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各阶段速度因素的运动参数分析

2010-09-14 07:29:46霍俊哲1
体育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跨步高水平损失

霍俊哲1

(1.荆楚理工学院体育部 荆门 448000)

影响高校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各阶段速度因素的运动参数分析

霍俊哲1

(1.荆楚理工学院体育部 荆门 448000)

通过高速摄影和录像解析等方法对湖北省2008高校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各阶段水平速度变化情况进行相关比较与研究,结果显示,高校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各时相水平速度在助跑、踏板、起跳、单足跳、跨步跳、跳跃等由于诸多因素造成水平速度降低,特别是跨步跳造成的损失成为影响总成绩的关键。

高水平运动员;三级跳远;三时相;水平速度;运动学参数;男子

根据三级跳远的技术原理,在三跳过程中水平速度损失会对总成绩造成负面影响,而这对任何运动员来说又都是必然的。因水平速度损失部分转化为各跳的垂直速度以延长腾空时间获得远度,我们强调关键是如何减少水平速度损失,保证必要的腾空高度又要尽量保持其水平速度。因此,合理配置与控制三跳水平速度,达到很好的向前性尤为重要。对我国部分高校男子高水平运动员而言,如何发挥和更好的利用三跳水平速度并加大腾起远度就成为关键[1]。本文在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部分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各阶段进行高速摄像获得某些运动学参数并分析整理,以期为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湖北省高校高水平决赛暨水平测试上,高校男子三级跳远前六名运动员,成绩为14.62~15.72m。同时获得世界部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某些运动学参数。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依据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任务的需要,详细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并在中国期刊网查询有关信息,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各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某些运动学参数,掌握我国高校高水平三级跳远现状及研究进程和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确定本文研究的起点。

1.2.2 录像和录像解析法

本研究采用两架摄影机(JVC型)在2008年部分高校高水平决赛暨水平测试现场拍摄了运动员成功试跳的全过程,摄像机垂直与运动平面,固定在助跑道右侧,距运动平面45m,主光轴高度为1.25m,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始终定焦定点;解析应用爱捷录像解析系统对录像进行解析,所得数据进行滤波平滑处理计算有关运动学指标。

1.2.3 数理统计

本文对原始数据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Foxpro数据软件处理,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处理并对某些运动学参数进行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助跑速度损失变化分析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与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各运动学参数相比,无论是在助跑速度和最后2步还是对踏板与助跑的衔接上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表1)。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2步的长度和最后2步的起跳水平速度变化情况显示,他们大部分运动员的步长从倒数第2步到倒数第1步都是减小的,有的运动员减小的距离较小,只有0.02m(高校0.33m),但有的运动员减小的距离达0.31m(高校0.43m),国外优秀运动员平均减小值为0.16m(高校0.38m)[2]。可以说减小的距离已经大,这说明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2步的步长变化较小,基本保持较长的步长进行起跳。在起跳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部分运动员都是积极加速上板起跳,从助跑倒数第2步到倒数第1步速度增加的平均值为0.3m/s,而高校运动员是-0.25m/s,其中有几名运动员速度增加值达到0.5m/s而高校达-0.38m/s,这说明运动员非常重视起跳前的积极加速,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踏板起跳,以获得很好的向前性和水平速度,为创造优异成绩作好充分的准备。而反观我国高校运动员不增反减,这一增一减距离造成的助跑效果就相差很多,这也是高校运动员高度重视的一环。

从表中看,高校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最后的平均质心水平速度分别为倒2步8.83±0.14m/s,倒1步8.58±0.10m/s,总的呈下降趋势。而世界优秀运动员平均质心水平速均呈加速趋势,平均质心水平速度倒 2步为 10.22±0.15m/s,倒 1步10.57±0.25m/s,最高达10.82m/s。这表明他们积极过板趋势明显,在起跳前没有丝毫有意识的准备起跳动作[3]。

表1 高校高水平和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倒2、1步质心水平速度与步长比较一览表(单位:m,m/s,%)

2.2 三跳水平速度整体损失及有关参数变化比较

由于三次起跳是水平速度损失的主要阶段,结合三跳距离和速度损失作进一步分析,高校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距离和速度损失平均值为5.33m、4.20m、4.92m 和 0.78m/s、0.98m/s、3.32 m/s,比爱得华兹的 6.30m、5.56m、6.48m、和0.54 m/s、1.21m/s、2.05m/s、,从中不难看出 ,无论是距离还是速度损失,两者各自前2跳差距有相似之处,较大的是在第3跳上[4]。高校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第3跳与第2跳距离和速度相差0.72m、2.34 m/s,爱得华兹为 0.92m、0.84m/s,显然 ,爱得华兹的水平速度变化很小而高校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水平速度变化之大,足以说明其利用速度能力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水平速度损失多1.50m/s。分析表明,前2跳(尤其关键的第一跳)着地角偏大可能是直接造成三跳过程水平速度损失过大的主要原因。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水平速度分配存在明显差异。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单足跳的水平速度损失比率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平均值高7.5%,差异呈显著性(P<0.05),但就单足跳1跳的水平速度损失率(单足跳水平速度损失量3上板瞬间水平速度)两者间差异并不具有显著性,说明从整体来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似乎在单足跳中减少了水平速度的损失相对来说较小,但实质并不是这样,造成这种假象的原因可能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跨步跳损失了过多水平速度,使总损失量加大[5]。

表2 高校男子高水平与世界运动员三跳距离、速度对比一览表

2.3 第二跳(跨步跳)各阶段运动学参数比较分析

2.3.1 第二跳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参数变化探究

三级跳远的总成绩是3跳距离之和。从生物力学角度来说,影响每一跳距离的主要原因是各跳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这两项指标又取决于人体离地瞬间垂直速度和水平速度的大小。所以,分析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是互为影响的重要方面。首先,单足跳从助跑进入起跳,着地重心起伏小,移动平稳,着地瞬间重心向下垂直速度非常小(-0.365 m/s),减小了下肢的支撑负荷,有利于起跳。其次,从力学角度讲,跨步跳时相,起跳腿着地瞬间,摆动腿角速度与起跳腿着地瞬间重心水平速度和着地角均呈显著性相关(r=0.693,p<0.01;r=0.685,p<0.05),这说明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角速度的增大会使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相应增大,同时也使着地角增大(表3)。

表3 着地时摆动腿摆动角速度和大腿间夹角与着地角相关系数表

由表4我们知道,人体两腿的运动是相向运动,在起跳腿着地瞬间,摆动腿的摆动和起跳腿的下压扒地动作是个协调配合的过程,摆动腿在单足跳腾空阶段的动作,虽然对身体重心不会产生任何动作效应,但是,摆动腿在交换腿后两大腿间夹角达最大值时,借助已充分伸展的屈髋肌群有力收缩,以髋带动大腿加速前摆,当起跳腿着地瞬间,摆动腿已接近起跳腿,摆动腿这一积极动作,会使起跳腿下压后扒动作更迅速、更积极,从而有利于起跳腿积极落地。同时,起跳腿的积极下压后扒会带动髋关节反向运动速度的加快;使着地时送髋动作更充分、屈髋小、身体重心前移加快,有利于减小着地时的制动力,减少缓冲时间,增大着地瞬间的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跨步跳中的缓冲时间与着地时摆动腿摆动角速度存在显著性负相关(r=-0.807,p<0.05),与着地时两大腿间夹角呈显著性正相关(r=0.659,p<0.05),说明,着地时两大腿间的夹角小,着地时摆动腿摆动角速度大,能缩短起跳过程中的缓冲时间对加快起跳具有积极作用。

2.3.2 第二跳蹬伸阶段各参数的对比分析

从表5得出结论,在跨步起跳蹬伸时相,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摆动腿平均摆动角速度、腾起初速度、蹬伸时间、腾起角、摆动腿的摆动幅度、起跳脚离地时水平速度、离地瞬间垂直速度、离地时两大腿间夹角,经 T检验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从表5中同时可以看出,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腾起角比优秀运动员大1.4°,离地瞬间垂直速度比优秀运动员大0.55m/s,经 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起跳角比优秀运动员小3.9°,离地时水平速度比优秀运动员小1.72 m/s,离地时两大腿间夹角比优秀运动员小21.2°,经T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这说明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在3项技术参数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差距很大,也说明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摆动动作不够积极,前摆不充分,蹬伸力度不够,不能有效地提高腾起初速度。

表4 高水平与世界运动员跨步跳着地瞬间有关参数比较表

表5 跨步起跳阶段部分参数比较一览表

3 建议

3.1 在训练中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助跑速度还要加强,技术自动化程度必须进一步完善,达到一定要求,坚决摒弃有意识的起跳造成速度下降。

3.2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总成绩与三跳的微观因素(腾起初速度、着地角、着地水平速度、起跳幅度、离地时重心高度、着地时重心高度、离地时两大腿夹角等)应该及时调整,特别是最后几步由于拉大步或倒小步,使原有动作结构遭到破坏进而踏跳与助跑衔接不协调。因此,对动作技术的细节要在平时训练中发现并及时解决。

3.3 单足跳腾起角度偏大致使垂直速度增大,水平分速度下降,并导致向前性差。跨步跳重视不够,一直以为第二跳为全程过度阶段,使前后两跳在起跳角度、大腿夹角、重心高度、摆动腿速度、蹬伸缓冲等一系列关键点脱节。

3.4 在认真研究与学习优秀运动员的同时,必须对现有的问题如:技术不稳定、素质不够、动作结构不合理等,在各运动学参数的研究中严格对比与分析,加以改进,灵活多练。

3.5 很多文献中已强调跨步跳在三级跳远中的关键性,本文特别强调跨步跳决定性作用,主要是在高速运动中的衔接问题,既要保持水平速度又要产生合理的垂直速度,达到一定的腾空时间与距离。

3.6 运动员起跳缓冲、摆腿等能力还有待提高,往往是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却始终回旋于技术上或找错重点,因此要把“速度要速度、缓冲要能力、摆与蹬”贯彻到平时的训练当中去。

3.7 高校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最后2步质心水平速度下降,必须注重动作技术熟练程度,重复助跑次数要足够多,认真理解动作心理结构定向,有意识地强化起跳动作。

1 全国体院教材委员会.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第一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87-88

2 布吕格曼.第六届世锦赛生物力学研究报告[J].田径,1998(8):19-25

3 詹姆斯.冠军的技术—各项生物力学分析(三级跳远技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47-164

4 詹姆斯·海.詹姆斯博士谈三级跳远技术技巧[J].田径,1996(4):32-35

5 吴国生等.对当今世界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特征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7(4):56

Study on the Factors of the Speed Changes in
Different Stages on High Level Man-triple Jumping in Colleges

HUO Junzhe
(Physical Department of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ngmen,Hubei)

By comparing the speed changes in different moments of high level male-triple jumping in colleges with photographs and record analysis,this article shows that the level speed of male-triple jumping has decreas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help to run,pedal,rise to jump,the single foot jump,the stride jump,jump up etc,especially the stride jump which becomes the main factor for the result.

high level athlete;triple jump;three moments;level speed;kinetics parameter;male

霍俊哲(1965-),男,湖北荆门人,学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跨步高水平损失
四个聚焦保障高水平安全
和爸爸一起锻炼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中国外汇(2022年12期)2022-11-16 09:10:38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少问一句,损失千金
胖胖损失了多少元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2
顺应网络时代发展 向化解网购纠纷跨步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24
玉米抽穗前倒伏怎么办?怎么减少损失?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1-03 12:11:33
篮球运动员行进间投篮跨步起跳能力的测量与分析
青年时代(2016年32期)2017-01-20 0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