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纳什诗歌《春》中的意象

2010-05-30 10:48
译林 2010年1期
关键词:百鸟农舍庞德

程 晓

在西方,意象最初是个心理学上的术语,指的是依靠人的各种感官对外界事物产生感觉上、知觉上的经验,并以此引起心中复现与回忆。意象派领军人物庞德认为,“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1911年11月庞德在向《诗刊》杂志主编哈莉特•门罗推荐H.D.和阿尔丁顿等人的六首诗时在信中写道,“我又遇上了好运气,我给你寄上一些由美国人写的现代东西,我说现代,因为它是用意象派的简洁语言写成的,纵然主题是古典的……客观——毫不滑来滑去;直接——没有滥用的形容词,没有不能接受检验的比喻。它是直率的谈吐,和希腊人一般直率!”庞德在1913年3月的《诗刊》上发表了 “意象主义的几‘不”,其要点是:“不用多余的词,不用那种不能揭示什么的形容词……不要沾抽象的┍摺…不要用装饰或好的装饰……不要把你的材料剁成零散的抑扬格”。1915年1月,庞德在给哈莉特•门罗的信中称,他与一本即将出版的名为《意象主义诗人们》的诗集毫无关系。几个星期后,庞德在给她的一封信里重申:“诗必须和散文写得一般好……客观性,再一次还是客观性……语言是由具体的事物形成的,用不具体的词作笼统表达是一种懒怠……唯一值得用的形容词是那个对整段诗的意思至关重要的形容词,而不是装腔作势的形容词……”意象派早期代表人物T.E.休姆提出:“伟大的目标是准确、简明和确切的描写。……每个人所看到的都各不相同,而要清楚准确地讲出他所确实看到的,他必须与语言进行一场厮杀,无论是与词语还是与其他艺术手法。语言有其自身特殊的性质、其自身的惯例和公有观念。……我坚持认为,无论在何处,你对一事物产生非凡的兴趣,对这个事物加以思考的极大兴趣使思考能在我刚刚分析的准确的意义上准确地描写这个事物,在这里,你有了证明其为诗的足够的理由。……”F.S.弗林特给意象主义诗人所制定的创作原则是:“1.直接处理‘事物,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2.绝对不使用任何无益于呈现的词。3.至于节奏,用音乐性短语的反复演奏,而不是用节拍器反复演奏来进行创作。”

从意象派诗人对意象的论述可以看出,意象派诗人所追求的是意中之象的呈现,强调简洁、紧凑、精确、硬朗,主张不加叙述不加雕饰地表现,摒弃传统的五音步抑扬格,用乐音性短语创造新的诗歌节奏。

肇端于20世纪初的那样声势浩大的意象主义运动在英美诗坛上尤如昙花一现,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诗歌创作中为意象而意象,过分强调精确浓缩,不加叙述和雕饰,将自己陷在预设的圈子内而难有所为,这给其自身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桎梏及局限,最终导致了如火如荼的意象主义运动走向消亡。正如一些学者所说的:“意象本身,无论多么简洁清晰,都无法成为诗。诗必须是对人的活动的摹写,而不是对自在之物的描绘,不论这样的描绘多么巧妙绝伦。”(注:白劲鹏,庞德的“地铁车站”:意象主义的终点[J].外国文学研究,2003:(6)。)

布鲁克斯和沃伦在他们合著的《理解诗歌》一书中对庞德的意象主义理论有过这样的评价:“尽管庞德坚持追求精确的意象和词汇的精当安排,但是他还是关注对个人感情的表现。”(注:Brooks, Cleanth. Warren, Robert Penn. Understanding Poetry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p72.)庞德等人发起的意象主义是对后期浪漫主义的无病呻吟和过分矫饰的反驳和攻击,在他们看来,诗歌已经不是华兹华斯式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他们也不可规避对自己感情的流露,因为“诗言志”。意象主义者表里不能如一也是意象派运动很快夭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意象是诗之灵魂。意象不仅可增加诗作的生动形象性、具体可感性,而且还可丰富诗作的艺术形象和意境,扩大诗作的内涵和意蕴,有力有效地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思,创造新颖奇特的艺术形象和意境,使诗作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意象成为中外历代诗人的不懈追求。在灿烂悠久的中英诗歌史上,在具体的诗歌创作实践中,使用意象的诗篇俯拾皆是,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是由密集的意象组成的。

英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历史源远流长。在那场闻名遐迩的意象主义运动崛起之前,许多英美诗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在他们的诗中使用意象。然而,就意象使用的种类之多和密集度之高而言,托马斯•纳什的《春》堪称典范。

该诗运用多种意象真实地再现了春回大地时百花争艳、田野飘香、百鸟齐鸣、莺歌燕舞的春之气象:“春,芳美之春,一年中欢乐之王,百花争艳,少女围舞欢畅,/乍暖还寒,百鸟齐鸣交响,/咕咕,啾啾,扑—喂,托—威脱—呜!//棕榈山楂,绿隐农舍生辉,/羊羔嬉戏,牧笛整日清脆,/莺雀唱和,妙曲欢歌优美,/咕咕,啾啾,扑—喂,托—威脱—呜!//雏菊吻踵,田野四处飘香,/情人结伴,老妪沐浴阳光,/条条街巷,皆闻此曲悠扬,/咕咕,啾啾,扑—喂,托—威脱—呜!/春,芳美之春!”(注:胡家峦,英国名诗详注[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第64—65页。)

从意象给读者产生的感觉而论,我们可以把意象划分为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味觉意象、动觉意象、抽象意象等。为便于观察和研究,我们不妨将《春》中的意象予以分类。

诗中的味觉意象有:“芳春”(the sweet spring)(第一行)、“田野四处飘香”(the fields breathe sweet)(第九行);动觉意象有:“少女围舞欢畅”(maids dance in a ring)(第二行)、“羊羔嬉戏”(Lambs frisk and play)(第六行)、“雏菊吻踵”(the daisies kiss our feet)(第九行);听觉意象有:“百鸟齐鸣交响”(the pretty birds do sing)(第三行)、“牧笛整日清脆”(the shepherds pipe all day)(第六行)、“莺雀唱和,妙曲欢歌优美”(and we hear ay birds tune this merry lay)(第八行)、“条条街巷,皆闻此曲悠扬”(In every street these tunes our ears do greet)(第十一行)以及在这三节诗的结尾处重复的“咕咕,啾啾,扑—喂,托—威脱—呜!”(Cuckoo, jug瞛ug, pu瞱e, to瞱itta瞱oo);视觉意象有:“百花争艳”(blooms each thing)(第二行)、“少女围舞欢畅”(maids dance in a ring)(第二行)、“棕榈山楂,绿隐农舍生辉”(the palm and may make country houses gay)(第五行)、“情人结伴,老妪沐浴阳光”(young lovers meet, old wives ゛瞫unning sit)(第十行);抽象意象有:“一年中欢乐之王”(the years pleasant king)(第一行)、“棕榈山楂,绿隐农舍生辉”(the palm and may make country houses gay)(第五行);触觉意象有“乍暖还寒”(cold doth not sting)(第三行)等。

可以看出,诗人调动各种感官给读者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而生活在春日的人们更是充满激情、活力四射。在第一诗节中,由于诗人使用味觉意象“芳春”、“田野四处飘香”,我们似乎嗅闻到春天里百花吐露的芳香,动觉意象“少女围舞欢畅”使我们好像看到一群美丽的少女在春日里翩翩起舞,而听觉意象“百鸟齐鸣交响”恰似百鸟争鸣的歌声在我们的耳际荡漾。第二诗节写春天给农舍披上新绿,羔羊嬉戏,牧笛吹奏出清脆悦耳的歌声笛音,鸟儿合鸣欢歌。第三诗节从田野写到街巷,芬芳流连在田野和农舍,相亲相爱的情人和老妇都在尽享温暖的阳光,条条街巷都荡漾着欢快的歌声。由于上述意象的使用,读者如身临其境,在春天里徜徉。

诗人用声、色、形、味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春之全景图。什么是春天?我们对春天是十分熟悉的,因为每个人都经历过一年四季的轮回,体味过春之温暖、夏之炎热、秋之萧瑟和冬之寒冷。因此,春天在读者的脑海里是十分清晰的。然而,春天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似乎很难用语言展示春之貌,抒写春之美,因此春的形象看来又是比较模糊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春天对于读者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既清晰又模糊。诗人正是借助具体的音声(百鸟的争鸣声、清脆的牧笛声和莺雀的合鸣声)、色彩(争芳斗艳的百花、清脆碧绿的农舍)、形象(翩翩起舞的少女、嬉戏的羔羊)和气味(芳春、田野四处飘香)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之美丽画卷。由此,具体、生动而又形象的意象使抽象的春便成了具体的、可感的、可触的、可视的、可闻的、色彩斑斓的、音乐般的春。由于这些意象的使用,诗人创造出了优美的意境,新颖奇特的艺术形象。同时,这些意象也有力有效地增加了诗作的艺术感染力,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使读者爱不释手,反复品味,仔细咀嚼。

诗人还使用对比的手法有效地突出了意象的巨大作用。对比有静与动的对比:静的形象有“百花争艳”、“棕榈山楂,绿隐农舍生辉”、“雏菊吻踵,田野四处飘香”、“老妪沐浴阳光”;动的形象有:“少女围舞欢畅”、“百鸟齐鸣交响”、“羊羔嬉戏”、“牧笛整日清脆”、“莺雀唱和”、“情人结伴”以及“咕咕,啾啾,扑—喂,托—威脱—呜!”等。对比还有抽象与具体的对比:抽象意象有“一年中欢乐之王”,具体的意象有“百花争艳”、“棕榈山楂,绿隐农舍生辉”、“雏菊吻踵,田野四处飘香”等等。对比也有人(老妪、少女以及情人等)与花木鸟兽(雏菊、莺雀、羊羔等)的对比等。

诗的格调十分轻松、欢快,诗的氛围宜人、温馨。诗中洋溢着无比欢乐的气氛,到处是欢歌笑语。温暖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沐浴着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田野里、农舍旁百花争芳斗艳,人、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少女们在灿烂的阳光下载歌载舞;牧羊人在碧绿的田野里吹奏出美妙的笛音;情人在阳光明媚的春天携手漫步,倾诉衷肠;妇人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中,尽享大自然的恩泽;鸟儿合鸣,唱出美丽的春歌;羔羊在田野食草,享受自然的恩惠,不时欢快地嬉戏。

诗歌中展现出的欢快氛围给读者带来无尽欢乐、享受、快感。这恰恰符合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所说的:“诗人应当期望自己的情感贴近自己所描绘的人物的情感,甚至暂时进入幻觉,使自己的情感与人物的情感浑然不分;而他对语言的改动完全是为了一个特殊目的,那就是予以快乐。”(注:拉曼•塞尔等,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刘象愚、陈保国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81页。)

对春天的这种描写透视出诗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没有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便不会创作出如此富于浓厚生活气息的诗篇。对春天的细腻描写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仔细观察和品味。可以看出,诗篇中的字里行间再现了诗人的真情实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挚爱,而非英国浪漫主义后期的无病呻吟。

从诗的形式来看,这首诗是典型的四行诗,韵式为aaab,即每节诗的前三行押同韵,每节诗的第四行押同韵。最后一个诗节多出一个诗行是为了与诗首(第一诗节第一诗行)达到首尾呼应,表现了诗人在谋篇布局上的功力,也是为了强调春之美。从诗的语言来看,这首诗的词汇十分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夸张的修饰。诗中的名词和动词大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诗中的名词如spring, king, thing, ring, bird, cuckoo, country, shepherd, field, feet, lover, wife, street等,动词如is, bloom, dance, sing, make, play, pipe, hear, breathe, kiss, meet, sit, greet等。这首诗的句子结构也十分简单,以简单句为主,即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春》一诗自发表以来,深受读者的喜爱,也得到评论家的好评。章燕曾对这首诗予以很高的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有一种清新自然的活力。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思想观念受到全面的怀疑。人们在诗歌中歌颂人性的美,大自然的美,真实的美,这成为当时诗歌中普遍的主题。……纳什的充满活泼欢快情调的《春光》会感染多少读者。”还有学者对诗中所使用的意象给予充分的肯定:“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这首诗之所以能给人以美感,主要靠的是诗人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意象,如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嗅觉意象,等等。诗中有男女老幼,有禽兽花木,有静景,有动态,‘轻寒的春风和温暖的阳光人们可以感到,百鸟的鸣啭声和悠扬的牧笛声人们可以听到,田野里的芬芳人们可以闻到——这岂止是一幅欢乐的春景画!当我们读这首诗时,只要稍稍发挥一下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就会感到身临其境,深深地陶醉在这生机盎然的迷人的景色之中。”(注:转引王佐良,英国诗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第77页。)

我国著名翻译家屠岸认为,《春》的“语言平易、清新、活泼,意象丰满而优美,尤其是每节诗行最后那悦耳的鸟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美的享受,春天美丽的图像充满了生活的欢乐,自由的空气传遍全诗。它突出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的精神面貌和积极向上的情绪。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也是各家选本的常选之作。”(注:屠岸译,英国历代诗歌选(上)[C],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第94页。)

在浩如烟海的英国诗歌中,赞美春天的诗篇可谓汗牛充栋。然而,这首诗之所以历久不衰,备受读者青睐,不正是诗中意象的自然律动吗?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所描写的往往是人类的活动。这首诗用意象群抒写了美丽的春日里的人们,与意象主义运动时期意象诗人所追求的为意象而意象的唯美主义迥异。诗人以其宽阔的视野,饱蘸感情的诗笔,从田间写到农舍,由物到人,由百鸟的合鸣、牧人的笛音写到少女、情人和老妪,诗中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程晓:河南省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邮编:450007)

猜你喜欢
百鸟农舍庞德
《农舍》
农舍
Erasable/Inerasable L1 Transfer in Interlanguage Phonology: An Optimality Theory Analysis of /aʊn/and Sentence Stress in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走过同一块地毯”:庞德与詹姆斯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百鸟衣图案
花在何处不清香
百鸟城迷踪
“我”与“你”的相遇——庞德、斯奈德所译汉诗的主体间性管窥
庞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