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娟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江苏南通 226007)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上,有很多丰富的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地展开,是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专注地听和记,而不是积极地去思考、创作和参与。面对教师的提问,他们似乎是躲得越远越好,希望教师不要注意到他们,害怕教师点到他们的名字。课堂上能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被教师点到名字的同学大多是一副紧张、尴尬和无所适从的表情。这些都属于课堂沉默的范畴。准确地讲,课堂沉默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从广义层面上讲,它包含课堂教学中所有沉默现象,而狭义上单指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中学生的沉默。[1]课堂沉默已经成为损害学生语言学习积极性和降低英语课堂学习效率的元凶。
普遍地讲,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词汇量有限,句型不熟悉、语法基础薄弱,发音不准,这些因素使得学生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无法顺利地展开有关主题的描述和论述。在受挫的情况下,这些学生选择了沉默,因为沉默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逃避方式。
根据Brown 的自信理论,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对外语学习、特别是对口语表达不够自信造成的。[2]消极的自我暗示很容易抑制人的自信心,如果一个学生对自己运用英语的能力有较多负面的看法,他就会经常怀疑自己的英语水平,不敢说慢慢变成了不会说。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处于不自信的状态。怕出错、怕教师责怪、怕同学笑话,这些担忧抑制了他们参与课堂发言的积极性。
中国文化属于重语境文化,认为很多常识性的,答案显而易见的东西不必说出口,沉默即表示认同。中国文化讲究“谦虚”、“内敛”。课堂上踊跃发言的同学一定会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答得好怕被人冠以骄傲、爱出风头的罪名,答得不好怕被人冠以半瓶水响叮当、不自量力的罪名。中国文化重“和睦”,在课堂辩论中如果驳斥其他同学的观点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友情,不利于个人人际关系的发展,正所谓“善者不辩,辩者不善”。[3]中国文化强调“顺从”,尽管互动的教学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英语课堂,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的授课模式在一些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据调查,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反映英语课堂气氛过于沉闷。课堂沉默犹如传染病一样,慢慢地从一个学生蔓延到其他学生身上,时间久了便形成恶性循环。这实际上是从众心理在作怪。很多学生认为既然其他同学不开口说,那我也就随大流,保持沉默好了。另一方面,单一的教学资料、单调的教学方法也是造成英语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的原因。虽然大多数学生认同英语教师备课充分,上课态度认真,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但是还是希望教师能够采用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料和教学手段。总体来说,学生对教师的知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当他们发现课堂内容和课堂活动无法满足他们的预期时,便产生了抵触情绪,表现得相当被动,有时干脆用沉默来表示反对。
在英语课堂上,如果教师的提问超出了学生的知识经验范围,无法在心灵上引起共鸣,就很有可能造成学生无话可说,保持沉默。有些提问总是局限于课本内容,脱离实际生活,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厌恶和疲劳的负面情绪,从而导致课堂沉默现象的发生。有些提问虽然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因为话题过于抽象、深奥,学生想发言,最终却因语言能力不足而放弃。教师提问后的等待时间(wait-time )太短,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和做准备,也是导致沉默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还有部分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害怕自己出错而令教师失望,所以宁可保守地选择沉默。
引导其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和回答。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权威”使得一些学生总是被动地等待教师的答案,而不愿意积极投入课堂对话活动。虽然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已经采用交际教学法,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但是有很多学生感到无法适应,他们的沉默往往使得教师感到尴尬和窘困。教师话语(teacher talk)占了课堂70℅的时间。[4]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学习者只有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学习观念发生改变后,学习行为才能发生改变,这是首要的一点。
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犯错和纠错,逐步提高的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出错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没有必要感到紧张和担忧。过度的焦虑只会阻碍语言知识水平的提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同时教师本身也应该意识到:当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还未达到一定阶段,一味修正他们的错误是徒劳的,有时学生在自然发展过程中会修补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更要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的朋友,课间与学生谈谈心,聊聊天,了解他们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困惑或疑问,以及对课堂和教师的建议和希望。对于学生的每一个进步,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一旦学生的焦虑感消失了,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交流了。
在英语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保持沉默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教师的提问和组织自己的语言。通常情况下,或许是为了赶进度,或许是为了不让课堂“冷场”,教师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相当有限,这一名学生回答不上来,马上就请另外一名学生来回答或是自己代替学生回答。所以,教师延长等待时间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延长等待时间可以保证学生对问题的充分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输出能力,达到课堂互动的目的。[5]教师在课前也应做充分的准备,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慎重地挑选话题,摈弃复杂、冗长、枯燥的话题,选择简单、有趣、贴近生活的话题。一个恰当的话题有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共鸣,启发他们的思维,诱发他们的想象和表现欲。教师更应提高提问技巧,简化指令语,有意识地停顿,多选择简单句或并列句,适当使用母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话题。
很多学生反映他们对英语课堂的氛围感到不满意。他们认为师生之间缺少平等、合作的关系,同时感觉压抑、沉闷,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沉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抛掉严肃的面容,运用幽默风趣、灵活机智的语言来唤起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本身对于所讨论的话题也要有较大的兴趣和热情,这样才能带动学生的情绪,吸引他们更好地关注所讨论的话题。另外,语言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学习者更易于受到负面的评价。因为相对而言,学习者在语言课堂上犯错的机会更多。如果教师在语言形式和语音上不断地纠错,就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感到沮丧和失望,对回答问题产生抵触的情绪。所以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果学生的回答基本上是令人满意的,教师 可 以 使 用 “Good!”、“Good job!”、“Well done !”、“Excellent !”、“I have never thought it before ”等等肯定和鼓励性的话语,也可以使用一些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 ),比如点头、微笑、翘起大拇指或做出惊讶的表情。如果学生的回答差强人意,教师不要有皱眉或不耐烦、不以为然的表情,要有足够的耐心听完学生的回答,并使用“Not bad!”“If you have more time ,I think you can be better.”等等这样一些委婉语。营造一个百家争鸣、博采众长、宽松的英语课堂气氛是非常重要的。
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是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消极逃避行为。解决课堂沉默现象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另外,英语课堂不但是学生接受语言输入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理解、启发和补充,分享彼此的思想、见解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从这一点上说,打破沉默就更有必要了。
1 骆晓玲,张艳琼.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成因及解决方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1)
2 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136-138
3 丁晓丽.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因素及解决[J ].对策中国校外教育,2008 8).
4 王菲菲.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究[J ].岱宗学刊,2008(12)
5 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M].New York:Prentice Hall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