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谟润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全唐诗》佛寺小考
李谟润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唐诗佛寺辑考,表面看微不足道,却不容忽视,它涉及对诗人行踪的把握与对唐诗内容的理解,与更全面梳理佛教与唐诗、佛寺文化与唐代文学等问题紧密关联,因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文章以《全唐诗》所载佛寺为考索对象,稽考出河南府天中寺、玉泉寺及润州爱敬寺等《唐五代佛寺辑考》(简称《辑考》)失载佛寺与徐州台头寺、饶州思禅寺、江州遗爱寺等《辑考》待考佛寺,另对苏州常熟破山寺、越州剡县石城寺、河南登封闲居寺等《辑考》已载而甚略之佛寺作了相应补充。
《全唐诗》;佛寺;《唐五代佛寺辑考》
佛寺辑考的研究,学界已有李芳民著《唐五代佛寺辑考》与马新广论文《唐五代佛寺考补》等。《辑考》全书共辑考出1561所唐五代佛寺(含唐前已建,文献载唐五代尚存者),另附见诸《全唐诗》、《全唐文》等文献待考佛寺144所。《辑考》做出的成绩较大,但仍有一些遗漏与缺憾。《考补》共辑补出大觉寺、国恩寺、招庆寺等8所《辑考》未载佛寺,另对天居寺、广果寺等《辑考》已载佛寺相关情形予以补充。本文以《全唐诗》中所载佛寺为考察对象,分别对《辑考》未载、待考与已载而甚为简略部分佛寺加以考索,以期对唐诗佛寺的辑考尽些些微之力。
(一)河南府天中寺
《全唐诗》卷八〇武三思有《秋日天中寺寻复礼上人》诗、卷六五苏味道有《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诗。
按:天中寺,《辑考》未载。天中寺,位于唐属河南府登封县境嵩山。《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诗云:“藩戚三雍暇,禅居二室隈。”“藩戚”指武则天侄子武三思,于武后朝累进夏官、春官尚书,封梁王。“三雍”本为汉代对辟雍、明堂、灵台总称,为帝王举行祭祀、典礼场所,即三雍宫之省称。《汉书·河间献王传》:“武帝时,献王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余事。”颜师古注引应劭释“三雍”曰:“辟雍、明堂、灵台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1]“藩戚”表明武三思身份之特殊。“禅居二室隈”,则透露佛寺属地信息。“二室”,即中岳嵩山太室、少室二山。据此,知天中寺在嵩山。《嵩书》卷三《卜营篇·寺院六》“天中寺”条下引苏味道此诗“藩戚三雍暇,禅居二室隈”二句[2],亦可参证。
《南朝寺考》卷五:“天中寺,梁太子纲所建,武帝遣传诏吕文强赍柏刹柱一口、铜一万斤,供其营缮。寺既成,沈炯有《从游应令诗》焉。”[3]《广弘明集》卷一六载梁简文帝《谢敇赉柏刹柱并铜万斤启》文。余不详。
(二)河南府玉泉寺
《全唐诗》卷四二九、卷四五一、卷四五四、卷四六二白居易分别有《题玉泉寺》、《独游玉泉寺》、《玉泉寺南三里涧下多深红踯躅繁艳殊常感惜题诗以示游者》、《夜题玉泉》等诗,同书卷四七四徐凝有《和夜题玉泉寺》诗。
按:据现存文献,唐有三处玉泉寺,即京兆府蓝田县、荆州当阳县、河南府颍阳县。居易与徐凝诗中玉泉寺,唐属河南府颍阳县,《辑考》失载。
徐凝《和夜题玉泉寺》,从诗意与用韵来看,无疑是和居易《夜题玉泉》而作。《和夜题玉泉寺》云:“岁岁云山玉泉寺,年年车马洛阳尘”,将玉泉寺与洛阳并提,表明徐、白二人诗中玉泉寺应在洛阳附近。《白居易年谱》文宗大和四年条下载白居易此年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与徐凝交游,有《独游玉泉寺》等诗[4]。可参证。
居易、徐凝诗外,较早载河南府玉泉寺者,有《旧唐书》、《太平广记》等。另,清人载韩愈嵩山石刻题名亦提及此寺。
《旧唐书·王方庆传》云:“则天尝幸万安山玉泉寺,以山径危悬,欲御腰舆而上。”[5]2898万安山,即河南府颍阳县大石山。《元和郡县图志·河南府·颍阳县》:“大石山,一名万安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6]138又,《太平广记》卷三九五《申文纬》引《玉堂闲话》:“尉氏尉申文纬,尝话,顷以事至洛城南玉泉寺。”[7]《太平寰宇记》卷三《河南府·洛阳县》载:“大石山,一名万安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8]51又,《大清一统志》卷二〇五《河南府·洛阳县·山川》:“大石山,在洛阳县东南四十里。南接登封县界,亦名石林。……《元和志》:大石山,一名万安山,在颍阳县西四十里。《寰宇记》:在洛阳县东南四十五里,高二百丈。”据此,颍阳与洛阳万安山,实属同一山。
另,清人所载韩愈石刻题名提及洛阳城南玉泉寺。《嵩阳石刻集记·纪遗》载韩愈《天封宫题名》云:“元和四年三月二十六日,与著作郎樊宗师、处士卢仝,自洛中至少室,谒李征君渤。樊次玉泉寺,疾作归。明日,遂与李、卢、道士韦濛、僧荣并少室而东,抵众寺 ……闰月三日,国子博士韩愈题。”[9]《嵩书》卷二〇《章成篇》载韩愈题名同。余未详。
(三)润州上元县爱敬寺
《全唐诗》卷一三三李颀有《爱敬寺古藤歌》诗。
按:爱敬寺,《辑考》失载。李颀诗中爱敬寺,在唐润州上元钟山,又名大敬爱寺,梁武帝普通元年建,唐僖宗乾符年间重修,广明年间更名广明爱敬禅院,五代南唐时改广孝禅院,宋为寿宁寺。
《爱敬寺古藤歌》“古藤池水盘树根,左攫右拏龙虎蹲”,与梁昭明太子《和武帝游钟山大爱敬寺诗》“丹藤绕垂干,绿竹荫清池”[10]语意上有相承之处,两诗中爱敬寺应为润州上元钟山爱敬寺。《御选唐诗》卷八李颀《七言古·爱敬寺古藤歌》题注云:“《梁书·武帝纪》:髙祖生知淳孝,及居帝位,即于钟山造大爱敬寺。”[11]清人谓李颀诗中之寺,即为南朝梁所建爱敬寺。亦可参证。
爱敬寺,为梁武帝即位之初,为其祖上而建。《魏书·岛夷萧衍传》:“初,衍崇信佛道,于建业起同泰寺,又于故宅立光宅寺,于钟山立大爱敬寺。”[12]2187又,《金楼子·兴王篇》载:“梁高祖武皇帝,生而灵异……又为奉太祖,于钟山起大爱敬寺。”[13]《建康实录》卷一七梁武帝普通元年九月条下载:“置大爱敬寺,西南去县十八里,武帝为太祖文皇帝造。”[14]明确载梁武建寺时间为普通元年,而与《梁书·武帝本纪下》载居帝位之初建寺稍异。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六《江南道·润州·上元县》:“钟山,在县东北十八里。按《舆地志》:古金陵山也,邑县之名,皆由此而立。吴大帝时,蒋子文发神异于此,封之为蒋侯,改山曰‘蒋山’。宋复名钟山。梁武帝于西麓置爱敬寺,江表上巳,常游于此,为众山之杰。”[6]594
《六朝事迹编类》卷下《寺院门》“大爱敬寺”条:“梁武帝普通元年造,在蒋山之北高峰上。唐乾符间重修,广明元年改为广明爱敬禅院,南唐改广孝禅院,本朝开宝七年移额入城中,今寿宁寺是也。”[15]据此,知爱敬寺发展沿革。
元张铉《(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一《祠祀志·寺院》载“寿宁寺”略同。余未详。
(一)徐州台头寺
《辑考》云:《全唐诗》卷二四九皇甫冉有《与张补阙王炼师自徐方清路同舟南下于台头寺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卷二五〇《台头寺愿上人院古松下有小松裁毫末新生与纤草不辨重其有凌云之志与赵八员外裴十补阙同赋之》诗。台头寺,俟考。
按:台头寺,南朝宋时建,唐属徐州彭城县境。诗题云“自徐方清路同舟南下”中“徐方”即古徐国地,唐属徐州。
《太平寰宇记》卷一五《河南道·徐州·彭城县》云:“戏马台,在县南三里。项羽筑戏马台于此。宋武北征至彭城,遣长史王虞等立第舍于项羽戏马台 ……宋于台上置寺。”[8]298据此,南朝宋时曾于徐州彭城项羽戏马台故址建寺。
《明一统志》卷一八《徐州》下载戏马台:“在州城南,项羽尝戏马于此,故名。刘宋武帝在彭城,九日登此台。后为台头寺,寺有塔存焉。”[16]406据此,知刘宋所建之寺即台头寺,至迟毁于明,仅余寺塔。
《徐州府志》卷一八上《古迹》载“台头寺”云:“在戏马台。《寰宇记》:‘宋武北征至彭城,于台上置台头寺。’”下引皇甫冉《与张补阙王炼师自徐方清路同舟南下于台头寺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台头寺愿上人院古松下有小松裁毫末新生与纤草不辨重其有凌云干霄之志与赵八员外裴十补阙同赋之》两诗(诗略)[17]。可参证。余未详。
(二)饶州思禅寺
《辑考》云:《全唐诗》卷二四六独孤及有《题思禅寺上方》诗。思禅寺,俟考。
按:唐人咏写思禅寺,《全唐诗》卷一四七刘长卿尚有《登思禅寺上方题修竹茂松》诗。
思禅寺,位于唐饶州余干县西冠山,梁天监间建,北宋元符间更名昌国,清代尚存。
独孤及《题思禅寺上方》:“眇眇于越路,茫茫春草青”中“于越”,应为于越亭之省称。《唐诗纪事》卷二七载独孤及此诗中“于越”为“干越”。又,《方舆胜览》卷一八《饶州·堂亭》载干越亭,并引刘长卿《负谪后登干越亭作》诗(另见《全唐诗》卷一四九)。故独孤及诗中“于越”即干越,干越亭即于越亭。
干越亭,在唐饶州余干县,与思禅寺相邻。《读史方舆纪要》卷八五《饶州·余干县》“干越亭”条下注云:“在县东南三十步羊角山前,屹然孤峙。唐初令张彦俊建,兴元中李德裕重修。按《史记·货殖传》:‘譬犹戎狄、干越之不相入。’韦昭注:‘干越,越之别名,汉曰余汗县。’淮南王安曰:‘越人欲为变,必先由余汗县界中。’是也。古谓越余地。宋《类苑》:‘干越亭,前瞰琵琶洲,后枕思禅寺。林麓森郁,千峰竞秀,真天下之绝景也。’”[18]又,《事实类苑》卷三八《诗歌赋咏·于越亭诗》云:“公言咸平初罢处州,赴阙,道经饶州余□(阙干字)登于越亭,前瞰琵琶州,后镇(当为枕字)思禅寺,林麓岑郁,千峰竞秀,真天下绝境。古今留诗者百余篇。”[19]
《江西通志》卷一一三《寺观三·饶州府》“昌国寺”条云:“在余干县西冠山麓,梁天监间建思禅寺,宋元符改今额。”[20]据此,寺清代尚存。
按:饶州余干县冠山,亦名羊角山,一名余干山。《方舆胜览》卷一八《饶州·山川》载“余干山”云:“一名羊角山。两峰面面相向,状如羊角。”[21]又,《明一统志》卷五〇《饶州府·山川》载:“羊角山,在余干县治东……唐改名余干山,又名冠山。”[16]37
(三)江州遗爱寺
《辑考》云:《全唐诗》卷四三九白居易有《遗爱寺》诗。遗爱寺,俟考。
按:此诗外,《全唐诗》卷四四〇载居易尚有《题遗爱寺前溪松》诗。
遗爱寺,位于江州庐山。居易诗文中明确无误提及遗爱寺方位。《全唐诗》卷四三〇居易《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云:“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遗爱寺与居易自创草堂相近,位于庐山。同卷《重题》诗云:“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匡庐便是逃名地。司马仍为送老官。”亦可互证。居易《草堂记》云:“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22]2736又,居易《祭庐山文》云:“维元和十二年岁次丁酉二月二十五日乙酉,将仕郎、守江州司马白居易以香火酒脯告于庐山遗爱寺四旁上下大小诸神:居易夙闻匡庐天下神秀,幸因佐宦,得造兹山。又闻永、远、宗、雷同居于是,道俗并处,古之遗风。而遗爱西偏,郑氏旧隐,三寺长老,招予此居。”[22]2664
《旧唐书·白居易传》:“(元和)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在湓城,立隐舍于庐山遗爱寺。”[5]4344-4345正史所载,亦可证明居易诗中遗爱寺在江州庐山。
遗爱寺,东晋僧慧远所创,初名紫云庵,至白居易始更名遗爱寺,唐末五代与明成化间两度被毁,重修后至清尚存。
《庐山记·叙山北篇第二》中云:“白公草堂,在寺之东北隅。元和十年,公自太子赞善大夫以言事忤执政,出为州司马。明年,作草堂于香炉峰北,遗爱寺南,往来游处焉。公作《记》见于本集,后与遗爱寺并废。”[23]明唐末五代至宋间佛寺一度被毁。
《九江府志》卷一四《外志·寺》载:“紫云庵,在庐山香炉峰下,旧名遗爱寺,晋僧慧远开创,我朝成化间僧慈钊重修,厄于火,嘉靖间僧行淳与方僧无尽复兴。”[24]又,《庐山志》卷一三《山川分纪》“其北下有遗爱寺”条下引《桑疏》:“寺起于白乐天,初名紫云庵,白易今名。后成化间僧慈钊重建,嘉靖中无尽继修。”[25]据此,遗爱寺前身为紫云庵,晋僧慧远创建,至居易更名遗爱,明成化前再度被毁,明嘉靖中复修。清查慎行撰《敬业堂诗集》卷十五有《遗爱寺小憩》诗。据此,知至清查慎行所处时代,遗爱寺尚存。
(一)苏州府常熟县破山寺
《辑考》云:赞宁《宋高僧传》卷一六有《唐吴郡破山寺常达传》。据此,破山寺在苏州。
按:《辑考》所载苏州破山寺甚略,无建置、沿革等内容。僧传所载常达,为唐末武、宣、懿宗时诗僧,居苏州破山寺。《全唐诗》卷八二三载其诗《破山山居八咏》。破山即破山寺,与《全唐诗》卷一四四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卷六八四吴融《送僧归破山寺》、卷八一五皎然《秋晚宿破山寺》等诗中之寺同属苏州常熟。
破山寺,位于常熟(别名琴川)破山(又名虞山)。南朝齐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初名大慈,梁大同三年改名兴福,唐武宗会昌末毁,宣宗朝恢复,懿宗咸通间赐名破山兴福寺,明嘉靖中因倭寇入侵再遭兵火,万历间重建,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均加修葺,咸丰十年寺又被毁,同治中修复。寺内曾有唐懿宗御赐钟一枚,重一千三百零六斤。
《吴郡图经续记》卷中《寺院》:“兴福寺,在常熟县破山,为海虞之胜处。齐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唐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即此地也。……有御赐钟,唐懿宗咸通六年所赐。有文举塔、体如塔。二人者,唐之高僧也。”[26]
《吴都文粹》卷九载晚唐无名氏撰《常熟县兴福寺再修功德记》云:“此寺始自齐始兴五年,因邑人郴州牧倪德光舍居第置之,是为大慈寺。至梁大同三年,改为兴福寺。自为邑为寺,历陈、隋四代,迄于我唐甲辰岁逾三百年。会昌末,释教中圮,僧难聿兴,武宗斥去浮屠法,兹寺在毁拆数。大中践祚,再恢释教,俾饰伽蓝。先是,大檀越主吴兴钱公某、吴郡顾罕、汝南周坦,与彼亲友兼募信士助修塑像,添建殿堂,奂爀垂芳,传之不朽。……时中和四年六月五日记。”[27]按:齐无始兴年号,有延兴、中兴二号,皆止一年。又,《重修琴川志》卷一〇《叙祠》:“破山兴福寺……寺有四高僧祠:唐之怀述,字体如,吴人;常达,字文举,邑人;宋梁彦偁,邑人;宋晤恩,邑人。……自唐以来名人才士,留咏百数。寺有通幽轩、空心亭,盖取常建诗中语也。”[28]343同书卷一三《道释神祠·顶山白龙祠记》云:“常熟县 ……有破山寺,今兴福寺是也。”[28]370-371《苏州府志》卷四四载此寺明清沿革:“破山兴福寺 ……明嘉靖中,倭警邑,遭兵火,僧徒散去,寺址多为豪右所侵。万历间,以次兴复。邑人钱时俊重建四高僧祠。国朝顺治康熙间,累次修葺。雍正间住持通理重修。乾隆二十八年,邑人屈成霖重修大殿,顾镇记。嘉庆间僧性善增建龙神堂,辟放生池,孙原湘记,邑人陈揆建救虎阁。道光二十五年邑人钱廷锦等重修大殿。咸丰十年毁,惟大殿存,同治中重修。”[29]
(二)越州剡县石城寺
《辑考》载越州石城寺云:《全唐诗》卷一六〇孟浩然有《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诗。据诗题知寺在剡县。又,《全唐诗》卷五四九赵嘏有《早发剡中石城寺》诗。
按:《辑考》载越州此寺无误,但甚为简略,无建置、沿革等情形。石城寺,位于唐越州剡县石城山,南朝齐永明间僧护凿石造像建寺,名石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改题宝相,毁于明正统间。曾有弥勒石像等古迹。
《会稽志》卷八《寺院·新昌县》云:“宝相寺,在县西南一十里,齐永明中僧护凿石造弥勒像建寺,号石城。至梁天监十二年像始成,身髙百尺,刘勰作《记》。唐会昌五年建三层阁,改寺曰瑞像阁。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30]162同书卷九《山·新昌县》:“南明山在县南五里,一名石城,一名隐岳。……齐僧护夜宿闻笙磬仙乐之声。梁天监中,建安王始造弥勒石佛像,刘勰撰碑,其文存焉。山有钱镠所造三层阁,宝相寺、白云庄、白莲庵、齐顗井、白鹇坞、石缝梅,皆胜迹也。”[30]190按:唐武宗会昌五年毁佛之风甚盛,该书卷八载会昌建三层阁与改寺名瑞像阁,疑记年有误,应以卷九所载晚唐五代钱镠建三层阁并改寺名为是。又,《会稽续志》卷三《寺院·新昌》云:“宝相寺……齐僧护尝隐于此……由是启愿,凿百尺弥勒像。像成,端严伟特,名闻中外。其取异者,像自石中凿出。今佛身之后石壁之上,有自然圆晕如大车轮正当佛首,而四方阔狭一同无毫厘差,佛身高广则咸平。僧端辨尝记之云。按,刘勰旧《记》:僧护尝兹矢誓期三生恭造弥勒之像。……洎毕,龛高十一丈、广七丈、深五丈,佛身通高一十丈,座广五丈有六尺,其面自发际至颐长一丈八尺,广如之,目长六尺三寸,眉长七尺五寸,耳长一丈二尺,鼻长五尺三寸,口广六尺二寸,从发际至顶高一丈三尺,指掌通长一丈二尺五寸、广六尺五寸,足亦如之,两膝跏趺相去四丈五尺。壮丽殊特,四八之相,罔弗毕具。……天下鲜可比拟者。”[31]又,《绍兴府志》卷二一《祠祀志三·新昌县》:“宝相寺在南明之阳。……后梁开平中,吴越王镠赐钱八千万贯造阁三层,东西七间,髙一十五丈。又出珍宝巨万,建屋三百余楹。后镠之孙椒又列二菩萨,夹侍阁前,身高七丈。宋景德间邑人石湛铸铜钟一口,董遂良等舍钱百万,妆饰金像。又诣阙请经一藏石氏。又起转经藏并宝殿以安之,赐额宝相。厥后,侍像亦坏。元元统二年,僧普光更为坐像二,髙六丈五尺,又以铜丝为网,护干其前。明永乐九年住持僧裔重建三门毗卢阁,凡三层五楹,高十三丈五尺,正统中悉毁于火,今惟僧房十数间而已。”[32]
宋孔延之编《会稽掇英总集》卷九载孟浩然此诗,题名则为《题宝相寺》。诗云:“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可与文献载弥勒造佛互参。孟诗剡县石城寺唐属越州,宋为新昌县宝相寺。
(三)河南府登封县闲居寺
《辑考》载河南府闲居寺云:《全唐文》卷九一四仁素有《大唐嵩岳闲居寺故大德珪禅师塔记》文。据文题,闲居寺在登封县。
按:仁素为开元时嵩岳闲居寺僧,珪禅师弟子。师徒所居闲居寺,即《全唐诗》卷一三六储光羲《至闲居精舍呈正上人》诗中闲居精舍。题下注云:“即天后故宫。”诗中云:“太室三招提,其趣皆不同。不同非一趣,况是天游宫。”明闲居寺在嵩岳,可与下文互证。
闲居寺,北魏永平二年处士冯亮与河南尹甄琛、僧暹等人建造,位于河南府登封县嵩山,本魏孝明帝之离宫,北魏正光元年始名闲居,隋仁寿元年改题嵩岳,隋末寺罹战火,入唐重加修复。武后幸嵩岳,曾以此为行宫,后送镇国金铜佛像置此寺内。明初对寺曾加修葺。
《魏书·冯亮传》载:“亮既雅爱山水,又兼巧思,结架岩林,甚得栖游之适,颇以此闻。世祖给其工力,令与沙门统僧暹、河南尹甄琛等,周视崧高形胜之处,遂造闲居佛寺。”[12]1931明嵩岳闲居寺,为北魏冯亮等人修建。又,《资治通鉴》卷一四七梁天监八年(即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十一月条载:“时佛教盛于洛阳,中国沙门之外,自西域来者三千余人,魏主别为之立永明寺千余间以处之。处士南阳冯亮有巧思,魏主使与河南尹甄琛、沙门统僧暹择嵩山形胜之地立闲居寺,极岩壑土木之美。”[33]明载闲居寺为北魏永平二年建。
《全唐文》卷二六三李邕《嵩岳寺碑》云:“嵩岳寺者,后魏孝明帝之离宫也。正光元年牓闲居寺。……仁寿一载改题嵩岳寺。……逮豺狼恣睢,龙象凋落,天宫坠构,劫火潜烧。”[34]又,《河南通志》卷五〇《寺观·河南府》云:“嵩岳寺,在登封县城西北嵩山之前,魏宣武帝创兴,孝明帝正光间榜曰闲居寺。隋开皇五年改题嵩岳寺。唐兴,重为修复。武则天幸嵩山,常以此为行宫,送镇国金佛贮焉。明洪武初重修。”[35]明寺隋季曾毁,唐初修复,明初复加修葺。文献载建寺时间与地点均同,而更寺名时间稍异,应以隋文帝仁寿元年为是。
另,《辑考》载有河南府登封县嵩岳寺,所用文献为《乾隆一统志》、《嘉庆一统志》及李邕《嵩岳寺碑》,未征引唐宋文献,未明闲居寺即嵩岳寺隋前寺名,不知储光羲《至闲居精舍 呈正上人》诗中闲居寺即嵩岳此寺。
[1]班固,颜师古,等.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411.
[2]傅梅.嵩书[M].济南:齐鲁书社,1996:594.
[3]刘世珩.南朝寺考[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77.
[4]朱金城.白居易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08-212.
[5]刘咰,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李吉甫,贺次君,等.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李昉,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3157.
[8]乐史,王文楚,等.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9]叶封.嵩阳石刻集记[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167.
[10]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1795-1796.
[11]陈廷敬,等.御选唐诗[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273.
[12]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3]萧绎.金楼子[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802-804.
[14]许嵩,张忱石,等.建康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679.
[15]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233.
[16]李贤等.明一统志[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17]吴世熊,等.徐州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510-511.
[18]顾祖禹,贺次君,等.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3951.
[19]江少虞.事实类苑[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317.
[20]谢旻,等.江西通志[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705.
[21]祝穆,施和金,等.方舆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3:324.
[22]白居易,朱金城,等.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3]陈舜俞.庐山记[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22.
[24]李汛.九江府志[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2:15.
[25]毛德琦.庐山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6:140.
[26]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23.
[27]郑虎臣.吴都文粹[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827-828.
[28]孙应时.重修琴川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9]冯桂芬.苏州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308.
[30]施宿.会稽志[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31]张淏.会稽续志[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484-485.
[32]张元忭.绍兴府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6:736-737.
[33]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6:4594.
[34]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2673-2674.
[35]王士俊.河南通志[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92.
[责任编辑 海 林]
I206.2
A
1000-2359(2010)04-201762-05
李谟润(1968-),男,广西桂林人,南开大学文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201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