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动教学模式下辩论教学法的运用

2010-08-15 00:51张先梅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辩题辩论赛辩论

张先梅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在多年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一直比较关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如何运用好的模式来充分表现教学内容从而吸引学生,以达到学生愿学、好学、乐学的目的是我一直以来探讨的目标。实践证明,互动教学模式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非常好,值得大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推广应用。

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不同,它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境互动,情知互动”的发展过程,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学习过程。互动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而辩论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辩论可分为六大类,即学术辩论、决策辩论、法庭辩论、专题辩论、模拟辩论和日常辩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辩论通常是指模拟辩论和日常辩论这两类。下面笔者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说明互动教学模式下辩论教学法的运用及其教学效果。

一、模拟辩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模拟辩论,是将辩论作为一种比赛项目来进行的活动,它是专题辩论的模拟。比赛前,先确立一个辩题,比赛的双方分为正方和反方,正方支持这一辩题,反方则反驳这一辩题,通过申论、反驳等方式进行辩论最终来维护自己的观点。

(一)模拟辩论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辩题的设计与选取要科学合理。

教师要提前确定好辩论的题目,辩题的设计与选取是模拟辩论教学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能否表现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的。

第一,辩题体现对立统一。辩论必须针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即存在着同一论题。如果各方谈论的论题不同,就不能实现有意义的辩论。从哲学观点看,辩论的诸方观点应该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二,辩题应是中性的,具有可辩性。要尽可能选择没有定向性的辩题。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挫折,正确对待逆境,我决定用“逆境出人才”、“顺境出人才”这组辩题来进行辩论教学。后来经过考虑,我把辩题换成了“逆境更能出人才”和“顺境更能出人才”。后来的教学过程证明辩题的修改是正确的,学生觉得辩题很公平,有很强的可辨性。

第三,辩题应贴近生活,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辩题,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例如在讲到“正确认识大学生活”这一知识点时很多学生问到了同一个问题:“大学生兼职究竟好不好?”面对学生的疑惑,我决定运用辩论教学法来解决问题,于是确定了“大学生兼职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题。正因为这个辩题是学生非常关注的,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辩题的选择应围绕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辩论不是为了单纯满足互动形式的需要,而是为了更好的为教学内容服务。所以,辩题的选择应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否则就有可能喧宾夺主,达不到教学目的和要求。

2、老师在辩论赛中要注意引导和管理

在课堂上运用辩论赛这种形式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分出高低胜负,而是通过辩论让学生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并在一言一行中培养品质、锻炼能力,所以老师必须在学生的辩论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必要的指导。

辩论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辩论跑题或偏题;辩论中出现不良的行为甚至是人身攻击;不参与辩论的学生无所事事等。老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引导和管理,如提示学生注意辩题,引导学生尊重辩手等。至于不参与辩论的学生这就更需要老师的进行必要的管理,比如可以设计提问环节,让不参与辩论的学生向选手提问;或让不参与辩论的学生充当评委、进行点评等等,使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兼顾,让知识传给全体同学,充分实现生生互动。

3、老师要把握好点评和总结

老师在辩论结束后的点评和总结在课堂辩论赛中起着导向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分析赛情、点评赛况,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辩论做出小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辩题的两个方面。

(二)模拟辩论教学的不足与应对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合班教学、大课教学,加上课时有限,所以如果严格采用辩论赛的规则进行模拟辩论教学有两个弊端需要正确应对。

第一、参与人数少,有部分学生的互动性会被忽视。辩论赛选手只有八名,加上提问、点评的学生最多也不会超过二十人,这对于一个一百人左右的大课堂来讲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对于没有参与辩论的学生,如何使他们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并在辩论中有所收获,这是我们应考虑的重要问题。我的应对措施是不控制辩论的人数,全班学生都是辩手,每组可有4-8人作为主辩手,其他学生在适当的时候都可以参与辩论。

第二、辩论时间短,不能对辩题做深入的理解和全面的诠释。辩论赛中,每组的发言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再加上比赛中一些技巧的运用,往往避实就虚,对知识点的分析不透彻,达不到预设目的。我的应对措施是不严格控制时间,适当延长时间,而且在辩论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直到把问题辩论透彻为止,这样一场辩论赛可能需要一至两节课才能最终完成。

由于模拟辩论在教学中存在以上不足,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过多地、频繁地运用。怎样克服模拟辩论的不足而让辩论这种备受学生欢迎的方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只要灵活把握,辩论完全可以也应该作为常规的教学方法来使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日常辩论。

二、日常辩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日常辩论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发生的争辩。它一般是在双方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由眼前突然触发的一切而即兴式地引起的辩论,它可以不受辩论时间和辩论规则的限制而更灵活、方便。

(一)日常辩论的教学实践

日常辩论教学法通常和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例如在引导学生自学“爱国主义”这一内容,我在教学设计中运用了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首先我导入“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之后发生的中美黑客大战”的案例,针对案情,我提出问题:如何认识中国青少年黑客在“中美黑客大战”中的“爱国激情与行为”让学生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有学生自发地展开了讨论而且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我感觉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非常不统一,于是我临时增加了讨论环节,让学生开展自由讨论。

讨论过后,我请一些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两三个学生井然有序地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室里就像烧开的一锅沸水再也无法平静了,不分班级、不分小组,两大观点相对立的阵营立刻自发地形成了。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不理智的错误的行为。爱国不仅仅是激情的宣泄,更应是负责任的高瞻远瞩。”而另一观点坚持认为“这是不理智的但绝不是错误的行为。中国人应该拿出我们的勇气和胆量和国际社会中的霸权主义相抗衡”。两大阵营的学生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开始了唇枪舌剑的辩论,从网络到信息战,从战争到政治,从爱国的形式到爱国的本质,从盲从的爱国到理性的爱国,一路辩来,酣畅淋漓。学生们觉得这种民主、随意、自由的辩论非常有意义,对他们来讲,结果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辩论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倾听了他人的声音,实现了充分的交流,也引发了大家更多的思考。这节课结束后,很多学生同我交流,希望老师能够经常运用这样的方式来听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思辨中学会分析问题,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二)日常辩论教学对老师能力的要求

日常辩论创设探究学习的平台,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但同时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确实发挥出日常辩论在教学中的良好效果,教师要注意培养相应的能力。

第一,教师要具有全局把握教学内容的能力。日常辩论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它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堂教学需要临时增加的环节。如果教师对课程的内容体系不熟悉,对教学的重点、难点不清楚,就无法正确判断能否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或者不加分析贸然运用,虽然突出了一次课的效果却有可能打乱了整个的教学计划,甚至影响到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所以,要灵活运用日常辩论,使它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就需要教师从宏观上把握教学内容,做到胸中有数。

第二,教师要具有适时引导的能力。日常辩论的形式灵活,操作简单易行,但其应用必须围绕授课的主题来进行。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以适当的方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探讨的问题逐步引向深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不同意见并适时的推出辩题,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完毕之后,教师还要适时引导双方换位思考,认识到对方观点中的合理和科学的成分,从而形成对事物全面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全面的辨证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第三,教师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辩论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气氛活跃,发言人多,观点、看法多种多样。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但由于思维活跃程度与认识程度的不同,对某问题的讨论不能达到预定效果或辩论中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等。出现这类情况时教师要能随机应变,教学程序的组织要有灵活性,要及时处理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教学难点、教学时间的掌握都要有弹性。因此,作为教师,“既要散得开,又要收得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程序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兼顾学生课堂需求的基础上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辩论教学法的运用效果。

辩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充分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灵活运用模拟辩论教学法和日常辩论教学法,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辩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辩论是一种非常吸引学生的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把辩论引进课堂能给学生以施展才能的机会,让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地提出问题、展开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与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辩论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自主、自发地学到很多知识。在准备阶段查资料、找论据,收集大量的有关资料,这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辩论阶段,辩手们要倾听对方不同的声音,查找对方的破绽与错误,这样就能直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使理论越辩越明,越辩越透。

第三,辩论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辩论是一种“去粗去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通过辩论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辨证思维能力,同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现场应变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增长,全面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第四、辩论增进了情感,统一了价值观。辩论重在双向或多向的信息的交流,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向他人学习的品质,加强学生的合作、竞争、交往等意识,在思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刘舒生等著.教学法大全.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编.创新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辩题辩论赛辩论
有力的反驳
enriches my experience 辩论赛丰富人生阅历
军科辩论赛之枪枪对决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辩论赛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借“题”发挥,焕发精彩!
辩论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