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资本和话语权

2010-08-15 00:46李媛媛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社会学界定话语权

汪 浩 ,李媛媛

(1.华中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430070)

论社会资本和话语权

汪 浩1,李媛媛2

(1.华中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430070)

社会资本和话语权是社会学界比较流行的两个重要概念。社会资本是由彼此之间有交往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构成的,而话语权则折射的是一种权力的比较和权衡。二者既有共同性前提,即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和最终目标,且都是分析解决问题的理论工具,又存在相互制约和转化的关系。

社会资本;话语权;共同性;制约;转化

一、社会资本的界定视角及其共识

准确地说,最系统地提出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概念的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他在社会网络的基础上把社会资本定义为 “当一个人拥有某种持久性的关系网络时,这个由相互熟悉的人组成的关系网络就意味着他实际或潜在所拥有的资源”[1]。更简明确切地说,社会资本是由彼此之间有交往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构成的。但在学术界,同社会学没有公认的定义一样,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也是基于多重视角的。

1.微观视角的界定:布迪厄对社会资本的界定就属于这个层次。他强调“'体制化网络关系'是与某个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获得这种身份就为个体赢得 '声望',进而为获得物质或象征的利益提供保证。”[2]也就是说,社会资本就是指个体通过社会网络关系来调动各种资源从而满足自身的需要的能力。因此,一个人拥有社会资本量的衡量既取决于其调动资源关系网络的规模,也取决于这个网络内人群拥有资本的数量。这一层次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福特。布朗提出的理解社会资本三个层次当中的第一个层次即所谓的“嵌入自我的观点”[3]。

2.中观视角的界定:这主要是指詹姆斯。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的界定。他从社会结构的意义层面上界定社会资本概念,指出“社会资本是由它们的功能而来的,它不是某种单独的实体,而是具有各种形式的不同实体。其共同特征有两个:社会资本由人际关系结构中的各个要素组成,它不依附于独立的个人;社会资本只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并且它还具有不可转让性。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社会资本并非可以完全替代,只是对某些特殊的活动而言,它可以被替代,为某种行动提供便利条件的特定社会资本”[4]。在科尔曼看来,这种社会资本不是通过市场交换产生的,而是在较稳定、封闭的社会结构中通过互动形成的。

3.宏观视角的界定:将社会资本上升到宏观层面进行定义的是哈佛大学的政治社会学家罗伯特。帕特南。他将社会资本引入到政治发展、民主治理与公共政策等宏观领域。他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像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社会资本也是生产性的,它使得某些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而在缺乏这些社会资本的情况下,上述目标就无法实现。“[5]在帕特南看来,社会资本会促进自发的合作,并且”已经渗透到政治秩序的内在结构要素中,必然能推动政治的有序运行,它最重要的影响力是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6]。

可以看出,学者多是结合自己的研究需要来界定社会资本的概念,但也有社会学学者综合三种界定视角对社会资本进行了定义。如美籍社会学家林南认为, “社会资本可被定义为嵌入于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行动中涉取或动员的资源。根据这一定义,社会资本的概念包括三种成分:嵌入于一种社会结构中的资源;个人涉取这些社会资源的能力;通过有目的的行动中个人运用或动员这些社会资源。”[7]

这些定义都为社会资本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虽然一直以来对社会资本没有公认的唯一的界定,但众多研究者也达成了对社会资本的几点共识:第一,关于社会资本功效的共识即社会资本是一种新的分析问题的概念工具,并且这种概念工具具有积极功效;第二,关于社会资本表现形式的共识即社会资本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关系网络、信任、规范以及声望等。

二、话语权的界定及其特征

1.话语权的界定

在西方,后现代社会学家们如皮埃尔。布迪厄、米歇尔。福柯、哈贝马斯以及让。布希亚等都对话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尤以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对话语的研究较为彻底。关于话语的界定,福柯曾经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因此话语权意味着一个社会群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定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群体所认识的过程。”[8]在福柯看来,话语既包括语言方面的意义,同时还包括非语言方面的意义。

鉴于福柯对话语的分析,我们将话语权的含义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加以界定。狭义的话语权主要是指人们表达自己言语的权利,具体而言,也就是人们所拥有的说话权。这一方面的界定更侧重于主体所表达的语言,而且所表达的语言不对周围产生权力影响。广义的话语权主要是指福柯所谓的“权力话语”或布迪厄提过的“权力语言”,即话语权的背后折射的是一种权力的比较,是一种权力的权衡,所以每一次话语的表达都被视为一次权力行为。而且这种话语的表达抑或权力的行使都具有一种倾向力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话语权的特征分析

话语权概念的界定离不开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而这种特征又是界定话语权概念的一种反映。结合话语权广义的界定视角来看,话语权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话语权的载体具有社会政治和官方权威倾向。话语权作为一种话语背后折射的权力,必然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及官方机构紧密联系,折射这种权力的话语必然需要有着权力能量的载体。之所以需要这种载体,就是为了保障这种话语的实施,从而保障折射权力的无条件贯彻执行。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背景下,如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或有权有势的团体是话语权的占有者或支配者;而在不同的机构中,具有官方权威或被官方权威认可的机构是话语权的占有者或行使者。显而易见,话语权载体所需要具有并依附这种强关系的特征也就不言自明了。

(2)话语权的实施主体具有价值关联性。话语权是通过人的语言工具来表达的,因而,话语权的实施主体是掌握语言的人。在某一话语权的实施过程中,其必然与该话语权实施主体的文化水平、兴趣爱好、思想情感以及价值取向等相关联。也就是韦伯所谓的价值关联,即 “社会科学工作者依据一定的价值与一定的实在发生联系”[9]。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主体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与话语权的实施是相关联的,它影响着话语权的实施力度、实施效果乃至于话语权的实施方向,从而进一步改变话语权本该表达的功能。

(3)话语权表述方式具有不对等互动性。虽然在第一个特征中我们提过,话语权的占有者是统治阶级和有权有势的团体组织,但不可否认,话语权的表述方式仍然是双方的,是要有参照物的,并且这种表达方式仍然具有互动性的特征。如果没有这一互动性特征,那么话语权只能是单方面的,即没有表述的需要,更没有称其为话语权的必要。这种话语权的互动性主要表现为话语沟通的双方,“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一般要实现从表达角色到接受角色的转换和从接受角色到表达角色的转换”[10]。当然,必须承认,话语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性,必然决定着这种话语权的表述方式是不对等的互动,角色转换也是不对等的转换。

三、社会资本和话语权的关系讨论

1.共同性前提

之所以能将社会资本与话语权放在一起讨论,主要是因为二者具有共同性前提即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和最终目标,且都是分析解决问题的理论工具。只有理解了这个共同性前提,讨论社会资本和话语权的关系才有意义。

(1)二者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无论是对社会资本的研究还是对话语权的研究,其背后都有着一个隐含的时代背景,那就是现代社会学理论正经历着一场危机。自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学出现了理论的大分裂局面,因而,在这分裂局面之后为了恢复社会学理论的合法性问题,急需谋求理论统一的新出路、新方法,以此来克服这场危机。社会资本和话语权的研究热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之下产生的。

(2)二者具有相同的最终目标。相同的时代背景使得社会资本和话语权有着相同的时代任务,即摆脱社会学理论所谓的“危机”。而二者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恢复社会学的合法性地位。古语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成。西方的社会学学者也一直在遵守这个准则,社会学的提出者孔德就曾致力于社会学的合法地位论证,延续到后现代,社会学家们仍把社会学合法性地位的获得作为自己理论提出的最终目的。社会资本和话语权的研究也有着这样的最终目标。

(3)二者都是分析解决问题的理论工具。自社会资本和话语权的概念被提出以来,西方的社会学学者就不断地充实其内部的结构系统,使之从逻辑上建构成一种理论。通过这种理论来分析当今社会的相关热点问题,如弱势群体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等,并提出基于此理论视角的相关解决对策,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社会资本和话语权理论的深度,使这一理论工具在分析和解决与此理论相关的问题上更加专业化。

2.社会资本和话语权的关系

社会资本与话语权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是制约的关系:社会资本制约着话语权的行使,话语权成了社会资本固有的自身属性呈现给外界的载体;另一方面则是相互转化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社会资本会转化成话语权,而话语权也会转化成社会资本,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1)制约的关系:社会资本制约着话语权的行使,话语权成了社会资本固有的自身属性呈现给外界的载体。话语权的载体具有社会政治和官方权威倾向,简言之,话语权具有依附于强关系的特征。反之,这种强关系也就有了制约话语权行使的必然。而从社会资本的各种界定视角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就属于这种强关系。另外,由于这种制约关系,话语权也有了一定的“权利”即话语权也成了社会资本固有自身属性呈现给外界的载体。在话语权广义的界定中,话语权折射的是一种权力的比较、权力的权衡。其实,话语权表达的背后就是一种社会资本的比较、衡量,而话语权的每一次表达也是对自身所拥有社会资本量的一种表达,是对社会资本自身固有属性对外界的一次呈现。在这一过程中,话语权充当的是呈现社会资本属性的一种媒介载体。

(2)转化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社会资本可以转化成话语权,话语权同样也可以转化为社会资本,二者可以相互转化。诚然,只有当一定条件达成时,社会资本和话语权的相互转化才会成为可能。转化条件主要包括两点:第一,社会资本制约话语权的行使是其前提;第二,社会资本和话语权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同代性。当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时,社会资本就具有了直接的自表性。此时,社会资本的自身属性就不需要通过外在载体的呈现,因为社会资本的自表性已经使其转化成为话语权。反言之,呈现出非话语权载体的自表性社会资本必然是权力的一种表达,其背后也渗透着权力的比较和权衡,所以在这个层面看来,它也是一种话语权,是由自表性的社会资本转化而来的话语权。

总的看来,社会资本和话语权的关系问题讨论是在共同性前提下展开的,二者是一种制约和转化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在共同性前提和同代性条件下,二者的关系问题涉及的是同一性质的能动关系问题。同时,这也体现了反思性视角下,社会资本和话语权的二元互构关系。

[1]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托马斯.福特.布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4).

[4]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5]罗伯特.D.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6]聂飞.资本研究的新领域:社会资本研究综述[J].前沿,2009,(4).

[7]林南.建构社会资本的网络理论[J].国外社会学, 2002,(2).

[8]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9]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0]冯广艺.论话语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C91

B

1008-6382(2010)05-0052-04

10.3969/j.issn.1008-6382.2010.05.013

2010-08-02

汪浩(1986-),男,安徽肥西人,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研究。

(责任编辑 玫 西)

猜你喜欢
社会学界定话语权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高血压界定范围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