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社会中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2010-08-15 00:46
关键词:中国戏曲剧种戏曲

付 婕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帕瓦罗蒂艺术中心,河南新乡453007)

论信息社会中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付 婕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帕瓦罗蒂艺术中心,河南新乡453007)

互联网覆盖率的不断增加和戏曲观众群的减少这两组一升一降的数据揭示着戏曲在信息社会中的尴尬境地。个别地方戏曲的消亡和东北二人转的火热展示着信息社会中戏曲不一样的发展观。进入21世纪,愈演愈烈的戏曲裂变打破了戏曲原有的生态形式,出现了原生态、再生态、变异生态等不同的戏曲形态。戏曲观众群的视听习惯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而作为传播戏曲的媒介载体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社会带给戏曲的冲击有利有弊,为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多种可能性。

信息化;多元审美;戏曲形态;戏曲经纪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截至2009年6月30日达3.38亿,居全球第一,已经超过了美国全国的人口总数。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意味着一个巨大的互联网市场,这个市场正在影响国际互联网原有的发展轨迹,正在改变当前互联网领域的文化习惯和商业模式。今天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戏曲也不例外。

一、信息社会遭遇尴尬的国粹艺术

当中国网民数量呈指数上升的同时,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粹的戏曲又面临着怎样的尴尬呢?数字往往是最能揭示真相的,有资料显示,中国历史上有戏曲种类394个,1949年统计的时候还有360个,1982年统计的时候下降到317个,2004年统计时只有260个,60年间损失了134种戏剧,占到总量的35%。根据1983年编纂的《中国戏曲志》统计,当时山西还存在49个戏曲剧种,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和山西戏剧研究所近期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存活在山西戏曲舞台上的剧种仅有28个,前后21年平均每年有1个剧种消亡。信息社会中信息的传递越来越迅捷,但很多珍贵的中国传统艺术却在发达的网络中消失,传统艺术在遭遇高速的信息交流时脚步是否已经蹒跚?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给传统的中国戏曲带来的是福还是祸呢?

在信息成为重要资源的信息社会中,观众需要多态势的信息和多方位的感知,因此在信息化、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的21世纪,戏曲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精雕细琢的戏曲国粹只能在一些档次高、门槛高的大剧院欣赏。观众群在缩减,戏迷尚未培养起来,年轻人看不懂,老年人看不惯,中间断档,很难想象没有了观众的戏曲会有怎样的发展空间。信息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戏曲赖以生存的环境从某种程度上遭到了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戏曲艺术正在不断消失。目前全国有不少剧种只有一个演出团体,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这些剧团可能面临着被合并、被裁撤的危险,团在剧种在、团亡剧种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戏曲由大众变为小众,由俗文化变为雅文化。一些文化遗产对于民众来说渐渐难以理解,而民众与戏曲之间“关联疏远”、“情感淡漠”,往往会造成距离感的加大,这将严重地影响戏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国粹艺术国人不关注,也确实说明了目前戏曲的尴尬。

二、信息社会与时俱进的戏曲艺术

任何艺术种类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都必须与时俱进,紧扣时代的脉搏。艺术的发展是离不开观众群的,而观众恰恰又是生活在当代的观众,是艺术发展的见证者。远离了时代的要求就是脱离了艺术发展的轨道。进入21世纪,愈演愈烈的戏曲裂变打破了戏曲原有的生态形式,出现了原生态、再生态、变异生态等不同的戏曲形态。于是传统的、现代的、老式的、革新的、派生的、嫁接的,各种形态相互渗透、相互兼容,使戏曲在保持其价值不变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从而构成戏曲生态多元发展的格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空前的文化转型期,各种文化在这一时期激烈地碰撞、交融。中国戏曲由主流文化迅速边缘化,一度在文化市场中丧失了话语权。充满着躁动与不安的中国戏曲徘徊在低谷期,这是戏曲舞台大变革的时期,也是戏曲艺术生态系统面临着时代性嬗变的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的戏曲,将不会只局限于剧场的演出,它将转变观念,开阔思路,努力寻找舞台以外的新的载体,以扩大受众群体,弘扬传统艺术。衡量一种文艺形式是否成熟和成功,除了交给时间检验,另外一个简易方式就是视其是否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戏曲团体对市场的调查研究不足,严重缺乏专业的演出经营人才,对市场培育严重滞后,艺术创新不足等问题都制约了戏曲艺术的健康发展。尤其是目前的市场化演出模式,戏曲院团必须主动去适应。”甘肃著名京剧演员马少敏说。我们不妨来剖析一下当前人气很高的“二人转”,深厚的民众基础、充满时代感的包装、高素质的专业团队是其胜出的保障。看着赵本山及其弟子和他们的“绿色二人转”,一个值得关注和商榷的问题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二人转”究竟是商业繁荣还是文艺复兴?人们花上不菲的票价,走进刘老根大舞台,到底是想看小沈阳还是想看“二人转”?

20世纪中国戏曲舞台形式虽然经过几次大的变化,但大多是在城市的舞台上,在戏曲艺术院团所排演的剧目里。对于小的戏曲班社来说,戏曲舞台形式的改革,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祖祖辈辈的口传身教、古老形态的戏曲剧目,不管是手、眼、身、法、步,还是唱、念、做、打,都较完好地保持着戏曲的原生形态。许多地方戏曲挣扎在生死线上,虽然有些小团体操作灵活但还是只能拥有极其有限的市场,这是它们真实的生存写照。信息化、经济一体化逼迫着地方戏曲必须与时俱进,在时代的大潮中不进则退。

三、信息社会戏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在信息社会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性与独特性显得尤为珍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对非物质遗产的原汁原味(authenticity)非常强调,因为“它传达着一个民族表现的自由和创造性天才”。国际社会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时,还从文化战略的高度,突出文化生态的法则。《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地方戏曲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每个地域的戏曲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就像一提起河南就会想到豫剧一样,山西的晋剧、陕西的秦腔、河北的河北梆子等等,都是当地的“名片”。

信息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所以提高戏曲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尤其是加强重点大学、综合性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中的戏曲科研力量是尤为重要的。目前地方戏曲的发展多以横向发展为主,而缺乏纵深发展,这就可能导致热极一时的剧种短时间就像泡沫一样消失。中国戏曲是世界戏剧中的一朵奇葩。中国戏曲如果从宋代“南戏”算起,已经异彩纷呈地发展了近千年并形成独有的表演特色。然而因缺乏理论总结,仍有学者不认为中国戏曲存在一个“表演理论体系”。

传统地方戏曲,尤其是珍稀的濒临消亡的剧种的保护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重视。随着国家《民族民间艺术保护法》的出台,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将会有具体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也将会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确保方案实施的有力措施。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家和各级政府会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设立博物馆,以保护和发展戏曲艺术。在文化部的领导下,将全面开展京剧艺术的资料整理工作,将各地保存的京剧文献、文物,如总纲、总讲、身段谱、工尺谱、串头、单头等进行系统的分类、影印、出版,对京剧唱片、音像资料等进行数字化管理,建立京剧艺术数据库。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全国各地艺术研究机构启动创建的“中国戏曲剧种音像资料库”,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国艺术研究院已有资料中“京剧等大剧种多、民间小戏和少数民族剧种音像资料少”的缺陷,中国戏曲剧种的艺术全貌将得以更完整地展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经对戏曲艺术进行了两次大规模保护工作,但受时代局限,以往对戏曲遗产的搜集、整理、研究,偏重于文字,音像资料的搜集整理尚不曾专门、全面地进行。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经过多方努力,已收到4万多张戏曲唱片、1.5万多小时的戏曲录音、2000多小时的戏曲录像,为建立“中国戏曲剧种音像资料库”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摄像机运用的普及,也使“中国戏曲音像资料库”的建立具备了技术条件。

四、信息社会戏曲艺术发展的契机与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戏曲信息资料的收集和获取途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只重视传统的纸质媒介和采风札记而忽视现代媒体,将失去很多有价值并符合潮流及戏曲发展规律的信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曾经“一入宫门深似海”,而今通过网络“飞入寻常百姓家”。著名戏曲频道主持人白燕升说:“戏曲应将它推广到‘外行’中去,特别是要让更多的年轻观众进入剧场,了解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让年轻人走近戏曲,很重要的一点,传播方式要有时代感时尚味儿。”

与冷清的剧场戏曲相映成趣的是网络戏曲,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地方戏曲网站、博客、论坛与QQ群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使戏曲更便捷地走进千家万户,开拓了专业与非专业人士的活动空间。传统的地方戏曲也逐渐走入了网络时代,充分利用网络存储量大、信息流快、传播面广、受众群多、互动性强、视听兼备、时空超越等优势和特点,有效突破传统戏曲所受特定区域和人群的限制,进入到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构筑起了充满艺术气息和时代特色的网络戏曲世界,使中国传统戏曲在网络世界里得到了更广大的传播,更深刻的认知。

信息社会中多元文化与多元审美观的确立,是现代戏曲发展的契机。戏曲研究应重视从全球化的视角来分析本土化的发展。中国地方戏曲若要展示在世人面前,一定要有自己东西、自己的风格,中国戏曲必须要走本土化的路线。“每一个曲艺艺种的形成都有一段美丽的历史。”著名曲艺表演家蒋会成先生如是说。中国戏曲走本土化的道路,并不是否定发展,否定创新。戏曲艺术想要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生命力,要更多地吸收一些“营养元素”,而这些恰恰来自“本土”。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不断地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大胆实践,这样才会真正形成本土化的戏曲风格。

客观地说,国家给予戏曲的支持力度并不算小,但许多地方戏曲的良性传承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许多专家建议政府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把培养演出市场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国家、省级重点院团积极开拓演出市场。然而无论戏曲艺术如何与时俱进,青年观众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周杰伦或S.H.E。只有让文化传承者坚守自己的阵地,才能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政府要弘扬传统艺术,就要用政策去扶持传统艺术的发展。弘扬传统艺术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政府的一种责任与义务。

当最传统的地方戏曲遭遇到最现代的信息化,是融合还是被融合?是福是祸呢?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时间。在信息社会一切皆有可能。

[1]邓小秋.网络戏曲的前景展望[J].中国京剧,2008(3).

[2]孙昭.戏曲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变革[J].当代戏剧,2009(3).

[3]仲言.关于京剧继承创新的几点思考[N].人民日报,2009208222.

[4]郑洁.京剧传承还要靠市场[N].北京商报,2010202209.

[5]王小峰.京剧的今天:一种尴尬的国粹[J].三联生活周刊,2008(45).

[6]李将辉,张永辉.马少敏代表坦言:戏曲困境前所未有[N].人民政协报,2010203208.

[责任编辑 迪 尔]

J892.3

A

1000-22359(2010)04-202642-03

付婕(1973-),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帕瓦罗蒂艺术中心讲师,白俄罗斯国家音乐学院音乐表演硕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音乐教育硕士,主要从事音乐表演与教育、歌剧与音乐剧研究。

2010-03-01

猜你喜欢
中国戏曲剧种戏曲
昭往彰来——《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纪实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前海”与当代中国戏曲评论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乱谭小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