的趋势。据统计,在国家部委属105所院校中有85所院校开设了215个经济学类专业,其中,开设3个以上经济学类专业的为40所,占47%;开设2个经济学专业的为25所,占29.4%;只开设1个经济学专业的院校为20所,占23.5%,主要是工科院校。而一般院校开设的403个经济学类专业分布在211所院校,其中,开设3个以上经济学类专业的院校为54所,仅占25.6%,它们主要是地方综合性院校和地方财经类院校;只开设2个经济学专业的院校有43所,占20.4%;只开设1个经济学类专业的院校有114所,占54%,其中主要是地方工科院校。即使是在教育部属的72所院校中,有65所开设了经济学类专业,超过90%;但其中41所院校开设的经济学类专业不到3个,占52.3%,都是工科院校。

(二)经费投入不足,教学条件较差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加大,但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规模扩张的速度。工科院校,特别是只设有少数几个经济学类专业的工科院校,由于学校将经济学类专业视为“副业”,只当作是扩大招生和创收的一个门路,在地方财政困难,经费来源单一,扩招幅度很大,办学开支剧增,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削减对这类专业的投入。

据调查,多数一般工科院校的年经费预算收入不过几千万元,这与国家重点院校可获得几亿、十几亿的资金投入相比形成巨大的反差,导致一般工科院校在教学条件方面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即使与教学评估合格标准相比,在教学条件方面也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价方案》的“合格”标准,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生均值应达到5000元,馆藏图书资料要达到生均100册。绝大多数一般性工科院校,特别是地方工科院校,很难达到这种最低要求。

(三)培养目标雷同,学校定位不准

我国的经济学类专业教育,虽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不同院校实施,但是几乎所有院校的经济学类专业都沿用教育部统一制订的人才培养标准。例如,1998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颁布后,各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基本上都套用了教育部规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样,不同学校的学科专业条件、优势、层次定位等个性化背景被忽视了,造成了 “众校一词”、“千人一面”、缺乏特色、难有创新的局面。

实际上,工科院校培养纯理论性经济研究人才的条件并不具备,若按上述培养目标定位,学生的理论功底并不扎实,并不能胜任经济管理与经济研究类工作,导致许多工科院校的经济学类毕业生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境地,就业时无所适从,就业前景不理想。

(四)师资力量单薄,学科建设水平偏低

工科院校的经济学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其规模扩张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存在总体数量不足、学历层次较低、知识更新缓慢、领军人才匮乏、骨干队伍不稳、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特别是1999年以后,经济类专业连续大规模扩招,一般工科院校的生师比已经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17:1的“警戒线”,高的甚至达到二十几比一。为了缓解师资总量不足的窘况,不少院校不得不大批接收刚毕业的本科生填补师资缺口,这又导致学历层次降低、年龄结构偏“轻”。不少院校的青年教师比例已高达70%以上,而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却不足50%。

工科院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大部分工科院校的经济学类专业隶属于该校的人文类学院,其前身一般为社科部,相当一部分教师属于“转岗”教师,从公共课或其他专业转来从事经济学教学的,没有经济学类专业的坚实理论知识,也没有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经验。经济学类专业一些新兴的课程,由于没有人教而难以开出,即使勉强开课,也离该课程的前沿理论甚远。加上一位教师往往承担三门甚至更多门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进修和作学术研究,限制了教师的知识更新,也使授课质量受到一定影响。此外,由于工科院校一般缺少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经济类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建设任务十分艰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而且受专业规模和办学条件限制,学校难以形成浓厚的经济类专业教育学术氛围,学校也没有太多精力与财力顾及这些专业的学术研究活动,这些专业的对外学术交流十分缺乏,难以形成与专业教学相关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术氛围不够浓郁。

(五)实践教学障碍重重,难以落实

工科院校在传统上是比较重视实践教学的,但对于新开设的经济类专业,往往对实践教学设置不足,甚至认为经济学类专业不需要实验教学。许多工科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即使对实践环节作了相应安排,但其实施却因受到多方面的冲击而收效甚微,甚至名存实亡。其中主要原因有:(1)思想重视不够,认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实习不像理、工科那么重要,可有可无;(2)因学校对专业的重视度不够,实习、实验、课堂模拟所需的相关设备欠缺,费用投入不足,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3)招生量过大,有些工科院校在扩招之时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一届学生多达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组织起来困难极大;(4)机制不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未能与其他教学环节相互衔接,融会贯通,导致了学生不重视;(5)客观上来说,经济类实习不如理工类实习好安排,实习单位不好联系,也不稳定。这也从客观上给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带来更大难度。

二、工科院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培养目标应依据学校特色定位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学人才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的经济学类专业教育应当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四类。其中,学术型人才主要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工作;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与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有关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工作;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则是在生产一线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使工程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变换成物质形态。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可以统称为应用型人才。

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经济学家、经济专家,更需要大批既懂经济理论又熟悉经济实践的应用型、操作型、技能型经济学人才。因此,工科院校的经济学类本科教育必须根据新的社会需求、新的办学情况及自身在经济学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和本校特点,重新审视和选择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来说,工科院校的经济类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立足于宽口径、厚基础,应当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依托工科背景,加强文理渗透,强调学科交叉,培养满足社会,特别是经济建设主战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模式应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

实践教学对培养经济学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工作作风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类专业的毕业学生也普遍认为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对自己影响很大,实践教学理应作为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科院校的经济类专业,在培养复合型经济类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基础优势,工科的发展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和课题研究以至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在培养模式上除开设基础的经济类理论课程,还应注重实践教学,侧重经济管理方法和技能的培训。增加学生实践教学的内容,应让学生以实验室、实习基地和社会为课堂,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感悟,把书本的经济、管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智能。为此,可通过构建实验和实习两大模块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

1.实验教学模块。一是专业课实验教学,通过一些专业性的实验教学软件来验证理论教学中的某些原理、原则,如金融模拟实验室,证券投资模拟实验等;二是综合性实验环节,将专业的技能训练贯穿在整个实验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这种实验设计涵盖专业知识面较广的实验内容,学生往往需要分成实验小组,通过在实验环节中承担不同的角色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比如综合程序设计大作业、市场调查问卷大作业、模拟商务谈判等。

2.实习教学模块。一是认识实习,目的使学生对某一企业的管理业务有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感性认识。实习场所是各类企业单位,时间为 1~2周,内容主要是初步了解企业是怎样开展经营管理的,了解其主要业务流程;二是专业实习,目的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将其在课堂所学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实习场地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内容主要是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业务并且能参与进去;三是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综合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内容深度深、研究问题的范围较小,要深入企业实际。一般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或科研人员指导,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和某一专题的毕业论文。除此之外,学生还可利用寒、暑假自己寻找实践地点,开展专业实务实习,或进行社会调查,这是最为直接有效的实践方式。

(三)课程设置上应增加选修课的比重

为了实现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协调统一,工科院校的经济类专业可选择 “5+3”培养模式,即要求学生前五个学期学习和掌握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具有的共同基础理论知识和正确的方法论,后三个学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修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了解更广泛的知识,使知识成为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自我知识面的柔性基础。“5+3”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既懂经济学原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理工知识背景的复合应用型经济类人才,使学生的发展符合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这就充分发挥了工科院校的学科优势,依托工科背景,加强文理渗透,强调学科交叉,立足于宽口径、厚基础,解决了社会发展对现代复合型、应用型经济类人才的急需。

(四)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教学方法创新,促使学生从“依赖性学习”变为“自主性、创新性学习”,从“填鸭式”、“满堂灌”变为“启发式”、“参与式”等。注重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形式有:

1.主体参与教学。根据 “教师是教学主导,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原理,积极学习和推行主体参与教学法。其主要做法包括:要求学生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当“老师”讲授一部分教学内容;课前几分钟演讲;阅读参考书籍、撰写读书笔记;开展评教、评学活动等等。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改变教师包揽一切、学生消极应付的被动教学方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锻炼胆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2.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例如:直观启发、情景启发、语言启发、图示启发、对比启发等,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鼓励求异思维,提倡学生用独特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去探索事物,强化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创新性。

3.案例教学。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哈佛案例教学法的价值在于:把需要多年实践方能获得的经验浓缩到2~3年的课程里,将涉世不深的学生“催熟”。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优点是突出对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得以提高,完成了真正获取知识和发现真理的过程。

(注:本文为湖北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凸显工科院校优势的应用型经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校2006028。作者:1.杨霞,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湖北工业大学重点课程《国际金融》负责人;2.彭芳春,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湖北工业大学精品课程《公司金融》负责人)

[1]洪燕云.面向新时代培养复合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探索[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4-57.

[2]李娟娟.工科院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7,(1):61-63.

[3]磨玉峰,王文辉.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24-225.

[4]王勇,窦佳丽.基于应用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23(3):42-44.

猜你喜欢
工科经济学院校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简明经济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经济学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