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实例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还是学生课堂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它在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列举实例在课堂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例(Nunan 1991:12)。教师不但可以通过举例使理论更加生动、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专注课堂,从而加深理解,还可以通过提问使学生调整自己的语言,参与课堂交流、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等综合能力(Richards 1996:35)。
外语教育中实例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无需赘言,尤其在语言学研究领域,特别是语用学研究特定语境中的话语生成与话语理解,因此它离不开语言使用的语境因素,比如说话人、听话人、时间、地点或空间、场景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语用思想,既然是一种实用科学,必须要有实例佐证,这样语言理论才不会空泛。
目前西方对实例教学的研究较为深入,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本文将试图以Salvatore Attardo教授2010年5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语系的语用学专题讲座为例(Attardo 2010),通过对该专题讲座的观察和录音语料的分析,对教授列举的实例以及以及学生对不同理论问题的实例反馈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此探讨外语教育中的实例教学,专注其实施过程和积极效果。并提出一些提高外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原则,预计该研究能对今后的外语教学有所帮助和启发。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Wagenschein)和克拉夫基(Klafki)曾于1956年提出范例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运用此法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独立学习,而不是要学生复述式地掌握知识,要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进一步发展所学的知识,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行动的能力。从另一角度讲,也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通过接触教学内容的范例,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国内学者李红云(2001)按照教学功能、内容、形式和来源把教学实例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并且指出实例教学可供选用的实例是非常丰富的关键是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注意收集和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去粗取精加工改造以成为适合教学需要的真正的范例。任晓玲(2007)认为外语课堂研究不仅涉及教学法研究,以及相关的语法、词汇、听说、阅读等方面的教学活动,更着眼于课堂互动。因此通过实例的引入,教师举例,学生积极思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掌握语言能力,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宗晓艳(2009)通过Photoshop软件课程的建设提出实例教学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实例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策略。以上研究对于提高改进教学模式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本研究中的实例教学不同于上述范例教学。这种例子不一定局限于样板和范式,而是大量的鲜活生动的与学习者密切相关的实例。这样对于联系理论和加深理解都有更大的帮助。本研究将实例教学中的实例分为两类:教师的实例和学生实例。这样的循环相互启示的模式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2010年5月,美国的A&M Commerce大学的Salvatore Attardo教授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语系研究生做了语用学专题讲座。Salvatore Attardo教授是国际《幽默》期刊主编,是该学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本次专题讲座一共32个学时,分为12章,每章各有侧重点,涉及语用学历史沿革和该领域国际学术研究前沿。为了本研究表达简明有效,研究人员略写了各章的理论部分,重点阐述讲座中的实例教学。
第一章主要讲解普通语言哲学(Ordinary language philosophy),介绍了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和奥斯汀(Austin)格莱斯(Grice)的生平和学说理论。以及格莱斯学说的研究难点所在。教授讲述了有关格莱斯的故事:格莱斯的学术文章里面充满幽默,在不明的情况下极易误解等。这些生动的故事改变了听众对于这些语言大师的既有看法,这样既拉近了学生和专家之家的距离,也加深了对于语言学领域的了解。这样的开场使学生对讲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章介绍了言语行为(Speech acts)以及赛尔(Searle)的观点。包括言内行为理论,言外行为理论和言语表达效果等。教授用了象棋中的规则来说明语言学中的种种规则,比如规定性原则。例如:没有既定规则就不成其为象棋。以此说明语言中的规则也是如此。
第三章是关于格莱斯的语义理论。包括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Meaning NN)。在讲解中,教授首先给了一些常见的例子,然后用切身实例佐证,比如他在家里办一个烧烤宴会,因为庭院地方狭小,他把车停在院子门口,这样来宾的车就堵着进不来。教授问到这样的举动是自然意义还是非自然意义?在把这个颇为复杂的例子分析明白后,为了让学生彻底明白,教授让学生每人举一组关于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的例子。比如“乌云”意味着“快要下雨”就是自然意义;“红灯”代表“停”是人为约定的,因此是非自然意义。这样听众们参与其中,用丰富的实例加深了对语义理论的理解。
第四章讲解了格莱斯(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合作原则主要包括“数量原则”(Maxim of quantity)、“质量原则”(Maxim of quality)、“相关准则”(Maxim of relation)以及“方式原则”(Maxim of manner)。在这一章中教授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让听众也依样说出自己身边的例子。例如一个学生的例子就是考研后成绩不理想,朋友问她考得怎么样?她边嚷着说今天又出新电影了,你看了吗?这就是违反相关原则的例子。
第五章讲解了学术界对于该合作原则的演化和评论。比如对于合作原则的违反和该违反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比如合作原则的违反产生的幽默以及委婉语等。例如:甲问乙,你知道现在几点了吗?乙回答说,知道。这样对数量原则的违反中产生了幽默。
第六章主要是讲解Kasher的理性原则 (Rationality principle)。例如在三个饭店中作出选择,考虑价钱、距离、服务等因素,教授幽默地提及也会考虑服务员的因素,让听众们忍俊不禁,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第七章讲解了会话中的合作、竞争和隐含交流(Covert communication)。合作原则并不是与竞争相冲突的,在竞争中人们也要在其中遵循一些原则在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时候也帮众他人。隐含交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流方式,其中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有关会话含义理论(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教授讲了一些小故事,例如花以及跳火车对于性的暗示。
第八章为非合作的模式(Non-cooperative modes)。饱含欺骗、伪装、虚构和幽默等。其目的不在于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思,与隐含交流有一定的关系。第九章主要关于格莱斯的理论,它是建立在理性原则上的道德准则。第十章指出格莱斯会话含意理论主要关心“暗含交际”,而关联理论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语言交际的认知过程,对暗含与明说交际给予了同样重视。第十一章介绍了莱文森(Levinson)对语用学的影响。
第十二章介绍了形式语义学(Montagovian semantics)。教授还讲解了趣味十足的反语和讽刺。他更正了普通学者对于Irony的理解,指出目前教材以及词典中的定义是有失偏颇的。在讲座中,教授应用大量生动有趣的实例,包括他的切身体会,他和语言学家的交往,以及其他一些很有意思的例子。例如,爸爸看到儿子脏乱的房间,说还挺干净的哦。然后教授让学生每人轮流举例子。教授妙语连珠,穿插大量的习语和典故,这些例子的解释和佐证使得整个讲座趣味横生,气氛空前活跃。
实例在语言学习上意义重大,因为很多实例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合理地运用实例能够帮助加深理论的学习。而且在选取例子时,学生都参与其中,每个人都见证了知识的累积和自己的进步。旁听的老师们也反应说讲座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例子让他们对语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深入浅出、结合实践的学术讲解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这样的授课方式让老师和学生们都受益匪浅。
笔者对教授列举的实例以及以及学生对不同理论问题的实例反馈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此探讨外语教育中的实例教学,专注其实施过程和积极效果。本研究由于只限于一所学校的单一课堂,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能普遍反映所有外语教学课堂的教学状况。但通过这个跟踪研究可以窥斑见豹,初步总结出实例教学的积极意义,进而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第一,教师讲述理论的同时应该辅以现实生活中大量相关生动的实例,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记忆,以此减轻学生负担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师可以采用自身举例和学生轮流举例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可以避免部分学生孤立消极沉默,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互动。还可以通过提问使学生调整自己的语言,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等综合能力。
Attardo,S.(2010).Lectures on Pragmatics i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Nunan,D.(1991).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M].New York:Prentice Hall.
Richards,J.(1996).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李红云(2001).教学实例的类型——师范教育学心理学实例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4)。
任晓玲(2007).论英语听力教学技巧与策略——实例考察及分析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5)。
宗晓艳 (2009).《Photoshop软件应用》课程实例教学策略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