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随着中小学图书装配工作的加强,学校图书越来越多,图书的管理和使用问题日益突出。而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的数量与素质,直接决定着图书管理的水平和图书室(馆)功能与作用的发挥。
当前,达州市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队伍存在是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责任心不强四大问题就此,笔者根据所在达州市的实际情况,谈谈个人的看法。
据2008年统计,达州市基础教育学校教师6.258万人,按编制数还差1 900多人,按学生数差教师近4 000人。《中小学图书室(馆)规程》第五条指出: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制在本校教职工编制总数内合理确定。而达州市的教职工总数一直严重不足。教师人数少,学校首先要保证教学需要,从而导致图书管理人员到不了位。据2009年底的统计,达州市实配专职管理人员556人,与农村一般学校的最低标准(应配管理人员1 514名)相差2/3。因此,当前达州市绝大多数学校的图书管理人员都是兼职。
《中小学图书室(馆)规程》明确指出:“图书馆负责人要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中专(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具有基本的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的学校图书管理人员仅有1~2人,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因此,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图书管理负责人,更没有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的负责人。学校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只是中专或大专的学历要求,对专业知识则没有要求。这样就造成了目前的图书管理人员队伍中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少之甚少,最终使学校图书分类、编目等工作存在困难,或不符合要求,其管理极为混乱与粗放。
三、享受待遇不平等
正是由于大量没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员和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员进入图书管理员队伍,使图书管理的工作职能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图书馆的重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进而使学校图书管理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学校在评职、评优、评先等各个方面总是优先考虑教学一线人员,图书管理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奖时,很难与教学人员及其他教学辅助人员等同看待,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长此以往,个别能力较强、素质较好的图书管理人员,只要能胜任教学工作,都尽量争取去教学,不愿意长期从事图书管理工作,只要有机会,就离开图书管理岗位,从而影响到图书管理人员队伍的壮大与稳定。
当前,上级人事部门给学校的编制数是教职工总数,其中包含图书管理人员数。由于学校编制紧张,图书管理人员就很难到位。为此,建议上级教育和人事部门按学校的办学规模来直接下定图书管理人员的编制数,而不是由学校根据校内教师数量的多少和紧缺程度来确定图书管理人员的数量。
学校的图书管理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为此,需要对学校的图书管理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只有具备图书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经考核合格,才有资格从事图书管理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非专业技术人员滥竽充数,频繁变动。学校需要多少人才聘用多少人,聘用的什么人就做什么样的工作。这样就能有效解决图书管理人员队伍稳定和在职业务素质提高的问题。
当前,许多学校的校长对学校图书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主观上不重视,客观上缺乏管理能力,任其自由发展,缺乏对其考核与监督,图书管理人员缺少成长压力和动力。为此,对学校的图书管理人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管理。
1.明确其目标。
图书管理人员要明确自己应做的工作内容,对这些工作有哪些要求,以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开放时间、馆舍管理、图书摆设、学生借阅、阅读指导等方面的目标与要求。
2.严格其考核。
要对图书管理人员所履职尽责的情况进行认真考评。当前,不少的学校由于图书管理人员少,就没有或很少对图书管理工作或人员进行专项考核。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不进行考评或考核评价不够严肃认真,实际上是矮化和忽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长此以往,会给人“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觉,从而打击和挫伤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公正的考核非常必要。
3.奖惩其工作。
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要制定一系列指标,使其与绩效挂钩。在经过认真的考核后,都应执行,奖惩兑现,让管理人员觉得自己的工作也和别的教师一样,不被人歧视,干好了也有较好的待遇,并不比其他工作差。在采取经济激励的同时,还可辅以精神激励,如评选表彰省、市、县、校各级各类先进工作者、优秀辅导员等,激励其奋发向上,争创一流工作业绩,让其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此外,还可给予情感激励,即学校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关心、支持图书馆工作,在管理人员做出成绩时,要及时反馈,予以肯定、表扬,这样使他们看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成就感、幸福感、归属感。
4.同等其待遇。
在评定职称、享受教师待遇、评先评优等各项工作中,将图书管理人员与其他教师同等对待。一方面是让学校的所有人员认可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要让图书管理人员认为图书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一样,都是在为育人做具体工作,并不低人一等,从而稳定图书管理人员心态,让其安心于图书管理岗位的工作。
四、加大岗位培训力度
管理人员固步自封,不能相互学习和交流,难免会停滞不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不断地研究、交流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学校图书管理实际,实时地开展以下活动,促进管理人员的专业成长。
1.专业学习。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分层次的专业学习,定期以课程形式实施系统培训,以达到整体提高图书馆员业务素质的目的。
2.短期培训。针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和图书馆现代化进程,经常举办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班,以解决中小学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举办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培训班、编目工作标准化培训班、中小学生阅读指导课教学研讨班等。
3.讲座。根据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新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等热点问题,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国内外中小学图书馆发展中的新技术、新理论等适时开设各种讲座。
4.学术交流。组织图书馆员适时开展经验交流、论文交流、专题交流、会议交流、网上交流等。
5.考察学习。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中小学图书馆员开展跨学校、地区的考察活动,让中小学图书馆教师不断地开阔眼界,提高工作水平。
总之,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仅靠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管理与培训,而且还要依靠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建设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