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政策

2010-08-15 00:51李超超周晓阳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公共政策经济学马克思

李超超 周晓阳

(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1)

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包含着对公共经济学问题的很多关注,形成了具有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共经济学的建立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政策的内在联系,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经济学,制定有利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公共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与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的科学内涵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经济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而不是民间的私人经济活动。公共经济活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不仅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而且也逐步形成了公共经济理论。早在1850-1853年的《伦敦笔记》中,马克思就摘录了大量有关国家经济职能的资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思想的萌芽。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写作单独的“国家”册的计划,该计划分为五篇,其中第3篇,就是专门写作公共经济学的内容:“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来考察。‘非生产’阶级。税。国债。公共信用。人口。殖民地。向国外移民。”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指出,现代国家具有双重职能,一方面,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在谈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时,马克思具体列举了多种手段:税收、国家预算、公共经济政策、经济立法等。至此,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思想基本形成。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阐述了国家的公共经济管理和调控职能。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国家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的性质是由统治地位的阶级决定的。国家的职能具有二重性;一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特殊职能;二是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的一般职能。管理和调控公共经济活动是任何国家都具有的一般职能。

2、以剩余价值论为思想武器,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公共经济主体即资产阶级国家政权。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国家代表资产阶级总体利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是为了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反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从表面看,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但从本质看,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明确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只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3、批判地吸收了亚当·斯密的公共经济理论,阐述了公共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一般地说,公共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政府公共部门及其行为。理论界公认的公共经济学创始人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亚当·斯密。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著名的“国富论”。在“国富论”中,有关公共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支出论、收入论、国债论。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亚当·斯密的公共经济学理论,科学地阐述了公共经济学的主要内容。首先,在公共收入理论方面,论述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在现代社会,赋税并不仅仅限于政府、军队、官员的消费性支出,还要保证社会公共事务,如: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消费性支出。马克思认为,赋税的变动可以调节剩余价值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分配比例。其次,在公共支出理论方面,马克思阐述了国家公共支出的必要性和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在马克思看来,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公共工程或社会基础设施需要国家投资,因此,公共支出不仅要满足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的需要。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公益工程”不断增多,这就使国家公共支出是不断增长的趋势。再次,在公共信用理论方面,论述了公共信用的性质和不同。马克思认为,公共信用也称国债制度。国债券是一种“幻想的虚拟资本”。在马克思看来,公共信用可以推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公共信用的兴盛必然产生两个显著的后果:一是产生了“食利者阶级”;二是有助于发展证券交易市场。公共信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家财政收支的矛盾,有利于公共经济的发展。

4、运用唯物辩证法,阐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手段。首先,论述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以及各部类内部各个部门之间都必须保持恰当的比例关系,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况,必然造成这种比例关系失调的现象。为了克服市场调节固有的自发性、滞后性的弊端,必须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指挥”只能由国家政府来担当。其次,论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马克思认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马克思看来,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但正确的货币政策可以缓解金融危机,错误的货币政策可以加深金融危机。马克思认为,财政手段的调控,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国民收入再分配、调节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国家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

公共政策并不是一个或几个学科的简单集合,相反,它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的特点,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因而,迄今为止它所涉及的学科边界是模糊的。关于公共政策的定义问题,中外的学者也众说纷纭,没有明确的统一定义。从本质上说,公共政策立足于“公”,是公共权力机关对公共事务进行公共管理的工具和手段;因而,公共政策与一般政策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的公共性。

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教育程度、文化传统不同,公共政策实施过程的表现形式又各具特色。如果说公共行政学强化了政府对社会的行政组织管理,那么,凯恩斯主义则为政府在行政管理时充分发挥“公共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鸣锣开道。考察西方公共政策的来龙去脉,我们可以明白“公共政策”(PublicPolicy)概念的涵义,它是指政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和实施的公共行为规范、行动准则和活动策略。政策科学则是一门实现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公平化的学问,它是公共行政(管理)的一门分支学科。哈罗德·拉斯维尔认为,公共政策是一项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而这项计划要求关注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等社会公共的价值标准。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就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分配。这种强调公共政策的价值分配功能暗含着对社会整体利益进行分配。我国台湾学者张世贤、陈恒均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用来“处理或解决公共问题”的。日本学者药师寺泰藏也认为,“公共”指向的目的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公共政策分析只有遵循“公共”原则,才能真正体现这一本质属性。

(三)我国公共政策创新的基本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在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国家的各项政策也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从而推动了“四个文明”协同发展。中国的公共政策=党的政策+人大决策+行政决策。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的观察可以发现,我国公共政策创新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基本形成中央、地方政府及人民群众等三者互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公共政策创新机制。我国在公共政策创新中,基层民众是创新的原动力。

2、公共政策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配合,分散了制度创新的风险,增强了制度创新的合法性。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在经济和社会体制的转变过程中,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保守性和旧的利益格局的顽固性,使得制度创新难以突破。中央历经几个阶段的调整逐步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不断采取一些新的公共政策,有效分散了制度创新的风险,实现了平稳过渡。

3、进行公共政策试验,始终坚持把是否有利于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我国制定任何一个公共政策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政策创新的一个基本特点,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二、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与公共政策的内在联系

(一)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是制定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政策的理论依据

我国政府所做的事业是社会的公共事业,基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广大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部活动都是在追求着某种价值目标。价值目标越大,越是同活动的主体的需要相一致,人们所激发的潜能也就越大。所以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为社会不同群体的实践活动提供行动导向;离开了正确导向,就失去了公共政策创新的价值。马克思的公共经济理论虽然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理论成果,但由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管理方面具有某些共同点,因此,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论述对今天我国制定社会主义公共政策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为指导,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政策,使之既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又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二)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的具体体现

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政策与资本主义国家公共政策具有根本的区别。资本主义国家代表少数资本家的利益,其公共政策只能为资本家服务,必然造成人民群众与资产阶级政府的对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公共政策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政策既要符合国家利益,又要符合人民利益。因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政策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公共政策的价值体系大体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以国家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政策;第二层面是以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政策;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的本质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与公共政策有机统一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与公共政策有机统一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目前,中国已经加入了WTO,就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要求我们的政府在制定和评估某项公共政策时必须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主观上保持政府行为的正义性,在客观上保证政府行为的合法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符合WTO标准的政府。制定国家公共政策是一种政府行为,而评价政府行为的正义性和合法性的最高标准,就是要求政府行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指导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

坚持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吸取营养而丰富发展,包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西方公共经济学。这对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经济学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学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永葆青春活力。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经济学。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的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和统筹兼顾的思想;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提出的两个文明要“两手抓、两手硬”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胡锦涛同志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中,科学发展观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经济学的核心。

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经济理论,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为基础,而且要批判地吸收西方公共经济学中的一些有价值的因素。

西方公共经济学产生于市场经济的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化生产的某些客观法则,带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共性特征。因此,它对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经济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须坚持创新原则,从我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的中国化。由于经济理论基础及相关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差异,决定了我们对西方公共经济理论必须采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科学态度,绝不能照搬、照抄或全盘否定。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为指导,结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演进的历史与现状的全面调查,认真分析我国社会公共需要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概括和总结我国社会公共需要变化发展的特殊规律,才能建立真正适合我国历史、文化、人文经济环境的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共政策体系。

(二)科学发展观作为制定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政策的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毋庸质疑,当前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活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一切社会管理活动以服务于人民为目的,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科学发展观是正确反映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发展观,同传统的发展观相比,它强调发展的主体性和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公共政策的多元整合机制,是指通过政策的干预作用,整合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取向的政策对象,优化结构,促进发展的机制;它是由宏观调控机制、均衡统筹机制、动态平衡机制、价值导向机制和系统开放机制构成的。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指导作用,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公共政策的根本指针。公共政策是理论、观念指导实践的中间环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制定出有利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首先,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作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政策的根本价值取向,创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的政策环境。价值导向就是公共政策面向未来,选择目标,确立方向,把社会生活由复杂的、多维的、相互冲突的各种力量纳入统一的、明晰的发展轨道的过程。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机制,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其次,要建立实现全面发展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

科学发展观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必须完善宏观调控机制,有效发挥公共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就是站在发展全局的高度,通过调节和控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要在建构公共政策体系时,大幅度地加大对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政策资源的投入,实现公共政策体系内各项政策资源的优化配置。即使在经济领域,也要进一步发挥公共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再次,要建立实现协调发展的政府均衡统筹机制

发展的协调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部门发展,实现城乡之间、各个地区之间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完善公共政策的均衡统筹机制,是坚持发展协调性的重要前提。公共政策的均衡统筹机制的作用,就是把全国城乡、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发展作为一个系统,通过政策资源在系统内的合理分布,以实现各个部分之间协调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政策体系出现不平衡时,就需要进行及时调节,加强薄弱环节,恢复系统的均衡状态,使城乡之间和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在协调发展中实现共同发展。

最后,要建立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的动态平衡机制

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公共政策的动态平衡机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始终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必须不断地进行政策调整,提高公共政策体系运作的有序程度,增强其控制功能。公共政策的动态平衡机制就是通过政策功能的发挥,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要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等基本国策的政策资源投入的力度,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动态平衡。

(三)把社会和谐作为制定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政策的根本目标

和谐社会的纲领对公共政策提出了崭新的挑战;同时,正确的公共政策的选择和制定对和谐社会纲领的实现将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社会和谐是制定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政策的根本目标。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从我国现实政府公共政策的改进着手,不断提升公共政策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功能。

首先要突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政策服务。当前的民生热点和难点问题较多,其中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难、城市就业难、百姓看病难和上学难、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政府的公共政策是一种资源,谁得到了政策,谁就拥有一定的资源。解决民生问题,一是调整和完善教育政策,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二是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建立和完善新的农业政策体系,缓解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突出矛盾。三是加大卫生医疗制度改革力度,完善城乡农民医疗保障体系。四是通过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整治违法排污行为,解决危害健康、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其次要突出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当今中国社会公平问题正日益凸显,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将会引发众多的社会矛盾。因而,现阶段政府选择和制定公共政策应把重点放在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上。公共政策要注重调整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加大社会公平的分量。“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应开始淡出,逐渐向“公平与效率并重”过渡。努力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再次要突出解决制度建设问题,建立公共政策优化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公共政策的“三化”机制,实现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民主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纲要的首义,也是优化公共政策的基础前提。二是建立健全公共政策的制度,解决公共政策制度资源短缺的问题,重点是专家咨询制、听证制、论证制等制度建设。三是完善公共政策的公示制和责任制。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公共政策的信息反馈机制,真实地、及时地、全面地、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要建立责任追究制,规范和约束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杜绝公共政策的随意性。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页。

[2]董瑞华、胡德平: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视野.[J]当代经济研究杂志,2007年(4).

[3]周志山: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论纲,学术研究,2005年第4期

[4]李延辉:完善公共政策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5]潘小民:公共政策前沿理论及其本土化问题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2期.

[6]占克峰、王永昌:我国公共政策创新特点探析.中国科技研究,2007年第1期.

[11]王春福:科学发展观与公共政策的多元整合机制.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9月第5期.

猜你喜欢
公共政策经济学马克思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简明经济学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偏好理解行为选择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
公共政策主导 携手抗击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