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学俊孙玉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江苏睢宁221200)
乙醛银镜反应实验的探究与创新
祁学俊孙玉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江苏睢宁221200)
在苏教版和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中,关于乙醛银镜反应实验有相同的叙述:“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3溶液,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再加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但在实际实验中,试管壁并没有光亮的银镜出现。为保证良好的实验效果,许多教师改用葡萄糖代替乙醛进行实验,虽然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但违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乙醛为什么不能生成光亮的银镜呢?
乙醛不仅能和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等弱氧化剂反应,在空气中也能被氧化生成乙酸;室温条件下,乙醛能聚合生成微溶于水的液态三聚乙醛;在0℃或0℃以下,乙醛能聚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四聚乙醛固体。在酸和加热条件下,三聚乙醛和四聚乙醛均可以解聚为乙醛。
【实验1】用玻璃棒蘸取乙醛溶液,点在蓝色石蕊试纸中部,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实验结论:乙醛部分被氧化生成乙酸使溶液显酸性。
是否是生成的乙酸影响银镜的生成呢?
【实验2】向实验1的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显碱性(用pH试纸检验),取3-5滴处理后的乙醛,加入银氨溶液中,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试管壁有银镜出现,但光洁度仍不够理想。
实验结论:乙醛氧化生成的乙酸不利于银镜生成,强碱性条件有利于银镜的生成。
【实验3】取少量乙醛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液体上下分层。
实验结论:乙醛部分发生聚合生成微溶于水的三聚乙醛。
乙醛的聚合是否影响银镜的生成呢?
【实验4】向实验3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硫酸,加热至液体不分层时(2—3分钟),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显碱性。取几滴混合液,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
实验结论:乙醛的聚合不利于银镜反应的发生,解聚可增大乙醛的浓度,有利于银镜的生成。
通过以上探究可以发现,氧化、聚合、溶液的酸碱性等对银镜的形成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对实验方案作如下改进:
【步骤1】取少量乙醛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放入热水中水浴加热2—3分钟(或液体不分层),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至碱性(用pH试纸检验)待用。
【步骤2】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3溶液,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滴加步骤1所配溶液少许,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
改进后的实验不仅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真实的化学。
参考文献
[1]曾昭琼.有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3-0073-01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