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研究生群体不可控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2010-08-15 00:52程俊俏宋六旬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可控因素研究生年龄

程俊俏,宋六旬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321004)

浅析研究生群体不可控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程俊俏,宋六旬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321004)

随着研究生扩招和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研究生就业优势不再凸现。文章从研究生群体学历、年龄、性别和专业等不可控因素入手,分析对就业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解决策略,以期对研究生就业提供借鉴。

研究生群体;不可控因素;就业

随着我国对知识经济的逐渐重视,培养高学历人才已经成为了教育的主流。1998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开始扩招,2008年招生规模为44.9万人,2009年招生近47万人,并增招5万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扩招后直接导致高校向社会输送的高学历人才数量急剧递增,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市场反映。用人单位选聘人才的余地更大,研究生择业范围更小,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1 研究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不可控因素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使全球市场受到严重振荡,而且给高校毕业生们带来了巨大就业压力与挑战。“研究生就业遭遇尴尬”、“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这样的标题不断见诸报端。社会对研究生群体就业的关注度提高,就业相关文章不断涌现。在众多关于研究生就业的文章中,不外乎从市场供需、政府调控、高校和毕业生素质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而很少关注到研究生群体的自身客观因素。研究生,这个特殊的高学历群体,存在着区别于本科生的不可控因素,这些因素形成了一股合力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对他们的择业产生了影响。

1.1 学历因素

人们眼中令人羡慕的“研究生”仍然是与高学历和高薪挂钩的名词,研究生学历仍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一方面,扩招后的研究生招生人数相对于本科招生人数仍较少,具有相对的稀缺性。另一方面,全国统一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这道甄别门槛提升了学历的价值性。因而,大批本科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为今后增加就业砝码。不仅仅是应届生,还有较多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在职教师为了提高生活境遇或为了提升工作层次而放弃已有工作挤入学校接受研究生教育。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学历对于改变人生的确有诱人之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高学历需要研究生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故就业时自然对就业期望成正比预想。“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而自身的发展首先要以满足基本物质条件为前提,高薪是最直接的体现,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外在体现,较高的自我升值空间是隐性体现。

1.2 年龄因素

研究生群体年龄处于成年阶段,一般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考取硕士研究生后毕业年龄在26-28岁之间,部分工作后读研的年龄则更大。年龄大是把双刃剑,正面的是研究生们经过时间的积淀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心智较成熟,具备正确辨别是非能力。在思想上突出表现为:独立生活能力强,能妥善协调学习与生活;自学能力强,研究生能自主完成课程学习和科研任务;对生活充满现实考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追求在现代社会几乎已经不存在。相反,年龄与能力的不对称制约了研究生顺利就业。

另外,研究生因年龄问题基本已到嫁娶阶段,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传统说法影响和来自家庭父母的压力,已婚嫁和有家室成为研究生群体另外一个显著特点。

1.3 性别因素

性别歧视在就业中愈加明显,女性比男性研究生更难找到工作。女性在研究生当中一直占有相当高比例,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整个研究生群体的就业形势。有文章指出,女大学生就业难是市场经济和传统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女性的体力弱于男性,用人单位在支付同等工资的情况下选择强劳动力以获得最大化利益,这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受传统文化影响,女性一直处于柔弱、顺从、缺乏主见的角色定位中,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分工导致女性被排除在某些职业和职位之外。

1.4 专业因素

虽然读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但是考生对读研专业的选择并非都有清晰的认识。很多考生只要能读研愿意接受任意相关专业调剂,跨专业研究生普遍存在。较多跨专业考生在读研期间会因先前薄弱的专业基础在学习中遇到障碍,也成为了今后就业的制约因素。在培养方面,高校会针对不同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课程学习和实践内容,如理工科专业偏向培养应用型学生,实验课程设置较多;而文科类专业偏向理论学习,研讨和论文写作为主。不同专业的选择大体上框定了今后就业岗位和职业的范围。

2 不可控因素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

从学历角度分析,高学历和高期望容易导致研究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就业局面;(1)看重高薪和稳定职业,研究生们普遍倾向的就业单位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党政机关和中等教育系统等工作环境好、福利待遇优厚的国有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是文化、人才的孕育和培养地,研究生将进入高校工作作为身份的标签。即使高校门槛逐渐提高,岗位需求、人员编制基本处于满负荷状也不能阻挡他们的就业步伐。对其他私有企业等单位研究生们则淡然待之;(2)看重工作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东南沿海和发达城市对于研究生有明显的吸引力,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理位置较偏的区域往往无人问津,这些差异容易导致人才在行业及地区间的不平衡。

从年龄角度分析,研究生虽有成熟的心智和明辨是非能力,但不能否认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偏重书本理论学习,教室和实验室为主的学习模式容易造成缺乏创造力,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较弱,无法恰当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很多用人单位也反映研究生年龄偏大,缺乏足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塑性和适应性不如本科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

另外,为考虑家庭或男女朋友,研究生限定区域就业情况较多。为能够与家人在同城工作,高校研究生毁约情况也逐渐增多。

从性别角度分析,女研究生就业之路比男生艰难的主要原因是女生在体力和精力上不如男生旺盛,工作不久还要面对婚姻和生育问题。女研究生希望在就业的平衡木上寻求最佳点以兼顾这些现实问题。对于她们来说家庭将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她们会选择工作较稳定,收入较丰厚的职业。高校、公务员,甚至中小学教师是她们的主要心仪职业。也有女生为寻求得到更好的深造和发展会选择考博之路。

从专业角度分析,可以说,不同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应的就业岗位。如应用型专业就业形势则明显优于学术型专业;理工类专业会比文科类专业研究生更受用人单位欢迎;计算机应用、金融、通信等应用专业社会需求较大,毕业研究生容易找到工作;而如矿物加工工程、钢铁、冶金等基础专业社会需求相对不足,研究生不易找到对口工作;文科类毕业研究生因专业限制,去企业和公司的机会也不如理工科研究生多,故选择稳定的教育系统和其他事业单位作为主要工作目标。

3 削弱不可控因素对研究生就业影响的途径

首先,不管是研究生个人还是高校都应正视不可控因素在就业中显性或隐性的制约作用。如何有针对性地将不可控因素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削弱至最小化是值得深思的。结合笔者从事就业工作的实际体会,提出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问题的途径:

针对学历因素高校应开展实际有效的就业指导课,转变研究生高姿态的择业观。可以开展将近几年本校优秀毕业生邀请回校举办就业讲座等活动,从他们现身说法中切实让在校研究生深刻体味当今社会竞争之激烈和残酷,让他们对本专业的就业去向形成初步了解,接着再针对性地指导他们采取合理的就业定位,避免 “眼高手低”择业;引导研究生正确看待金钱和工作关系,高薪酬只是工作价值的外在体现,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更重要;不定期开展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就业心理健康沙龙、模拟招聘会、模拟职业测评等活动来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鼓励他们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与锻炼,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工作,表彰到中西部、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研究生。而研究生则要正确认识自己,观念上从“社会精英”向“劳动价值创造者”转变,从基层做起,通过工作的锤炼才能逐渐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

针对年龄因素,高校作为研究生的培养单位,应意识到短暂的三年或两年半培养年限对于研究生来说是相当紧张和繁忙,除了课程学习、修学分、发表学术论文外,在临近毕业阶段仍要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如何最优配置就业与学业的时间、精力往往困扰着他们。作为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在繁重的压力下同样也需要他人的帮助和开导。同时,许多有家室的研究生因就业中经常面临优先考虑工作单位还是工作区域的实际问题而时常在两个选择间摇摆不定,故导致毁约。鉴于研究生就业期间的个人心理问题和实际遇到的困难,高校应针对研究生的年龄特点配备专门的“资深”就业指导教师。此处的“资深”主要一方面指年龄较长于研究生,具有较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另一方面,接受过就业指导相关理论学习,对就业市场有深入的了解,能从专业需求角度进行心理辅导和就业技巧指导;关注大龄研究生就业进展情况,最好能建立大龄研究生就业档案,挖掘和展示他们的学术优势或实践优势,通过各种方式或渠道向用人单位推荐。作为研究生个人就业的直接体,应充分认识到年龄的两面性,针对不同用人单位和工作岗位需求,结合自身情况,发挥年龄优势,扬长避短进行自荐。

目前女研究生就业难已形成一个“怪圈”:本科时就业难就考研,硕士毕业后就业难就考博,学历层次越高,女生所占比例就越大,就业始终有困难。现实显示性别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男生和女生就业的分水岭。为改善女研究生的就业状况,高校应加强对女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并给予更多的人文关爱。强化“男性化与女性化只是相对观念,彼此都不能没有对方”的观念,鼓励女研究生发掘自身优势,如较强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人亲和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忍耐力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用人单位组织女研究生推荐活动,利用正面例子进行宣传并抵制性别歧视。另外,女研究生必须更加理智地进行职业选择,不能将眼光集中于稳定的高薪职业,需放眼于其他行业;合理安排生育时期,尽量不影响工作,建议工作两年后再考虑生育问题;科学理性地看待考博,切不可成为逃避就业的无奈选择。

针对专业因素,高校首先应从社会整体需求出发,紧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合理发展需求专业取消过时专业。为进一步了解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建议高校应在研究生毕业前一个学期利用寒暑假组织并赴各地开展以就业市场调研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让他们能结合本专业和就业意向深入实际实地考察调研,从而树立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就业目标。其次,根据各个专业特点制作介绍材料并附就业推荐去向,将介绍材料分发或邮寄给用人单位,给用人单位提供专业和岗位的关联参考。再次,鉴于研究生阶段专业学习理论学习较多,特别是文科学生。为更好地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联系,高校应加强挂职锻炼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各个专业在教学、科研方面与相关单位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优势、导师与外界的联系,通过建立实习基地、挂职锻炼基地等方式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固的联系,通过挂职锻炼输送对口人才。

研究生个人应在充分认识本专业优劣势基础上,在专业优势上寻找突破口,弥补劣势,结合实际加强实践环节,创造和创设工作机会。另外,自主创业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的愿望,不畏困难的勇气,更具挑战性和体现个人价值的特点。研究生应树立创业意识,摒弃只有较好工作单位才能体现学历价值的思想,勇敢挑战自我,挑战职场。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8).

[2]戴雪飞.研究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模式的发展和完善[J].教育探索,2009(9).

[3]卫静芬,王芳.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成本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8).

[4]张丽娃.女大学生择业空间的科学拓展[J].曲靖师范学院学校,2008(7).

[5]沈延兵,费毓敏.研究生的毕业生教育现状和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6]刘振东.研究生就业:在沼泽中挣扎[J].教育与职业,2006(3).

责任编辑 周丁力

A Brief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Postgraduate Group Uncontrollable Factors on Employment

CHENG Junqiao,SONG Liuxu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Zhejiang 321004,China)

Because of enlarging enrollment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market economy,the advantage of students’employment is not so obvious.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influences of uncontrollable factors on employment,such as,educational background,age,gender and major.The paper tries to advance solutions,which could be a reference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employment.

postgraduate group;uncontrollable factors;employment

G643.0

A

1674-5787(2010)03-0083-03

2010-04-02

程俊俏(1982—),女,浙江武义人,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教师;宋六旬(1982—),男,湖南株洲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可控因素研究生年龄
变小的年龄
田口方法在低温气瓶抽真空参数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中职流生因素探析及对策
年龄歧视
算年龄
影响口译效果非语言因素探析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我国国家艺术体操队集体项目完成情况的研究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