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瑞雪
(四川师范大学 成人教育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8)
宋代书院教育特点及其对成人教学的启示
段瑞雪
(四川师范大学 成人教育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8)
宋代的书院建立了一套“自学”和“讲学”的制度。宋代书院教育为世人所推崇,对社会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培养成人学员自学和探究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阐述宋代书院教育特点对成人教学方面的启示。
宋代;书院教育;成人教育;启示;借鉴
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书院教育始自于唐代末期,在宋代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得到了迅速而充分的发展。宋代书院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组织制度,并在教学上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点。随着规模的扩大,书院的执事和管理人员也有所增加:其主持人有洞主或山长、副山长、副教、助教等职,同时也有管干和副管干等负责事务的工作人员。据学者统计,宋代书院的总数,大体在 200所至 400所。宋代许多名师大儒,诸如朱熹、陆九渊、杨简、吕祖谦、真得秀、胡宏,都在书院讲过学,是积极推动书院教育的代表人物。
宋代的书院建立了一套“自学”和 “讲学”的制度。宋代书院教育为世人所推崇,对社会进步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宋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及其借鉴作用略作论述。
在宋代,书院既是教育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教学与学术研究进行密切的结合,它盛行“会讲讲会”制度。会讲和讲会均是一种学术性的聚会讲学,会讲是临时性的聚会讲学,讲会则是一种定期举行的聚会讲学。会讲和讲会的参加者不仅有众书院的大师和学生,还有社会贤达。会讲或讲会的内容多由主办者提出主题,各个学派阐述自己的观点。由于主讲大师的观点见解不同,他们相互争辩议论,实际上是将课堂讲学与学术讨论结合起来,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提高了教学水平,也激发了更多的学术创新,使书院教学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为学生创造了有益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北宋时的白鹿洞书院规定“书院聚四方之峻秀,非仅取材于一域”。[1](P208)南宋时期,不但教师实行开放式讲学,学生也可以自由听讲。名师在书院讲学,听讲者不限本院师生,外地士子也可前来听讲,如:黄斡讲“乾坤二卦时”,“山南北之士皆来集”。[2](P35-41)学术研究是书院教学的基础,教师特别注重讲述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研究成果,并把自己的著作作为书院的主要教材。[3](P57-59)
宋代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书院讲学,通常是一位大师教诲一群学生,大师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起诱导作用,注重的是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提倡学生自学,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书院十分强调学生读书要善于提出疑难,教学多采用 “问难论辩式”,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正如朱熹所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他在白鹿洞书院经常亲自与学生质疑问难。陆九渊在象山书院讲学时也强调“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4](P28-37)这种质疑问难的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生自学探究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书院还推崇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的教学方式。名师们都把指导学生学会读书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他们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概括出许多读书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学生主要以自学为主,而教师则负责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疑点进行讲解。书院十分强调读书要善于提出疑难,鼓励争辩,采用问难论辩式教学;学生要写读书日记,要求记录学习的心得、疑问,定期交老师检查;还注意发挥学问广、有才华、年龄稍大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这些无不使书院的教学经验达到了高峰。
古代官学由于以书籍为代表的教育资源极其匮乏,从而导致学术垄断、学在官府、师吏不分,在这种状态下,形成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和不容怀疑,“师严道尊”,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授予与听从、顺从的关系。另外,古代官学教育对学生入学资格还有各种规定,除了地位的差别,还有地域的限制,而书院没有这些限制,各地学生都可以到任何一所书院就学。书院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而宋代书院更是注重道德修养,为师者刻苦自勉,以身作则,师生间相处总是以道义为重,以诚相感。教师爱生,以学生获取知识为最大乐趣。如朱熹平日教人循循善诱,孜孜不倦,并以此为人生最大乐事,对学生有相当深厚的感情。学生敬师,也给后人留下 “程门立雪”这样的佳话。这些都形成了书院突出的尊师爱生的优良作风。
书院的大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提举纲领,由学生随其深浅自行体会。至于教学内容,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各有差异,决不强求一致,学生学习进度的快慢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对于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更是随其钻研体会的程度,令其各有所思,不求一律。教师有时略加点化,启发自悟,有时明白讲解,以期彻悟。另外,书院教学注重知行结合,讲求“躬行践履”。书院的大师认为只教学生“读书穷理”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读书穷理与“躬行践履”相结合,引导学生把掌握的知识义理付之于亲身实践。书院的教学寓教于乐,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术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又是书院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学制度的精华所在。书院的创建者和主持人多为学派大师,对学术有着精深的造诣,他们以书院作为宣讲、倡导自己学说和培养人才的基地;在书院的讲学过程中,积极从事学术理论的研究,不断完善、发展自己的学术主张和理论体系。自南宋始,书院几乎都沿着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发展,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书院都担负着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任务。“元代书院明载具有教学和学术研究职能者将近百处,如安徽望江慈湖书院为著名学者王幼学讲学并著〈纲目集览〉处;江西贵溪灵谷书院为元陈大力藏书及著〈论语正义〉处”。[5](P116)书院注重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做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目前的成人教学方式还是过于单一、呆板,学员的思想被牢牢地束缚,激情不能释放,能量得不到发挥。为改变这一现状,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大胆的尝试:借鉴宋代书院的 “会讲讲会”制度,采取 “校内讲会”与 “校外会讲”两种方式。每次 “校内讲会”可事先推选一至两名的教师或学员,让他们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针对课本中涉及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听众提问,讲会的教师或学员予以解答等方式相互切磋。提倡学员之间、教师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开展讨论与争辩,促使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升华。“校外会讲”则可以聘请当地有名气的教师或专家来讲学,甚至可以让两个观点针锋相对的专家同时或前后来校会讲,让学员的思想产生碰撞,在碰撞中学会辨识。这样可以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自发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活动,并撰写相关的论文。这种 “校内讲会”和 “校外会讲”的方式类似于讲座,但比讲座更自由更开放,更能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其实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只要教学始终能让学员在自由开放的、百家争鸣式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就能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想学、爱学、好学。
传统的书院不是单纯的师授生学的被动学习,而是以学生的读书思考为主,辅之以硕儒的会讲、师生间的讨论以及学生相互的切磋等教育形式。当前我国成人教育面对新的时代特征,也必须营造自由的学习空间、开放的交流环境、民主的学术氛围,赋予学员、教师民主、自由、选择的权力。要提倡课堂内外学员之间、教师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的讨论与争辩,使思想的火花发生碰撞,培养出学员活跃的思维和独立的批判性思维。当然,随着知识、信息的剧烈膨胀,教师仅仅传授给学员知识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还必须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自己的技能,以便在学习化社会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接受终身教育。
要善于向学员提问,更要启发学员自主提出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在相互的质疑问难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让学员准备 “学习问题本”,在预习的时候如实记载自己的预习心得和疑难困惑,在上新课前上交,教师对学员出现的疑惑,经过归类和筛选,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上讲解辅导。对那些课堂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引导学员利用各种媒介进行搜索、查阅与探究,并在学习本上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教师再进行反馈。这种学习法既有助于教师把握学员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又培养了学员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宋代书院里的教师大部分是理学大师,他们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在各个方面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往往常年追随教师的左右,在教师去世后,能够继承教师的衣钵,继续宣传其学术主张。教师对学生也十分关心,尽其所能地传道、授业和解惑。当今,我国一些成人学校的师生关系很淡漠,学员甚至害怕与教师沟通和交往。教师应该和学员多交流,深入到学员中去,和学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然,“学高方为师,身正才为范”,要想得到学员的爱戴,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身体力行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努力提升专业技能,拓展知识视野,提高道德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深邃思想、广博知识、优雅涵养的人。另外,教师要尊重学员的人格,关心爱护每一个学员,不要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员,更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一起完成学习的任务。只有这样,教师的教诲才能被学员真心地接受,学员也才能做到“乐学、勤学”。总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人学员虽然来源广泛、经历不一,但基本上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社会实践、职业训练经历,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与书院生徒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在教学中借鉴书院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学员的特点,制定恰当的教学计划,结合实际传授系统理论知识,重视“践履躬行”,使所学知识迅速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的同时,应结合本学科的教学活动开展成人教育的科学理论研究,认真研究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指导教学实践,使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和管理规范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书院作为中国独特的教育形式,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以其颇具特色的教育制度独树一帜。书院对我国古代的教育发展和学术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古代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上做出了积极贡献。书院能历经数个朝代不衰,这足以说明书院独特的价值所在。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其书院教育却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有益的借鉴。宋代书院的兴盛首先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宋初百废待兴,书院在担负教育职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至南宋时,书院的极度兴盛更是在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书院的发展还对宋代学术,尤其是对理学的兴起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宋代的大理学家如朱熹、陆九渊、吕祖谦都是依靠书院传播理学、广收门徒,使得理学得到了极大发展。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教育形式,书院制度不可能取代现代学校制度。但书院制度所体现出的某些优越性,完全有必要为现代成人教学所借鉴。对此,金景芳先生曾精辟地指出:书院带有民办性质,最易接近群众;书院以自学为主,便于因材施教;书院聘请名师任教,可避免照本宣科,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他认为可以成立书院,作为学校制度的补充。[6](P47-63)这些意见是中肯的,值得我们深思。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二)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李国钧.中国书院史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3]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l995.
[4]梅汝莉.中国教育管理史 [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5.
[5]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 [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6]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岳麓书院一千零一十周年纪念文集 (第一辑)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Academys’Educa tiona l Character isticsin Song Dyna sty and Its Implica tion to Adult Teaching
DUAN Rui-xue
(Institute forA du lt Education,Sichuan Norm 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8,China)
College Education of Song Dynasty’s rise and government support i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the College’s rise;College full academic atmosphere is the basis of its inherent rise. This paper describes revelation of college education of Song dynastyon adult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three areas, to create a free and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self - learning and exp loring of adult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song dynasty;co llege;adu lteducation;revelation;reference
G720
A
1008-6471(2010)03-0014-03
2010-04-16
段瑞雪 (1985—),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成人教育学专业 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成人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