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霞
慢性咳嗽是内科门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通常将慢性咳嗽定义为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 8周,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即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1]。为了规范咳嗽诊治,依据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1],现对我科诊治的 86例慢性咳嗽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 2008年 3月至 2009年 12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慢性咳嗽患者 86例均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男 44例,女 42例,年龄 19~76岁,平均 41.3岁,病程 8周 ~3年。咳嗽时间≥8周;以咳嗽为主或为唯一症状;胸部 X线检查正常。
1.2 诊断 慢性咳嗽,尤其是夜间刺激性咳嗽明显,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PEF日间变异率>20%[2]。支气管舒张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咳嗽显著缓解。排除其他原因诱发的慢性咳嗽。
1.3 治疗方法 诊断为变异性哮喘(CVA)48例,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或口服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选吸入布地奈德干粉剂 200μg,2次/d,或沙丁胺醇 200~400μg,2次/d,吸入治疗,多数患者吸入小至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即可获得显著疗效。单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6例,治疗选抗组胺药氯雷他定 10 mg加血管减充血剂鼻腔滴麻黄碱,每晚 1次,共 2~4周。还可加用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丙酸倍氯米松 50μ g或氟替卡松 50μ g,2次/d,共 2~4周[3]。改善环境、避免变应原刺激是控制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措施。变应原免疫治疗可能有效,但起效时间较长。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 17例,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每天吸入布地奈德干粉剂 200~400μ g,每日 2次,共 2~4周,也可每天同时口服泼尼松 10~15 mg,共 1周。单纯胃食管反流病(GERD)5例,治疗选用奥美拉唑 20mg,2次/d,吗叮啉 10 mg,3次/d,药物治疗 4~6周显效,疗程 3~6个月。如有胃十二指肠基础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或溃疡)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均应进行相应的治疗。内科治疗时间要求 3个月以上,一般需 2~4周方显疗效。
各种病因对治疗的反应时间不一样,变异性哮喘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口服或吸入 4周以上,症状完全缓解45例,好转 2例;鼻后滴漏综合征主要使用抗组织胺药物,用氯雷他定或阿司咪唑,合并感染时加用抗生素,症状完全缓解 12例,好转 3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口服或吸入糖皮激素,症状完全缓解 15例,好转 1例;胃食管返流病口服奥美拉唑加吗叮啉或莫沙比利,症状完全缓解 5例,好转。
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而就诊者可占呼吸专科门诊患者的80%以上,占同期门诊量的 20%,且是目前促使患者就诊和耗费医疗资源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咳嗽是内科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病症,根据伴随症状和胸部X线的特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明显的气促、呼吸困难、发热或咯血等伴随症状,X线检查有阴影、空洞或结节等明显的病变,如典型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肺气肿和肺部肿瘤等。此类疾病容易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同时有较多的诊断线索,从而相对容易及时给予诊断和治疗[4]。另一类是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X线检查无明显的病变。加强此类慢性咳嗽的诊治,临床上将其单列出来,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通常简称为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病因诊断要仔细、谨慎和全面,重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根据病史选择有关检查,由简单到复杂,先常见病,后少见病,以降低患者的诊断成本,减少患者痛苦。对病因明确者及时给予特异性治疗,密切观察疗效,如疗效不显著应寻找有无符合病因,对病因不明者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和镇咳药,以免增加细菌耐药及掩盖病情。在经过相应的治疗后,咳嗽症状完全缓解,慢性咳嗽的病因才能最后确立。
在治疗方面,只要根据病因进行特异性治疗,绝大多数疗效满意。试验性诊断是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基层医院或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可根据病史和咳嗽相关症状,进行病因诊断性治疗,如果试验治疗 1~2周无效,则应转至有条件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诊断,以免延误病情。目前针对性特异性治疗强度或时间尚缺乏统一的标准,需进一步探讨各种病因的治疗时间和治疗方法。
[1] 马洪明,朱礼星,赖克方,等.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治疗探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1):675-678.
[2] 戴自英.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8:18.
[3] 楚辉,张杰,林隆.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27(1):52-55.
[4] 赖克方,钟南山,等.慢性咳嗽.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