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波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小康社会必备的基础。在学习化社会,人们的学习需求呈现多样化和规模化的趋势。传统的学校教育面临巨大的压力,而远程教育适应和满足了这种需求。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布了《学会生存》的报告,在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该报告把学习化社会理解为“一个教育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组织。这就是说,每一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对于社会成员来说,“教育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了”。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
学习化社会的特点:
学习化社会学习理念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学习的个体和组织构成了学习化社会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化社会学习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以此为原则来设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充分尊重并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倡导自我导向学习。
终身性是指,在学习化社会学习将贯穿于人的生命的整个过程。人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社会环境里,人要适应社会变化、促进社会发展,要与社会在动态中达到平衡。
平等性是指,学习化社会是一个充分体现教育民主化的社会,学习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所有人的基本权利。“教育已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
开放性是指,学习化社会是一个开放社会,要能够提供开放的学习,包括开放的学习机会、学习资源等。同时,开放性还意味着学习不限于学校教育,教育打破了学校的围墙的限制,教育已不再是学校的特权,社会上的所有领域都参与教育工作,一切非学校部门,也都有教育人的责任。
学习化社会要求有一种教育形式能适应和满足它的要求,能和它同步。而远程教育则以开放教育观念为核心和精髓,在构建学习化社会中具有以下不可替代的优势。
“开放性是远程教育的重要特征,可以说是首要特征。开放性的概念包括教育对象和教学模式两方面,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就教育对象来说,他们不受年龄、性别、职业和学历的限制,做到了向全社会开放;教学模式的开放是指,远程教育借助书本、电视、卫星、计算机网络等教育媒体实施远程教学,突破了传统校园时空的限制,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远程教育的多样性体现在远程教育的体制、办学形式、专业设置、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都是灵活多样的。多样性的特点适应了学习者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目的的需要,也满足了学习者时空上不受课堂约束的需求,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周到的服务。
远程教育的学生以自主性学习为主。自主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使自我规划、自我调整的独立学习变得更容易。这样,每个学习者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和能力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需要建构知识结构,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场地,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技能结构,完善和发展自我。自主性学习体现了人类对个人价值的关注。
远程教育作为未来新的教育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为实现学习化社会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我国,一个“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传输技术平台已具有一定规模。“三网合一”的教育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最大限度地开放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范围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可以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大力提高远程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支持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并使之进入高等学校、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实践证明,发展远程教育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由于地区发展差异所造成的教育不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远程教育所提供的学习环境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这种数字化学习环境“能使独立的,自我规划和自我调整的学习变得更加容易”。特别是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网上虚拟大学,更能适应成人教育、终身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育者能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和知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当传统的学校教育在继续给孩子们灌输国家认可的价值、信仰、知识和技能时,当今现代卫星通信的大众媒体正在传播全球化的价值、信仰、知识和技能。
国际知名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曾提出,“远程教育应是各国政府在21世纪为国民提供终身学习的第一选择,也是21世纪进行终身教育的首选方式。”尽管我国的远程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但远程教育对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目的的未来学习化社会的支持力是不容忽视的,也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