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四代
(武夷学院旅游与管理系,福建武夷山 354300)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和与世界文明发展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然而,它们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只有从范式转变的高度,才能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在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旧的思维方式无法应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时,就需要实现思维方式转变,以新的理论和方法确立新的思路,使人们更加自觉地投入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中。
“范式”是科学哲学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一整套由概念、范畴、原则和方法组成的体系。人们认识问题总是在一定范式下进行的。当人们接受了一个范式时,就表示他们从共同的前提出发,运用共同的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去认识问题。“科学共同体取得一个范式就是有了一个选择问题的标准,当范式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时候,这些选择的问题可以被认为是有解的问题。”[1]然而事物总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是不断扩展的。当实践提出的问题不能为旧范式所容纳时,人们就对旧范式发生怀疑,范式的危机就出现了,并且要求形成一个新的范式,以从新的高度上认识问题。
托马斯·库思说:范式转变“远不是一个积累过程,即远不是一个可以对旧范式的修改或扩展所能达到的过程。宁可说,它是一个在新的基础上重建该研究领域的过程。这种重建改变了研究领域中某些最基本的理论概括,也改变了该研究领域中许多范式的方法和应用。”[1]库思认为:由于新旧范式下所要解决的问题和使用的方法完全不同,因而二者之间就有“不可通约性”。
范式理论提出以后,引起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领域学者的关注。在社会科学发展中,人们用这一理论研究历史学问题、语言学问题、社会学问题、管理学问题、心理学问题,对研究对象的把握更加深刻,取得了许多新成果。范式转变使人们面对同样的研究对象,出现了一种“倒转乾坤”般的感觉,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同时又使对问题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高度。
范式不同于模式,模式是承认普遍规律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范式是指思维方式,它关系着怎样看待对象,把对象看成什么,以及用什么原则和方法去判断和解决问题。范式转变是从概念到方法的根本性变革,是对旧范式下概念、原则、方法的全面颠覆,并且形成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从而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传统社会主义陷入危机,其内在逻辑又不能对新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时,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邓小平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就是努力把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2]在谈到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时,他说:“国际形势变化很大,许多老的概念,老的公式已不能反映现实,过去老的战略规定也不符合现实了。”[3]他破除形而上学的特征论,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批判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论,主张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视为一个动态过程;把现代化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使改革开放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内要要求,从而把社会主义发展引向了新的轨道。
社会主义范式转变标志着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恩格斯说:“问题的提法本身已经表明应当向哪个方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4]邓小平理论以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开拓了社会主义范式转变的历程。它不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范式进行修补、完善,而是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性工程,它的实践生命力不在预先设计的制度性规范中,而在于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把握其中的各种矛盾关系,通过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不断探求从现实走向理想的实践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体现在根据现代社会发展探索社会主义实践道路,而且与马克思主义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马克思说过:“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5]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规律性,但恩格斯又说:“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么它就会转变成自己的对立物。”[6]因此,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才能不断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内容是实现现代化,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统一起来,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他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以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改革开放论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否定了以制度特征规范社会现实的传统社会主义,又强调了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作用;既否定了平均主义,又强调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既重视市场经济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又强调“三个有利于”;既批判权力控制社会的政治体制,又主张民主法制化;既否定唯书唯上的思维方式,又提出“三个面向”,等等。这就把社会主义从静态概念性思维转向了动态实践性思维,使社会主义成为一个创造性实践过程,并从中把握各种现实的矛盾关系,从而开启了社会主义范式转变的进程,使之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形成了自身的生命力。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社会主义特征论到社会主义本质论、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从“两手抓”到“四个文明”一体构建、从“先富带后富”到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就在实践中实现了社会主义概念、理论、原则、方法和评价标准的根本转变,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新范式,总之,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逐步展开。在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成果的同时,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消除按照西方话语体系评判中国社会发展的思维方式,坚持在民族文化现代转化中寻求自身发展的道路。因为,传统文化不仅是国情的重要因素,而且决定着人们的认知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这首先体现在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发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其次体现为传统理想的现代转化。这不仅体现在在实践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使之体现出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意味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断,而是使之在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在与马克思主义的双向互读中实现去封建化,进而发掘出现代潜能,发扬中华文化至大至刚的精神,并使其中的辨证思维与马克思主义相贯通,实现其从传统向现代的范式转变。从“知行相资”到实事求是,从“天人合一”到可持续发展,从“小康”到中国式现代化,从“大同”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和“道并行而不相悖”到构建和谐社会,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都体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范式转变,即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使中华文化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并使之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涉及的另一个方面是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关系,这就是吸收西方文明中的范式转变。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性、生态化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体现在吸收人类文明最新成果,使之与自身发展相结合,并以内在创造精神,实现其从外源向内源的转化。这种转化同样是一种范式转变。这一维度的范式转变既包括以社会主义为准则,实现科技理性、市场原则、自由、平等、人权、个性祛魅与中国现代化的结合;也包括借鉴西方现代性批判和后现代追求中体现出来的积极精神,并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道路。这同样不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而是要实现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这一维度的范式转变除了要把在西方社会发展中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通过中国社会变革形成源于自身的生长力以与之对接以外;更重要的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消除市场逻辑和工具理性的至上性,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这其中,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保障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都体现了现代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结合中的范式转变。
在三维范式转变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指导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读与共生;世界文明成果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结合,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批判性超越精神对资本主义的判断,并使其积极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联系起来。这三个方面的统一,不是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复制现实,以“颂古非今”的方式把传统文化理想化,也不是把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纳入西方话语体系中进行批判,而是把三维范式转变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使之形成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范式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就既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社会主义的“理性大全”,也不能把社会主义看成是没有价值选择和主动创造的必然性历史过程,而是要把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精神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按照一系列传统性概念复制社会现实,而是认识其发展中的各种基本关系,在一系列张力关系中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发、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与改善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经济基础变革与上层建筑改革、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独立自主与参与经济全球化、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党的建设,这些关系既相互关联又常常处于矛盾之中,如何实现这些关系的平衡和相互促进又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把握这些关系需要以一种涵盖性很强的总体性话语,认识各种方面的动态张力关系,以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
与时俱进是在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中形成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以人为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统一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现代化追求中实现传统理想的现代转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以生态性共生理念把握各种矛盾关系,民生既体现着对近代以来社会变革中核心命题的继续,又体现着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所有这些既表达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体现着对传统理想的创新,又应对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挑战,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这样,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概念、范畴、理论、原则和方法,从新的范式出发,就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静态概念性思维转向了动态实践性思维,从“非此即彼”的形式逻辑判断转向了在“亦此亦彼”中认识现实发展中的辩证逻辑分析,把封闭思维转向了开放兼容的思维,把否定传统的理性独断转向了从传统创新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超越思维,把对西方经验赞美或拒绝转向了借鉴、吸收和转化,把社会发展从线性思维转向了系统思维,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定了新的方向,并从根本上消除了教条主义的影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一个开发性的体系。
三维范式转变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传统社会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人类文明成果的创新、转化和吸收,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新范式。范式转变不是在旧理论体系下进行逻辑推演的结果,而是表明人们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使用新的概念、范畴、标准、原则和方法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就使之在适应新的挑战中,从深层次上把握了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并且为人们的实践确立了新的路向。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德]黑格尔.黑格尔通信百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