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2010-09-05 04:12:04杨伟燕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语料库译者原文

杨伟燕

(汕头广播电视大学,广东汕头 515041)

新闻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杨伟燕

(汕头广播电视大学,广东汕头 515041)

文章通过分析自建的当代新闻英汉平行语料库和当代汉语原创新闻语料库及LCMC,探讨当代新闻翻译规范。研究发现:在具体词语使用上,译者采取的操作规范主要体现的是传统化期待规范趋向,在句子、段落、篇章等结构形式上,译者采取的操作规范主要体现的是陌生化期待规范趋向。另外,研究还发现译文的确是“第三符码”,拥有自己的独特特征,当代新闻翻译的主要翻译单位是句子。

语料库翻译研究;翻译规范;新闻;翻译单位;第三符码

引言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的范式逐渐发生转变,由传统的规定性研究转向描述性研究。这种转变的最突出表现是90年代末由语言学派诞生的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和几乎同时产生的文化学派所主张的描述翻译学。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研究侧重于文本的对照,强调译文与原文的“等值”,是以原文为取向的研究,而描述性翻译研究“突破了单纯文本构成的封闭空间,将翻译视为一种历史和文化行为,在目的语社会文化这个大环境中研究翻译、考察翻译与译入语文化的互动关系”(韩子满,刘芳2005)。它是目的语取向,客观地描述实际发生的翻译现象。描述性翻译研究和语料库研究都是采取自下而上、描写性的研究方法,这使得二者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派之间的借鉴和融合是当代翻译学独立发展的必然趋势,语言学派的语料库研究和文化学派的描述性研究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语料库翻译学已成为翻译研究的新范式(王克非2006)。语料库翻译学通常都称为“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语料库语言学的工具和方法为描述翻译学提供了实证的基础,而描述翻译学可以为语料库语言学提供研究的对象和理论框架。本文就将用语料库的方法来研究当代新闻翻译规范,属于语料库翻译研究。文章将借助语料库对当代新闻翻译语言的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继而发现制约译者们决策的翻译规范。同时,还要通过实证性研究,去回答以下问题:翻译语言是否是一种“第三符码”?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当代译者主要是以什么为翻译单位的?

1.翻译规范及相关研究

翻译规范是描述翻译学的重要概念,国外的Toury(1995),Chesterman(1997),Hermans(2004)等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Toury认为翻译是一种社会行为,翻译规范是内在化了的规则,体现某一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对行为的制约,翻译规范是“译者在特定的时间、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所做出的有规律性和习惯性的选择”(廖七一 2001:314-315)。Toury对翻译规范的研究方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提出,规范无法直接观察到,因为它们已经内化为译者的行为模式,但是我们能够观察到在一定规范制约下的翻译行为和产品的某些规律。翻译规范的存在使特定时期的翻译文本总体呈现某些规律性和倾向性的语言特征。这种特征只能通过对大量翻译文本的分析来加以识别。通过研究这些规律,我们可以重构翻译规范。Toury在区分翻译行为(translation act)和翻译事件(translation event)时指出,从译文语言特征就可以推测出译者遵守的操作规范,进而反映出对译者行为进行制约的社会文化情景因素(Chesterman 2007:90-97)。

Baker(1993:233-250)等人在用语料库研究翻译中发现译文具有一些“翻译普遍性”特征,即“在译文中而非原文中展现的典型特征,这种特征不是特定语言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译文具有自己固有的特征,被视为与原文或目的语原创文本不一样的“第三符码”(Cowie,Moira 1997:172-173)、第三种状态(杨晓荣)或韩子满(2005:14-18,138)、孙会军(2005:161-170)等人提出的杂合语。这些研究者的成果都表明译文拥有自己的独特语言特征,因此也就有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Toury把翻译规范分为三类:初始规范、初步规范以及操作规范。Chesterman,Nord等人又提出了期待规范、专业规范、组成规范等等。这些规范有些涉及内容基本相同,只不过名称不一致。胡显耀(2006)在把握它们本质内容的基础上,把这些学者的不同规范归纳为两种规范:外部规范和内部规范。外部规范包括期待规范和选择规范,指读者和社会机构制定的翻译政策和对翻译总体性质的期待和社会群体如何“选择”翻译文本、源语语种等的规范,这两种规范都不涉及翻译的具体操作过程。内部规范包括操作规范,是关于翻译的具体策略的规范或者翻译的过程规范,它与翻译行为的关系更直接。

期待规范又分为“陌生化期待”和“传统化期待”(胡显耀2007:214-220)。陌生化期待是指读者对作品中异质性材料的期待,希望看到译文中的“洋气”和“洋腔洋调”,为目的语语言带来新鲜成分。许钧、袁筱一和姜秋霞、张柏然的调查都表明,当代读者偏爱“等值”的译文,即尽量保留原文语言文化特色的译文(韩子满2005:14-18,138)。这就说明当代读者有陌生化期待,希望在译文中看到在本土文学中看不到的东西。但是,陌生化期待不是无限制的,正如秦洪武(2000:368-373)所言“任何语言系统都有自身的结构规律,语言结构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结构张力”。传统化期待是指期待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和文化传统,至少在语言上要符合目的语的基本特征,容易理解。因为“可理解”是翻译的必要前提。这就说明,当代社会这两种期待规范是并存的。

选择规范包括对翻译文本、原文语种、译者等的选择,主要跟各个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状态有关,它不直接决定翻译的操作。

在两种外部规范的制约下,译者的操作规范必然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据Baker等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者关于“翻译普遍性”的研究和连淑能(1993)等对比语言学者的研究,研究者提出关于当代新闻翻译的四种操作规范的假设,即:(1)意合或形合;(2)简化或繁复;(3)明确与暗含;(4)常规或变异。如果译文中表现出意合、简化、明确或常规的语言特征,那就说明当代社会存在传统化期待规范趋向,反之就说明是陌生化期待趋向。

操作规范共分为词语操作规范、句法操作规范和篇章操作规范三个层次。文章将用语料库逐一来考察这些规范,并验证在不同层次上采用的上述关于操作规范的假设。

2.新闻翻译语料库的建立

Baker(1995)指出可以用于翻译研究的语料库主要有两种: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都可用于翻译研究,前者用于比较原文与译文语料库,后者用于比较翻译文本与非翻译文本。平行语料库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从特定原语译入译语的语言转换规范;可比语料库的意义在于识别翻译行为不同于原创性文本的特征。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平行语料库和一个参照语料库,另外在有些地方还参考了胡显耀(2006,2007)研究发现的当代汉语平衡语料库(LCMC)中的相关数据。

平行语料库由50篇英语新闻及其对应译文组成,参照语料库是50篇当代中国新闻组成。选用的平行语料来自陶洁(2008)。“所选篇目均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陶洁)。“所有译文均出自名家手笔”,由李文俊、施咸荣、陶洁、黄源深等21名知名译者在上世纪90年代翻译的,他们的译文能较好地代表当代新闻翻译的现状。英语原文和中文译文总字数分别是67087,118742。参照语料库入编的语料主要选自丛培香等(2004)。选择的都是1949年以后的新闻,主要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这些作品也都是名家名作,以大陆作家为主,总字数是109927。两个语料库的汉语部分规模大致相同。英国Lancaster大学语言学系建设的“兰开斯特汉语语料库”(LCMC),也将作为本研究的一个参照语料库。LCMC选用的语料是1989-1993年的,涉及各种体裁的文本,和本研究中的原创新闻和译文几乎在同一时间段产生,因此可以作为本研究的参照语料库。

在建立好语料库之后,研究者利用Wordsmith工具箱的相关工具,就可以分析出译文的各种语言特征,进而反映译者们遵守的各种翻译规范。

3.当代翻译新闻的词语操作规范

Laviosa提出并验证了英语翻译叙事文的四个词语使用模式:(1)翻译文本中实义词相对于语法功能词的比例较低。(2)翻译文本中高频词相对于低频词的比例较高。(3)翻译语料库的词表表头覆盖语料库的范围较大。(4)翻译文本的表头包含的词目较少。这四个模式都与翻译文本“简化”和“常规”特征的假设有关。本文将主要围绕三个模式来考察当代汉语翻译新闻的词汇使用特征。

3.1 用词的丰富性

用词的丰富性是指相同长度的语料中不同词语的数量大小。可通过语料库的类符形符比(TTR)来衡量。一般说来,语料库规模越大,类符/形符比越小。若语料库规模相同,TTR越大,就说明用词越丰富,反之则说明词汇比较贫乏。通过TTR值的大小可以比较不同语料库中词汇量变化的大小。但由于在一定时期内语言的词汇量有限,因此语料库容量不断扩大,形符数持续增加,但类符数却不一定会随之增加;语料库容量越大,形符类符比反而会越来越小,因而不同容量的语料库的形符类符比不具备可比性。故语料库语言学一般用标准类符形符比(Std.TTR)来衡量语料库的词汇变化。表1、表2是原创新闻50篇、英语新闻50篇、中文译文50篇(下文简称为原创、英文、译文)和LCMC的相关统计数据。

表1 :各语料库的形符类符统计

表2 :翻译新闻语料库Std.TTR总体情况

从表1和表2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译文的Std.TTR都低于原创新闻及汉语平衡语料库的数据,反映出译文词汇量变化较小。

在标准形符/类符比上,汉语翻译文本比汉语原创文本上低了1.58个百分点,低于英语原创文本4.67个百分点,也比LCMC低3.75个百分点。汉语翻译语言在用词丰富程度上明显低于英语源语和汉语原创语言。这一差异说明,汉语翻译新闻在用词丰富程度上低于汉语原创新闻和英语源语新闻。该项统计结果支持翻译语言较原创文本用词简单这一假设,也证实了Baker等人提出的翻译普遍性中的“简化”假设。

3.2 词类分布情况

为了考察不同语料库的用词特点,研究者采用词性标注软件对各语料库进行了词性标注。中文语料库采用ICTCLAS1.0版。汉语通用语料库LCMC也是采用此软件进行标注的,所以这几个中文语料库的数据可以进行有效对比分析。英语新闻语料库使用CLAWS7进行标注。

借助这两个软件完成语料库词性符码之后,研究者还要认真校对,然后利用Wordsmith的Wordlist等工具统计出这三个语料库的用词情况,见表3:

表3 :各语料库不同词性单词使用情况统计表

从表3可以清楚地看出:(1)从总体上来说,中文翻译文本和英文新闻原文词类分布的差距比较大,和中文原创文本的情况基本差不多,当代新闻翻译语言符合当代汉语的基本特征。翻译语言和汉语原创语言的共性要远远多于二者之间的差异,但还是有部分词类差别较大。例如,英语代词、介词和连词等虚词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汉语原创新闻。受这一差异影响,汉语翻译语言在这些词类的使用上明显高于中文原创文本使用的语言。译文中名词的比例是各语料库中最低的,但动词比例接近最高,可能是翻译过程中发生了词类转化。在研究中,研究者的确发现了很多这样的现象。

(2)译文中,连词和介词类功能词的增加,可以使句子之间或短语间的逻辑关系更明确,语法关系更清楚,逻辑关系外显化,反映了译者们遵守了“形合化”的操作规范,这也是一种“简化”的操作规范。代词可以使指代关系更明确。译文中,代词的频率比原创新闻高近4个百分点,比LCMC多6.24个百分点,甚至比英语原文的代词还要多出0.83个百分点。翻译新闻词表前30位中出现了6个人称代词,所占比例是6.99%,原创新闻中只有4个,所占比例是3.82%,LCMC中也仅4个,所占比例是2.28%。英语原文共八个人称代词,所占比例是6.29%。与英语及其它印欧语言相比,汉语代词的类型较少,使用频率较低。汉语常规的指代方式主要以“名词复现”和“零代词”为主,显性代词的使用频率一般较低。这反映了另一个操作规范,即明确化规范。

翻译新闻中使用的常用词不仅数量较多而且使用频率较高,即重复的次数多。这证明了翻译新闻词语操作的简化假设——当代汉语翻译新闻与汉语总体及非翻译新闻相比,倾向于重复使用一定数量的词语,常用词更多,频率更高。为什么译语语言会出现这些特征?认真观察这3个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英文新闻的数值都是最高的。虽然翻译新闻的数值都跟原创新闻的数值更接近,但还是在往英语语言特征方向上有所偏移,这就反映出译文的“杂合性”特征,可以说是“第三符码”。

语料库统计语言特征的比较说明:与当代原创新闻相比,汉语翻译新闻的类符形符比更小,高频词的数量更多而且比例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翻译新闻的用词范围较小,反复使用一定数量的词语等假设。这些词语使用的特征反映出当代译者翻译新闻在词语层面上主要采取的是简化的操作规范,反映了传统期待规范趋向。但有些词,如“尽管”、“虽然”,用法和原创新闻不一致,这又体现变异的操作规范,反映了陌生化期待规范趋向。

4.当代翻译新闻句子层次操作规范

4.1 英汉语句对应情况

当代翻译新闻句子层次有什么特征呢?是否以句子为翻译单位呢?

研究者采用许伟(见王克非,胡显耀2008:19)的方法,采用手工的方式把平行语料库的前30篇文章的每句变成一段并分别加上编号。通过对照英文的段落编号和中文译文的段落编号所代表的句子内容就能发现句子对齐情况,是原文的一句对应译文的一句(1:1),还是原文的两句合译成了译文的一句(2:1)等等。研究发现:

1 )1 :1 对应的句子频率最高,从53.2%到100%不等,而且这三十篇文章中八成的1:1句子对应率都在70%以上,还有3篇完全对应,低于60%的仅4篇。这三十篇1:1句子平均对应率为80.9%。

2 )除了1:1对应的句子之外,第二个常见的是1:2句对。这两者相加之后,九成的文章句子对应率都超过了80%,接近三分之一的文章达到100%,这三十篇文章1:1和1:2之和的平均句子对应率为89.5%。

3 )“由于英汉思维习惯和表达方法的差异,改变语序、重组结构便成了翻译中的一种常用手段”(王恩科等2007:158)。研究发现,虽然在句子内部顺序调整、结构重组的现象很普遍,但是在句子之间打乱原文结构,重组新句子的频率非常低,在这三十篇文章中,像2:2,3:2这样的重组句非常少,总共只有14处(原文共3335句)。

4 )语句对应关系间接反映翻译转换单位(王克非2003:410-416)。对“翻译单位”的选择和把握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许多翻译工作者的重视。国内外很多学者表达了自己对翻译单位的看法,涉及以词、词组、小句、句子、句群、语篇、文化等为翻译的单位,如王德春、巴尔胡达罗夫、罗选民、葛校琴、司显柱、张梦雅、韩江洪、Bassnett和Lefevere等。但从本研究的上述数据看,在英汉新闻翻译过程中,句子是翻译的一个主要转换单位,译者们基本以句子为翻译单位,原句太长的就翻译为两句或更多的句子。

5 )“音乐美是英汉语新闻语言的重要美学特征。对于新闻而言,其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上”(童兆升,卢志宏2009:89-93)。节奏是新闻的脉搏,高健先生认为,停顿是新闻节奏的最主要的因素(同上)。句子长短繁复体现了原文的风格,断句是节奏的主要实现方式。从句子对应情况看,当代新闻译者力图再现原文的节奏,保持原文的风格特征,保存了原文的风貌。

4.2 句长

用各个语料库的总字数除以各自的总句数,可算出各语料库的平均句长。

表4 :各个语料库平均句长

上表中的数据表明,译文的句长要明显大于原创新闻。原因是多方面的:上文分析已得知译文主要是以句子为翻译单位,源语英语句子长,译语的句长也自然就变长了。虽然上表中英语新闻的句子并不是太长,但考虑到英语转换成汉语,要充分翻译,汉英词数比应该在1.7-1.8之间,译文和英文语料库的词数比是1.77。所以,英语原文的句长看似不长,但是翻译成汉语就变长了很多。除此以外,在译文中连词、代词等虚词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原创新闻,这一方面使得原文句子关系更明确,反映了简化和形合的操作规范;但另一方面,这些词的添加,又使得译文句子变得更长,明显违背了汉语句子较短的常规,这又反映了变异的操作规范。

总的说来,在句子层次上,译者们主要采用了形合化、变异的操作规范,保留了英语原文的节奏美和语言特色,使得译文句子形式和长度与原创新闻有显著区别,反映了陌生化期待规范趋向。

结束语

从上述表中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代译者在英汉新闻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策略的确很有规律性,这反映出他们受到了规范的制约。有些操作规范反映了陌生化期待规范的趋向,有些操作规范反映了传统期待规范的趋向。总的来看,在句子、段落、篇章等形式、节奏方面,译者们的操作规范明显体现出了陌生化期待规范的趋向,但在词语等具体语言使用方面,主要体现的是传统化期待规范的趋向。这正如Vanderawera所说的那样,“外来文本只能在包装上显得奇异而不是语言特征的奇异”(许伟2006:55)。

研究中,我们还发现译者的主要翻译单位是句子,如果句子太长或太短,就裁句或合句,但打乱句子结构,重组新句子的情况很罕见。这就反映出在当代新闻翻译中,译者们比较注重保留原文的形式美和原文的节奏感。新闻翻译中美学因素的保留,除了句子层次的节奏美外,还有音调的节奏美、意境美等等,但这些美学因素用语料库的方法不太容易发现,只有借助传统的方法去人工阅读,去感悟。人工阅读和电脑软件各有各的应用领域,不能厚此薄彼。

Chesterman(2007:90-97)指出,“在翻译研究中,规范本身并不是目的,它们只是一种手段,是解释性解说,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解释翻译现象。”本文通过语料库实证研究发现的这些当代新闻翻译规范,希望对从事当代新闻翻译的译者们有所启发。

Baker,M.(1993).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A].In Baker,G.Francis and E.Tognini-Bonelli(eds.).

Baker,M.(1995).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An Overview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Target,Vol.7:2.

Cowie,Moira(1997).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Manchester:St.Jerome.

Chesterman,A.(2007).Description,Explanation,Prediction:A Response to Gideon Toury and Theo Hermans[A].In Schaffner Christina(ed.).Translation and Norms[C].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hesterman,A.(1997).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Hermans,Theo([1999]2004).Translation in Systems: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Toury,Gideon(1995).Descriptive Translation and Beyond[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丛培香等(2004).中华新闻百年精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韩子满,刘芳(2005).描述翻译研究的成就与不足[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韩子满(2005).文学翻译杂合研究[M].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

胡显耀(2006).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胡显耀(2007).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翻译小说词语特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3)。

连淑能(1993).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廖七一(2001).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陆俭明,马真(1985).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秦洪武(2000).翻译中的句法异化与归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5)。

孙会军(2005).普遍与差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陶洁(2008).名家美文精译50篇[M].南京:译林出版社。

童兆升,卢志宏(2009).新闻语言的音乐美与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1)。

王克非(2006).语料库翻译学——新研究范式[J].中国外语(3)。

王克非,胡显耀(2007).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汉语词汇特征研究[J].中国翻译(6)。

王克非(2003).英汉/汉英语句对应的语料库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6)。

王恩科等(2007).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许伟(2006).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批评中的应用[J].外语研究(2)。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杨伟燕,女,广东汕头人,汕头广播电视大学讲师,本科毕业,研究方向:翻译学、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语料库译者原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让句子动起来
把课文的优美表达存进语料库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语言与翻译(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
尝粪忧心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外语学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33
卖身葬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