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联合吲达帕胺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

2010-09-10 08:17王景春董素勤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10期
关键词:帕胺吲达氯沙坦

王景春,刘 霞,陈 宁,董素勤

原发高血压病 (EH)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左室肥厚(left ventrieular hypetrophy,LVH)和舒张功能受累[1]。 LVH 是产生各种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常与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和脑卒中等密切相关[2],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为此,笔者对单用氯沙坦及氯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的4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LVH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选择2009-06~12入住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患者90例,诊断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并经超声心动图(UCG)证实LVH,即男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134 g/m2,女LVMI>130 g/m2。排除停用降压药物不能耐受出现高血压危象、继发性高血压、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脑卒中、心衰、心绞痛、心梗、其它引起心肌肥厚的病例。

90例入选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5例。联合组男 25 例,女 20 例;年龄 65~80 岁,平均(70.14±6.53)岁;EH病程 6~19 年,平均(11.95±5.61)年;停用一切药物 2 周血压142~188/90~116 mmHg (1 mmHg=0.133 kPa)。 对照组男 28例,女 17 例;年龄 65~81 岁,平均(70.52±6.17)岁;EH 病程8~20 年,平均(12.06±5.29)年;血压 140~190/92~114 mmHg。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基线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用药方法 停用以往药物2周作为脱洗期,然后联合组给予氯沙坦50 mg/d,吲达帕胺1.5 mg/d,口服。对照组仅给予氯沙坦50 mg/d。1周后血压未达目标者,调整剂量,使血压控制目标为收缩压(SPD)<140 mmHg,舒张压(DBP)<90 mmHg。疗程共6个月。1.3 观察指标

1.3.1 血压测量 治疗开始用台式血压计测血压1次/d,血压稳定后测3次/周,取平均值,由专人负责测量。

1.3.2 UCG检查 使用EUB-6500彩超仪,采用相同体位、部位及方法、同一操作者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d)、二尖瓣A峰速度、E峰速度、E/A比值、射血分数(EF)、左心室质量(LVM)及质量指数(LVWI)。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终点测量2次。

1.4 统计处理 结果中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0.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心率变化 治疗后两组血压、心率均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1周两组SBP和DB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4周始联合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s)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s)

与同组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SBP(mmHg) DBP(mmHg) HR(次/min)联合组(n=45)治疗前 156.62±16.8 98.54±9.78 80.36±8.16治疗后 1 周 150.31±15.32* 95.12±11.37 79.61±6.43治疗后 4 周 137.94±14.92*# 90.57±9.42*# 76.91±7.21*治疗后 6个月 132.99±14.28*# 83.26±8.34*# 75.96±6.22*对照组(n=45)治疗前 155.43±17.06 97.17±11.93 79.31±7.25治疗后 1 周 152.41±16.34* 95.87±10.74 78.33±6.08治疗后 4 周 141.32±15.30* 92.74±9.31* 77.17±5.91*治疗后 6个月 137.28±14.95* 88.14±8.67* 76.19±6.48*

2.2 两组 UCG参数变化 治疗后联合组 LVDd、IVST、LVPWd、LVM、LVMI显著减少,而E/A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LVM和LVM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 2)。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UCG各参数(±s)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UCG各参数(±s)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与对照组疗后比较,#P<0.05

观察项目 联合组(n=45) 对照组(n=45)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LVDd(mm) 48.63±4.51 47.12±3.65* 48.19±3.24 47.64±3.23 IVST(mm) 12.77±1.73 11.34±1.83* 12.46±1.86 11.93±1.61 LVPWd(mm) 13.66±2.67 12.43±2.74* 13.58±2.90 12.95±3.24*LVM(g) 310.09±12.64 248.845±13.81*#307.74±11.97 273.94±13.92*LVMI(g/m2) 167.52±26.53 154.6±20.78*# 166.3±20.8 160.14±19.91*LVEF(%) 58.18±3.07 60.54±2.45 58.6±3.64 59.0±3.13 E/A 0.96±0.25 1.29±0.42* 0.92±0.21 1.25±0.32*

3 讨论

高血压所致的LVH可引起左心室心肌顺应性下降,舒张及收缩功能减退,LVH的缩小有利于高血压患者预后的改善。因此,逆转LVH对减少心脏并发症、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EH并LVH不仅是心肌细胞实质成分的肥大,还有心肌间质成分和血管结构的变化。LVH的发生与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及神经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循环与局部的神经内分泌因素的作用更为重要[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参与EH并LVH的形成,其中AngⅡ对LVH的形成影响最大,且AngⅡ引起LVH与其对血压影响无关,AngⅡ可促进心肌细胞肥大,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抑制胶原酶的活性,造成心肌间质纤维化[4]。氯沙坦能完全阻断AngⅡ受体而起降压、保护靶器官作用。吲达帕胺则是一种带吲哚环的磺胺衍生物,具有类噻嗪类弱利尿及钙拮抗作用。两种药物各自均有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其降压及逆转左室肥厚疗效。

本文结果显示,氯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应用后,EH患者的SBP和DBP平稳、有效地降低,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种药物降压有协同作用。疗程结束后两组LVM、LVMI均下降(P<0.05),心功能改善,且联合应用优于单药(P<0.05),由此提示,两种药物均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和逆转心肌细胞肥厚增生、改善心室重构的作用,但而作用位点不同。

[1]Marabotti H,Genovesiebcrt A,Ghkme S,et a1.Diastolic function in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ventrieular adaptation to essential hypertension[J].Int J Cardiol,1994,44(1):73.

[2]Mansoor GA,Massie BM.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a potent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office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J].Blood Pressure Monit,1997,4(1):19-22.

[3]张方宁,李玉明.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1在高血压性心肌肥厚的作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26(2):144-147.

[4]Matys T,Pawlak R,Kucharewice I,et a1.Hypotensive effect of angiotensinⅡafter AT 1-receptor blockade with losartan[J].J Physiol Pharmacol,2000,51:161-166.

猜你喜欢
帕胺吲达氯沙坦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吲达帕胺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预算影响分析
氯沙坦和赖诺普利降压、降尿酸作用的临床观察
20例吲达帕胺不良反应分析
氯沙坦对糖尿病雄性大鼠早期骨质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吲达帕胺溶解度的影响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93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