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晔
评课活动在我国的中小学中存在由来已久,它曾经在指导教师解读教材、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技能等方面起过很大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也暴露一些问题,总体可以概括为“低效”。为了改变传统评课的低效局面,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评课活动的效率,笔者在日常评课活动中尝试开展“主题式评课”活动。
主题式评课,即每次教研活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听评课活动,听课教师和授课教师在活动前深入研究主题内容,带着问题听课,评课时围绕主题进行有效的交流。经验告诉我们,听课后的评课,常常会引发教师之间思想的冲突和观念的碰撞。一节品德课结束,可评的点很多,如果没有话题(主题),评课的老师各持己见,缺少探讨问题的共性和针对性,而且在有限的教研时间内要评尽一节课的所有方面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主题式评课对于促进品德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很多,每次评课面面俱到反而面面俱不到。因此,每次评课活动只能聚焦一点,确定一个主题或专题。在评课中要想获得有水平的、上层次的发言权,在评课前要进行理论储备,主题式评课便于教师熟悉课标、教材。教师至少要弄清主题下的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什么,所执教的内容应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在听课前认真阅读相关的教学内容,了解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评课中看到闪光点和疵瑕,才能在评课时有理有据,意见准确,且具有指导意义。如确定“品德学科与语文学科有效整合”评课主题,教师就要仔细研读品德课标相关内容,从源头上把握新课程倡导的学科整合包括哪些内容,理论依据有哪些,整合的途径有几种,再翻阅教材,思考教学内容如何与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等。因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领域广,涉及生活、自然、社会、历史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内容,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跨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知识结构,如果教师没有做好课前功课,评课就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主题式评课引导品德学科教师自觉翻阅理论读物,仔细研读教材教参,帮助教师自觉提升专业修养。学习个体、小组评价是否恰当,评价是否尊重学生,是否面向全体,有没有对学生给予积极评价,是否帮助学生拥有自信等,并做必要的记录。
主题明确的评课活动,有助于品德学科教师在听课活动中认真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助于培养教师自主的专业判断力。
主题式评课促进教师在活动中边听边想。要想评好一节课,就必须认真听课,并随时记好听课笔记。教师不但要尽可能如实地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且要联系该主题下所蕴含的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边听边思索,这一节课教学环节处理得合理吗?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吗?如果某一教学场面非常精彩,教师就要思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这次活动的主题思想在整个这节课中是否体现,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等,把这些感受写在听课笔记相对应的地方,这就为后面的评课准备好了第一手材料。如开展“小班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主题评课活动,教师在听课活动中围绕主题,观察教师对
确定评课的主题,引导教师开展细致而又深入地研讨,这样能有效提升评课的效率。例如,某次品德教研活动围绕“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评课主题,听课教师在研读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后,带着问题去听《现在的我能做什么》一课,教师从问题的层次、提问次数与质量、典型问题3个方面观察课堂,在评课时就“学生上台试一试”环节,不仅指出此环节该怎么操作,并阐述操作的理由。评课避免就教师行为讲教师行为,跳出低层次的框架,从更高层次来研究,帮助教师自觉探索和运用教育规律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有助于促进教师向深层次发展。反观无主题的评课活动,教师在听课活动前,在没做任何相关知识的铺垫和积累情况下,拿着听课本匆匆忙忙走进教室,听课中缺乏深入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在后面的评课活动中不愿意发言,即使发言,质量也不是很高。因此,为了促进品德学科教师的不断学习和思考,丰富和拓展其教学能力,主题式评课活动的开展十分必要。
主题式评课关注品德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未来发展,它不仅鼓励每一位参与活动的教师改进教学,而且能让教师通过一节课的评课,找到自己课堂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找准今后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和“人生坐标”,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陆晔.有效评课——观课议课的研究与实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