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明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做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主体性 信息量 激发兴趣
现在高三的语文课堂纯粹在为高考服务,课堂成为老师的一言堂,老师满堂灌,貌似传授了很多知识,但学生也许下面做着其他学科的作业。有些同学看上去非常专注,但实际上“身在曹营心在汉”。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许多语文老师都在设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意在抛砖引玉。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让他们在课堂上能自主学习能发挥个性能展开合作和交流
提高效率首先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参与课堂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唯书、唯师。我记得有一次上公开课,讲授屈原的文章。在说到屈原跳江的壮举时,说他誓死忠君爱国的思想源远流长,他的死代表的是一种民族气节。这时有个同学站了起来,说屈原死的不值得,理由是屈原愚忠,其实他可以选择到别的国家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当时我一下子愣住了,后面还有好多老师坐在那里,这学生怎么一下子和我唱反调,这该怎么办。但马上想到这个同学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于是让同学们自由讨论,一拨同学认为值得,一拨同学认为不值得,且都有自己让人信服的理由,我看到后面的老师留流露出赞许的眼神。在讨论结束时,我做了总结,大家言之有理,但我个人觉得屈原重在精神的指引上,他的执着他的爱国激励着一代又又一代中华儿女在人生道理上前行。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有时候我让学生自己当老师,提前布置课文让他们自己准备,我再给他们提供课文相关的资料,指导他们如何去上课。接受到任务他们都格外地认真,在上课的时候其他同学听得也十分投入,积极配合,一篇文章通过他们自己的视角来解读,同学们更有共鸣。
在语文的课堂上还要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而且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在学生间的交流碰撞中理解、感悟、激发灵感,进行创造。有时一篇文章上完,让他们自己续写故事,然后让同学互相评价。戏剧单元让他们分小组改编剧本进行表演,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课堂教学任务也在演出过程中顺利完成了。
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就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了課堂,培养了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语文课堂要有足够的信息量,并且能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
人们说语文老师应是杂家,要有渊博的知识,天文地理都要知道一些,学生们也希望有这样的老师。如果老师只会照本宣科,学生自然会很厌倦,课堂效率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语文老师要多积累各种知识。比如说到“低碳”这个词时,我跟学生说低碳指的是什么,说哥本哈根大会,说生活中我们如何力所能及地做到低碳,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运用到课堂中的知识也要注意新颖,我们常批评学生作文无新意,其实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举到的例子也十分陈旧。我在上高三复习课《拟公益广告》时就摒弃了很多老的例子,用了很多新颖的,如“毒品毒品我恨你,就像老鼠恨猫咪”,“拐弯,拐角,不能拐骗”,反面的广告如“一胎生二胎罚三胎四胎杀杀杀”的例子,学生听着很新鲜,不知不觉中也掌握了广告词的写法。
老师掌握的东西肯定要多要杂,但运用时要合理,一要适合中学生特点,更要了解他们的心态,他们求知欲很强,都希望上课能多掌握点知识,所以上课时语文老师不能为显示自己的水平而掉书袋,也不能为迎合学生夸夸其谈,要运用得恰如其分。有老师因为喜欢卖弄古文功底,以致学生上课听不懂,长此下去学生上课肯定不听了。夸夸其谈的老师头一两节课学生也许觉得新鲜,但几节课之后学生肯定觉得没收获,所以介绍课外知识时一定要有度,要根据教学情况而定。
语文包涵的知识十分庞杂,打开教材,便会接触到各种知识:古人名、地名,天干、地支与纪年,动物与植物……实在名目繁多。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成为杂家,只有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灵活机动地通过讲述、答题、状物、析理等种种手段,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逐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培养兴趣是关键
我一直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的课堂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呢?
首先我们可以好好利用我们的课堂导入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构建课堂应从导语开始。一个有创意的导语,不仅能牢牢地吸引学生,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而深入作家的心灵。如果在课堂中有创意地设计导语,课堂自然就活了。如一位老师在上《范进中举》时用这样的对联导入: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这副对联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单刀直入,又简洁自然,又和课文表现手法相同,自然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了。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由于形式单调,学生易生厌倦情绪,难免产生“少慢差费”的结果。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传递手段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语文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应根据教学内容、设备条件,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的优化组织,实现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静止问题动态化,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的运用不仅为老师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插上了翅膀,而且有利于创设情境,增加直观性、形象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语文老师可以用语言的魅力吸引住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创设情境,增加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一位老师在上《故都的秋》时,语言清新朴素,就像清澈流淌的小溪。课堂着重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进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整个课堂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情趣,弥漫着淳厚的语文气息,教学目标简明,体现一种“简约之美”。从这节课上,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力度,教师用轻松幽默、充满智慧的教学语言使语文课充满快乐,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
总之,课堂效率的提高,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野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