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旭,徐 君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农民教育的启示
赵 旭,徐 君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晏阳初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奠基人,他的平民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为当时中国的乡村改造运动指明了方向。尤其是他提出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的核心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国农民教育借鉴。应从树立以人为本的农民教育思想,创建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丰富农民教育内容,采取多样化教育途径等方面来推进我国农民教育。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农民教育
晏阳初毕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从事平民教育事业,探索用教育改造中国社会的道路。儒家这种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是他一生坚守的人生信条,也是他从事平民教育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认为若要治国安邦,必要爱民、教民、富民、重民、强民。同时,他又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博爱和平、舍身救人、造福人类”的理念在他心灵上留下了烙印。为华工服务的独特经历,让晏阳初认识到了苦力的 “苦”,更认识到了苦力的“力”,使他立志为劳苦大众服务终生。正是这种对民众的尊重和信任以及东西方思想的交融使得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在当时具有特别的意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晏阳初通过多年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提出了 “以‘除文盲、做新民’为宗旨,以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核心,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为手段,以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连环进行和整体推行为特征,以提高多数农民的智识力、生产力、强健力与团结力,造就新一代‘新民’为奋斗目标”的建设新乡村的教育思想。[1](P5)他认为,平民教育的目的在于让每个人都知道怎样才是真幸福,兼明白求幸福的法子。平民教育就是要改变农民愚昧无知的现状,培养出具有现代素质的公民,使民族能够生存于当今竞争激烈的世界。晏阳初主张通过教育的普及,使每个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改变以往的“终结性”农民教育,最终实现农民教育的现代化转变。
晏阳初通过一系列的实地调查研究,总结出中国农民的四大病症,即 “愚、贫、弱、私”,要解决这四个问题,就要实施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贫,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1](P12)文艺教育包括文字教育与艺术教育,目的是使人民认识基本文字,得到求知识的工具,为他们更多地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提供可能;生计教育在于普及科学的知识技术,注重应用农业科学,提高生产,使农民在农事方面能接受最低限度的农业科学知识;卫生教育目的在于防病治病,培养国民的“健康力”;公民教育的宗旨在于养成公民的公共心与合作精神,提高公民的道德责任与法治意识。四大教育内容丰富,贴近农民实际,完全符合农民需要。四大教育的积极推行,使整个社会都形成了一种教育环境,使国民树立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晏阳初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治理乡村社会的教育必须依赖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种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因此他提出了实施四大教育的三大教育方式。学校式教育是实施四大教育的总枢纽,它以农村青年为主要教育对象,以实施文字教育为主,采用开导式、导生传习制方式,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教与学,注重工具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训练。社会式教育是青年农民在平民学校毕业后继续接受教育的形式,它以成人为主要对象,根据成人特点,采用讲解、表演及其他直观和直觉教育方式,以团体授课为主,向民众及有组织的农民团体进行四大教育。家庭式教育是一种联合家庭中地位相同的成员进行教育和训练的特殊方式,多与学校式、社会式教育联合施教,它主要是将社会各个家庭成员组织起来,按其特点和需要进行四大教育,目的是使“家庭社会化”,使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相应的教育。
晏阳初实施的平民教育不仅使其内容与农民生活需要融为一体,而且将平民教育的课堂从学校延伸到整个社会,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平民教育使得科学知识走进农村的千家万户,成为指导他们生活的便利工具,这对我国农民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很大,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建设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说,解决不好农民和农村的发展问题,就解决不好全国的发展问题。但是,现在的农民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国家对农民教育的投入不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教育部门对农民教育认识模糊;教育内容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实际、农村经济发展脱离;农民教育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落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农民自身素质偏低,学习观念落后,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缺乏消化、吸收能力。另外,农民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培养模式也存在问题,农村各类教育资源整合不够,不能适应农民多样化学习的需求等等。晏阳初根据旧中国的国情和农民的实际,提出了适合当时农民生活实际的教育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教育的发展,全面提升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在我国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民素质要求不断提升的今天,我们应该合理借鉴和汲取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农村人力资本。
晏阳初在论述平民教育时指出:“国家的主人翁,明明就是人民;假若人民全体,或多数,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就不怕问题之多且难”。[2](P20)他所阐述的平民教育九大信条的第一条就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而且也把此作为平民教育实践的宗旨,努力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晏阳初认为,在培养一个具有智识力、生产力、公共心的平民过程中,始终应该体现 “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教育才能适合民意,顺乎民心,才能将 “文化力”与“经济力”紧紧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平民教育的意义所在。尽管时代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但以人为本的农民教育思想却更具生命力。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关系到我国农村改革的成败。如果要大力发展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开发蕴藏在农村社会中无穷无尽的 “脑矿”,使广大农民成为自强、自立、自主的现代农民,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农民教育思想,这是农民教育事业发展之本。
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教育思想。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尊严,关注农民的个性发展,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引导、教育农民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上进的强大动力,调动农民学习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使其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从而自觉改变劳动生存状态,改善生活水平,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应该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全民教育,全国民众,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有无知识,都应该是平民教育的对象。平民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全体平民的素质。然而,我国的大多数农民是弱势群体,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农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受到限制。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培养懂知识、有能力、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要为农民创建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
一是要加强行政立法。“任何重要理念的推动,均必须通过立法的途径,成为行动合法化的主要依据。”[3](P138)所以,要使农民处于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中,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形式来保障。国家可以制定“农民教育法”,从战略高度来规范和指导农民教育的有效开展;地方可以根据各自发展状况制定地方性农民教育法规;有了法律法规,各地组织要严格执行;农民要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教育权益。
二是要拓宽农民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确保农民教育经费到位。首先,国家要增设一定比例的农民教育专项经费投入,同时也要积极运用金融、信贷、税收等手段,支持农民教育事业的开展。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努力增加农民教育经费。其次,大型企业或相关单位应该划出一定的经费支持教育机构开展农民教育活动。第三,各种社会民间组织要为其成员提供教育和培训的相关费用。第四,强化农民个体自身的教育投资意识,鼓励农民个人多投入教育。建立起国家、社会、个人共同承担的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来确保农民教育经费的到位,保障农民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是要加强监督与评价,优化激励机制,确保教育过程、教育机会和教育结果的公平、公正。首先要建立农民教育的监督监察和绩效评价办法。各级农民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应建立公示平台,及时向农民和社会公布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培训内容和资金补助等,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评价和监督;不定期组织开展检查指导和绩效评价,并邀请相关部门进行实地督查指导;了解农民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看法和意见,将农民满意度和参加教育培训后产生的效益、创业实现率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其次要优化激励机制,鼓励农民多参加教育培训。对参加教育培训的农民进行生活补贴、降低学费标准;对取得相应合格证书或资格证书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学费减免或奖励,并优先安排就业等等,以吸引更多的农民进行教育培训,从而使“要我学”变成 “我要学”。对于参与农民教育的企业、中介组织、民办学校等,予以招工的优先权,从一定的税收减免、降低贷款条件或予以贴息、土地利用、财政直接补贴等方面进行扶持,也可以直接进行奖励等。
晏阳初认为:“平民是因为缺乏某种知识,或需要某种技能,才来上学,所学即为所用,所用即为所学。倘平民学校不能满足其需求,平民教育就算失败了。”[4](P39)所以,农民教育内容必须与农民实际需求相一致。
首先,继续抓好农民的基础知识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农民掌握文字工具,使其具有初步的读、写、算能力,能够满足农民从事工作和生产的需要,为日常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基础。其次,注重农民的职业技能教育。一是要以实用技术为重点,大力开展以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为中心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绿色证书教育,并注意向农民传播现代生物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等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不断增强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二是要对农民进行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和价值观念的引导,帮助农民树立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增强农民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第三,开展农民文化生活教育,丰富农民生活。一是开展农民物质文化教育,如农村饮食文化、农村建筑文化、农村服饰文化、农村工艺文化等;二是开展农民精神文化教育,如农村节庆文化、农村音乐文化、农村游戏文化、农村民风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等。这不仅能满足农民对文化生活的向往,而且在此过程中还能陶冶农民的情操、增加农民的见识、树立农民的信心。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开展农民心理健康、法律法规、优生优育等方面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四)关注农民个性化需求,采取多样化教育途径
如上所述,晏阳初根据当时的国情,针对乡村社会教育的弊端以及当时农民的教育需求提出了学校式、社会式和家庭式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要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教育的需求,必须从农民的实际出发,重视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的多样化。一是组织农业技术专家下乡巡回讲座。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邀请掌握最新农业知识和技术发展动向的专家、学者,到农村做专题报告或系列讲座。组织村干部、农业技术员、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和其他骨干农民参加,学习最新的科技成果,并通过这些农村中坚力量的带动示范作用,大面积地推广农业生产技术。[5]二是大力发挥农业科技直通车的作用。科技直通车将教育培训媒体资源与培训教师整合在一起,直接深入乡村和农户,为农民提供教育培训、科普知识、技术推广和信息传播等服务。科技直通车为农民学员提供了便利、易学、实效的服务,真正发挥了 “流动的政策宣传车、流动的科技大讲堂和流动的技术服务站”的作用。三是大力开展网络和远程教育模式。它是指通过互联网、广播和电视包括卫星等手段向农民学员传递教学信息,从而使他们掌握系统的、前沿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一种教育形式。时代的发展使得网络迅速普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农民教育,既能增加农业远程教育的传输手段,提高农民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又有利于提高新型农民的时代性。
[1]宋恩荣.晏阳初全集 (第一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2]晏阳初.晏阳初文集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3]胡梦鲸.终身教育典范的发展实践 [M].台北:师大书苑,1997.
[4]马秋帆,熊明安.晏阳初教育论著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邹 婷.新农村视阈下新型农民教育的途径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60-63.
[6]林丽娅.构建我国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研究 [J].湖南农业大学,2007(11):36-41.
[7]田茂仁,谢雪梅,邓 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问题的思考 [J].中国农业教育,2007(2):5-7.
The Implica tion of Yan Yangchu’s Civilian Educa tion Thoughts to China Current Peasan ts’Education
ZHAO Xu,XU Jun
(Schoo lof Teaching Education,Zhejiang Norm alUniversity,Jinhua,Zhejiang 321004,China)
Yan Yangchu is the founder of the World Mass EducationM ovem ent and the V illage Reform Movem ent,and the contentof hism ass education thought is teem ing and far-reaching,while guiding the village reform movem entof his period. In particu lar,his core education concep tof"the Four Educations"and"ThreeWays"is stillworthy of learning from.We canimp rove the peasant education bym eansof education diversification,such asusing theway of fostering a people-oriented peasanteducation thought,constructing the fair and equitable education environm ent,enriching the peasanteducation contentand soon.
Yan Yangchu;mass education thought;peasanteducation
G725
A
1008-6471(2010)03-0042-03
2010-05-16
本文为 2008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村弱势群体教育需求与教育服务研究” (编号:08CGJY007Z)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赵旭 (1986—),女,河北保定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专业 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基本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