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祝福》的悲剧结构及艺术特征

2010-08-15 00:42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系北京100048
名作欣赏 2010年20期
关键词:鲁四鲁镇封建礼教

□王 淼(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系, 北京 100048)

“悲剧,是鲁迅小说的基本审美特质。”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悲剧理论家。他用诸多流传后世的小说名篇实践丰富着他的悲剧理论,折射悲剧艺术的历史光辉和经典价值。

按照叔本华的理论,悲剧分三种:其一,某一剧中人本身就是悲剧的肇祸人;其二,悲剧的不幸由盲目的命运或偶然的错误造成;其三,悲剧的不幸由剧中人地位不同、相互间关系造成。②叔本华认为最后这一类悲剧最好而且最可怕,因为坏人和不幸的偶然事件只是偶尔出现,而“在最后一类悲剧中,我们看出毁灭幸福和生命的那些力量随时都可能摆布我们”③。《祝福》正是这类最好而且最可怕的悲剧。鲁迅先生甚至认为这是一个“惨剧”④。正是这出“惨剧”,体现了鲁迅对悲剧内涵的独特理解和悲剧叙述的特殊处理。而后者——悲剧结构的设计,不仅体现出鲁迅作为小说家出色的叙事技巧,也表现了他对悲剧概念的认识和思考。

一、《祝福》的悲剧结构艺术分析

“从悲剧的结构来看,悲剧由悲剧性因素、悲剧性矛盾、悲剧性冲突与悲剧性结局四个部分组成”⑤。本文就从《祝福》的悲剧结构出发,具体分析其结构艺术。

(一)《祝福》悲剧性因素分析。悲剧性因素包括悲剧人物的性格、愿望、理想等有价值的东西和阻止或破坏悲剧人物实现自己的愿望、理想的人与事以及环境等。简言之,就是悲剧故事中的人物的性格与追求,以及人物所处的外部环境。《祝福》中的悲剧性因素,可以简单归纳为两个方面:悲剧人物祥林嫂和祥林嫂所处的历史时代环境。

祥林嫂是《祝福》悲剧中的核心人物,也是核心要素。她的悲剧性因素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其一是她的性格。一方面是和多数中国传统妇女一样,善良,朴实,勤劳,自尊,眷恋家庭,热爱生活,任劳任怨,自尊自爱。另一面是相对消极落后的成分,愚昧、麻木、迷信,受封建礼教毒害极深。她不愿改嫁而几欲就死,根本在于封建礼教灌输的“贞节观”。她为了让人生有一个新的转变,就接受了“神鬼地狱”的学说,并付诸行动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上述两个方面构成了祥林嫂性格中相反相成的两极,成为其悲剧性性格的深层因素。其二是她的愿望。祥林嫂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和追求的人。在婚姻问题上,她一再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念,用反抗的行动不断实践和实现她的情感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摆脱现实的困扰,她甚至于不惜求助“捐门槛”等迷信手段——虽然这体现了她的愚昧无知,但更表现了她为追求理想和愿望而竭尽全力的决心。

历史时代环境和其中所存在的人物事件,构成了《祝福》悲剧性因素的另一大方面。历史时代环境的具体体现是时代的制度、文化、观念、思想等上层建筑范畴的东西。在《祝福》中,就是鲁镇基于特定社会形态的制度环境、文化观念和人们的思想认识,比如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控制着生产资料,对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劳苦群众进行压迫剥削;再如人们受封建观念毒害而形成的特定的伦理价值观,心理的麻木,人性力量的缺失,等等。祥林嫂周围的人,作为外部环境的另一大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悲剧性因素。比如祥林嫂的婆婆、抢她赶她的夫家大伯、堂伯、中人卫老妈子、柳妈等,以及作为看客的鲁镇人,他们和祥林嫂一样,都是受封建礼教毒害和地主阶级压迫的人,而又正是这种封建文化,致使他们成为缔造悲剧的助推力量。

(二)《祝福》悲剧性矛盾分析。悲剧性矛盾是造成悲剧的诸多因素之间呈现出的矛盾性关系。悲剧性因素在社会环境中运动变化,作为悲剧性矛盾的构成基础,随着矛盾性双方的不断对抗,最后形成悲剧性冲突,将悲剧渐至推向高潮。在《祝福》中,悲剧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祥林嫂性格中诸因素之间的矛盾关系,其二是她的生命存在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

就性格而言,祥林嫂“善良质朴又倔强出格”、“忍辱屈从又意志丧失”、“直率任性又愚昧麻木”、“信奉礼教又蔑视神灵”、“留恋人世又向往未来”⑥,可谓是一个复杂的矛盾复合体。其性格矛盾典型而又生动的体现是用封建礼教反抗封建礼教、用封建迷信反抗封建迷信。其所追求的正是封建礼教所不能给予和容许,其抗争的又是封建礼教自身的痼疾,而追求、抗争过程中所依赖的,却又是封建思想。她一步步要摆脱封建社会对自己的毒害,可是逃婚自戕、“捐门槛”、拷问灵魂有无……却又分明体现出她是以极其悖论的方式听任封建礼教的摆布。受封建礼教毒害,她笃信“从一而终”的思想,改嫁时——“促成”她改嫁的力量正是封建社会视妇女为物品的思想观念——进行异乎寻常的反抗,并将“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⑦。这一“撞”突出地表现了她反抗封建礼教又遵从封建礼教的矛盾性格。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祥林嫂性格的矛盾性,正是封建社会人与时代环境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表现。作为阶级对立的双方,鲁四老爷夫妇与祥林嫂之间是必然性的矛盾关系。运用制度权力和文化权力,鲁四老爷夫妇对祥林嫂采取道德上的鄙视,并且剥夺其祭祀权的做法,直接否认了祥林嫂做人的权利。祥林嫂的婆婆、抢她赶她的夫家大伯、堂伯、中人卫老妈子、柳妈等人,他们同样是封建文化的受害者,但是封建文化却又使他们站在祥林嫂的对立方,成为导致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巨大力量。更为可怕的是,充当看客的全镇的人们与祥林嫂构成最后一重矛盾双方。鲁镇社会极其冷漠、势利的民风使充当看客的人们形成一个“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彻底形成了祥林嫂与其所在的历史时代环境之间的矛盾紧张关系。

(三)《祝福》悲剧性冲突分析。就悲剧性矛盾与悲剧性冲突的关系而言,我认为前者更侧重悲剧性因素之间的静态矛盾、对立关系,而后者则是悲剧性因素在矛盾关系中运动变化的激烈形式和高潮性事件。所以,有时又将悲剧性矛盾与悲剧性冲突合称悲剧性矛盾冲突。我们认为,悲剧性冲突是悲剧性矛盾在悲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结果,也是悲剧性内涵的最集中体现。

根据《祝福》情节的展开过程,其悲剧性冲突的第一次出现是“失夫逃婚”。她第一任丈夫不幸去世,可是更为不幸的是,她婆婆作为家中的“掌权者”——这无疑是封建宗族制度所赋予的权力——独断地要把祥林嫂改嫁。这是祥林嫂与外在环境的一次冲突。而结果是,她勇敢出逃,以抗争的勇气和不屈的精神赢得了冲突的主动权。然而好景不长,她在鲁四老爷家没呆多久,婆婆便派了一帮人武力强行将她掠去,逼迫她嫁给贺老六——这是故事悲剧性冲突的第二次出现。可悲的是,婆婆将其视为私人物品,鲁四老爷作为镇上的权威之人竟然也默许乃至配合这一事实,而整个鲁镇人也认为是合理合法,并且鲁四老爷还把把祥林嫂三个半月辛勤劳动的血汗钱交给她的婆婆。而在这次冲突中,祥林嫂也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性——誓死不从、撞墙自杀。于是,祥林嫂性格上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得到了初步体现。随后,再婚的祥林嫂好日子并没有过几天,夫去子失。然而这并不是故事中的悲剧冲突,真正的冲突是她此后再次来到鲁四老爷家,至此,悲剧性冲突开始渐次出现,一幕幕引向高潮:受到“罪人”的待遇,被剥夺了参与祭祀权;听从柳妈的话,攒钱“捐门槛”;“罪人”身份仍旧不能改变,再度被剥夺参与祭祀的权利,精神开始崩溃——而这种崩溃,既是其精神世界思想矛盾不可调和性的总爆发,也是她与现实环境矛盾关系达到极端的体现,因为此时,她已经被剥夺了作为世界一分子的权利。至于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在除夕之夜去世,则是悲剧性的冲突留给世界的余音和对悲剧性内涵指向的明证。

(四)《祝福》悲剧性结局分析。悲剧性结局是悲剧情节发展变化的终点,也是悲剧人物命运的终点,对悲剧的内涵起着深化和强调的作用,而结局的处理也往往体现出作者对悲剧根源与成因的思想认识。

《祝福》的结局是祥林嫂在鲁镇祝福的爆竹声中死去。然而她的死,并没有换来任何人的怜悯或同情。鲁四老爷“高声”地怒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⑧所谓“谬种”者,一因她再嫁再寡,是个不祥之物;因她死在除夕,太不吉利,触犯了他的忌讳。而作为叙事主体的“我”,也在结局时说:“只觉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⑨这无疑是鲁迅对祥林嫂的悲剧所做的悖论性的揭示,祥林嫂的被毁灭恰恰证明根本就没有什么天地圣众,而鲁镇的人们也没有得到无限的幸福,因为在封建宗法文化笼罩下的鲁镇充满了痛苦与恐怖。

二、《祝福》的悲剧艺术特征

通过从悲剧性因素、悲剧性矛盾、悲剧性冲突、悲剧性结局等角度分析《祝福》的悲剧结构艺术,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地对以《祝福》为代表的鲁迅悲剧小说的悲剧艺术做初步的总结。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性、精神性和审美性。

(一)社会性特征。鲁迅小说中悲剧的社会性特征表现在其有深广的社会内涵。鲁迅悲剧小说中的人物多选取旧时代妇女中的寡妇。千百年来,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早已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和各个阶层。人们的思想已被牢牢地禁锢其中,在封建宗法、礼教思想统治下,妇女,特别是寡妇的命运更是悲惨,对这些人的蔑视欺压是社会普遍的而且越来越严重的现象。要揭示社会的病态,从这类人中选取,可以使人物更具有典型性,更能概括出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现实深度的社会内涵。而鲁迅小说中的悲剧矛盾,则大多是受害主体明确而具体,加害他们的是“随便什么人”,是“无主名的虐待”,其实就是整个社会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对受害主体的吞噬。这一点呈现了鲁迅悲剧小说中悲剧矛盾的不对称性特征,而不同于一般传统悲剧将矛盾冲突的双方都以具体实体出现的特征。《祝福》中受害主体是祥林嫂,鲁镇所有人构成了吞噬祥林嫂的无主名杀人团。鲁迅着重再现的是整个社会对人性的扭曲、摧残和迫害,以显示社会的病态。因此,作品中祥林嫂的悲剧就表现出具体人与社会道德思想观念矛盾冲突的不对称性特征。

(二)精神性特征。鲁迅小说的悲剧矛盾冲突是在社会意识、思想观念、人的灵魂状况的层面上展开的。小说一般采用弱化情节、强化人物的精神痛苦、强化思想观念的冲突的方法,深刻地表现悲剧实质的特点。这与一般悲剧总是通过连续完整的悲剧情节展开矛盾冲突不同。《祝福》正是选取了祥林嫂一生中的几个点,弱化了情节,重点表现主人公精神的毁灭。通过这样的结构与布局,虽悖于重情节的传统,却强化了人物与社会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社会实际上是无主名的杀人团,从而突出了人物的悲剧及其成因。此外,展示人物精神上的两重性是其重点。鲁迅悲剧小说不仅仅是停留在人生毁灭的表面,而是在更深层次上以具体的形象再现毁灭者的精神状况。《祝福》中祥林嫂的精神具有两重性,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既遵从、相信又反抗、挣扎,给人以强烈的心灵冲击,从而向读者宣示:人的精神毁灭才是最大的悲哀与不幸。

(三)审美性特征。鲁迅悲剧小说具有冷峻沉郁的风格。与西方近代悲剧主人公相比,祥林嫂的性格没有崇高的美学特质,但她身上所反映的下层人民的痛苦则比他们深刻得多。西方悲剧主人公感到痛苦的东西在祥林嫂已经不以为苦,因为她在这些方面处于完全麻木的状态。而祥林嫂所经受的灵魂上的苦痛却是西方悲剧主人公所无法感受,甚至难以想象的。《祝福》独特的美学意义在于它揭示的不是崇高壮烈之美,而是朴素平易、冷峻沉郁之美,因而它比西方近代悲剧具有更广泛的现实性。另外,鲁迅注重将自己的审美评价与追求化为一个个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并在塑造这些艺术形象时,融进了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评判。鲁迅倾注在祥林嫂身上的感情是一种经过长期酝酿又经过理智过滤的感情。这种情感深沉、浑厚、滞重,长久地在读者心头回荡,给人以悲痛、惋惜、激越的审美感受,并使人在沉痛、悲愤、躁动不安中陷入对毁灭祥林嫂的文化环境的反思。这种反思形成强大的推动力,激发读者把内心思索外化为行动。人们一方面被以家族为本位的集体主义宗法文化吞噬人的本质所震惊,产生毁灭这种文化、改造现实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读者激愤于善良、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因而对祥林嫂产生深深的同情,从而愿为正义、光明而战。《祝福》悲剧的优秀之处正是通过毁灭性的矛盾冲突暗示历史发展的方向——真、善、美必定战胜假、恶、丑,祥林嫂悲剧独特的审美意义正在于此。

《祝福》带给读者的感觉是悲哀而不消沉,感伤而不颓废。鲁迅在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中,肯定着光明的理想;在对畸形人生的否定中肯定着合理的人生。

① 陈越.论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质[J].绍兴师专学报,1991(3):73-79.

② 田俊武,程保乐.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历程.广西社会科学,2006(9):130-134.

③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138.

④ 许钦文.鲁迅日记中的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

⑤ 赵国斌.鲁迅小说《祝福》的悲剧美[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4):57-58.

⑥ 李绍荣.祥林嫂复杂性格及其死亡之谜.http://www.eywedu.com/zonghetd/ywyz2008/ywyz20080691.html

⑦⑧⑨ 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4,8,21.

[1][英]本尼特、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讲演录之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猜你喜欢
鲁四鲁镇封建礼教
论鲁迅小说中的鲁镇空间
《祝福》教学经验分享
从鲁四老爷的“胡子”说起
重释鲁迅笔下“鲁镇”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论鲁迅小说中对“鲁镇”的民俗描写
《西厢记》和《牡丹亭》之爱情比较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祥林嫂形象之悲剧性探幽
悍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