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会会
〔浙江财经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豫浙经济发展差距的企业家精神因素分析
赵会会
〔浙江财经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角色,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豫浙两省对风险的偏好、面临的流动性约束程度、地方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不同,且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河南省的企业家精神水平落后于浙江省,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 1991年以来,浙江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超越河南省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区域经济发展
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关注位于东中西部的具体省市时,从经济史的角度看,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一种逆转的态势。以中部的河南省和东部的浙江省为例,通过对两省历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比我们发现,1952年河南 GDP是浙江的 1.47倍,但从 1991年起浙江 GDP总量开始反超河南,至2008年浙江 GDP总量是河南的 1.17倍。而这个变化是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出现的,那么,在相同的对外开放大环境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河南省经济发展,而浙江省却能够后来者居上呢?为什么浙江从此步入工业化的高速增长阶段,但河南省适应市场经济的步伐却明显缓慢呢?
劳动力、资本、技术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人力资本自内生增长理论形成以来也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要素。因此,本文首先对劳动力、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四个方面的要素投入量进行对比分析,寻找豫浙经济发展差距变化的原因。
1.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使用历年统计年鉴提供的就业人口。从就业人数来看,河南省从业人员数量一直高于浙江省。2008年,河南从业人员为 5835万人,浙江从业人员 3486.53万人,河南是浙江省的 1.67倍。
2.物质资本
对于物质资本,采用的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物资资本存量,以 1990年为基期,1995年以前,浙江省物质资本存量一直低于河南,而从 1995年,浙江省物质资本开始以加速度的形式超越河南,1995年浙江省物质资本 2532.4亿元,河南省物质资本为2396亿元。
3.技术
对于技术,采用专利申请量进行对比分析。自1985年中国正式实施专利法至 2006年,浙江省的专利申请量一直超过河南省,并且差距不断扩大,1985年浙江省专利申请量是河南省的 1.21倍,至2006年扩大到 4.59倍。
4.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法衡量。河南省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浙江省,且河南省从业人员数量高于浙江省,以教育测量的人力资本水平始终高于浙江省的人力资本水平。
上述对比分析显示,自 1991年浙江经济总量超过河南以来,浙江省劳动力数量以及用教育衡量的人力资本量均低于河南省,而浙江省物质资本存量增长迅速。但不能简单地说,豫浙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归结于物质资本存量的差异。如此,就无法很好地解释 1991年与 1992年河南省经济总量落后于浙江的原因。如丹尼森 (E.F.Denison)所言,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1]那么或许可以将豫浙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化归因于资本、劳动力以及人力资本的生产率差异。但为什么浙江省物质资本存量呈现出较高增长率或者生产要素的生产率较高呢?我们将之归因于企业家精神,因为企业通过生产要素的组合形成产出,是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微观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熊彼特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为企业,把职能是实现新组合的人们称为企业家”,并提出了新组合实现的五种形式。本文参照 Hébert和 Link以及李宏斌等的方法,[2]将企业家精神限定在两方面:企业家创业精神 (BE)和企业家创新精神 (IE)。在中国,企业家创业精神主要体现为非国有企业的建立,但考虑数据的可得性以及非国有经济中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比重,故采用私营企业和个体户数衡量。从 1992年以来可得的私营企业及个体户数来看,浙江省一直高于河南省,1992年是河南省的 1.43倍,2008年是河南省的 1.44倍。熊彼特式的五种创新是难以准确测量的,由于企业家创新精神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因此采用专利申请数量衡量企业家的创业精神。
浙江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土地、矿产、能源等生产要素缺乏的状况下,在国家并无特殊优惠政策的情况下,浙江自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其经济发展模式被称为浙江模式。
浙江的经济发展、浙江模式是与民营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浙江是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大省,私营企业数从 1988年的 2256户增长至 2008年的 51.8万户,个体户数从 1988年的 3.14万户增至 2008年的 190万户。2009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私营企业所占比例为 39.21%,其比重和增长速度在所有经济类型中居于首位。可以认为,民营经济在浙江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与浙江民众具有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是息息相关的。
在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企业的建立带动了社会人员的就业。新企业的建立一方面增加了自我雇佣的人数,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其他人员的就业。2008年,浙江私营企业和个体户数为 241.8万人,其中私营企业投资者 107.6万人,私营企业、个体经济总就业人数达1154.1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 33.10%。
其次,企业的发展增加了社会财富。企业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主体,企业产值是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私营企业所占比例为 37.17%,2009年为39.21%,其比重和增长速度在所有经济类型中居于首位。2008年浙江私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浙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22.86%。
最后,企业创新推动了技术进步。企业是科技活动中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2008年浙江科技活动经费的 82.13%来自工业企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构成了社会科技活动人员的主体,2008年,浙江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社会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为77.92%。从技术创新的核心部门研发部门来讲,2008年浙江来源为企业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 85.74%,企业研发人员占总研发人员数的81.28%。
个体选择成为企业家,从事企业家活动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既包含经济因素,又涵盖非经济因素。其中影响个体选择的经济因素大体可以分为风险偏好、流动性约束以及制度三种,非经济因素主要是指社会文化因素。
1.风险偏好
新企业的建立、新组合的实现意味着承担成功或失败的风险,在选择成为企业家或被雇佣者以及生产中是否进行创新时,行为主体对风险的态度起着重要作用。人们承担风险的意愿是不相同的,不同的主体对风险有着不同的偏好。在成为企业家以及成为被雇佣者的选择中,假设预期效用相同的情况下,风险规避者更愿意选择一份有确定性收入的工作——成为被雇佣者,而风险偏好者则愿意选择冒险——成为企业家。
从浙江省和河南省就业人口的职业选择可以看出,浙江人具有风险偏好者的特点,拥有一种勇于冒险、愿意创业创新的精神,而河南人则相对保守,表现出风险规避者的特征,更愿意选择成为被雇佣者。在资源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浙江人选择冒险和艰辛创业,创建民营企业,发展国民经济。2008年年底,浙江省个体私营企业合计 241.8万户,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私营企业投资者 107.6万人,次于广东省、江苏省及上海市。而河南人则选择到广东、浙江等东部省份打工,经历了外出打工的浪潮。2009年 1月河南调查总队对全省 41个县的 420个行政村、4200户农民家庭进行了农民工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 4200户农民家庭中,2008年实有就业劳动力 11736人,其中外出从业人员3517人,占就业劳动力的 30.0%,而浙江省是其外出打工的第二大选择地。
2.流动性约束
流动性约束,是指经济活动主体 (企业与居民)因其货币与资金量不足,且难以从外部 (如银行)得到,从而难以实现其预想的消费和投资量。企业家创业、创新活动的资本来源主要是自身积累、政府支持以及外部借贷,一般来讲,借贷是资本的主要来源。因此,经济社会中是否存在严重的流动性约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区域的企业家精神水平。
资金借贷的来源主要有银行借贷和民间借贷,在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发展的初期,中国各地区银行借贷政策相差无几。不同的是,江浙一带素来富庶,民间借贷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浙江民间借贷再次兴起,以温州、台州为中心的民间金融发展迅速,在 20世纪 80年代初至 90年代中后期,民间出现了各种钱会,至 2004年浙江省民间融资达 550亿元,有效解决了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而在 2003年河南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以及 2007年 -2008年报告中都可以看出,融资问题已经成为河南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民间融资没有形成有效的规模和体系,在河南省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发展的初期存在着更强的流动性约束,企业家在获得资金支持上存在更多的障碍,这是河南省企业家精神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3.政策环境
自由开放的制度框架对鼓励企业家的发现和创新是极端重要的 (Kirzner,1973),只有在一个自由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家精神才能得到充分发展(Lee,1991)。[3]而在中国 ,政府通常是“大政府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同样是一个“大政府”,地方政府的干预对企业家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区域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实现程度。
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进行国有投资布局。地处东海海防前线的浙江国有投资少,1950年 -1978年国有单位固定资本投资累计为120.02亿元,人均 338.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位于全国倒数第一位。迫于农村人多地少的巨大压力,浙江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寻找新出路的动机,同时浙江人骨子里具有强烈的创业和创新精神,这些使得浙江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夹缝中不断发展壮大,在 70年代中期,就出现了大量的地下民营经济。浙江地方政府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采取了默许的方式。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上,浙江实现了“抢先一步”的制度创新,在 80年代即民营经济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出台了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如《温州市个体户经营者管理暂行规定》(1987)等。这极大促进了企业家创业精神、创新精神由潜在变为现实。而在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消失后,浙江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摆脱了经济体制的束缚,得到进一步快速发展。如在技术创新方面,2000年开始,浙江省政府逐步推出促进技术创新的多部意见、法规,如《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2001)等,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和社会各方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
与浙江省相比,虽然河南省同样注重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技术创新,但在起点上就落后了一步。农村承包经营后,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开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河南从上到下大搞经联社。直到国务院出台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 36条,民营经济才开始真正摆上河南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4]河南省关于私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可追溯到 1992年河南省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这要比浙江省晚得多。可以看出河南省在关于私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方面是追随中央政府,甚至落后于中央政府的。虽然 1992年后,河南私营经济、个体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环境,特别是中原经济区的提出再度引起了社会各方对河南民营经济的探讨热潮,但相比浙江政府为民营经济发展所创造的相对自由、宽泛的小环境,以及有利于实现企业家创业精神、创新精神的社会氛围,河南与浙江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直接影响了河南省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的实现,是河南省企业家精神低于浙江的主要原因之一。
4.社会文化因素
浙江文化里一直流淌着一种创新冒险的精神气质,一种大气开放而能兼收并蓄的生活态度,一种理性务实的人生追求,一种工商皆本的价值理念。在市场经济实践中形成的“浙江精神”最本质的核心是:创业、创新,这与企业家创业精神、创新精神是一致的、统一的。而在源于农耕文明并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河南传统文化熏陶下,河南人普遍形成了重土和耻言利的价值观以及浓重的官本位思想,并产生了正统保守和缺乏创新的心理定势。在东部发展民营经济时,在河南办人民公社、吃大食堂、搞平均主义、办集体企业比较容易得到赞同和支持,搞私营个体经济、让少数人先富阻力较大。[4]这种价值观以及心理定势不利于企业家的产生,制约着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
通过对河南省与浙江省的比较分析,本文认为,豫浙两省对风险的偏好、面临的流动性约束程度、地方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不同,且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河南省的企业家精神水平落后于浙江省,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 1991年以来,浙江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超越河南省的重要原因。社会文化的差异也是河南省对市场经济适应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对风险偏好、流动性约束以及政策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正统保守的河南文化中引入创新创业的文化元素,改变因循守旧的心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是推进包括河南在内的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起飞的当务之急。
[1] 丁冰.现代西方经济学说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 李宏斌,李杏,姚先国,等.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J].经济研究,2009(10):99-108.
[3] 张晔,刘志彪.政府干预、经济自由与企业家精神 [J].南京社会科学,2004(9):336-343.
[4] 王永苏.河南民营经济三十年的回顾与思考 [EB/OL].http://www.shangdaozaixian.com/Ht ml/health/1259.html.
(责任编辑:高 敏)
10.3969/j.issn.1008-3928.2010.05.016
F061.5
A
1008-3928(2010)05-0065-04
2010-08-23
赵会会(1985-),女,河南开封人,浙江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现代化与都市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