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永 李铁岗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二次创新国际化研究①
——基于技术引进型企业技术跨越范式
高文永 李铁岗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下,技术引进型企业应如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并最终实现在国际竞争中的长期优势呢?后发国家技术创新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在既定技术范式内的技术追赶,而是在二次创新过程后实现技术范式的提升,达到最终的技术跨越。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环境下,通过技术创新国际化的途径实现技术发展轨迹的非线性突破。本文以引进技术二次创新为分析起点,以技术创新国际化为实现途径,以最终的技术跨越为战略目标,初步建立一个综合的“引进技术再创新”理论分析框架,并希望对国内技术引进型企业的技术跨越模式选择提供指引。
二次创新;全球化竞争;技术赶超;技术跨越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得以加快,国际贸易、国际合作以及国际产业调整变得频繁,同时也使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比更加明显。在全球化浪潮下,后发国家应该如何实现自身的技术进步,以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赶超呢?后发优势理论给予人们以极大的启示。①Gerschenkron,Alexander.Economixs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1962.该理论认为,后发国家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外溢和技术扩散,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来实现自身的技术进步,而不必像发达国家那样依靠高额的技术研发投入来获取技术水平的提高。事实上,依靠从发达国家引进较为成熟的技术,之后根据自身的科研基础和市场需求定位进行再创新,已经成为后发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二战后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技术落后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引进成功实现技术跨越的案例也有力证明了后发优势的可行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科研实力、技术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说明我国拥有较大的后发优势空间。早在 20世纪 8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实行技术引进战略,技术引进对于快速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国内学者对于引进技术再创新的研究也日益活跃。吴晓波 1992年针对引进技术再创新问题的二次创新理论,对二次创新的概念、过程、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建立了二次创新的理论分析基础,并在其随后的深化研究中,又提出二次创新竞争模型,以及基于全球化竞争的二次创新过程模型等,详细分析了在竞争条件下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和实现措施。②吴晓波、许庆瑞:《二次创新竞争模型与企业竞争战略分析》,《系统工程学报》1995年第10卷第3期。周浩 (2003)应用专利竞争模型,研究了技术引进与研发投入、二次创新速度与市场均衡、研发外溢与研发投入等的关系。①周浩:《技术引进、研发外溢和二次创新》,《当代财经科学》2003年第25卷第5期。李光泗、徐翔基于引进技术研发投入低的角度,分析了二次创新动力与引进时机、企业规模、市场结构、研发效率的关系,并有针对性的对国内相关企业进行了实证检验。②李光泗、徐翔:《技术引进、市场结构、研发效率与二次创新》,《财经研究》2007年第5期。
不过,目前国内学者对引进技术再创新的研究还主要是对二次创新的研究,即研究范畴局限在引进技术的范式之内,二次创新工作只是一系列沿着既定“技术轨迹”进行的产品性能改进和生产工艺改进 (吴晓波,1995)。本文的研究重点虽然也是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但本文确定的后发国家技术创新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在既定技术范式内的技术追赶,而是在二次创新过程后实现技术范式的提升,达到最终的技术跨越。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环境下,通过技术创新国际化的途径实现技术发展轨迹的非线性突破。因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引进技术二次创新为分析起点,以技术创新国际化为实现途径,以最终的技术跨越为战略目标,初步建立一个综合的“引进技术再创新”理论分析框架,希望对国内技术引进型企业的技术跨越模式选择提供指引。
二次创新的概念阐述可以借助于英国学者 Dosi的“技术范式”理论。③Dosi G.Technological Paradigm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Reaearch Policy,1982.技术范式是一组用于处理特定问题,并为设计师、工程师以及管理者共同遵守的原理、规则、方法、标准和习惯的总体,它规定了技术进步的方向和内涵。每一项重大创新的产生实际上是定义了一项新的技术范式;也就是说,技术发展的轨迹实际上已经受制于业已存在的技术范式。二次创新的起源在于引进技术,因此二次创新本质上是一系列沿着既定技术轨迹所进行的产品性能改进和生产工艺改进,而改进的表象形式则受到创新所在地科研水平以及市场需求的影响。
后发国家利用引进技术二次创新可以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由于技术能力的差异,一次创新的过程也即新的技术范式的确立过程往往发生在发达国家,这与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资本积累密切相关。由于存在信息外溢效应,后发国家则可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和技术外溢,适时引进国外发展比较成熟的先进技术,一方面可以避免研发过程中的导向错误问题,另一方面则可以节约自主研发的成本投入,使其能快速实现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引进技术二次创新作为后发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快速技术追赶的有效途径,的确为提升引进方的经济实力和国家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二次创新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发展“陷阱”,如果不能够对这些“陷阱”进行妥善处理,则可能导致技术引进方进一步竞争劣势的产生。
在既定的技术范式下,技术进步的轨迹一般呈现“S”型,技术范式极限限定了技术轨迹的发展路径,而技术进步轨迹中的每一点与技术范式极限的距离则代表了此时存在的技术机会 (见图1)。我们首先分析引进技术中的“追赶陷阱”问题。“追赶陷阱”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技术引进方在技术引进后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造成的。技术引进一般发生在原技术轨迹的中后期,技术引进方在不同时间的后发优势大小是不同的。在技术引进的初期,技术引进方由于其在研发成本上的后发优势,利用技术学习、技术模仿等形式就可以轻易实现技术水平的高速追赶,并且随着知识积累和技术提高,引进方的后发优势呈上升趋势;而原技术进一步沿着技术轨迹上升,此时如果引进方停滞于引进技术的水平上而没有实施自主创新,那么后发优势的上升趋势就会被遏止,并且在引进方技术追踪模仿战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会逐渐降低以至于无。在这个过程中,后发优势的强度呈现出先增后降的倒“U”型。技术引进方的技术水平会呈现出“S”型的增长,然而其增长速度则对应于后发优势的强弱变化而相应变化,并且最终技术水平发展会滞后于技术输出方,知识技术引进方的技术水平再一次落后于输出方,于是导致技术水平差距的再一次拉大,这也就是所谓陷入了“技术引进——技术差距暂时缩小——技术水平停滞——技术差距再次拉大——再次引进”的恶性循环过程中。
技术引进固然是后发优势实现的重要途径,但它能否实现持续的技术提升和最终的技术赶超,很大程度上受到引进方技术创新战略的影响。前文分析中可见,技术的追踪模仿固然在引进初期可以实现超于技术输出方的技术增长速度,但是这种增长并不具有持续性。随着时间增长,技术模仿的边际产出会逐渐降低并使得后发优势强度曲线呈现倒“U”型。我们认为,要实现技术引进方的技术赶超和技术跨越,关键在于使后发优势曲线摆脱倒“U”型被动发展,而是实现主动的持续增长。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战略是实施引进技术自主创新战略。只有进行引进技术的自主创新,技术增长曲线才能摆脱原有技术轨迹的限制,实现后发优势的持续增强,促使自身技术水平以超出原技术的增长速度提升并最终实现技术赶超。
图1 引进技术技术演进示意图
影响后发优势发挥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引进时机的选择。理论上讲,在既定的技术轨迹下,引进时机选择越迟,则后发优势就越大。这主要是因为,引进时机越迟,表明此项工艺技术越成熟,引进者所能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就越大,所能继承的学习成果和经验积累就越多,这也使得引进者能以最先进的工艺技术进行更有效率的生产。然而在现实中,这对于确立技术赶超和技术跨越战略的技术引进方来讲并不完全适用。首先,技术越成熟,表明它的技术轨迹越接近于技术范式极限,所剩的技术机会也就越少,这样技术进步的边际投入产出比也就越低。同时,为实现技术赶超,技术引进方必须保证自身技术增长速度要超过技术输出方,而自主创新的能力是其必要保证。然而,这对于大多数后发国家而言又正是症结所在。其次,技术水平越接近与技术范式极限,表明此项技术的发展空间已经萎缩,该项技术已经处于饱和期和衰退期,于是市场竞争迫切需要构建新的技术范式。一旦新的技术范式构建成功,作为技术引进方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此时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就会显得非常脆弱。
于是,在技术引进时机上就存在着一个权衡:时机选择越迟,则后发优势就大一些;然而此时的“替代危险”也会大一些,并且难以实现自身的技术赶超和技术跨越。引进时机的选择可以视引进技术的类型而定。李正卫、吴晓波 (2004)将引进技术分成两类:渐进性技术和突变性技术。①李正卫、吴晓波:《制造业全球化与我国制造业的二次创新战略》,《科学学研究》2004年增刊。渐进性技术有很强的线性特征,具有累积性、逻辑性和可预见性等特征,这类技术的“替代危险”影响相对较小,而“追赶陷阱”问题更受到关注。突变性技术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即跳跃性、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等,这类技术具有很强的“替代危险”。因此,对于引进渐进性技术,可以选择的引入时机较迟以实现充分的后发优势;而对于引进突变性技术则要高度警惕“替代危险”。另外一个较为合适的解决方案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将引入时机前移,依靠自主创新将后发优势增大,实现技术赶超。而这也正是我国技术引进型企业的重点努力方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二次创新投入严重不足,消化吸收资金与技术引进之处比例基本在 1:10以下,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基本在 3:1以上。②刘彦:《中国技术引进不为创新,只为替代?》,《科技中国》2006年第3期。因此,不断增加本国的科研投入、努力积累技术经验是我国实现经济赶超的必要条件。
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技术引进型企业引进技术的初期目的可能是为应对国内市场的需求,但这却不能成为国际化环境中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技术引进型企业应当基于引进的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主观创新能力及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实现技术赶超和技术跨越,在国际竞争中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长久的占据一席之地。自主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占据核心位置。
技术创新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下显示出新的特征,全球技术研发合作增多,技术外溢效应更加明显,产品创新周期缩短等等,影响因素更加多元化、复杂化。一项技术创新要能在全球化环境中取得成功就必须充分考虑世界技术发展趋势和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动。本文基于全球化竞争环境,为我国技术引进型企业建立一个二次创新国际化发展框架,该框架的建立是为了保证技术引进型企业在长期内的全球竞争优势 (见图2)。技术引进型企业以引进技术为发展起点,以实现技术跨越为最终目标,而实现过程则采用技术创新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图2 二次创新国际化发展框架
因此,该框架从本质上讲是实现一个技术范式的跨越过程。针对技术引进型企业我们采用基于核心能力提升的发展战略,在发展过程中重视技术、市场两个维度,充分实现技术国际化、市场国际化,利用企业自身技术能力、核心能力的积累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竞争环境。技术引进型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一定要摆脱单纯的技术追赶思路,而要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基础上,利用自主创新实现技术更加快速的进步,首先实现技术赶超,进而在技术积累和核心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实现技术范式的新跨越,奠定在全球环境中的长期竞争优势。
技术进步的源泉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技术推动,二是市场需求;而技术、市场也正是企业提升核心能力的两个重要维度。企业发展的两个维度是相互影响的,技术的进步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市场的占领,而市场需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指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方向。我们首先来看技术维度。技术引进型企业的技术进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本文建立的创新国际化发展框架中将其分为模仿跟进、二次创新、一次创新三个互为连接的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战略举措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模仿跟进阶段是技术引进的初期,目标是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以后发优势实现比发达国家更快的技术进步。这一阶段可以主要以模仿学习为主,伴随着技术积累、人才积聚以及相应设备的改进,会实现技术进步曲线的高速增长。然而,作为技术引进方如果单纯只采用模仿跟进的技术发展战略,很容易陷入“追赶陷阱”,因此模仿跟进阶段的另一战略阶段就是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二次创新阶段立足本国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在模仿跟进阶段技术积累、人才积聚以及设备改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曲线的快速增长,并最终实现技术赶超。这两个阶段作为传统二次创新过程,所做的技术改进都是限定在既有的技术范式内,属于渐进性技术进步。而一旦技术曲线进入成熟期,技术投入的边际产品都会变得越来越小,此时的技术优势实现就会变得异常困难。摆脱这一困境的方式是实现技术跨越,努力构建新的技术范式,也即技术创新的终极阶段——一次创新阶段。一次创新的实现建立在前两个阶段的发展基础之上,属于突变性技术进步,这要求技术源产生地的技术和市场都发展到成熟领先的地步,但这也是企业获取有价值的、难以模仿、难以交易的特殊资源、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
企业提升核心能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维度是市场,市场开拓的成功是企业竞争力得以认可的重要指标。技术引进企业在技术层面上往往落后于技术输出方,但正并不意味着其在市场拓展方面的劣势。因为,一方面技术创新所在地并不一定是最先采用该技术进行生产的所在地,很多新兴技术甚至是实验室技术在并未应用以前就可以被其他地域的企业引进,进而在引进方所在地进行产品开发形成所谓的领先市场;另一方面,即使是引进已经被用于产品生产的技术,技术引进方还是可以依据自身的市场需求偏好设计出差异化产品,在实施自主创新的过程中适时抢占国际市场。因此,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中,技术引进型企业要构建正确的市场创新战略。引进技术的初期目标可以是依靠先进的技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在中远期,企业一定要拥有以自主创新技术为支撑的差异化产品,首先在我国形成领先市场,进而促进产业化、扩大出口,并最终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全球主导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进而结合本国需求环境形成领先市场是技术引进型企业市场创新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
当前环境污染和能源需求矛盾突出,新能源成为各国能源发展战略重点,而最为清洁、高效的核电则成为理想的发展对象。世界核电技术起源于上世纪 50年代,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依次度过技术生命周期的起步 (20世纪 60年代)、快速发展 (20世纪 70-80年代)、缓慢发展 (20世纪末)、复苏 (21世纪)四个阶段,现已迈入技术发展的成熟期。由于市场需求和核电技术的共同推动,全球电力供给中核电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分量。如发达国家中美国电力需求的 21%来自核电,法国的电力需求近 80%来自核电,日本电力需求的 34%来自核电,而世界平均水平也达到了 17%。
相比于世界发展的平均趋势,我国的核电技术运用水平还较低。我国从 20世纪 70年代开始筹建核电站,1991年自主设计的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可以说在设计、制造、管理、运营方面都已初步具备了发展基础,我国核电已经由起步阶段迈入发展阶段。但是,我国核电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仅为 1.4%,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如此,我国核电还存在技术不成熟、规模小、效益低等不足,未来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全球环境来看,核电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第四代核技术则正在研发当中,二者还都尚未商业应用。我国核电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实施技术引进战略是快速缩小技术差距、提升国内核电综合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作为技术引进型的国内核电企业,在未来构建发展战略过程中应该遵循引进技术二次创新国际化发展框架。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可以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实现技术赶超,第二步则是实现技术跨越。
作为技术引进型企业,技术的引进时机和引进后的技术创新战略对后发优势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核电技术自身的发展特点来看,核电技术虽已进入技术发展的成熟期,但仍然存在较大的技术机会,这从第四代核技术正在投入研发的事实就可以说明。而我国在引进技术时,可以选择尚未商业应用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引进先进技术带来的后发优势,同时由于此项技术尚未进行商业开发也避免了引入时机太迟而带来的“替代危险”。在技术引进之后,配合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战略是后发优势得到持续的重要保证。我国可以基于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实现富有本地特色的技术应用,保证技术进步曲线持续快速的增长。这一过程中,保证实现技术赶超目标的战略重点是国内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保证的持续增长的后发优势。市场作为企业发展的另一重点要实现与技术的并行发展。鉴于第三代核电技术尚未商业应用,我国核电企业发展可以采用领先市场战略。在引进先进技术以后,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企业的差异化产品,在国内率先形成领先市场,进而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渗入到国际市场,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产品,在国际核电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在技术、人才、设备、市场以及创新环境都得到充分发展之后,企业技术发展的目标是构建新的技术范式,实现最终的技术跨越。作为二次创新过程中的技术赶超固然可以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是技术进步的过程是禁锢在原有的技术范式之内,在技术输出方的技术进步同步进行下,企业所能够获得的竞争优势往往比较弱。而且,此时的技术一般处于技术发展轨迹末期,面临很大的“替代风险”。因此,要实现足够的竞争优势,必须在技术跨越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
技术引进型企业如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赶超和技术跨越呢?本文基于引进技术二次创新模型的分析,构建了基于全球化竞争环境下的二次创新国际化发展框架,为技术引进型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而在二次创新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以下几点需要给予特殊的重视:
第一,技术的引进时机对引进企业后发优势的发挥有重要影响,引进时机过早,则有后发优势较小的问题;引进时机过迟,则面临巨大的“替代风险”问题,因此对引进时机必须给予恰当的选择。
第二,引进后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是实现技术持续进步的保证。如果对引进技术只采取单纯的模仿跟进策略,则很容易陷入循环引进的“追赶陷阱”,因此自主创新的技术战略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三,全球化环境下的市场创新战略也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有重要影响。后发国家可选择在引进技术后,在自主创新基础上实现本地的“领先市场”,获取竞争优势后进而迈入国际市场。
第四,二次创新国际化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技术跨越,这是企业技术、人才、设备、市场环境等各因素综合积累的质变结果,也是企业拥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
(责任编辑:栾晓平 E-mail:luanxiaoping@163.com)
F124.1
A
1003—4145[2010]06—0135—05
2010-03-27
高文永,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铁岗,男,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