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汉诺夫对上层建筑的解释及其评价

2010-08-15 00:49胡为雄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历史观马克思政治

胡为雄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普列汉诺夫对上层建筑的解释及其评价

胡为雄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普列汉诺夫对上层建筑的解释只是散见在他的各部理论著作中,他更多提到的是“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其论述的重心总是放在社会存在决定或产生社会意识的问题上,对上层建筑概念本身未予以足够的关注。普列汉诺夫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曾简明概括为生产力、经济关系、政治制度、社会心理、思想体系,研究者们将之称为“五项公式”或社会五层次。“五项公式”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与斯大林把社会意识置于上层建筑的核心地位有区别。中国学界在评价普列汉诺夫的唯物史观尤其是“五项公式”时褒贬不一。从总体上看,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的上层建筑理论缺乏系统研究。

普列汉诺夫;上层建筑;解释;评价

普列汉诺夫作为俄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最初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研究和解释却比列宁晚,并且他对上层建筑的解释也不集中而只是散见在他的各部理论著作中。本文就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理解和解释作一简要评介。

普列汉诺夫在自己的早期著作中,基本上没有使用上层建筑概念。例如,在《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1883年)一书中,普列汉诺夫在论述“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因果关系”时,使用的概念基本上是“政治制度”、“政治的支配权”、“政治关系”、“政治统治”、“政治权力”等等,他当时注重的目标也和列宁一样,在于无产阶级怎样夺取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这个机器”,他“把‘政治革命’看成达到经济变革的最强有力的手段”。①

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的最早论述,见之于他1895年出版的有名的著作《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中。不过,普列汉诺夫是从地理环境、人类的起源、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来解释国家和法的产生,来说明社会经济与社会心理的关系,来论证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故他对“上层建筑”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在该书的第五章“现代唯物主义”中,普列汉诺夫在说明柯瓦列夫斯基是“在生产方式上,在生产力状态上寻找法权史甚至整个社会制度的解释”,在强调这正是马克思早已迫切地劝告社会科学的人物去做的,并且指出“马克思的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意义在极大部分上亦是如此”之后,接着引述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那段有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著名的话:“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②在引述马克思的这段话后,普列汉诺夫指出并批评读过它的原本的大部分俄国著作家却“不理解它”。他进而强调,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家通过研究也得出了极重要的结论:“政治结构的根源在社会关系中,而社会关系是为所有权的状态决定的。”③在解释马克思的“经济与法权和政治的关系”理论时,普列汉诺夫再一次引述了马克思的话。他写道:“我们现在看一看马克思关于经济对法权和政治的关系说了些什么?‘法权的和政治的制度是在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一定的时间以前,这些制度促进着人民的生产力的往前发展,它的经济生活的繁荣。’这是马克思的确切的话;而我们问一问随便哪一个无所偏爱的人,在这些话中有没有否认政治关系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呢?”④虽然普列汉诺夫在引述马克思的原文时没有注明出处,但从这段话里至少可以看出他对“法权的政治的制度”对于经济发展作用的看法。并且,他以此为根据指出“政治和经济之间的互相作用是有的”,“政治制度影响于经济生活”,而“经济的进化引起法权的变革”。⑤但是,普列汉诺夫在这里没有明确提到法权的政治的制度是上层建筑。

在书中与论敌卡列也夫论战、批驳卡列也夫说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与马克思有矛盾(即俄国马克思主义者说“社会经济和社会心理乃是同一现象的两个方面”,而马克思本人说“经济是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赖以树立起来的现实基础”)时,普列汉诺夫从社会经济同社会心理的关系展开论述,多次提到了“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他的论述是从“私有财产怎样产生”开始的:“生产力的发展把人们置于这样一种生产关系中,在这种关系下,某些对象的个人的占有对于生产过程成了更加便利的。适合于这种情况,原始人的法权概念变化了。社会的心理适应于它的经济。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命定地建筑着适合于它的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可是,另一方面,在生产力发展上的每一个新步骤把日常生活的实践中的人置于新的互相关系中,这个新的关系是和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不相适合的。这个新的从未有过的情况必然地反映于人们的心理上,有力地改变着它。向哪一个方向呢?社会的一些成员坚持旧制度,这是停滞的人们。另一些人——旧制度对他们不利的人们,赞成前进的运动;他们的心理变向那随着时间的到来将会代替旧的、过时的经济关糸的生产关系方面去了。可以看到,心理对于经济的适应继续着,可是迟慢的心理进化先于经济革命。”⑥普列汉诺夫使用“社会心理”概念来代替“社会意识”概念,并在分析“法”这种所谓“低级的意识形态”、“科学、哲学、艺术等等”“高级的意识形态”后,进而论及了政治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动力,认为这是“生产关系在社会的政治组织中和在各阶级的政治斗争中得到自己的表现”,这表明“在经济基础上必然地建筑起适应于它的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并且,普列汉诺夫在引述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的“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的话后再次指明:“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产生的过程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之中完成的。人们不把这个上层建筑看做一时的关系的一时的结果,而看做是按其本质说来是天然的和必定如此的东西。”⑦

显然,普列汉诺夫对上层建筑的关注是在“社会心理”方面,他提到的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并未将“政治制度”一词与之混用或换用。这与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的“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⑧的提法有密切的联系。

1897年,普列汉诺夫为评论罗马大学教授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的著作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写成了《论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一书。普列汉诺夫在书中再次涉及了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但是他并没有明确使用上层建筑概念。在书中,普列汉诺夫表述了“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了社会生产过程中人对人的关系,亦即经济关系”的观点,表述了经济关系引起的一定“利益都一一表现于法律之中”的观点之后,他这样写道:“任何民族的法律、国家体制与道德都直接为其特有的经济关系所决定。这些经济关系同时也决定着——不过是间接地——思想与想象的一切创造活动:艺术,科学,等等。”⑨普列汉诺夫这里的表述,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经典式表述有相近的地方,但远没有马克思的表述精确。在整个《论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一书中,普列汉诺夫论述的重心总是放在社会存在决定或产生社会意识的问题上,故对上层建筑问题同样未予以足够的关注。

而在稍后写成、未能问世也未及标题的文稿(《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的编者将它定名为《论经济因素》)中,普列汉诺夫直接论及了“经济结构”对上层建筑的决定关系。他这样写道:“读者已经知道社会的经济结构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它不是原因本身。但它既然存在着,那它自己就要决定耸立在它上面的整个上层建筑。不过虽然如此,在解释社会现象时,究竟不能处处同‘经济’纠缠。”但是,普列汉诺夫在书中对上层建筑的论述重点却在艺术方面。当自问自答“一张大卫的名画”、“大卫派是怎样由社会生产关系中产生出的”问题时,他说:“为了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应当记住,决不是‘上层建筑’的一切部分都是直接从经济基础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同经济基础只是间接地发生关系的。因此,在讨论艺术时必须考虑到中间的环级。”⑩普列汉诺夫进而探讨艺术的特殊性即它与经济的间接联系时,认为是法国经济关系的发展突出了第三等级,影响到“大卫对自己作品的题材的选择”,影响到“艺术家对自己艺术的整个态度都改变了”。“大卫在绘画方面所完成的革新,仅仅是第三等级解放斗争的艺术的表现。”⑪

在往后的论述中,普列汉诺夫也没有把上层建筑与政治结构或政治制度联系起来,不过他的表述倒是比较清楚:“社会的一定的经济结构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一定的法律和政治关系是在社会的一定的经济结构上成长起来的。所有这些关系的总和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并决定着他们的行为。‘经济’有时候借助于‘政治’以影响人们的行为,有时借助于哲学,有时借助于艺术或任何其他意识形态,只有在社会发展的最后的阶段上,‘经济’才以自己本来的‘经济’形态出现于人们的意识中。它往往借助所有这些因素的总和来影响人们,并且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之中每个个别因素的力量是依一定经济基础上所产生的是怎样的社会关系为转移的,而这又是由这种基础的性质决定的。”⑫这里,普列汉诺夫虽然没有使用上层建筑概念,但使用了“法律和政治关系”这个差不多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概念,并且他明确指出一定的法律和政治关系是在社会的一定的经济结构上成长起来的,经济有时还借助哲学、艺术或任何其他意识形态影响人们的行为。显然,他在这里的论述再次把法律和政治关系与意识形式区分开来了。

在1907年写成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一书中,普列汉诺夫也论及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但他的论述同样不集中,因为他注重的仍然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说明存在决定意识,而没有太关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同时,普列汉诺夫在书中对另外两个问题即地理环境和社会心理发挥较多。他在该书的前5章主要是谈唯物论的基本问题,谈存在与思维的统一性,谈人的实践,谈唯物辩证法,从第6章起及以后各章节才转而论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然而,普列汉诺夫在讨论唯物主义历史观时,在第6章的行文里引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那段著名的话之后,却接着重点探讨起决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即地理环境的性质来。⑬他虽然在第7章中关注到一定性质的武装、军事技术以及部落间的法制和生产力发展的程度相适应,注意到游猎部落因生产力水平很低不能建设巨大的政治组织等问题,⑭但重点仍然是谈地理环境的作用。在第8章中,普列汉诺夫在讨论经济结构产生法权的和政治的关系时,却又把它同“存在决定意识”⑮的问题混在一起。他在引用马克思的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有关“观念的上层建筑”的语录后,接下来是讨论原始猎人的世界观、宗教观和原始社会内部意识形态中的艺术的形成。在第9章,他仍在谈论心理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只是到后来才转而谈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

普列汉诺夫在谈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时,先引述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的变更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的话,接着这样写道:“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主要的东西,就是马克思的下面一个指示:财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上形成以后,在相当时期内是帮助这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但是后来它又开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了。”“这样便发生了生产力和社会经济间的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面既然长成了社会关系、感情和概念的整个上层建筑,而且这个上层建筑起初也是帮助经济的发展,后来又是阻碍经济的发展的,那么,上层建筑和基础之间也就发生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可以拿来解释一切骤然看来似乎是跟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相矛盾的现象。”尽管普列汉诺夫在论述时表达了 “政治关系可以影响经济运动”、“政治关系在影响经济运动以前是由经济运动创造出来的”的观点,⑯但他话语的重心总是有关观念的上层建筑、心理以及精神的发展问题,未确定地研究政治意义上的上层建筑。

在该书的第13章,普列汉诺夫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作了一个简明的分析和概括。他这样写道:“如果我们想简短地说明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现在很有名的‘基础’对同样有名的‘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见解,那末我们就可以得到下面一些东西:(一)生产力的状况;(二)被生产力所制约的经济关系;(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四)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的人的心理;(五)反映这种心理特性的各种思想体系。这个公式是十分广泛的,对于历史发展的一切‘形式’足够给一个相当的位置,同时是跟折衷主义完全无缘的,这种折衷主义除了各种社会力量相互影响之外,就不能更进一步,甚至它没有怀疑这些力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事实还没有解决它们的起源问题。这是一元论的公式。这个一元论的公式彻头彻尾贯穿着唯物主义。”⑰这些话语,就是尔后研究普列汉诺夫的学者们常提到的所谓“相互影响的”“各种社会力量”的“五项公式”或社会五层次。可惜,普列汉诺夫提到这五层次后,并没有展开论述,且又在谈心理科学和批判二元论。不过,普列汉诺夫作为俄国较早论及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哲学家,他的社会五层次“公式”亦是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作解释时一种较细的分析和较正确的解说,至少他把社会中人的心理看作是“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这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与斯大林把社会意识置于上层建筑的核心地位有区别。当然,他的“社会中人的心理”的提法实际上与马克思的“日常意识”的意思差不多,但没有后者明确无误。同时,普列汉诺夫从社会经济出发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如存在决定意识的解释,及有关美学、宗教、伦理的一些观点亦不失为正确。不过,相比较而言,普列汉诺夫对上层建筑理论的解释远没有列宁的解释清晰、明确,但他的一些论点为后来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如布哈林等人所吸取。

普列汉诺夫是在列宁走上俄国的理论舞台和政治舞台之前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对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解释在俄国理论界、在西欧一些国家的学者中有一定的影响,在中国理论界也有一定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6卷本)在1960年代出版,普列汉诺夫的一些著作的单行本如 《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等在“文化大革命”时代也曾再版。2008年,《普列汉诺夫读本》亦在中国问世。从1950年代起,苏联学者研究普列汉诺夫的著作开始译介到中国,如福米娜的《普列汉诺夫的哲学遗产》(1957年)、约夫丘克和库尔巴托娃合著的《普列汉诺夫传》(1980 年)等。在 1980~1990 年代,中国学界至少出版了6本有关普列汉诺夫哲学思想研究的著作,这些著作的研究范围包括唯物史观、美学与艺术,以及地理环境的作用等方面,而对唯物史观理论的研究较为重视。就对普列汉诺夫哲学思想的评价来说,我国学者褒贬不一。王荫庭教授对其评价较高。他在《普列汉诺夫哲学新论》(北京出版社1988年)及相关论文中,充分肯定普列汉诺夫哲学上的新贡献。例如,他在《普列汉诺夫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创新性贡献》一文中强调:“普列汉诺夫作为一个有独特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出了重要的创新性贡献:在社会结构学说上提出的‘五项论’,不仅全面分析综合和补充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而且第一次提出了把社会意识划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两个层次和两个发展阶段的完整理论”。⑱另一些学者如李清昆的评价则中肯些。他在 《唯物史观与哲学史——普列汉诺夫哲学史研究评述》一书中认为:“同马克思的公式相比,‘五项因素公式’也有其缺陷。主要表现在:马克思的公式对社会结构及其矛盾运动的考察,是同论证社会革命特别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联系在一起的;相比之下,普列汉诺夫则大为逊色,他在公式中只着眼于考察各项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未能把这一考察同论证社会革命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联系起来。”“‘五项因素公式’同马克思的公式相比,既有前进的一面,又有后退的一面。就它对马克思公式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发挥和发展来说,它的确是前进了;但就它忽视社会结构诸种因素之间的矛盾运动同社会革命之间的联系来说,则后退了。而这后退的一面,正是普列汉诺夫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这一弱点的表现。尽管‘五项因素公式’存在上述缺陷,但它对社会结构认识的深化是不容忽视的”。⑲学者们的评价见仁见智是很正常的。本文对这些评价不作具体点评,只想指出的是:对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尤其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或社会结构理论,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解释并没有太新的贡献,只是使问题变得复杂一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经典性论述实际上已正确地把社会划分为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结构三个子系统:“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⑳马克思还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㉑这里,马克思的意思十分明朗: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在社会经济结构之上,竖立着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同时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式。可见,很难说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是什么创新,他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拆开列为单独的两项而让人看不到其内在联系;他把社会意识分解为心理与思想体系也不贴切,因为社会意识形式多种多样。当然,它的积极意义是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不同于斯大林把社会意识置于上层建筑的核心地位这一错误表述。普列汉诺夫的主要贡献在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他的另一个具体理论贡献,在《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这一专著中对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有很好的研究,但他对伟人创造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时具有的重大作用估计不足。从总体上看,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的上层建筑理论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其实,马克思使用上层建筑这个比喻性概念时灵活多变、赋予它复杂多样的含义。这些含义主要有三种:思想、意识,政治结构、政治制度及政治行为,信用与虚拟资本等。马克思上层建筑概念的含义还曾发生从喻指思想、观念到喻指政治结构和政治权力变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喻指思想、意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法文版《资本论》等著作中则赋予“法律的政治的”内涵而舍去了意识的内涵。显然,普列汉诺夫根本没有注意上层建筑的这些丰富含义,也没有注意上层建筑含义曾发生根本性转移和变化。他论及马克思的上层建筑概念时多是用来指称社会意识,停留在马克思前期著作中使用该概念的意义上。

[1][俄]普列汉诺夫.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A].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 1 卷[C].北京:三联书店,1961,(77):81.

[2][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M].北京:三联书店,1961.134.

[3][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M].北京:三联书店,1961.134,135.

[4][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M].北京:三联书店,1961.143.

[5][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M].北京:三联书店,1961.144.

[6][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M].北京:三联书店,1961.149-150.

[7][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M].北京:三联书店,1961.150-153.

[8]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9][俄]普列汉诺夫.论唯物主义的历史观[A].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C].北京:三联书店,1962.272.

[10][13][俄]普列汉诺夫.论经济因素[A].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C].北京:三联书店,1962.322.

[11][14][俄]普列汉诺夫.论经济因素[A].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 2 卷[C].北京:三联书店,1962.324,325.

[12][15][俄]普列汉诺夫.论经济因素[A].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C].北京:三联书店,1962.326.

[16][17][俄]普列汉诺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A].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C].北京:三联书店,1962.195-196.

[18]王荫庭.普列汉诺夫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创新性贡献[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2).

[19]李清昆.唯物史观与哲学史——普列汉诺夫哲学史研究评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49.

[20]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责任编辑:卢圣泉)

Plekhanov's Explanation and Opinion to Superstructure

HU Wei-xiong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Beijing 100091,China)

The Plekhanov's explanation about superstructure are scattered in his several theory works,mentioned more about superstructure of ideology and focused on the problem of society exist determine or produce society consciousness and ignore the concept of superstructure.Plekhanov summarized the 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as productivity,economic relations,political system,society mind and ideological system which was called “five-term formula” or five levels of society."Five-term formula"sticks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different from Stalin's society consciousness is the kernel of superstructure.Chinese academic have different assessment on Plekhanov's materialistic conception of history,especially “Five-term formula”.In all,Plekhanov didn't have system study on the theory of superstructure of Marxism.

Plekhanov;superstructure;explanation;assessment

B0-0

A

1672-626X(2010)06-0102-05

2010-07-06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和当代社会上层建筑”(08AZX 002)

胡为雄(1953-),男,湖北咸宁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历史观马克思政治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习近平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