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的现代价值
——孔子仁学与现代人性的回归

2010-04-11 11:34张改娥
河南社会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性善论仁学人性论

张改娥

(郑州轻工业学院 思政部,河南 郑州 455002)

孔子仁学的现代价值
——孔子仁学与现代人性的回归

张改娥

(郑州轻工业学院 思政部,河南 郑州 455002)

孔子的仁学思想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当代社会的人性危机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将孔子仁学思想中的文化精髓继承、转化,在国人中形成共识并在行动中得到体现,必将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和精神重建作出重大贡献。

孔子;仁学;现代价值

一、孔子仁学与人性论

徐复观先生在他的《中国人性论史》中是这样解释春秋晚期才出现的“性”字的:“统计这些性字,有的应作欲望解释,有的则应作本性、本质解释。……最可注意的,是作本性、本质解的性字之出现;这是性字的新义。……这是对天、地运行的现象,经过长期地体察而将其法则化了以后,认为那些法则是天、地的本性的结果。从天地的现象中,而看出何者是其本性,即可引发从人的生活现象中,追求何者为人的本性。”[1]北京大学的陈来教授也认为:“性的概念,就其发展了的完整意义而言,应指本质特性而言。”[2]由此我们可知,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所谓人性乃是指人生既有的本质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那么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一)中国人性论的历史演变

从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西方文化认同“性恶说”、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认同“性善说”已经成为今人人性论的共识。但中国的人性论史并不存在一个一以贯之的人性论。以儒家来说,“先秦早期儒学对‘人性’问题的主流看法,并不是性善论,或者说还没有形成性善论的观念……在孟子提出性善说时,已有三种与性善论不同的人性论。一种是主张: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另一种是主张有性善,有性不善。与孟子同时的告子则明确说:性无善无不善也。……荀子有关人性的基本概念也明显地受到这一先秦孔门人性论的主流的影响。孟子以后,孔门早期人性论并未即被孟子所取代,而一直延续流传。所以这种人性论(指性善论-作者注)并不能仅仅被定位为在孔孟之间的儒家人性论,在战国至汉唐时期,它一直以各种互有差别的形式延续流传,成为唐以前儒学人性论的主流看法”[2]。陈来认为,中国儒家思想史上的人性论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诗》《书》代表的早期古代,第二个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汉唐时期,第四个阶段是宋明时期。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以《尚书》为代表,在这一阶段还未出现以用“善”“恶”评价自然生命为内容的性。第二阶段是孔子至战国末期的儒家,这个时期已开始用“善”“恶”来评价人的本性,但这个时期受第一阶段影响仍较大,比如孔子主张性相近,就是指人生下来其性分是相近的。在他的弟子们的时代,虽然开始用善恶的范畴思考人性问题,主张“人性有善有恶”,并一度构成了先秦儒家人性论的主流,但这些主张也都是以自然感情、自然倾向为基础来追溯人性的观念。及至孟子发展了人性中有善的观念,对人性的鉴定中加入了道德成分。荀子则继承了自然之性的讲法,而以之为恶。所以,这一时期儒家的人性论异彩纷呈,莫衷一是。第三阶段以人性“善恶混”为主,实即孔子弟子们所谓“性有善有恶”之说的发展。董仲舒、扬雄、荀悦都持此说。第四阶段程朱以理为性,性即是理,性善论遂成为宋明时期的主导的论说[2]。

由此可知,说性善论是儒学自始以来相传不变的传统是不对的。尽管,笼统地说,也可以说南宋以来的儒家是主张性善论的,但并不能说从先秦以来儒家就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论传统。同时,儒家人性论发展的历史也说明,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的。

(二)孔子的人性论与仁学

在人性问题上,孔子直接谈论的很少,《论语》中只记载了一句直接“言性”的话:“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在这句话中,“性”与“习”是两个相互对立的范畴,析言之,“性”就是指人生既有的本质特性,是自然之性,“习”是指人后天的习染、养成和具体行为实践。意思是人刚生下来时,其性分是相同的,之所以造成个体的差异,是后天的习得不同。这意味着孔子认为人性是可变的,是可以改造的。正因为如此,孔子提出了他的“仁学”思想,其核心就是怎样通过后天的行为实践,养成“仁”。

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何谓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或“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毋加诸人”《论语·公冶长》。)即“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按照朱熹的解释,“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3]。“尽己”是从自家心上发出而及于别人,“推己”是以己之心推人之心而及于别人。就是说自己要立得住、行得通,也要使别人立得住、行得通;自己有什么欲求,也要想着别人会有同样的欲求,也要尽力使别人的欲求也得到满足。自己所不喜欢、不愿意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我不愿意别人这样对待我,我也不要这样去对待别人。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单纯的、最高的利他主义,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从积极的方面说,“推己”事实上意味着先要“爱己”然后才能去“及人”,若没有对“己”的自觉,怎么会对他人有休戚相关的感觉,怎么会去爱他人呢?其二,“己”作为一个社会关系网络的中心点,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就一定要使“己”周围的人也得到发展,这样“己”周围的圆圈才会不断扩大,“己”也才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于是对己的责任感同时即表现而为对人的责任感,人的痛痒休戚同时即是己的痛痒休戚,于是根于对人的责任感而来的对人之爱,自然与根于对己的责任感而来的无限向上之心,浑而为一。……(这)才是《论语》所说的‘仁者爱人’的真意”[4]。所以说孔子的“仁者爱人”实际上也是“爱己”、“立己”,而且“爱人”是以“爱己”、“立己”为前提的,不能“爱己”、“立己”,就没有能力去爱人。从消极的方面说,就是要有所不为,亦即对自己理想目标的实现,应建立在人们共同欲求的基础上,而不能为所欲为,横加干涉他人,或者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把自己的荣誉、骄傲建立在他人的屈辱甚至牺牲之上。如果这样做了就是不仁。可见,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并不排斥人性中的利己本能,只是它在强调利己的同时也强调利他罢了。这与西方市场经济伦理是相通的。

二、孔子仁学与人性论的现代转化

市场经济理论的创始人亚当·斯密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留下了两部传世佳作:《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国富论》)。这两部巨著也正是西方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道德情操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有关专家把它概括为“道德人假定”。在这个假定中,斯密同样承认:利己心是人类的本能,但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制度下,利己心具有自发地趋向美德的内在力量。(也就是说,没有哪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是为了“恶”。)“经济人”追求富裕的过程就是道德修炼的过程,其国民的富与德(物质富裕与道德)将自然而然地同时实现。斯密承认这是一个无意之中的结果,因为每一个市场的参加者谁也没有意识到在经商中使自己高尚起来,而事实是,在市场竞争中,要追求个人利益,就不得不让他人也获利,这样市场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而损人利己、弄虚作假、不讲诚信等行为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市场经济存在着看不见的道德强制作用,无形之手的伦理学含义正在于此。也就是说,尊重他人利益,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来为自己谋取利益,也是西方人际伦理的基本教义。可见,孔子所主张的以“爱人”为特征的仁学思想也同样具有调节“经济人”伦理的功能。

不但如此,孔子在论述仁时,还常常提到“义”。在中国传统的话语中,“义”的主要含义是“宜”,可以诠释为恰当、合适。孔子尤其强调人们在利益面前要“取之有道”,即所谓“见利思义”(《论语·宪问》)。“思义”并不是要求人们只讲奉献而不讲索取,而是教导人们要以“义”为准绳,合于“义”者可以毫不犹豫地取,因为“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也”(《论语·宪问》),而不合于“义”之取,乃是巧取豪夺之取,是与仁的思想相违背的,所以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这种强调“取之有道”,反对任何不义所得,更不要说罔顾他人性命之所得的思想,对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建我们的道德秩序、唤醒我们的人性及促使我们的人性回归方面,应当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

总之,“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年,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少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泰勒博士的话,把孔子思想的时代意义和未来价值作了相当中肯而恰当的阐述。

总之,当今社会的人性危机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将孔子仁学思想中的例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传统文化的精髓继承、转化,在国人中形成共识并在行动中得到体现,必将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和精神重建作出重大贡献。

[1]徐复观.徐复观文集(第3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陈来.郭店楚简与儒学的人性论[DB/OL].http://jianbo.sdu. edu.cn/admin3/2008/chenlai001.htm,2008.8.22.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徐复观.释《论语》的“仁”——孔学新论[A].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吕学文

(E-mail:dalishi_sohu@sohu.com)

C9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905X(2010)04-0181-02

2010-05-11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BZX003)

张改娥(1968— ),女,河南安阳人,郑州轻工业学院思政部副教授。

猜你喜欢
性善论仁学人性论
兄弟草原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荀子法哲学的人性论基础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奥古斯丁和尼布尔的人性论比较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
孔子仁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